第162章 抢走功劳-《不是不爱吗?那舔我手的人是谁呀》

  与此同时。

  三皇子的马车也在傍晚抵达宫门。

  皇后闻讯大喜,赶忙让人召见。

  她得知薛长忱在查案时受了伤,期间还发了热,早早就把太医院的院判找来宫里候着。

  薛长忱走进来,双膝并跪,低声道:“母后。”

  皇后哪里能叫他就这么跪着,忙扑过去,仔细端详着薛长忱透着疲倦的脸,心疼道:

  “忱儿,你受苦了……”

  说到此处,皇后忽然拧眉骂道道:“也不知道靖王是干什么吃的!”

  “你父皇特意叮嘱他多照看你,结果案查出来有什么用!?还害得你受了这么严重的伤。”

  满屋的奴才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喘。

  薛长忱微微蹙眉。

  “母后,别在宫里说这些。”

  皇后也意识到自己失言,立刻转移话题:“快去榻上躺着,让太医给你看看身体。”

  薛长忱没说话,顺从地起身,躺在榻上让院判诊脉。

  太医院院判听着皇后的那番话,吓得额头都冒出冷汗。

  朝中谁不知道,靖王与太后势如水火。

  而三皇子是太后最宠爱的孙子,皇后又是太后的侄女。

  院判心惊肉跳,恨不得把耳朵闭上。

  万一靖王追究起来,可别伤害了他这个无辜的人。

  “如何?我儿身体可有残存的病症?”

  “回皇后娘娘,三殿下身强体壮,后背那一刀处理的及时,现下已经没事了。”

  皇后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听院判道:

  “唯独需要注意的两点,三殿下的手臂最好三个月内都不要再碰刀剑,以及……”

  院判顿住,看着三皇子和皇后欲言又止。

  皇后焦急道:“以及什么?说!”

  “以及殿下房事不宜太过频繁,肾乃精元之本,还请殿下为以后着想,细细养护。”

  薛长忱脸色瞬间黑了。

  几乎是咬着牙道“……闭嘴!下去!”

  皇后摆摆手,看着薛长忱,眼神有不满和责怪。

  送走太医后,薛长忱被留下吃了顿饭。

  短短半个时辰,他耳边响着皇后的碎碎念,无非就是一些让他回来后安稳些,养好身体,然后早点娶妻,争取早有孩子。

  若是娶一个母族强大的正妻,对他们而言是个不小的助力。

  薛长忱不耐烦地握着筷子,脸越来越黑,到最后直接摔了碗。

  “够了!母后现在说这些不觉得为时尚早么?”

  “你别跟本宫犟,忱儿。”

  皇后冷下脸。

  “你要知道,太子在这几个月内连做了好几桩漂亮的政事。不仅引得朝中一片赞美,就连你父皇都对他赞不绝口。”

  薛长忱气的胸口起伏,皇后却还在恨铁不成钢地埋怨。

  “你呢?非要跑去大老远的江南,走了几个月不说,还带了一身伤回来。”

  薛长忱脾气本就不好,这么一听更是怒火中烧。

  “母后这话是什么意思?是嫌弃儿臣无用了?”

  自己此去江南折腾几个月,不仅功劳被靖王抢先,更是连一句话都没和檀玉说上。

  比不上靖王也就罢了。

  母后怎么能拿他和太子那个懦弱仁善的废物比?

  皇后见薛长忱气的嘴唇都白了,还能说什么。

  “忱儿!母后还不是为你担忧,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皇后面露忧愁,叹息道:“你父皇这几个月,日日在本宫面前夸赞太子,提你的次数愈发少了。”

  这对他们母子二人来说绝对不是个好兆头。

  要知道,从前大周帝最宠爱的皇子就是薛长忱,甚至还亲自抱着年幼的他上过早朝。

  那可是连太子都只有在下面羡慕看着的殊荣。

  薛长忱一听这话,神色也凝重起来。

  “我与靖王不在,倒叫太子那个废物钻了空子了。”

  更要命的是,太子妃的肚子已经显怀,大周帝的第一个嫡长孙就要出生了。

  这些日子,赏赐补品如流水一般往东宫里进,就连后宫的份额都因此而少了许多。

  可见大周帝对太子妃肚子里子嗣的重视。

  皇后不敢想,若是太子妃这一胎生了个带把的,皇帝又会怎么赏赐。

  绝对不能叫太子抢了她儿子的风头。

  “这个孩子不能生。”

  皇后遣散宫内的奴才,又随手招来心腹。

  “派人告诉东宫的王美人,她弟弟的官职本宫允了,如今天气热了,人容易不舒服,让她早做准备。”

  心腹心中大惊,听懂了暗示,忙低头称“是”。

  薛长忱右侧眼皮重重一跳。

  “等等,母后,你要亲自动手?”

  皇后面色沉重,缓缓道:“太子不似表面上那般愚蠢,忱儿,母后送进他宫里那么多人,如今就剩这么一个了。”

  不知道太子是用什么样的借口,可以处理掉那么多的眼线。

  其中还包括名正言顺纳进去的侧妃。

  薛长忱下意识觉得这么做不行,于是拦住皇后道:“这件事我来做,母后,你别插手了。”

  三皇子留宿宫中。

  此时,大周帝刚在书房看完靖王送上来的一大摞证据。

  他拿着崔应亲自写的血淋淋的告罪书,气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哗啦——

  “放肆!实在是放肆!”

  书信、收据、卷宗滚落一地。

  书房内,伺候笔墨的太监已经被天子的怒火吓得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太子也在一旁跪着,大气都没敢喘。

  唯独靖王一脸平静地站在书案前。

  他垂眸看着气急败坏的皇帝,慢条斯理道:“陛下息怒。”

  “息怒?朕怎么息怒!”

  大周帝没想到,那崔应一个人捞到的油水竟然快要比肩皇宫几年的花销,更不要说那些从犯。

  “朕看他是想造反!还敢囤养私兵!”

  皇帝脸色涨红,指着案上的告罪书。把桌子拍的咣咣作响。

  他气了好一会儿,忽然发现自己忘记看有关崔应等人的判决书了。

  咋判的来着?

  大周帝忽然有点心虚,再想去找那判决书,却发现已经连同桌面上的东西被他一袖子扫到地上去了。

  堂堂皇帝,也不好亲自下去捡。

  便只能阴沉着脸,问道:“靖王,你说说,你是怎么判的?”

  空气安静片刻。

  “……回陛下,自然是按律审判。”

  靖王觉得大周帝在问废话,眼底已隐有不耐。

  大周帝被他敷衍的回答噎住。

  他这么问,自然是想让薛奉雪详细说说,可是靖王是什么态度?

  他是皇帝,记不住大周那几千条密密麻麻的律法很正常吧?

  毕竟没有一条是能够束缚他这个真龙天子的。

  这么想着,大周帝便对靖王的不识时务生出几分不满。

  太子跪在地上,闻言捡起落在腿边的判决书,笑了,对大周帝恭恭敬敬道:

  “父皇,儿臣斗胆,也想知道皇叔是如何裁决的,可否让儿臣来念一念这判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