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回家-《大唐永乐王》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李俊觉得,自己费尽心思打造的,和后世很接近的,犹如十八线小城的庄子,才是让他觉得最舒服的地方。

  一千多里路走下来,才发现唐朝时代的平民百姓,过的有多悽惨。

  自己认为的,族人们和后世平民百姓相差甚远,甚至是不如自己从小长大的孤儿院的生活,却是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的天花板。

  李俊这个在后世,遭尽白眼,尝尽人间疾苦的人,也觉得,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真的是太苦了。

  从这一刻起,他对所谓的盛世,便不屑一顾。

  对李二,也没有了好感。

  李俊觉得,李二和杨广,没有多大的区别。

  说白了就是打江山,坐金銮,睡女人,抢财宝。

  屁的千古一帝,屁的盛世。

  李俊来回三千多里,看到的就只有: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李俊觉得,既然老天爷让自己重活一世,就绝不跪着活。

  如果不是自己前世,只是孤儿院里长大的一个小白脸,没有治理天下的能力。

  这一次突厥人二十多万骑兵,都已经打到了长安城下,自己完全就可以借机把李二灭了。

  族里的人,不是没有人劝他这么干,劝的人还不是一般的多。

  李俊还是觉得,五姓七望各家,都有实力争夺天下,而没有任何一家这么干,这里面的处世之道,不是没有道理的。

  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

  李俊觉得没有必要,他也不想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天下,再一次的烽烟四起。

  来到了唐朝十几年,刚刚好是隋末,他看到了强大的隋朝,经历过乱世后,现在的人口,已经不足隋朝的十分之一。

  自己现在的权势,并不比李二小多少。

  如今的局势就是,自己完全有实力,把李二灭杀了。

  而李二,现在只能祈祷自己,没有坐江山的想法。

  李俊想想,这皇帝也挺没意思的。

  做了皇帝后,有地震,旱灾,水灾,瘟疫,蝗灾什么的,就要头疼。

  做皇帝后,成天还一大群人盯着。这个不能干,那个也不行。不听劝,人家还要撞死在你面前。

  你还不能拿人家怎么样,毕竟这些人劝谏,也是为了你的江山好不是?

  而自己现在的日子,真的是神仙一样的,干嘛要做皇帝这个,随时都可能掉脑袋的职业?

  李俊觉得,封建王朝的皇帝,可能真的不如后世的有钱人舒服。

  当然了,权利迷人眼,也让人沉醉。

  尤其是天下至尊,那个想杀谁就杀谁的权利。

  自古以来的中国男人,就没有任何一个能不想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

  问题是,现在的李俊,并不缺这样的权利。

  甚至是,他还有杀掉皇帝的实力。

  女人?

  后宫三千?

  好吧,李俊现在的地位,他的女人少了,族人们都不答应。。。

  所以,李俊真的是不知道,好好的日子不过,干嘛要去争皇帝的位置?

  李俊觉得自己还是清醒的,脑袋没有被驴踢了,也没有进水。

  “免礼平身”

  李俊用变声期的公鸭嗓,对犹如风吹过麦浪一般行礼的人说完,便亲腻的和青衣,一左一右挽着崔氏的手,缓步向府里走。

  从庄子的大门,往在中心庄子的府邸,有七里的路程。

  左右两边各有三条街,都是这五年建起来的红砖大瓦房。

  古代人的审美,比后世的人好多了。

  飞檐走兽,雕梁画栋。

  街道的排水排污,绿植花草,亭台楼阁。

  李俊犹如走在画中,但是仔细观察的话,这座在这个时代,不比郡城小的庄子,防卫也是无死角。

  尤其是几个主人同时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护卫,绝对是比李二还严密。

  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颜家的颜相时,突然间就觉得寒毛直坚。

  “颜郎君,怎么来了庄子也不进府里?这位是?”

  李氏三房禁军白姓一长老,轻轻的挥挥手,原本就要结果了,眼前的几个人的李氏家生子,便若无其事的隐入了,欢迎家主回家的人群。。。。。。

  “见过白世兄,这是我四弟育德。

  育德,这位是李氏文武双全的能人,白燕青白世兄。

  当年卫国公,在上代白大家长座下学习的时候,都要称白世兄为七师兄。”

  颜师古对白姓长老叉手行礼后,便向四弟作了介绍。

  “育德见过白世兄,今天到了李家庄子,方知传言不虚。

  李氏庄子的繁华,不输益,扬二州。

  今日奉王命而来,方到便遇到了庄子戒严,还没有来的及向府里面递拜帖,失礼了。”

  中书舍人颜育德,向白长老行礼,并没有说因为对方是李氏奴仆,而有所怠慢。

  作为一个千多年来的写史家族,当然知道李氏禁军白姓,是什么来头。

  白起的后人,兵家传人。

  他不觉得自己作为史家传人,能高一头。

  李俊几句话就哄得崔氏乐开了花,虽然不是自己生的,但是却是姐姐,留在世间唯一的孩子,又是自己抱大的。

  和世上所有的母亲一样,崔氏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的在自己的身边,至于成就多大的事业,对她来说,并不重要。

  今天三个孩子,都围绕着自己,崔氏觉得自己幸福的不行。

  当然了,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崔氏几句话便聊到了孩子的婚事。

  李俊母子四人,在壮奴的护卫下,在几万人默默的注视下,缓缓的往祠堂府里面走。

  老秦人不会像其他地方的人那样,不管是兴奋,激动,愤怒等情绪,都不会大喊大叫。

  就算是打仗,也不会嘶喊,沉默才是主旋律。

  而在李俊不知道的地方,血卫和家生子奴仆,斩杀了几百人。

  只要他们母子四人,经过的地方三十丈内,任何有异常的人,都会被七人队组成的护卫,给干掉。

  血卫的原则上是:宁杀错,不放过。

  这里面有许多别人的斥候,探子。

  肯定会有很多无辜的人,但是只要血卫觉得你有问题,都会先杀了再查个底朝天。

  外面的人,可能会认为魔神一样的两个巨汉,是他们最强的护卫。

  其实不然,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中,那些头发都白了的老汉,才是最恐怖的。

  武艺最厉害的,应该是走路还在照镜子跳蚤姑娘。

  但是最核心的护卫,是很难让人想到的婆子,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