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大总管罗七娘子的权利-《大唐永乐王》

  李俊觉得前世的自己,那些富姨硬是让他得了,一种叫做“孟德综合征”的病。

  李俊发现自己有点喜欢,这个熟透了的妇人。

  大总管罗七娘子,似乎是看出了自己的家主有这样的病,于是找了几十个“药”。

  而三房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中的妇人,只要是自认为自己,符合家主“药引”条件的,无不想尽一切办法。

  而内院的崔氏,一心礼佛,不大管族中事务。

  所以,这个李氏三房,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没有人敢打扰她。

  上代大总管罗老夫人,虽然说已经把差事,交给了自己的小女儿,但是却绝对是三房最能作主的人之一。

  但是上代大总管罗老夫人,并不插手,选人的事情。

  所以也就只有青鸾,青衣姐妹和罗七娘子有资格。

  青衣娘子古灵精怪的,大家躲都来不及,谁敢求上向前?

  人家青衣娘子也不管这些,每天都只想怎么疯玩。

  青鸾娘子却是一个稳重的性子,但是她的威严太堪,手段也十分的了得。

  作为一个上代族长,定下来的下代族长的正妻,青鸾娘子还接管了母亲手中的暗卫。

  青衣,青鸾姐妹俩可以说是,三房真正的主人。

  罗七娘子就厉害了,前夫在辽东为了保护家主。

  最关键的时候,挡住了射雕手的冷箭。

  可惜的是,穿过他身体的箭矢,还是重伤了家主。

  一直以来都是,主将死,护卫主将的家臣,家将,亲卫皆死。

  如果主将是自己的家主,家主在自己面前战死,家生子奴仆全家皆斩。

  这个规矩很多年了,久远到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汉胡都是这个规矩。

  所以,罗七娘子的十七岁儿子杨星竹,成了杨姓家生子大家长。

  罗七娘子权势大的很,真正的从小双手就没有沾过凉水。

  而府里面的一个没有级别的丫头,婆子,都是各姓家生子奴仆中的嫡女。

  而且还是母传女,几百年传下来的差事。

  所以大家办差,不是一般的用心。

  原因就是都怕丢掉,这传了好几百年的差事。

  由于族长血脉单薄,已经是两百多年,没有分出去小宗。

  这就使得,每家每户都是几十人,上百人,几百人的也比比皆是。

  而府里面的一个跑腿的,一个月只有五十个大钱。

  就是这样,各姓家生子奴仆,都争的头破血流。

  各姓家生子奴仆中,有大能耐的,为了一个大,小管事,争的就更惨烈了。

  现在三房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中,有大能耐的人,等一个差事,哪个不等得肝疼?

  虽然府里面的差事,都是母传女好一代又一代的好几百年。

  但是传给谁,另外的儿女,也不是没有意见的。

  所以,府里面的奴仆,也都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关系紧张。

  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是期盼着自己犯错误,好顶替府里面的差事。

  而丢掉了差事的人,下场也凄惨的让人害怕。

  首先族规处罚后,回到自家的时候,大家长并长老们,也会以家规处罚。

  就算是过了这两关,小房头的家长,长老们,也会处理。

  往往这才是最严重的,不死也残。

  好,就算是前面的都不处罚。

  自己的父母兄长,也会打断她的腿,赶出家门去要饭。

  而被赶出家门的人,便是人们常说的孤魂野鬼。

  没有了家族的护佑,单独的个体,在这个时代,是根本就没有存活的可能的。

  古代的平民百姓,真的是命如草芥。

  整个长安城附近的人,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五岁。

  这还是天子脚下,最富裕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人的平均年龄才只有二十五,偏远地区根本就不敢想象。

  所以,这个时代二十岁自称老夫的人,比比皆是。

  不用怀疑,这些家伙绝对是成亲了,并且还有了几个小孩子的。

  十三四岁成亲,十四五岁生孩子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太普遍了。

  所以,如果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女娃,背着一个奶娃子干活,这也许不是姐弟,而可能是母子。

  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为什么是冻死?

  来到了唐朝的李俊,才知道为什么自己在前世,读一个考不上进士,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堕落文人,迅哥儿的《阿Q正传》里的阿Q,夏天的时候当破棉袄,天冷了又到典当行赎回。

  还有就是,他看另外一个堕落文人写的《水浒传》,里面的泼皮打架,都要脱了衣服。

  原因就是衣服太贵重,脱了衣服打架免得把衣服弄破。

  因为生产力低下的原因,衣服真的是很贵重的东西。

  而这个时候的布,帛,丝绸,都是可以直接当钱来用的。

  李俊看到,围绕着李氏三房讨生活的流民。

  到了冬天的时候,在地上挖一个洞,在地底下过冬。

  里面铺上稻草,一家人如老鼠一样的相互取暖……

  而这个时代的平民,过冬的衣服里面塞的是芦花。

  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真的是太常见了。

  男人下地干活,都脱了衣服,生怕弄坏。

  晚上女人光着身子,打着火把种地。

  男女小孩都光着屁股的样子,让李俊特别的心酸。

  前世李俊在孤儿院里长大,和这个时代人比起来,他觉得自己就是在天堂。

  而李氏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一年四季,都会发新衣服。

  而他们会把自己的旧衣服,送给跟着三房的流民。

  并不是外人所说的,他们不惜褔。

  李氏上下六房,族人两百多万人。

  千多年来,没有冻饿死一个人。

  所以,想要进李氏做奴仆的人,不要太多了。

  围绕着三房的流民,近三万人。

  几代人不要官府的户籍,就想进三房做奴仆。

  而能进府里面当差,则是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最大的目标。

  而丢掉了,可以一代代相传的差事,其严重的程度,便可想而知……

  同样的,府里面出现一个新的差事。

  其名额争抢的激烈程度,也是可以想象的到。

  这就很考验大总管的平衡能力了,二十一姓家生子几十万人。

  想要扯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