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古人看055型驱逐舰,航母杀手!古人大跌眼镜!-《视频通古代,盘点现代封神人物》

  李二站起身来。

  “突厥人的铁甲骑兵看似强悍,可一遇上我们的连弩部队就束手无策。这战舰怕是也有同样的短板。”

  殿外的寒风吹动了檐下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李二望着天幕上那艘造价昂贵却难堪大用的战舰。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骄傲自满却最终败落的对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即便相隔千年。

  人性中的某些弱点似乎从未改变。三三两两的古人围在天幕下。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战船。不禁啧啧称奇。

  这等战船。

  比当朝最大的海船还要大上数倍。光是看着就令人心生向往。

  “要这么大的战船作甚?咱们的小船不也能跑吗?”

  “你这就不懂了,人家那是强国之威,岂是咱们能比的。”议论声中:

  不少人暗自盘算着这八十亿美元究竟能换多少贯钱。若是能分到手里。

  怕是十辈子都花不完。这等奢靡之物。

  简直比当年朝廷建造的御花园还要荒唐。倒也难怪连那漂亮国自己都不愿意要了。

  “这船光是看着就晃眼,那海贼见了不得吓死?”

  “吓死?我看是笑死。这么贵重的东西,怕是连出港都要掂量掂量。”不少人想起了码头上见过的走私商贩。

  那些人蹲在岸边。

  听说一艘小船都要几百贯。

  如今这等巨舰。

  竟要比皇宫还贵。着实令人咋舌。

  “你们说这船要是进了咱们的港口,得收多少税?”

  “收税?我看光是停泊费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众人纷纷感慨。

  后世的强国当真是财大气粗。只是这等糟蹋钱财的做派。

  与那些倒闭的大户人家何其相似。明明可以造三十多艘。

  最后却只造了三艘。

  这不是典型的眼大肚子小吗?

  “我要是有这么多钱,能在城里买下一整条街。”

  “做什么春秋大梦,这么多钱,当朝的盐商都要眼红。”

  看着天幕上那艘形似鬼怪的巨舰。

  古人们不禁打趣。

  这莫非就是后世人说的烧钱取乐?这等奢侈之物。

  也只配做个海上的景观了。

  【朱姆沃尔特项目失败后,伯克级又被海军拉出来应急。】

  【伯克级是世界上建造数量最多的现役驱逐舰,也是世界上最先配备四面相控阵雷达的驱逐舰,其重量和火力甚至超过许多巡洋舰。】

  【共计服役了74艘,共计四个批次,最新型的就是FlightIII构型。】

  【满载排水量9800吨,长155米,宽20米,最高速度超过30节,计划再建造24艘,单舰造价达到了22亿美元。】

  【FlightIII构型在雷达和动力上均有所升级,其中AN/SPY—6主动式相位雷达,性能上比原雷达强30倍,探测距离约1000公里。】

  【虽面临着服役即落后的尴尬局面,但总比朱姆沃尔特要强太多了。】

  【不过因为工业化影响,目前新舰的建造速度太慢,2019年至今,仅有一艘服役,一艘下水。】

  【2024年,关军不得不宣布延长12艘伯克(FlightIIA)级驱逐舰的服役】

  ——“FlightIII这雷达性能提升30倍,有点猛啊”

  一—“1000公里探测距离,这下真成千里眼了”一—“朱姆烧钱,伯克干活”

  ——“工业化倒退是真的严重,建造速度慢成这样”一—“老舰延寿这招有点无奈啊”

  一—“四年就服役两艘,这产能确实拉垮”

  ——“延长服役寿命,这是在给新舰争取时间吗”一—“朱姆是个教训,伯克才是正道啊”

  大宋位面。

  宋神宗赵顼与王安石、司马光正在观看天幕。初秋的风轻轻拂过殿檐。

  带来阵阵清凉。

  “一艘宝船便要花费二十二亿钱财,这后世的强国当真富有。”赵顼摩挲着茶杯。

  “这伯克战船倒是实用,不似方才那艘华而不实的朱姆。”王安石捻须点头。

  “臣以为,此事恰与变法异曲同工。”

  “那朱姆便如同那些守旧之人,徒有其表。这伯克才是真正利国利民的良器。”“安石此言差矣。”

  司马光正色道。

  “你可曾注意到他们的工匠凋零?四年才造得两艘,这等颓势,不正是变法所带来的恶果?

  赵顼放下茶杯。

  “工匠凋零确实可虑。朕记得当年开封府的匠人众多,造物之事从不拖延。”

  “这千里眼的本事虽好,可若是造不出来,又有何用?”

  “陛下明鉴。”王安石思索道。

  “七十四艘之数确实可观,但臣更关心那千里之外可见的本事。”

  “若是我大宋也有这等神器,辽国又岂敢轻举妄动?”

  司马光摇摇头。

  “强行延长旧船使用年限,这不正说明他们江河日下?就如同当年强征农民从军一般,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赵顼望着天幕沉思。

  “这伯克倒是与我大宋水师有几分相似。讲究实用,不事虚华。只可惜他们的匠人凋零至此,倒让朕想起了泰州水师的困境。”

  殿外蝉鸣阵阵。

  赵顼想起当年变法时的情景。

  这位推行新政的皇帝看着天幕上的内容。似乎从这后世强国的境遇中。

  看到了几分自己朝廷的影子。只是不知这后世的变革。

  最终会走向何方。

  大明位面。

  “七十四艘战船,倒是比我大明的宝船还要多上几分。”朱棣抚着龙椅扶手。

  “只是这工匠凋零之势,未免令人担忧。”

  姚广孝轻轻摇头。

  “陛下,老衲倒觉得这与当年建造宝船时颇为相似。他们也面临着工匠短缺的困境,只是解决之道却不够妥当。”

  “这伯克战船倒是让臣想起了郑和下西洋时的景象。”解缙说道。

  “那时我们的工匠昼夜不停,一年就能建造数十艘宝船。如今这后世强国,竟要四年才造得两艘。”

  朱棣站起身来。

  “千里之外可见,这等本事确实了得。只是这等利器,若是造不出来,岂不是成了摆设?“陛下所言极是。”

  解缙继续道。

  “臣观这些旧船延寿之举,恰似蒙古残部,明明已是强弩之末,却还要强撑着。”

  姚广孝捻着佛珠。

  “这后世强国虽然富有,却似乎忘记了根本。”

  “老衲记得陛下建造宝船时,首重工匠传承,如今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远见。”朱棣走到窗前。

  “朕记得当年下西洋,一路上遇见的番邦国家,无不对我大明宝船惊叹。”

  “如今这后世强国却要靠延长旧船寿命来支撑,着实令人唏嘘。”

  殿外传来更衣的钟声。朱棣望着天幕若有所思。他命郑和七下西洋。建造了无数宝船。

  何曾有过工匠短缺的烦恼。

  大清位面。

  “一个甲子多的战船,竟然连几艘新船都造不出来,倒真是奇事。”康熙轻敲着桌面。

  “如此富庶的国家,怎会落得这般田地。”明珠整理着衣袖。

  “启禀皇上,这倒让臣想起了我军东征时的景象。”

  “那时虽然战船不多,但匠人齐心,半月就能打造一艘战船。”“这倒是有趣。”

  索额图双手揣在袖中。

  “他们这千里之眼虽然厉害,但若是无人制造,岂不成了无源之水?”“臣倒觉得,他们太过依赖这些奇巧淫技了。”

  康熙把玩着手中的茶盏。

  “当年朕南巡,见过江南的造船作坊。那些匠人虽然造不出这等大船,但一年也能造几十艘。”

  “如今这等强国,反倒不如我大清当年了。”

  “臣以为这伯克战船倒是个好东西。”明珠说道。

  “只可惜他们现在就像是手艺精湛却无法传承的老匠人,只会修补旧物,却造不出新的。”

  索额图摇头道。

  “延长旧船使用年限,这不就是在自欺欺人吗?”

  “若把一件破旧的衣服一直缝补,总有撑不住的那天。”康熙望向远处。

  “朕倒觉得有意思。这后世强国虽有通天本事,却解决不了最基本的造船难题。”“一个人虽有绝世武功,却连最基本的马步站都不稳...

  【但老批次的伯克级却也面临着维护困境,据外媒爆料,如今漂亮国海军舰艇的实际维护率仅为三分之一。】

  【面对这一情况,美军不得不需求他国造船厂进行维护,例如阿三国。】【对于他这个操作,怎么说呢,就挺让人意外和惊喜的~】

  【东大目前共有55艘驱逐舰,分别是目前共有8艘055型驱逐舰,26艘052D型驱逐舰,2艘051C型驱逐舰,4艘956型驱逐舰,2艘052B型驱逐舰,1艘051

  B型驱逐舰,2艘052型驱逐舰和4艘基隆级。】

  【其中055型和052D型是东大目前和未来的主力驱逐舰,055型第一批次8艘均已入列,第二批已知就有6艘,依然由达利安和吉安娜造船厂承建。】

  【055型船体长180米,宽20米,满载排水量超13000吨,动力上采用全燃联合动力,装备了4台CGT—25M燃气轮机,最高速度超过30节。】

  【配备了112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可以发射诸如鹰击系列反舰导弹,红旗9B防空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其中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射程1000—1500公里,末端速度高达10马赫,又被称为航母杀手。】

  【另外,055型的电子对抗能力也十分强大,之前央视报道南昌舰与外军航母编队对抗长达20余天的新闻就已论证了这一点。】

  【就连极为苛刻的外媒都不得不承认,055型优于美日驱逐舰。】

  一—“美军连维护都要找阿三,这也太搞笑了”

  一一“阿三:这不就来活了吗”

  一一“第二批次还在建造,东大这产能挺稳定”

  一一“外媒都认可055了,这太说明问题了!”

  一一“航母杀手可不是白叫的”

  一一“南昌舰和外军对抗20天,实力证明啊”

  一一“东大现在驱逐舰数量也不少了,55艘”

  ——“电子对抗能力确实强,实战证明最有说服力”

  大清位面。

  雍正与年羹尧、隆科多正在御书房观看天幕。阳光透过窗棂。

  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维护率只有三分之一,还要靠他国维修,这后世的强国倒是让人大跌眼镜。”雍正放下手中的朱笔。

  “倒是后人们这边,不但能造,还能造得更好。”年羹尧拱手。

  “皇上明鉴。这伯克虽然数量多,但若连养都养不起,岂不成了摆设?”“反观我后人们这零五五,不但性能超越,连产能都稳定。

  “一百一十二个发射单元,这火力比当年我们的红衣大炮强了何止千倍。隆科多低声念叨。

  “更难得的是,南昌舰能与外军周旋二十日,这可见内里的工夫。”雍正走到窗前。

  “朕最欣慰的是,这些战船都是自己的工匠造出来的。”

  “我大清虽有能工巧匠,却总是重农轻工。如今后世子孙能有此成就,着实令人欣慰。”“臣记得在江南督造战船时,一艘中型战船便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年羹尧说道。

  “如今后世竟能造出这等庞然大物,还要两个船厂一起建造,可见国力之强盛。”隆科多补充。

  “那鹰击神器更是了得,千里之外便可取敌首级。若是放在我朝,怕是连想都不敢想。”雍正负手而立。

  “朕觉得最难得的是,这后世子孙既能建造,又能维护。不像那西方国家,有船也开不出港,当真是天道轮回。”

  殿外传来黄鹂的啼鸣。

  雍正想起自己励精图治、整顿吏治的往事。

  这位帝王从这后世强国的衰落和后人们的崛起中。

  看到了一个王朝兴衰的轮回。大清另一位面。

  “那些西洋战船竟要找他国来修,倒是让朕想起澳门葡人求着我大清帮他们修船的光景。乾隆摩挲着手中的玉如意。

  “后人们的战船,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和珅端着茶盏。

  “皇上英明。臣观这战船不但造得精良,连那发射装置都有一百多个。红衣大炮也不过二三十门,如今却能装得如此之多。。

  “十三万吨的排水量。”

  刘统勋着手指算了算。

  “这比当年郑和的宝船还要大上许多。更难得的是,这等大船还能造出这么多来。”乾隆饶有兴致地品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