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孟德征宛-《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在刘瑁基本完成三辅的布局,并开始养精蓄锐,休养生息的时候,中原的战火却似乎燃烧的更加猛烈了……

  兴平二年,在刘瑁击溃李傕军时,张济从子张绣从乱军之中逃出生天,带着残兵败卒连夜逃往荆州方向。

  南阳郡,析县县城。

  “杀!”

  “将军!不行啊!攻不下来”

  “将军,我们没有攻城器械,拿不下来!”

  “可恶!若不是被刘瑁所败!我何至于此!”

  张绣咬着牙,满脸怒火道。

  张绣军在军中缺粮的窘境下,强攻析县,却因为军中缺少攻城设备,军械粮饷不足,军心不定等原因未能拿下,就此游荡在南阳郡内。

  建安元年,此时的荆州牧刘表正在与张羡激战,由于张羡在荆南诸郡深得民心,又曾历任数郡太守,尽管刘表已经倾全州之力,却也无法将之完全压制。

  南郡,襄阳城。

  “哦?张绣?”

  在听到手下的汇报后,刘表不禁一愣,似乎在思索什么。

  “主公,如今我们的兵力对付张羡都有些不够,哪有时间去管张绣啊……”蒯越微微躬身,无奈道。

  “我知道,所以我在想要不要把张绣接进来,直接让他入驻宛城,这样我们就可以专心攻打张羡,还不用直面曹操……”刘表沉吟道。

  “嘶……主公英明啊!如此一来,我们与曹操之间还多了一层缓冲,待我等拿下荆南,还可以适时支援!”蒯越兴奋道。

  “那就这么办吧,我这就给张绣去信一封,邀请他入驻宛城。”

  “哦?刘表命我入驻宛城?”

  张绣闻言大喜,此时的他正在发愁之后的行动,在没有原本历史中的贾诩辅助后,张绣如今的每一步都像瞎子摸象一般毫无头绪。

  如今刘表主动前来招降,对于没钱没粮的张绣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请转告刘荆州,张绣愿意归顺刘荆州,为刘荆州镇守南阳!”

  在接受刘表的招降后,张绣便屯兵于宛城,作为刘表与曹操势力间的缓冲,抵挡日益强大的曹操,以便使得刘表可以专心攻伐张羡的势力。

  建安二年,一月。

  豫州,许县。

  此时的曹操自建安元年讨平汝南、颍川一带的黄巾军后,便在颍川郡留了下来。

  在拿下黄巾军后,曹操便在许县长居了起来,似乎准备将许县作为自己目前的根据地……

  而如今,荀彧刚刚受曹操之命,从兖州来到许县,正和曹操讨论着什么。

  “主公准备长居许县?”

  “不错,虽然兖州也是我们的地盘,但是我与吕布、陶谦多年交战,兖州快打废了,粮食也远不及豫州,再说……”

  “主公担心吕布?”

  “吕布毕竟还在徐州,如今虽然我把刘玄德封为豫州牧,让去继续屯在沛城,作为我和吕布的缓冲,但兖州始终不太安全……”

  “而许县三面环山,易守难攻,远比颍川原郡治阳翟安全的多。”

  “没错,而且这里离关中也近一些……”

  “您还是对刘瑁?”

  “如今我和叔圭,既是知己,又是对手,叔圭常说刘玄德乃我当世大敌,可他又怎能不知,他刘叔圭才是我最强的对手!”

  “所以您才选择许县?”

  “只有许县,最为稳妥,消息传达的也能快些……”

  “可颍川郡离南阳也太近了些……”

  “所以我才让先生过来居中调配。”

  “……主公预谋南阳?”

  “先生觉得如何?”

  “如今张绣被刘瑁赶至南阳,主公若有意南阳,此时确为最好时机。”

  “既如此,我们就打上一打!可是以何理由呢?”

  “奉孝,你说呢?”

  荀彧眼见曹操询问,随即便将问题抛向了此时正坐在另一侧的一名男子。

  他中等身材,面容清瘦,给人一种冷静而沉着的印象。

  他的双眼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他的鼻梁高挺,嘴唇紧闭,总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身着一身青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条白色的丝带,当荀彧相询时,他似乎正在思索着什么……

  他,便是曹操在戏志才病逝后经荀彧推荐,刚刚来到曹操麾下的郭嘉郭奉孝!

  “张绣领军劫掠豫州,主公为报此仇,发兵南阳,此计如何?”

  郭嘉思忖片刻后,应道。

  “……善!”

  在势力日益增长的曹操将豫州大部纳入麾下,同时准备将自己的根据地改到许县后,决意出兵宛城,随即以张绣领军劫掠豫州的名义发兵五万,号称十万大军,出征宛城。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的转动中,似乎与原本历史的轨迹差别并不大,比如此时的曹操依旧前来进攻张绣,其实不然,此时的曹操失去了天子的名义,在天下间的号召力并不大。

  在数月前,曹操才经朝廷任命为镇东将军,兼领兖州、豫州两地兵马,名正言顺的收下了豫州。

  但即便如此,在进攻张绣时曹操都不得不找了一个借口出兵,较之原本历史中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景象已经大有不同。

  另一方面,此时的张绣没有了贾诩的谋划,那么他还会像之前一样的直接向曹操投降吗?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曹操失去了宛城之战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典韦,没有了典韦,宛城之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诸位,如今我已决议将许县作为我曹操的治所,但许县离南阳太近,因此我攻南阳不为别的,只为给许县充足的缓冲!”

  “此战,妙才、子廉、仲康随吾出征,仲德、奉孝随行!”

  曹操话音未落,就看见人群中走出一人,恭敬施礼道:“父亲,孩儿自加冠后寸功未立,如今吾父出征,昂愿随行!请父亲应允!”

  曹操闻言眉头就皱了起来,喝道:“胡闹!兵事岂能儿戏,你还小!”

  “父亲!您加冠之时已经被任命为雒阳北部尉,肩负重任您常说的叔圭叔也已经出征黄巾!儿子自知无法与您和叔圭叔相提并论,但儿也想征战沙场,为家族争光,请父亲成全!”

  曹操望着曹昂那坚定的眼神,陷入了犹疑,许久后,他默默的道:“此行,曹昂随行。”

  “谢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