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岛第五战俘营。
该战俘营最大规模的时候有一万余人。
后来,国防军招募走了六千多战俘成为辅助军团,说白了就是成为国防军的附庸军团。
初时,这些没有加入辅助军团的日军战俘对于这些变节者不屑一顾,认为他们是帝国的叛徒。
在这些战俘看来,帝国或许会遭受一段时间的困难,但是帝国是绝对不会就此灭亡的。
那帮叛徒早晚都会遭受历史的审判。
然而,随着战事的推进,这些战俘每天都在关注日本战事。
这些战俘虽然是战俘,却没有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也就是说,每天一个俘虏营房内都会有一份东北日报,报纸上会详尽地叙述着。
这些日本战俘从开始时候的鄙视,慢慢变得羡慕了。
如果按照报纸上的描述,这帮战俘在为帝国战斗的时候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作为地面进攻的部队,有坦克和大炮在地面掩护,这都是基本操作。
在遇到难啃的骨头时,主战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解决不了,跟随的155毫米加榴炮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问题,进攻的日籍部队甚至可以随时呼叫空中支援。
那些在战区上空盘旋的轰炸机,往往携带着一两百公斤重磅炸弹,有些重型轰炸机甚至携带着对付要塞的重达一吨的航弹。
国防军根本就没有拿这些日籍士兵当炮灰。
日籍士兵参与地面进攻的时候,随时都有主战坦克在前面充当掩体。
初时,看到这样的布置,战俘营里面的那些日本战俘,满脸的不可思议。
“那怎么可能呢?”
看到东北日报最后的评论,小野纯生的内心不淡定了。
帝国终于还是没能扛住东北国防军的进攻。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帝国,终于还是走完了他最后的旅程。
当帝国最终落幕的消息传到战俘营,几乎每个帝国战俘都稀里哗啦地哭了起来。
帝国的落幕,仿佛是他们的天塌了一般。
然而,一个很不合时宜的声音却将大家都酝酿好了感情准备大哭特哭的情绪给彻底给压了回去。
“你们居然对你们帝国的覆灭还要如此的悲伤,真是让人感动啊!”
小野纯生愤怒地抬起头,却看到他们的管理员甘士奇一脸嘲讽地看着大家。
“甘先生,你怎么能够如此没有同情心?我们的国家已经被你们给灭国了。
我们就在这里哭一下而已。你怎么能够嘲笑我们呢?”
甘士奇却哈哈一笑。
“你们哭什么丧?
你们要弄明白一件事情,你们才是你们所谓帝国的牺牲品。
你们或许对于你们的帝国很有感情,但是很不好意思,你们的帝国对你们可没有什么感情。
战争可以说是强加到你们身上的。
你们还是幸运的,因为你们至少都还活着。
而你们的那些已经阵亡的战友,他们长谁喊冤去?
有一点你们要弄清楚,你们和我们之间的这场战争,本来是没有必要发生的。
但是,你们帝国的高层为了更大的利益,忍不住米国人的忽悠,于是就发动了对我们的战争。
赌国运可不是什么好品行,然而你们的帝国高层却一直都热衷于赌国运。
只不过,他们这一次似乎又失败了。
作为战败一方的核心领导人员,按照你们的习惯,是不是应该自杀以谢天下?
但是,你们的帝国皇帝陛下却主动投降,他们一大家子如今都收到了很好的优待。
而你们的家人,现在却有不少人在承受丧失亲友的痛苦。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给他们通报一下。
在这一次战争中,你们帝国阵亡的士兵都有近乎四百万,重伤的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些伤亡人员基本都是你们帝国底层人民的子弟。
此外,因为你们帝国执行的什么一亿玉碎计划。
整个帝国基本都已经军事化了,这也给你们的平民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你们需要祈祷你们的家人没有什么事情。
你们帝国贵族在这一场战争中,几乎没有什么人员伤亡,而作为你们帝国的皇室成员,虽然我们把他们都房子几乎都炸成了平地,然而因为他们拥有完善的防空体系,你们帝国皇室成员连一个轻伤的都没有。
是不是非常讽刺?
然而,这就是事实。”
看着鸦雀无声的日本战俘,甘士奇觉得有必要继续加一把火。
“你们对你们帝国的愚忠,使得你们现在还在战俘营里面待着,至于你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战俘营,回到你们家人的身边,那就要看到时候具体的安全情况。
你们也很清楚,你们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有的人建议把你们拉到西伯利亚去砍树种土豆,让西伯利亚严酷的气候对你们进行有效的减员。
但是,我们高层直接否定了这个建议,你们现在虽然每天都在进行基础建设,你们的劳动强度也很大,你们却几乎没有面黄肌瘦的情况出现。我们对你们的伙食,那是没得说的。
你们之中有不少以前的二战老兵,你们可以回忆一下,当初你们是如何对待我们战俘的。
好好比较一下,你们应该能够发现这其中的区别。”
其实,这一次闹腾得比较厉害还是那些年轻人,一方面是他们的精力更加旺盛,另一方面是他们没有经历过当初帝国对外侵略的战争。
老兵们投降后,都很谨慎,深怕什么地方得罪了战俘营的管理者,把他们给弄死了。
作为战俘营的管理者,想要弄死几个战俘,那还不是轻松加愉快哦事情。
这些战俘哀嚎结束以后,照样需要扛起他们的劳动工具出发去干活。
这些战俘是必须要养活的,但是却不能把他们白养活,这些战俘都是壮劳力。
他们能干的事情很多。
比如,逐北海岛的基础设施,用他们来搞基础建设就是废物利用的一个方面。
看着有些垂头丧气的战俘,甘士奇觉得心情很是美好,但是他却想继续打击这些顽固的战俘。
“当初你们看不上眼的那些所谓背叛者,他们在这一场战斗中或许有不小的伤亡,但是对于这些伤者的补助我们是做的很到位的。
在这方面,他们和我们国防军士兵的待遇是一样的。
整个战争中,伤亡了十几万人,然而他们的家人却因为他们的伤亡,受到了优待。
相比于你们那些为了你们帝国伤亡的同伴,他们是得不到任何补助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家人白白失去了他们。
而那些仍然活着的日本辅助军团士兵,他们就成了如今社会稳定的基础。
警察,公务员,关键岗位人员他们都是优先考虑的人员。
可以说,因为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就算你们今后回到家乡,你们也会悲哀地发现,那些曾经你们看不上眼的家伙,不仅有些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甚至还拥有着对配偶的优先选择权。
在今后的时间里面,你们会在无尽的悔恨里度过的。”
那些年轻的战俘,突然就有些骚动了。
他们突然意识到,因为他们长期不在,他们的家人或许会以为他们已经阵亡,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毕竟只要他们将来能够回去,谣言一戳就破。
但是,他们那些心爱的姑娘,却很有可能会以为他们已经阵亡,等到他们回家的时候,他们那些心爱的姑娘很有可能就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了。
而这些孩子的父亲则很有可能就是他们鄙视的那些帝国的变节者。
这一刻,他们迫切的想要回到她们的身边,然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种叫做后悔的情绪在他们心目中缓缓升起。
“甘先生,我们能够给家里人邮寄信件吗?”
一个年轻的战俘用哭泣的腔调问道。
“你们很幸运,那边的邮政系统已经恢复了,所以你们现在是可以往你们家里邮寄信件的。”
突然之间,这些战俘都忘记了失去帝国的悲伤, 他们都在慌忙地寻找笔和纸。
对于家人的思念远远超过了他们对帝国的怀念之情。
当然,这些也是战俘管理机构刻意为之的。
战俘管理机构最大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战俘能够将对华夏的抵触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又能够在最短哦时间内把他们释放。
因为,随着日本列岛局势逐渐稳定,就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向政府反映,如今大家都是华夏子民了,希望政府和军方沟通,能够尽快把那些战俘释放回家。
他们的家人怀念他们是一方面。
战后经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一百多万的战俘能够释放回家,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二十天又过去了。
这一天,对于北海岛第五战俘营的几千战俘来说,是一个沸腾的一天,因为他们终于受到了家乡的信件。
二十天前,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写了几封信委托国防军给他们送回老家。
随着二十天的过去,这些战俘也从最初的迫切盼望能够收到家书,慢慢的他们的内心也开始出现焦虑,生怕他们的家人都阵亡于战争之中。
后来,他们甚至担心这是不是国防军在戏弄他们。
然而,这一天,当他们看到成堆的信件时,这些战俘的心再次躁动了起来。
小野纯生,一个二十岁的日军战俘,一个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毒害的新一代青年,在看到手里的两封家书哦时候,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两封家书,其中一封是家里母亲邮寄过来的,在一封家书里面,小野纯生的母亲详细介绍了家里如今的情况。
在小野纯生参战不久,他的40多岁的父亲和14岁的小弟都被帝国征召进入了部队,在这次战争中,他的父亲身受重伤,他的弟弟运气要好一点,除了有点战场应急症,没有其他什么的毛病。
但是,村子里却有不少人再也没有了音讯。
家里的房子在战争被炸毁了,但是新政府又给他们修建了新的木头房子。
他们很喜欢这个新家。
家里人希望他能够在战俘营好好表现,早日释放回家。
而小野纯生收到的第二封信,却是小野纯生的恋人佐佐木百合子的回信。
这一封里几乎都是对小野纯生的无尽思念。
同时,这一封家书里面也阐述了佐佐木百合子家里面临的困境,她的父亲阵亡了,他的弟弟也在战争中重伤残疾。一家人的重担几乎都压在这个十八岁的女孩肩上。
佐佐木百合子希望小野纯生能够早日回家,帮助百合子撑起她的这个家。
这一封家书里,除了佐佐木百合子对小野纯生无尽的思念,就是对生活的苦难哦抱怨。
将两封家书放入贴身衣服口袋里,小野纯生的内心从来没有这么迫切地想要被释放回家。
家里人都很好,他不是很担心。
但是,恋人家里的情况却很不乐观。
甘士奇那个讨厌的家伙说得很对,他要是长时间啊回家,他的恋人佐佐木百合子很有可能就会投入别的男人的怀抱。
而这个男人,最大的可能就是出至那些讨厌的叛国者。
快速地又回了两封家书,小野纯生就大变样了。
以前的那个刺头消失不见了,如今小野纯生工作中任劳任怨,和管教的相处也非常融洽。
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小野纯生,那就是一个在各个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战俘。
可惜的是,以如今小野纯生的表现,在整个战俘营里,也并不突出。
因为其它的战俘,在收到家书之后,也是非常的积极主动。
那些战俘营里的管教甚至发出感叹,这个时候再对这些战俘发起招募,至少会有百分之八十的战俘会积极主动地报名参加。
可惜的是,机会这个东西不是想要有就能有的。
也的确有不少的战俘后悔当初没有加入日本辅助军团。
这个时候,他们什么时候能够被释放回家,他们是一点谱都没有。
该战俘营最大规模的时候有一万余人。
后来,国防军招募走了六千多战俘成为辅助军团,说白了就是成为国防军的附庸军团。
初时,这些没有加入辅助军团的日军战俘对于这些变节者不屑一顾,认为他们是帝国的叛徒。
在这些战俘看来,帝国或许会遭受一段时间的困难,但是帝国是绝对不会就此灭亡的。
那帮叛徒早晚都会遭受历史的审判。
然而,随着战事的推进,这些战俘每天都在关注日本战事。
这些战俘虽然是战俘,却没有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也就是说,每天一个俘虏营房内都会有一份东北日报,报纸上会详尽地叙述着。
这些日本战俘从开始时候的鄙视,慢慢变得羡慕了。
如果按照报纸上的描述,这帮战俘在为帝国战斗的时候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作为地面进攻的部队,有坦克和大炮在地面掩护,这都是基本操作。
在遇到难啃的骨头时,主战坦克的105毫米坦克炮解决不了,跟随的155毫米加榴炮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问题,进攻的日籍部队甚至可以随时呼叫空中支援。
那些在战区上空盘旋的轰炸机,往往携带着一两百公斤重磅炸弹,有些重型轰炸机甚至携带着对付要塞的重达一吨的航弹。
国防军根本就没有拿这些日籍士兵当炮灰。
日籍士兵参与地面进攻的时候,随时都有主战坦克在前面充当掩体。
初时,看到这样的布置,战俘营里面的那些日本战俘,满脸的不可思议。
“那怎么可能呢?”
看到东北日报最后的评论,小野纯生的内心不淡定了。
帝国终于还是没能扛住东北国防军的进攻。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帝国,终于还是走完了他最后的旅程。
当帝国最终落幕的消息传到战俘营,几乎每个帝国战俘都稀里哗啦地哭了起来。
帝国的落幕,仿佛是他们的天塌了一般。
然而,一个很不合时宜的声音却将大家都酝酿好了感情准备大哭特哭的情绪给彻底给压了回去。
“你们居然对你们帝国的覆灭还要如此的悲伤,真是让人感动啊!”
小野纯生愤怒地抬起头,却看到他们的管理员甘士奇一脸嘲讽地看着大家。
“甘先生,你怎么能够如此没有同情心?我们的国家已经被你们给灭国了。
我们就在这里哭一下而已。你怎么能够嘲笑我们呢?”
甘士奇却哈哈一笑。
“你们哭什么丧?
你们要弄明白一件事情,你们才是你们所谓帝国的牺牲品。
你们或许对于你们的帝国很有感情,但是很不好意思,你们的帝国对你们可没有什么感情。
战争可以说是强加到你们身上的。
你们还是幸运的,因为你们至少都还活着。
而你们的那些已经阵亡的战友,他们长谁喊冤去?
有一点你们要弄清楚,你们和我们之间的这场战争,本来是没有必要发生的。
但是,你们帝国的高层为了更大的利益,忍不住米国人的忽悠,于是就发动了对我们的战争。
赌国运可不是什么好品行,然而你们的帝国高层却一直都热衷于赌国运。
只不过,他们这一次似乎又失败了。
作为战败一方的核心领导人员,按照你们的习惯,是不是应该自杀以谢天下?
但是,你们的帝国皇帝陛下却主动投降,他们一大家子如今都收到了很好的优待。
而你们的家人,现在却有不少人在承受丧失亲友的痛苦。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给他们通报一下。
在这一次战争中,你们帝国阵亡的士兵都有近乎四百万,重伤的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些伤亡人员基本都是你们帝国底层人民的子弟。
此外,因为你们帝国执行的什么一亿玉碎计划。
整个帝国基本都已经军事化了,这也给你们的平民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你们需要祈祷你们的家人没有什么事情。
你们帝国贵族在这一场战争中,几乎没有什么人员伤亡,而作为你们帝国的皇室成员,虽然我们把他们都房子几乎都炸成了平地,然而因为他们拥有完善的防空体系,你们帝国皇室成员连一个轻伤的都没有。
是不是非常讽刺?
然而,这就是事实。”
看着鸦雀无声的日本战俘,甘士奇觉得有必要继续加一把火。
“你们对你们帝国的愚忠,使得你们现在还在战俘营里面待着,至于你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战俘营,回到你们家人的身边,那就要看到时候具体的安全情况。
你们也很清楚,你们就是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有的人建议把你们拉到西伯利亚去砍树种土豆,让西伯利亚严酷的气候对你们进行有效的减员。
但是,我们高层直接否定了这个建议,你们现在虽然每天都在进行基础建设,你们的劳动强度也很大,你们却几乎没有面黄肌瘦的情况出现。我们对你们的伙食,那是没得说的。
你们之中有不少以前的二战老兵,你们可以回忆一下,当初你们是如何对待我们战俘的。
好好比较一下,你们应该能够发现这其中的区别。”
其实,这一次闹腾得比较厉害还是那些年轻人,一方面是他们的精力更加旺盛,另一方面是他们没有经历过当初帝国对外侵略的战争。
老兵们投降后,都很谨慎,深怕什么地方得罪了战俘营的管理者,把他们给弄死了。
作为战俘营的管理者,想要弄死几个战俘,那还不是轻松加愉快哦事情。
这些战俘哀嚎结束以后,照样需要扛起他们的劳动工具出发去干活。
这些战俘是必须要养活的,但是却不能把他们白养活,这些战俘都是壮劳力。
他们能干的事情很多。
比如,逐北海岛的基础设施,用他们来搞基础建设就是废物利用的一个方面。
看着有些垂头丧气的战俘,甘士奇觉得心情很是美好,但是他却想继续打击这些顽固的战俘。
“当初你们看不上眼的那些所谓背叛者,他们在这一场战斗中或许有不小的伤亡,但是对于这些伤者的补助我们是做的很到位的。
在这方面,他们和我们国防军士兵的待遇是一样的。
整个战争中,伤亡了十几万人,然而他们的家人却因为他们的伤亡,受到了优待。
相比于你们那些为了你们帝国伤亡的同伴,他们是得不到任何补助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家人白白失去了他们。
而那些仍然活着的日本辅助军团士兵,他们就成了如今社会稳定的基础。
警察,公务员,关键岗位人员他们都是优先考虑的人员。
可以说,因为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就算你们今后回到家乡,你们也会悲哀地发现,那些曾经你们看不上眼的家伙,不仅有些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甚至还拥有着对配偶的优先选择权。
在今后的时间里面,你们会在无尽的悔恨里度过的。”
那些年轻的战俘,突然就有些骚动了。
他们突然意识到,因为他们长期不在,他们的家人或许会以为他们已经阵亡,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毕竟只要他们将来能够回去,谣言一戳就破。
但是,他们那些心爱的姑娘,却很有可能会以为他们已经阵亡,等到他们回家的时候,他们那些心爱的姑娘很有可能就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了。
而这些孩子的父亲则很有可能就是他们鄙视的那些帝国的变节者。
这一刻,他们迫切的想要回到她们的身边,然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种叫做后悔的情绪在他们心目中缓缓升起。
“甘先生,我们能够给家里人邮寄信件吗?”
一个年轻的战俘用哭泣的腔调问道。
“你们很幸运,那边的邮政系统已经恢复了,所以你们现在是可以往你们家里邮寄信件的。”
突然之间,这些战俘都忘记了失去帝国的悲伤, 他们都在慌忙地寻找笔和纸。
对于家人的思念远远超过了他们对帝国的怀念之情。
当然,这些也是战俘管理机构刻意为之的。
战俘管理机构最大的任务就是让这些战俘能够将对华夏的抵触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又能够在最短哦时间内把他们释放。
因为,随着日本列岛局势逐渐稳定,就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向政府反映,如今大家都是华夏子民了,希望政府和军方沟通,能够尽快把那些战俘释放回家。
他们的家人怀念他们是一方面。
战后经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一百多万的战俘能够释放回家,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二十天又过去了。
这一天,对于北海岛第五战俘营的几千战俘来说,是一个沸腾的一天,因为他们终于受到了家乡的信件。
二十天前,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写了几封信委托国防军给他们送回老家。
随着二十天的过去,这些战俘也从最初的迫切盼望能够收到家书,慢慢的他们的内心也开始出现焦虑,生怕他们的家人都阵亡于战争之中。
后来,他们甚至担心这是不是国防军在戏弄他们。
然而,这一天,当他们看到成堆的信件时,这些战俘的心再次躁动了起来。
小野纯生,一个二十岁的日军战俘,一个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毒害的新一代青年,在看到手里的两封家书哦时候,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两封家书,其中一封是家里母亲邮寄过来的,在一封家书里面,小野纯生的母亲详细介绍了家里如今的情况。
在小野纯生参战不久,他的40多岁的父亲和14岁的小弟都被帝国征召进入了部队,在这次战争中,他的父亲身受重伤,他的弟弟运气要好一点,除了有点战场应急症,没有其他什么的毛病。
但是,村子里却有不少人再也没有了音讯。
家里的房子在战争被炸毁了,但是新政府又给他们修建了新的木头房子。
他们很喜欢这个新家。
家里人希望他能够在战俘营好好表现,早日释放回家。
而小野纯生收到的第二封信,却是小野纯生的恋人佐佐木百合子的回信。
这一封里几乎都是对小野纯生的无尽思念。
同时,这一封家书里面也阐述了佐佐木百合子家里面临的困境,她的父亲阵亡了,他的弟弟也在战争中重伤残疾。一家人的重担几乎都压在这个十八岁的女孩肩上。
佐佐木百合子希望小野纯生能够早日回家,帮助百合子撑起她的这个家。
这一封家书里,除了佐佐木百合子对小野纯生无尽的思念,就是对生活的苦难哦抱怨。
将两封家书放入贴身衣服口袋里,小野纯生的内心从来没有这么迫切地想要被释放回家。
家里人都很好,他不是很担心。
但是,恋人家里的情况却很不乐观。
甘士奇那个讨厌的家伙说得很对,他要是长时间啊回家,他的恋人佐佐木百合子很有可能就会投入别的男人的怀抱。
而这个男人,最大的可能就是出至那些讨厌的叛国者。
快速地又回了两封家书,小野纯生就大变样了。
以前的那个刺头消失不见了,如今小野纯生工作中任劳任怨,和管教的相处也非常融洽。
用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小野纯生,那就是一个在各个方面表现都很优秀的战俘。
可惜的是,以如今小野纯生的表现,在整个战俘营里,也并不突出。
因为其它的战俘,在收到家书之后,也是非常的积极主动。
那些战俘营里的管教甚至发出感叹,这个时候再对这些战俘发起招募,至少会有百分之八十的战俘会积极主动地报名参加。
可惜的是,机会这个东西不是想要有就能有的。
也的确有不少的战俘后悔当初没有加入日本辅助军团。
这个时候,他们什么时候能够被释放回家,他们是一点谱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