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微光透过帐帘缝隙,吝啬地洒入帐内。
一夜未眠的神医朱恒真,小心按捏那截枯枝般的手腕,屏息凝神地感受着。
脉搏依旧微弱如游丝,似是随时都会泯灭,可又奇异地……坚韧?就堪堪连着一丝,不灭不散,他眉头紧锁,这脉象太过诡异……
就在这时,榻上那双一直紧闭的、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迷雾的透彻眼眸,毫无征兆地睁开了。
瑟日古冷醒了。
朱恒真下意识的,就开始行使医者望闻问切的职责。
那双眼睛依旧平静,如深不见底的寒潭,又突兀的澄澈。
朱恒真细看之下,隐隐发现那潭死水中,仿若被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荡开了一丝极淡、却异常清亮的涟漪。
朱恒真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只是不知道,回光返照能撑到几时…
他强迫自己安下心来,目光扫过老道士衣襟上那一片刺目的、已经干涸发暗的血手印——是昨日端王褚时钰暴怒而来所至。
昨夜回来看见这状况,他不由得心急如焚,就怕这位关系重大的末太子撑不过黎明前的黑暗,死在这最后的关头。
不过满心忐忑,坐立不安的一夜过去,朱恒真也恍然领悟,柳如思为何能笃定末太子能撑到认祖归宗……
这油尽灯枯的躯体中,似乎有还有一道不灭的执念,在维持着微弱的萤火之光……在不为人知的使命完成之前,不会轻易熄灭。
看着那双突兀清澈的眼睛和那丝奇异的“神采”,朱恒真五味杂陈的暗暗叹息:也好,有这份执念,应是能撑住……
只要能撑到在那十几万北族人面前露个面,完成皇帝托付给他的重任就好。
……
军营外三里,这座城池已被命名为“归元城”,在短短时日里已初具规模。
一丈高的土石城墙如初生的巨龙盘踞,虽显粗糙,却透着不容忽视的坚实。
今日,城内一切施工暂停,所有的喧嚣与尘土都汇聚到了城中心那片特意清理出来的巨大空地上。
认祖归宗的仪式,本就是一场演给北族人看的大戏。
戏台搭得越大,看客越多,才越能显出大夏握有“前朝正统继承人”这张王牌的威力,才越能震慑、分化、收服漠北草原的民心。
请柬早已如雪片般撒遍草原,还有褚时钰下令招募来的大量自由民在这里充数。
饶是如此,康王褚时琨与端王褚时钰心中仍不免有些犹疑——漠北各部,真会买账吗?
然而,当旭日初升,晨光照耀在归元城头时,眼前景象让所有疑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理解的震撼。
人!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潮!如同迁徙的庞大兽群,几乎将这座尚未完工的城池彻底淹没!
昨日还显得空旷的中心广场,此刻已是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际。
粗犷的皮袍、毡帽、辫发,混合着长途跋涉带来的风尘与牲口气息,形成一股汹涌澎湃、带着原始力量的洪流。
粗略估算,竟有十几万之众!临时搭建的木制高台在人群中央显得如此渺小,仿佛随时会被这汹涌的人海掀翻!
褚时钰一身亲王蟒袍,立于高台一侧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面色沉静如水,但紧抿的薄唇和微微眯起的瑞凤眼,泄露了他内心的警惕。
褚时琨坐在他身旁的软椅上,身体还因伤势而虚弱,脸色苍白,但眼神同样锐利地扫视着下方。
他们确实小看了“前朝末代太子”这块招牌在草原人心中的份量,或者说,小看了父皇——大夏皇帝褚天明,以煌煌大势压人的手段。
但这汹涌的人潮,绝非一片祥和。
“长生天在上!那真是我们的圣朝太子吗?大夏人诡计多端,莫不是找了个替死鬼来诓骗我们?!”一个满脸虬髯的壮汉挥舞着拳头,声如洪钟,质疑声立刻引来一片附和。
“呸!懦夫!被汉人抓了就该像草原雄鹰一样折颈而死!苟活至今,简直是北族人的奇耻大辱!”一个贵族打扮的首领须发皆张,唾沫横飞地朝着高台方向咒骂,言语间充满了对瑟日古冷的鄙夷和不屑。
“大夏狗贼!用这种下作手段侮辱我们的信仰!长生天会降下惩罚的!”更有人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大夏朝廷,引发一阵阵愤怒的咆哮。
“认祖归宗?我看是认贼作父!黄金家族的血脉,岂容这般玷污!”尖锐的指责如同毒刺,在喧闹的人海中此起彼伏。
各种言论混杂着,质疑、唾骂、诅咒……如同无数把看不见的兵器,在空气中激烈碰撞。
纯粹的拥戴者并非没有,他们大多神情激动,眼含热泪,朝着高台的方向眺望,口中念念有词,呼唤着“太子殿下”,但那声音在巨大的反对声浪中,显得如此微弱,如同狂涛中的几叶扁舟。
整个广场充斥着一种狂躁、怀疑、愤怒与狂热交织的混乱气息,像一座巨大的、一点即燃的火药桶。
维持秩序的士兵们紧握着长矛和腰刀,额角渗出冷汗,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可能爆发的角落,气氛紧绷到了极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响起,压过了喧嚣。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聚焦到通往高台的那条由精锐士兵严密把守的通道上。
八个精壮的士兵,身着特意挑选的、带有北族纹饰的崭新号衣,步伐沉稳而凝重地抬着一架华贵的王辇,缓缓走出了营帐,出现在那条由士兵严密把守的通道入口。
王辇之上,端坐,或者说是倚靠坐着,一个鹤发鸡皮枯瘦如槁的老人——波儿只斤·瑟日古冷。
他身上那件浆洗得发白、象征清修与出世的旧道袍早已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皇帝褚天明命人依照开国时封存的前朝皇室旧衣,赶制出来的北族皇族华服。
锦缎在晨光下折射出内敛而深沉的光泽,金线银丝绣成的繁复纹样盘踞在衣襟、袖口与下摆,象征着曾经煊赫无匹的权力与血脉。
然而,这身本该尊贵威严的华服,裹在那只剩下一把枯骨的身躯上,显得异常宽大、空荡,仿佛一阵稍大的风就能将这华服连同里面的枯骨一同吹散。
他松散的道士发髻也被拆解,重新梳理编成了北族贵族传统的发辫,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
这衣着发貌的改变,好似将他拉回了,那个他早已失去并埋葬的身份。
他的头微微低垂着,似乎连抬起脖颈的力气都已耗尽。
如同一个被套上华美戏服却没有神魂的木偶,在这象征着尊荣的王辇之上,演一出游神大戏…
然而,当那八名士兵抬着王辇,步伐沉重地踏上通往高台的第一级木阶时,辇身带来的一丝震动,仿佛触动了什么。
瑟日古冷,这个油尽灯枯的老人,被唤起了深埋于灵魂的一丝力量,极其艰难地、缓缓地抬起了头。
就在他抬头的瞬间——
离得近的、原本还在喧嚣、质疑、唾骂或狂热的人群,所有的声音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扼住!
不是因为那身象征身份的华服,也不是因为那威严的王辇仪仗。
而是因为那双眼睛!
那双异常透彻、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的眼睛,此刻正平静地、带着一种历经万古沧桑后的悲悯与了然,扫过眼前这片沸腾而充满复杂情绪的人海。
那眼神,穿透了华服的包裹,穿透了王辇的仪仗,直接刺入每一个与之对视者的灵魂深处。那不是属于濒死之人的浑浊,也不是属于阶下囚的屈辱,更不是扮演皇子的刻意威严。
那是一种……超越了生死、荣辱、洞悉了命运轨迹与人心百态的平和清明。
十几万人的广场,在莫名的感染下,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只有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和王辇士兵沉重踏在木阶上的闷响。
王辇终于被抬上了高台中央。
六名抬辇士兵迅速分立辇侧,肃立护卫。
紧接着,两名身材魁梧的士兵上前,他们并非搀扶,而是直接探手到王辇内部——那王辇的座椅是卡在辇架上的。两人合力,竟是将那沉重的座椅连同上面靠坐着的瑟日古冷,整个端了起来!
两名士兵虽尽力做出恭敬姿态,但这“端”的动作本身,而瑟日古冷在座椅上毫无自主反应,如同一个物件般被搬运!
这瞬间刺破了方才那双眼睛带来的短暂宁静!
“看!太子殿下根本不能动!”
“大夏狗贼!他们囚禁了太子!废了他的腿!”
“长生天啊!他们竟敢如此折辱黄金家族的血脉!”
“太子殿下是被迫的!他身不由己!”
这一次,愤怒的浪潮比之前更加汹涌澎湃!
质疑者、原本就唾骂大夏的人找到了最有力的证据,声浪几乎要将高台掀翻!
而那些原本狂热朝圣的信徒,更是目眦欲裂,许多人激动得向前猛冲,试图冲破士兵的封锁线,口中狂呼着“救出太子殿下!”“保护圣朝血脉!”场面瞬间濒临失控!士兵们紧握武器,额头青筋暴起,冲突一触即发!
就在这混乱达到顶峰的千钧一发之际!
“咚——!咚——!咚——!”
震耳欲聋的巨大鼓声猛然炸响!如同天神擂动战鼓,沉重而威严的声波如同实质般压向沸腾的人群,硬生生将那喧嚣的怒潮暂时压制下去!
紧接着,数十个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得如同狮吼的男子,用纯正的蒙语,齐声高呼,声浪穿透鼓声,清晰地送入每一个北族人的耳中:
“迎——圣皇——归位——!!!”
这几个字,如同带着魔力,瞬间冻结了所有的动作和声音。
无数双眼睛,带着震惊、茫然、难以置信,齐刷刷地望向高台后方那条被士兵分开的通道。
只见十六名身着素白麻衣、神情肃穆的壮汉,合力抬着一具巨大的、覆盖着明黄色锦缎的棺椁,步伐沉重而缓慢地登上了高台。
那棺椁用料极其考究,散发着沉沉的古木气息,上面覆盖的龙纹威严而沧桑。
前朝末帝!
那个皇帝,在京城皇宫力战至死,以最光荣的英勇方式结束生命,成为无数北族人心目中崇敬的永恒图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尸骨,竟被大夏保留了?而且从大夏京城,千里迢迢送到了这漠北草原!
棺椁被极其庄重地安置在瑟日古冷的座椅前方。
那沉重的落地声,仿佛砸在了每一个北族人的心上。
瑟日古冷那一直保持着洞悉与平和的眼眸,在棺椁出现的那一刻,终于剧烈地波动起来!枯瘦的身体无法抑制地开始颤抖!
那双能看透天机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覆盖龙纹的棺木,仿佛要穿透厚重的木材,看到里面那阔别了半个多世纪的父亲!
痛苦,如同最汹涌的岩浆,瞬间冲垮了他用毕生修为构筑的堤坝!
这不只是丧父之痛!而是家国破碎、王朝倾覆、身为太子却无力回天的滔天巨恸!
是作为儿子,却让父亲的尸骨被泰山巨石镇压了五十多年,却无能为力的悲怆!是在父亲尸骨前却无法跪下忏悔的屈辱!
是五十多年隐姓埋名、苟延残喘的愧疚!
这痛苦如此宏大,几乎要将他残存的生命力彻底覆灭!
他那枯槁的脸颊剧烈地抽搐着,干裂的嘴唇无声地开合,总是透彻的眼眸被浑浊的老泪侵染,苦涩无法抑制地滚滚而出,滴落在那身华贵却空荡的前朝皇子袍服上…
就在这令人心碎的静默与悲戚弥漫开来之际,一个身影走到了棺椁旁,站到了瑟日古冷座椅的侧前方。
是大夏五皇子,褚时环。
他一身大夏皇子仪服,身姿挺拔,努力维持着威仪,但细看之下,能发现他紧握圣旨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眼神深处藏着一丝紧张——这是父皇交给他的重大任务,关乎漠北乃至整个大夏北境的未来,容不得半点差池。
他深吸一口气,展开手中明黄的圣旨,用洪亮而清晰的蒙古语,以一种激昂而饱含敬意的语调,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大夏皇帝,诏曰:朕与元太子·波儿只斤·瑟日古冷,虽分属两国,然结交已久,实乃忘年之交!朕惜其才,悯其志,常引为知己!然,两国之事,体大关天,社稷为重,朕虽欲全其归乡之念,亦不能因私谊而废国法!”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广场上传开,每一个字都敲打着北族人的神经。
“今,朕观元太子,病体沉疴,时日无多。人伦孝道,天之经义!朕虽为别国之君,亦不忍见其抱憾终身!特此,允其所请,迎其父——元末帝之灵柩,归葬漠北故土,以全其孝心!”
此言一出,台下又是一片哗然!
原来太子殿下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最后的配合,换取了圣皇尸骨归乡?!许多北族人的眼神变得极其复杂…但总归是,不能直言苛责一个以命扞卫父亲尊严的人…
褚时环的声音更加高亢,带着一种“皇恩浩荡”的激昂:
“为彰我大夏仁德,念及元太子之功,及黄金家族昔日统御草原之荣光!朕特敕封:波儿只斤·瑟日古冷,为——元王!!”
他刻意停顿,让“元王”这个封号在空气中回荡。
“赐其封地——漠北无际草原!永镇北疆,世袭罔替!”
“钦此——!”
褚时环宣旨完毕,将圣旨恭敬地双手捧向瑟日古冷的方向。
整个广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风卷旗帜的声音,和那具象征着屈辱与交换的沉重棺椁,静静地躺在高台中央。
大夏皇帝的谋划,终于图穷匕见。
他用末帝的尸骨,用“元王”的空头衔和“漠北无际之地”的虚妄承诺,将一个垂死的敌人推上了神坛,也将一个巨大的、名为“正统”的诱饵,抛向了整个动荡不安的漠北草原。
而风暴的中心,那个枯槁的身影,只是流着泪,死死地盯着父亲的棺椁,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封赏、算计,都已与他无关。
喜欢千金不换:寡妇带娃王爷求二嫁
一夜未眠的神医朱恒真,小心按捏那截枯枝般的手腕,屏息凝神地感受着。
脉搏依旧微弱如游丝,似是随时都会泯灭,可又奇异地……坚韧?就堪堪连着一丝,不灭不散,他眉头紧锁,这脉象太过诡异……
就在这时,榻上那双一直紧闭的、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迷雾的透彻眼眸,毫无征兆地睁开了。
瑟日古冷醒了。
朱恒真下意识的,就开始行使医者望闻问切的职责。
那双眼睛依旧平静,如深不见底的寒潭,又突兀的澄澈。
朱恒真细看之下,隐隐发现那潭死水中,仿若被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荡开了一丝极淡、却异常清亮的涟漪。
朱恒真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只是不知道,回光返照能撑到几时…
他强迫自己安下心来,目光扫过老道士衣襟上那一片刺目的、已经干涸发暗的血手印——是昨日端王褚时钰暴怒而来所至。
昨夜回来看见这状况,他不由得心急如焚,就怕这位关系重大的末太子撑不过黎明前的黑暗,死在这最后的关头。
不过满心忐忑,坐立不安的一夜过去,朱恒真也恍然领悟,柳如思为何能笃定末太子能撑到认祖归宗……
这油尽灯枯的躯体中,似乎有还有一道不灭的执念,在维持着微弱的萤火之光……在不为人知的使命完成之前,不会轻易熄灭。
看着那双突兀清澈的眼睛和那丝奇异的“神采”,朱恒真五味杂陈的暗暗叹息:也好,有这份执念,应是能撑住……
只要能撑到在那十几万北族人面前露个面,完成皇帝托付给他的重任就好。
……
军营外三里,这座城池已被命名为“归元城”,在短短时日里已初具规模。
一丈高的土石城墙如初生的巨龙盘踞,虽显粗糙,却透着不容忽视的坚实。
今日,城内一切施工暂停,所有的喧嚣与尘土都汇聚到了城中心那片特意清理出来的巨大空地上。
认祖归宗的仪式,本就是一场演给北族人看的大戏。
戏台搭得越大,看客越多,才越能显出大夏握有“前朝正统继承人”这张王牌的威力,才越能震慑、分化、收服漠北草原的民心。
请柬早已如雪片般撒遍草原,还有褚时钰下令招募来的大量自由民在这里充数。
饶是如此,康王褚时琨与端王褚时钰心中仍不免有些犹疑——漠北各部,真会买账吗?
然而,当旭日初升,晨光照耀在归元城头时,眼前景象让所有疑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理解的震撼。
人!四面八方涌来的人潮!如同迁徙的庞大兽群,几乎将这座尚未完工的城池彻底淹没!
昨日还显得空旷的中心广场,此刻已是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际。
粗犷的皮袍、毡帽、辫发,混合着长途跋涉带来的风尘与牲口气息,形成一股汹涌澎湃、带着原始力量的洪流。
粗略估算,竟有十几万之众!临时搭建的木制高台在人群中央显得如此渺小,仿佛随时会被这汹涌的人海掀翻!
褚时钰一身亲王蟒袍,立于高台一侧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面色沉静如水,但紧抿的薄唇和微微眯起的瑞凤眼,泄露了他内心的警惕。
褚时琨坐在他身旁的软椅上,身体还因伤势而虚弱,脸色苍白,但眼神同样锐利地扫视着下方。
他们确实小看了“前朝末代太子”这块招牌在草原人心中的份量,或者说,小看了父皇——大夏皇帝褚天明,以煌煌大势压人的手段。
但这汹涌的人潮,绝非一片祥和。
“长生天在上!那真是我们的圣朝太子吗?大夏人诡计多端,莫不是找了个替死鬼来诓骗我们?!”一个满脸虬髯的壮汉挥舞着拳头,声如洪钟,质疑声立刻引来一片附和。
“呸!懦夫!被汉人抓了就该像草原雄鹰一样折颈而死!苟活至今,简直是北族人的奇耻大辱!”一个贵族打扮的首领须发皆张,唾沫横飞地朝着高台方向咒骂,言语间充满了对瑟日古冷的鄙夷和不屑。
“大夏狗贼!用这种下作手段侮辱我们的信仰!长生天会降下惩罚的!”更有人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大夏朝廷,引发一阵阵愤怒的咆哮。
“认祖归宗?我看是认贼作父!黄金家族的血脉,岂容这般玷污!”尖锐的指责如同毒刺,在喧闹的人海中此起彼伏。
各种言论混杂着,质疑、唾骂、诅咒……如同无数把看不见的兵器,在空气中激烈碰撞。
纯粹的拥戴者并非没有,他们大多神情激动,眼含热泪,朝着高台的方向眺望,口中念念有词,呼唤着“太子殿下”,但那声音在巨大的反对声浪中,显得如此微弱,如同狂涛中的几叶扁舟。
整个广场充斥着一种狂躁、怀疑、愤怒与狂热交织的混乱气息,像一座巨大的、一点即燃的火药桶。
维持秩序的士兵们紧握着长矛和腰刀,额角渗出冷汗,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可能爆发的角落,气氛紧绷到了极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响起,压过了喧嚣。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聚焦到通往高台的那条由精锐士兵严密把守的通道上。
八个精壮的士兵,身着特意挑选的、带有北族纹饰的崭新号衣,步伐沉稳而凝重地抬着一架华贵的王辇,缓缓走出了营帐,出现在那条由士兵严密把守的通道入口。
王辇之上,端坐,或者说是倚靠坐着,一个鹤发鸡皮枯瘦如槁的老人——波儿只斤·瑟日古冷。
他身上那件浆洗得发白、象征清修与出世的旧道袍早已被换下。取而代之的,是皇帝褚天明命人依照开国时封存的前朝皇室旧衣,赶制出来的北族皇族华服。
锦缎在晨光下折射出内敛而深沉的光泽,金线银丝绣成的繁复纹样盘踞在衣襟、袖口与下摆,象征着曾经煊赫无匹的权力与血脉。
然而,这身本该尊贵威严的华服,裹在那只剩下一把枯骨的身躯上,显得异常宽大、空荡,仿佛一阵稍大的风就能将这华服连同里面的枯骨一同吹散。
他松散的道士发髻也被拆解,重新梳理编成了北族贵族传统的发辫,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
这衣着发貌的改变,好似将他拉回了,那个他早已失去并埋葬的身份。
他的头微微低垂着,似乎连抬起脖颈的力气都已耗尽。
如同一个被套上华美戏服却没有神魂的木偶,在这象征着尊荣的王辇之上,演一出游神大戏…
然而,当那八名士兵抬着王辇,步伐沉重地踏上通往高台的第一级木阶时,辇身带来的一丝震动,仿佛触动了什么。
瑟日古冷,这个油尽灯枯的老人,被唤起了深埋于灵魂的一丝力量,极其艰难地、缓缓地抬起了头。
就在他抬头的瞬间——
离得近的、原本还在喧嚣、质疑、唾骂或狂热的人群,所有的声音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扼住!
不是因为那身象征身份的华服,也不是因为那威严的王辇仪仗。
而是因为那双眼睛!
那双异常透彻、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的眼睛,此刻正平静地、带着一种历经万古沧桑后的悲悯与了然,扫过眼前这片沸腾而充满复杂情绪的人海。
那眼神,穿透了华服的包裹,穿透了王辇的仪仗,直接刺入每一个与之对视者的灵魂深处。那不是属于濒死之人的浑浊,也不是属于阶下囚的屈辱,更不是扮演皇子的刻意威严。
那是一种……超越了生死、荣辱、洞悉了命运轨迹与人心百态的平和清明。
十几万人的广场,在莫名的感染下,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只有风吹过旗帜的猎猎声,和王辇士兵沉重踏在木阶上的闷响。
王辇终于被抬上了高台中央。
六名抬辇士兵迅速分立辇侧,肃立护卫。
紧接着,两名身材魁梧的士兵上前,他们并非搀扶,而是直接探手到王辇内部——那王辇的座椅是卡在辇架上的。两人合力,竟是将那沉重的座椅连同上面靠坐着的瑟日古冷,整个端了起来!
两名士兵虽尽力做出恭敬姿态,但这“端”的动作本身,而瑟日古冷在座椅上毫无自主反应,如同一个物件般被搬运!
这瞬间刺破了方才那双眼睛带来的短暂宁静!
“看!太子殿下根本不能动!”
“大夏狗贼!他们囚禁了太子!废了他的腿!”
“长生天啊!他们竟敢如此折辱黄金家族的血脉!”
“太子殿下是被迫的!他身不由己!”
这一次,愤怒的浪潮比之前更加汹涌澎湃!
质疑者、原本就唾骂大夏的人找到了最有力的证据,声浪几乎要将高台掀翻!
而那些原本狂热朝圣的信徒,更是目眦欲裂,许多人激动得向前猛冲,试图冲破士兵的封锁线,口中狂呼着“救出太子殿下!”“保护圣朝血脉!”场面瞬间濒临失控!士兵们紧握武器,额头青筋暴起,冲突一触即发!
就在这混乱达到顶峰的千钧一发之际!
“咚——!咚——!咚——!”
震耳欲聋的巨大鼓声猛然炸响!如同天神擂动战鼓,沉重而威严的声波如同实质般压向沸腾的人群,硬生生将那喧嚣的怒潮暂时压制下去!
紧接着,数十个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得如同狮吼的男子,用纯正的蒙语,齐声高呼,声浪穿透鼓声,清晰地送入每一个北族人的耳中:
“迎——圣皇——归位——!!!”
这几个字,如同带着魔力,瞬间冻结了所有的动作和声音。
无数双眼睛,带着震惊、茫然、难以置信,齐刷刷地望向高台后方那条被士兵分开的通道。
只见十六名身着素白麻衣、神情肃穆的壮汉,合力抬着一具巨大的、覆盖着明黄色锦缎的棺椁,步伐沉重而缓慢地登上了高台。
那棺椁用料极其考究,散发着沉沉的古木气息,上面覆盖的龙纹威严而沧桑。
前朝末帝!
那个皇帝,在京城皇宫力战至死,以最光荣的英勇方式结束生命,成为无数北族人心目中崇敬的永恒图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尸骨,竟被大夏保留了?而且从大夏京城,千里迢迢送到了这漠北草原!
棺椁被极其庄重地安置在瑟日古冷的座椅前方。
那沉重的落地声,仿佛砸在了每一个北族人的心上。
瑟日古冷那一直保持着洞悉与平和的眼眸,在棺椁出现的那一刻,终于剧烈地波动起来!枯瘦的身体无法抑制地开始颤抖!
那双能看透天机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覆盖龙纹的棺木,仿佛要穿透厚重的木材,看到里面那阔别了半个多世纪的父亲!
痛苦,如同最汹涌的岩浆,瞬间冲垮了他用毕生修为构筑的堤坝!
这不只是丧父之痛!而是家国破碎、王朝倾覆、身为太子却无力回天的滔天巨恸!
是作为儿子,却让父亲的尸骨被泰山巨石镇压了五十多年,却无能为力的悲怆!是在父亲尸骨前却无法跪下忏悔的屈辱!
是五十多年隐姓埋名、苟延残喘的愧疚!
这痛苦如此宏大,几乎要将他残存的生命力彻底覆灭!
他那枯槁的脸颊剧烈地抽搐着,干裂的嘴唇无声地开合,总是透彻的眼眸被浑浊的老泪侵染,苦涩无法抑制地滚滚而出,滴落在那身华贵却空荡的前朝皇子袍服上…
就在这令人心碎的静默与悲戚弥漫开来之际,一个身影走到了棺椁旁,站到了瑟日古冷座椅的侧前方。
是大夏五皇子,褚时环。
他一身大夏皇子仪服,身姿挺拔,努力维持着威仪,但细看之下,能发现他紧握圣旨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眼神深处藏着一丝紧张——这是父皇交给他的重大任务,关乎漠北乃至整个大夏北境的未来,容不得半点差池。
他深吸一口气,展开手中明黄的圣旨,用洪亮而清晰的蒙古语,以一种激昂而饱含敬意的语调,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大夏皇帝,诏曰:朕与元太子·波儿只斤·瑟日古冷,虽分属两国,然结交已久,实乃忘年之交!朕惜其才,悯其志,常引为知己!然,两国之事,体大关天,社稷为重,朕虽欲全其归乡之念,亦不能因私谊而废国法!”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广场上传开,每一个字都敲打着北族人的神经。
“今,朕观元太子,病体沉疴,时日无多。人伦孝道,天之经义!朕虽为别国之君,亦不忍见其抱憾终身!特此,允其所请,迎其父——元末帝之灵柩,归葬漠北故土,以全其孝心!”
此言一出,台下又是一片哗然!
原来太子殿下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最后的配合,换取了圣皇尸骨归乡?!许多北族人的眼神变得极其复杂…但总归是,不能直言苛责一个以命扞卫父亲尊严的人…
褚时环的声音更加高亢,带着一种“皇恩浩荡”的激昂:
“为彰我大夏仁德,念及元太子之功,及黄金家族昔日统御草原之荣光!朕特敕封:波儿只斤·瑟日古冷,为——元王!!”
他刻意停顿,让“元王”这个封号在空气中回荡。
“赐其封地——漠北无际草原!永镇北疆,世袭罔替!”
“钦此——!”
褚时环宣旨完毕,将圣旨恭敬地双手捧向瑟日古冷的方向。
整个广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风卷旗帜的声音,和那具象征着屈辱与交换的沉重棺椁,静静地躺在高台中央。
大夏皇帝的谋划,终于图穷匕见。
他用末帝的尸骨,用“元王”的空头衔和“漠北无际之地”的虚妄承诺,将一个垂死的敌人推上了神坛,也将一个巨大的、名为“正统”的诱饵,抛向了整个动荡不安的漠北草原。
而风暴的中心,那个枯槁的身影,只是流着泪,死死地盯着父亲的棺椁,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封赏、算计,都已与他无关。
喜欢千金不换:寡妇带娃王爷求二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