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您当初说没事别来找您吗?至于小弟那边,我派人送了礼物过去。”
“你还有理了?难不成我教训你还错了?”
“您没错,错的是儿子,是我让您失望了。”张良低头小声道。
弥夫人嘴唇微动,眼眶发红,看着眼前的儿子,深深地叹了口气,“阿母也有错。”
……
赵元溪走着走着,便走到了正阳宫附近,她问一旁的宫人,“大王现下在宫中吗?”
“大王在和诸位将军议事。”
召见武将,那想必是为了商议攻打魏国的事情了。
“大王,王贲将军派人拿下了楚国的陈县、上蔡、平舆,楚国不敢回援,如今将军正在魏国的大梁城下,只是这魏王似乎没有投降的意思,而是打算退守城中选择固守。”
“若是和魏王相持,恐对我秦军不利。”
四十万大军每日的消耗对秦国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大梁城城高墙后,城内更是囤积了三年的粮草,若是秦军一直守在城下,耗不起的会是他们。
嬴政并未露出难色,实际上他已经收到了王贲的来信,“王贲将军已经有所打算。”
众人对视,“不知将军有何计策。”
嬴政缓声道:“他打算效仿白将军,对魏国来一场水攻。”
王贲打算将鸿沟的水引入大梁,淹没大梁城,到时候城塌了,自然也就攻破了,来信便是为了向嬴政讨要一些修筑水利的人过去协助。
嬴政认可这计策,但还是想听一听其他人有没有其他办法,毕竟这终究还是下下之策。
“水淹大梁?”有人忍不住惊呼。
大梁城中有数十万人,大半都是平民,若是水淹大梁,这些平民估计也活不了了。
但大梁的局势他们心里也清楚,魏王要是执意固守城中,没有一两年的时间,秦国拿不下这座城池。
一两年的时间,魏国能这样拖着,但秦国却不能拖。
此计终归是有伤天和!
可他们一时间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只能附和道,“此计虽狠,但也不失为一妙计,大王不如先派人去招降,若魏王执意不降,那也怪不得我们。”
众人又是一番议论,说来说去就是没办法,那就只能用这计了。
魏国人死,总好过他们秦国的将士牺牲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城战之中。
于是,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赵元溪听完了全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水淹城池受害最严重的必然会是那些平民,大水将冲垮他们的房屋,泡烂他们的粮食,甚至将他们淹死。
水患、饥饿、疫病……将把他们逼入绝境。
“听完了吗?”
“你知道我在这?”赵元溪从后面走出来。
“太后有什么想法吗?”
在太后进入正阳宫内的时候,就有宫人向他禀告了,没有阻拦也是因为他的允许。
“你问我,我可不知道怎么攻城。”赵元溪耸耸肩,她只是个种地的,又不会打仗。
若她是个武林高手,那说不定还能潜入魏王宫,把魏王抓起来,逼着他投降,可惜她只是个菜鸡。
嬴政也没觉着失望,“太后今日来是做什么?”
“四处逛逛,走着走着就到你这里了。”她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赵高十分有眼力劲的为她奉上茶水。
赵元溪幽幽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看着他,“最近我这里可太多事了,让我想起了当初你在我身边的日子,有你在很多事情我都不用操心,不然你回我这里好了。”
赵高手不由一抖,杯子差点被打翻,“太后娘娘恕罪。”
“你紧张什么,难不成是舍不得大王身边这位置?也对,你来我这的确屈就了!哪里在大王身边来得痛快!”赵元溪叹着气,语气奇怪。
嬴政微微挑眉,太后说话很少这样夹枪带棒的,这赵高做什么惹恼她了?
“奴才绝非此意!”赵高吓得跪地。
“那你说说愿不愿意?”
不管赵高到底有没有犯错,赵元溪都不打算让他继续留在嬴政身边了。
“奴才,奴才任凭大王和太后差遣!”
狡猾的家伙!
赵元溪冷哼,抬眼瞧着坐在高处的嬴政,“你说呢?”
嬴政并没有直接应下,反而问道,“太后打算留赵高做什么?”
赵高如今是他亲封的中车府令,身居要职,并未犯下丝毫过错,太后如今将他要回去,显然是要革了他的职。
嬴政想知道为什么。
“他本就是我的人,我问你要回来也不行吗?我现在真的忙不过来,那些账本算得我头疼、手疼、心口疼,我年纪大了,受不得累,很多事实在有心无力,只能给自己找些帮手回来!”
赵元溪腹诽,当初她就应该坚定的拒绝嬴政的决定,断了赵高的青云路那又怎么样,总比断了她家孩子的生路来得强。
……
嬴政瞧着能一拳打死一头牛的太后,沉默良久。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太后前不久还遛那貔貅遛到了上林苑,说是要带小家伙瞧一瞧自己的母亲,结果去的时候好好的,回来的时候那小貔貅走不动,还是太后把它给扛回来的,就这她是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有心无力的。
要不是这咸阳掬着她,嬴政甚至怀疑她会有精神在秦国境内到处跑,甚至跑到境外也有可能。
太后鲜少对他提要求,若只是个寻常的宦官,她要了便要了,可现在他有不少事需要赵高处理,若将其调走,他这里恐怕得乱一阵子。
“赵高并未犯错,何况寡人也用顺手了,太后身边若是缺人,寡人可以调些其他人给你。”
赵元溪抿着唇,深吸一口气,克制着自己想要骂人的冲动,“你当真不还我?”
嬴政蹙眉,“并非不还,只是现在不太行。”
“那你给我个准确的时间。”
太后和大王因为自己争吵起来,赵高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但现在他实在高兴不起来。
他如今已经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怎么可能再回到太后身边,可若是太后执意要将自己要回去,那大王必然还是会让步。
“你还有理了?难不成我教训你还错了?”
“您没错,错的是儿子,是我让您失望了。”张良低头小声道。
弥夫人嘴唇微动,眼眶发红,看着眼前的儿子,深深地叹了口气,“阿母也有错。”
……
赵元溪走着走着,便走到了正阳宫附近,她问一旁的宫人,“大王现下在宫中吗?”
“大王在和诸位将军议事。”
召见武将,那想必是为了商议攻打魏国的事情了。
“大王,王贲将军派人拿下了楚国的陈县、上蔡、平舆,楚国不敢回援,如今将军正在魏国的大梁城下,只是这魏王似乎没有投降的意思,而是打算退守城中选择固守。”
“若是和魏王相持,恐对我秦军不利。”
四十万大军每日的消耗对秦国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大梁城城高墙后,城内更是囤积了三年的粮草,若是秦军一直守在城下,耗不起的会是他们。
嬴政并未露出难色,实际上他已经收到了王贲的来信,“王贲将军已经有所打算。”
众人对视,“不知将军有何计策。”
嬴政缓声道:“他打算效仿白将军,对魏国来一场水攻。”
王贲打算将鸿沟的水引入大梁,淹没大梁城,到时候城塌了,自然也就攻破了,来信便是为了向嬴政讨要一些修筑水利的人过去协助。
嬴政认可这计策,但还是想听一听其他人有没有其他办法,毕竟这终究还是下下之策。
“水淹大梁?”有人忍不住惊呼。
大梁城中有数十万人,大半都是平民,若是水淹大梁,这些平民估计也活不了了。
但大梁的局势他们心里也清楚,魏王要是执意固守城中,没有一两年的时间,秦国拿不下这座城池。
一两年的时间,魏国能这样拖着,但秦国却不能拖。
此计终归是有伤天和!
可他们一时间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只能附和道,“此计虽狠,但也不失为一妙计,大王不如先派人去招降,若魏王执意不降,那也怪不得我们。”
众人又是一番议论,说来说去就是没办法,那就只能用这计了。
魏国人死,总好过他们秦国的将士牺牲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城战之中。
于是,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赵元溪听完了全程,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水淹城池受害最严重的必然会是那些平民,大水将冲垮他们的房屋,泡烂他们的粮食,甚至将他们淹死。
水患、饥饿、疫病……将把他们逼入绝境。
“听完了吗?”
“你知道我在这?”赵元溪从后面走出来。
“太后有什么想法吗?”
在太后进入正阳宫内的时候,就有宫人向他禀告了,没有阻拦也是因为他的允许。
“你问我,我可不知道怎么攻城。”赵元溪耸耸肩,她只是个种地的,又不会打仗。
若她是个武林高手,那说不定还能潜入魏王宫,把魏王抓起来,逼着他投降,可惜她只是个菜鸡。
嬴政也没觉着失望,“太后今日来是做什么?”
“四处逛逛,走着走着就到你这里了。”她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赵高十分有眼力劲的为她奉上茶水。
赵元溪幽幽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看着他,“最近我这里可太多事了,让我想起了当初你在我身边的日子,有你在很多事情我都不用操心,不然你回我这里好了。”
赵高手不由一抖,杯子差点被打翻,“太后娘娘恕罪。”
“你紧张什么,难不成是舍不得大王身边这位置?也对,你来我这的确屈就了!哪里在大王身边来得痛快!”赵元溪叹着气,语气奇怪。
嬴政微微挑眉,太后说话很少这样夹枪带棒的,这赵高做什么惹恼她了?
“奴才绝非此意!”赵高吓得跪地。
“那你说说愿不愿意?”
不管赵高到底有没有犯错,赵元溪都不打算让他继续留在嬴政身边了。
“奴才,奴才任凭大王和太后差遣!”
狡猾的家伙!
赵元溪冷哼,抬眼瞧着坐在高处的嬴政,“你说呢?”
嬴政并没有直接应下,反而问道,“太后打算留赵高做什么?”
赵高如今是他亲封的中车府令,身居要职,并未犯下丝毫过错,太后如今将他要回去,显然是要革了他的职。
嬴政想知道为什么。
“他本就是我的人,我问你要回来也不行吗?我现在真的忙不过来,那些账本算得我头疼、手疼、心口疼,我年纪大了,受不得累,很多事实在有心无力,只能给自己找些帮手回来!”
赵元溪腹诽,当初她就应该坚定的拒绝嬴政的决定,断了赵高的青云路那又怎么样,总比断了她家孩子的生路来得强。
……
嬴政瞧着能一拳打死一头牛的太后,沉默良久。
他要是没记错的话,太后前不久还遛那貔貅遛到了上林苑,说是要带小家伙瞧一瞧自己的母亲,结果去的时候好好的,回来的时候那小貔貅走不动,还是太后把它给扛回来的,就这她是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有心无力的。
要不是这咸阳掬着她,嬴政甚至怀疑她会有精神在秦国境内到处跑,甚至跑到境外也有可能。
太后鲜少对他提要求,若只是个寻常的宦官,她要了便要了,可现在他有不少事需要赵高处理,若将其调走,他这里恐怕得乱一阵子。
“赵高并未犯错,何况寡人也用顺手了,太后身边若是缺人,寡人可以调些其他人给你。”
赵元溪抿着唇,深吸一口气,克制着自己想要骂人的冲动,“你当真不还我?”
嬴政蹙眉,“并非不还,只是现在不太行。”
“那你给我个准确的时间。”
太后和大王因为自己争吵起来,赵高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但现在他实在高兴不起来。
他如今已经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怎么可能再回到太后身边,可若是太后执意要将自己要回去,那大王必然还是会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