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当模板的句子-《天才与废材》

  最近在赶工,绣着缎面绣的大青龙玩偶。

  十三则是在旁边刷视频,视频的音乐传到我的耳朵,连带着十三跟着唱的歌词。

  我突然来了兴趣,我听着曲子熟,但记不住歌词。十三能跟着曲子哼唱很多歌曲,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余光瞄了一眼视频,发现上面是跳动的琴键,还特别有趣。

  后面的曲子十三说跟着上不赢,那曲子节奏快,歌词也快,感觉都喘不了气。但十三能跟着哼唱一大部分。最后她说记不住词了。

  但总体给我来说,是一个惊喜。这让我想起好几天前,十三学了音乐课回来,教我唱歌打节拍。

  然后十三说我的调子不对,这个都知道,我就是唱不对调子,轻易就给改了。

  打花巴掌的,一月一,我们从小爱学习,提着篮子去采花,茉莉花啊海棠花,江西腊个腊梅花,采朵玫瑰花,采朵牡丹花牡丹花。

  ……

  最后我终于唱得通顺一点点,十三给我鼓掌,说不错嘛。这么快就学会了。

  然后我们翻到下一页。是两只黄鹂,这个我会唱,我和十三一起唱。

  果然,儿歌才是最有共情的一种诉说方式。

  每次一谈起一件事,总会联想到很多事。

  昨接十三回来,十三说要买些零食,给研学准备。

  我说你要下个星期一,我们可以周日去玩了回来买。

  然后就买了红糖糍粑,十三说好好吃啊!有一段时间,我不让她吃糯食。

  十三问可不可以家里做。我回家说了,十三奶奶说下次买菜看看有没有糯米,黄豆粉,爷爷说可以自己磨。

  我问了操作方法,说白了。我就是不想做,如果做的话,应该还是成的。

  看吧,还是得自夸一下,瞬间心情很美好!

  这时,十三给我谈起,说她语文的句子写得好,老师拿她的文字给同学当模板。

  她这一句,我当时检查的时候,也觉得写得不错,只是让她加了一个双引号,因为她扣掉了。

  这句话是读了一段文章,提问是他还可以怎么介绍老家的风景。

  十三写得如下:“他可以这样说,大家好,我来自贵州,我们那里有个神奇水潭叫“犀牛潭”,它是如此壮观。”

  十三说:“因为同学们都没有写来自哪里,这样你的自我介绍,别人又怎么知道在哪里呢?”

  我点头表示赞同。

  还有刚学了《葡萄沟》,需要写一句宣传语。

  十三问我怎么写,我告诉她宣传语就是打广告的意思,那葡萄沟自然是宣传葡萄,比如葡萄沟的葡萄甜,葡萄沟的人民最热情等。大概意思就是这样,你自己再想想。

  最后十三写的:葡萄沟的葡萄真甜啊,就像白糖一样。

  虽然达不到更多优秀小朋友写的,但是对于十三现在这个不爱看书的状态,她能想到,这不就是给我的意外之喜么。

  十三两三岁的时候,每天晚上睡前都坚持看绘本,而且同一本绘本要来回让我给她讲很多遍。

  直到有一次,她突然给我说要给我讲故事。

  然后每页差不多一字不漏讲给我听,其实,她并不是认识了那些字,而是来回听我讲,她结合每一页的图片记住了我讲的文字。

  那个时候三字经能背一半了,全都是我给没坚持下去。

  阅读,不是阅读,而是理解,应用。

  我有时想起来,会让二十二看一本书,然后让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然后从书中感受到了什么,接下来该怎么做。

  最近十三没心思读书,那是飞去研学旅游去了。

  这一次是航天基地,看了看项目有小工程师,小安检员,小乘务员,小飞行员,小指挥官等。

  十三说她迫不及待想要去了。

  她说:“子砚肯定在改作业。”

  我问:“为什么?”

  她说:“因为他数学有些糟糕,做得乱。要是再好一点,有些进步就好了。”

  我说:“你可以教教他。”

  十三:“我教过他,有些累。也没办法了。”

  十三:“今天我尺子落在家里了,就找同桌借了尺子,因为我也经常给他借橡皮擦,他没有橡皮擦。”

  我们闲聊了一会。因为我依旧在不停地绣,我想赶紧完工了,好休息下。

  到十三最近的心思还是去玩。

  转过来想想,我要去一个想去的地方也会很期待。所以,告诉她,不着急。那天很快就来了,你就可以去了。

  人都是喜欢成长在有希望的地方,十三就是那种能在旮旯里独自迎风生长。

  这一句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十三做语文我看到。你知道除了黄果树瀑布还知道那个瀑布,十三写的庐山瀑布。可她字写错了,我就搜了简介给她看。

  我突然来了一句:“妈妈没有足够的钱带你去很多地方。”

  十三:“我们不用去,也能看到免费瀑布啊!”

  我:“怎么看?”

  十三:“我们等会一起画一个售票口,就可以啦。”

  我从来没想过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真的!内心丰盈者,独行也如众。心有山海者,静而不争。

  喜欢天才与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