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九十七章,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对于李白,高适,杜甫的会面,自然点燃了网友的热情。

  “果然是世纪会面啊!我的李白又回来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杜子美!”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太白!”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达夫!”

  “激动啊,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谁能明白我此时的感觉啊!”

  “这才过了短短一个月,我竟然有种老子的青春又回来了的感觉,哈哈哈哈……”

  “卧槽,这三个人碰了面,岂不是要斗诗?”

  “必须来一波斗诗才行啊!”

  “斗诗……这不是为难作者吗?”

  “这三人好有CP感啊……”

  “三个人的CP,你吃的真够好的!”

  “期待接下来的剧情,狠狠期待住了!”

  普通人的大学生活,并没有那么多的爱恨情仇,也没有什么跌宕起伏。

  甚至很多学校连校花的这种称谓都没有。

  韩复来现在爱情事业双丰收,幸福又平淡,激情只在晚上。

  所以他能专心的构思小说,创作小说。

  杜甫的故事还在继续。

  【李白、高适、杜甫三人,皆都是诗才卓越之人,同时,又都是失意之人。】

  【尽管三人身份地位各不相同,李白有钱没地位的商贾之家,现在刚被皇帝赐金放还。高适没钱没地位,虽然祖上也阔过,但现在已经不能凭着祖上的交情拜谒权贵了,不过至少能参加科举。杜甫现在算是有点钱,也有点地位,三人中家世最好。】

  【三人却因为诗歌,惺惺相惜,引为知已。】

  【三人结伴而行,游完梁园,又寻山访古,好不快活。】

  【这日,三人又闻不远处有一座前朝名寺庙,建在高耸的五柳山上,便兴致勃勃赶了过去。】

  【五柳山本就高大耸峭,三人爬了半天,直到黄昏时分才登上山顶。】

  【却见山顶之上,更有一座高耸的旧寺,名曰峰顶寺。】

  【在这山峰之上的峰顶寺,竟然有七层之高,罕见之极。】

  【峰顶寺虽已然破败,但三人还是忍不住登了上去。】

  【站在峰顶寺的顶层,犹如身在半空之中,放眼望去,山川尽在脚下,浮云似乎触手可及。】

  【杜甫惊叹道:“如此险峻山顶之上,竟能有这般高楼,真乃奇迹也!”】

  【高适道:“是啊,真不知道当时是何人所建,又是如何建的。”】

  【杜甫微微一愣,叹道:“不管是谁所建,真正的建造者,还是那些劳苦民众。高峰险阻,不知道要流多少血多少汗,才能将一颗颗巨木运送上来,又不知道费多少神多少力,才能建造出如此高楼。这等高楼,乃是权贵的政绩,却也是百姓的血汗所铸。”】

  【高适却道:“百姓血汗所建不错,但,天下穷苦百姓,哪一个不是靠血汗来换食,若是为政者能让百姓一份血汗换一份吃食,也算善举了。”】

  【李白打断道:“高三十五,咱们游山玩水,就不要谈官论吏了,如此美景,何不作诗一首?”】

  【杜甫和高适都道:“太白兄在此,我如何还能开口作诗?”】

  【李白哈哈一笑,也不接话。】

  【站在高楼顶层,举目远眺,山峦如黛,隐入暮霭。河水如练,绕城而去。山风猎猎,吹的人衣袍飞扬。】

  【三人便在这里吃了吃食,谈论起杜甫的《望岳》,也谈论着前人的登山之作。】

  【直到繁星点点,三人静静地看着明亮的夜空,一时静默了下来。】

  【半晌。】

  【忽听李白放声吟诵。】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吟罢,高适杜甫尽皆称赞。】

  【杜甫道:“太白兄既然诗兴大发,一首怎么能够?”】

  【高适笑道:“正是如此!如此高楼,如此山河,如此星辰,如此明月,诗仙自然少不得多作几首!”】

  【杜甫又道:“今日明月高悬,太白兄何不在以月为题,再作一首?”】

  【李白笑道:“这有何难?且斟酒来!”】

  【杜甫连忙上前,把葫芦中的酒斟入金樽,递给李白,笑道:“太白兄且饮!”】

  【李白饮酒对月,诗作片刻即成。】

  【诗曰:】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此等诗作,即兴便成。杜甫和高适惊叹连连,诗仙之名,诚不欺人。】

  【杜甫拍手较好,大笑道:“天下才有一石,都说曹子建独占八斗,我看不然。该是太白兄独占八斗才对,曹子建占一斗,自古及今其余天下人共分一斗。”】

  【高适也跟着笑道:“正是正是!”】

  【李白笑道:“李某虽狂,如何能与曹子建相比,子美玩笑了!”】

  【高适打趣道:“生平第一次听到李太白谦虚不如人,也是难得!”】

  【三人尽皆大笑。】

  【李白连作两首佳作,高适何杜甫自然也是诗兴大发。】

  【但两人抓耳挠腮,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一句好诗来。】

  【高适笑道:“太白诗作在前,我等再难成句!”】

  【杜甫附和道:“正是,正是!”】

  【杜甫又看向李白,眼神中尽是崇敬之色,期待道:“太白兄,可还有佳作?”】

  【李白哈哈大笑两声,也不拿酒杯,直接取下葫芦饮了几口烈酒。】

  【然后转身走到窗子边,仰头看着飘渺无垠的星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笑容渐渐散去,脸色沉静,闭目长叹。】

  【杜甫和高适都静默不敢语,生怕惊扰了李白的思路。】

  【忽然,李白睁开了眼,畅快舒了一口气,笑了起来。】

  【放声吟道:】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这一篇诗作吟罢,还不等两人夸赞,李白便走到杜甫高适面前,忽然问道:“走不走?”】

  【杜甫高适都应道:“走!”】

  【下了高楼,三人连夜又摸黑下了五柳山。】

  【快走到山脚了,杜甫忽然问道:“太白兄,走哪里去啊?”】

  【李白笑道:“寻仙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