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矛盾的辛弃疾-《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二百四十一章,矛盾的辛弃疾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个我倒是可以解释一下。大家想一想,辛弃疾现在在哪呢?在临安,在建康,在江南啊!大宋的朝廷,也都在江南。这个时候,你不能说曹操多厉害,刘备多厉害吧?而江南东南的割据政权孙权的吴国,你却不提,这显然是有点骂人的意思了。”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宋朝廷其实就是孙权的吴国,金国,就相当于曹操的魏国。咱们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孙权这人其实也就一般般,主要还是我们的视角都代入到了曹操或者刘备的身上去了。如果代入江南这边百姓的视角,孙权也绝对是个英雄人物。我这是说了句废话,如果不是英雄人物,怎么可能三分天下,占据一国,并且还是最后一个灭国的呢。”

  “额,听教授这么一说,还真是啊……”

  “确实啊,人家当了皇帝那么多年,吴国坚守了那么多年,曹操刘备都没搞定他,怎么可能不是个英雄人物呢!”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孙权割据江南,面对占据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依旧起兵反抗,并且在赤壁之战中,杀的曹操丢盔弃甲,仓皇而逃,这又怎么不算是英雄呢?虽然说赤壁之战是周瑜指挥的,但如果把孙权换成赵构,你们想想会是个什么结果。”

  “周瑜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来,然后下狱冤杀!”

  “好吧,看来以前是对周瑜有偏见了……”

  “也不能说是偏见,只是周瑜这个创三代,和刘备曹操这种一代比起来,确实差了点……但比起其他皇帝和人来,那也不知道牛逼多少倍呢!”

  “所以说,仙子啊辛弃疾这一句词的意思,就是希望现在的皇帝能和孙权一样,抵抗北方?”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是的,意思是这样。还有一点,孙权这人还是比较知人善任的……总结下来就是,辛弃疾希望现在的皇帝,能像孙权这种英雄人物一样,积极抗金,果断主战,拒绝议和,并且要知人善任,能够取得像赤壁之战那样的胜利。”

  “宋朝的这些皇帝……感觉难啊!”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我们继续看这首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的意思是:昔日的繁华与英雄业绩,早已在历史风雨中消逝。”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了。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寄奴就是刘裕,是个皇帝。说的是刘裕这个皇帝曾过的艰苦,或者出身卑微。但是呢,他却终成一代大英雄,征战沙场。遥想当年,他手持金戈、身跨铁马,气势如猛虎横扫中原万里。”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下阙又转到他儿子刘义隆上面了。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这是刘义隆的年号,意思是:刘义隆潦草北伐,想着封狼居胥山,最后只落得惨败逃跑的下场。封狼居胥这一句,应该就是指北伐到草原上去,这个北伐就伐的比较远了。狼居胥山,内蒙古的朋友应该有知道的,这是外蒙古国的一座山,意思是打到那里去,然后在这座山上封禅。”

  “卧槽,直接打到外蒙古去,好好好,有志向!”

  “哈哈哈哈,连内蒙古的边边都没沾到,都被打回来了……”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一句的意思,有点暗暗嘲讽韩侂胄的意思……你嘴里叫着北伐北伐,别想刘义隆那样,北没伐成,老家都被打没了。当然,以辛弃疾的思想境界,绝对不是这种语气,而是一种劝诫。劝诫朝廷要稳,别飘。”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这个四十三年,可以理解成辛弃疾从金国归宋,到现在六十多岁,差不多刚好是四十三年,说的可能是自已这大半辈子抗金的岁月。也可以指的是刘义隆北伐和北伐失败后的事,烽火扬州路,就是一路被追杀的意思,战火蔓延到了江南。怎忍回首?佛狸祠下社鼓喧天。这个佛狸祠小说中也讲了,这里是一种讽刺的意思,佛狸祠香火鼎盛,讽刺的就是大宋朝廷遗忘国耻,苟且偷安。”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面的廉颇,复来大神在小说中也讲到了,就是一个年迈的将军。这一句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老了,但我壮志犹存,我还能为国出力,我还能砍金军一个七进七出!”

  “好好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一句诗真是哪哪都能用到。”

  “哈哈哈哈,感觉只要是个老家伙,就一定会想到这句诗!”

  “曹操也是牛逼,这一句诗就能名垂千古了!”

  “曹操的诗词艺术成分也是很高的好不,不单单是这一句。”

  “感觉这首词辛弃疾写的很矛盾啊,一下子要个明主,一下子又不让北伐,一下子又对朝廷失望,一下子又表示自已还能行,到底想说个啥啊!!!”

  “还真是,这也太矛盾了吧!”

  “矛盾才是一个人的真实心理,没有人不矛盾的……你想想辛弃疾的经历,不矛盾才不正常!”

  “确实啊,辛弃疾是一直想北伐的,但现在这个实际情况,并不是北伐的好时机,这样匆忙北伐,只会惨败。但是呢,这又是朝廷好不容易提出的一次北伐,那怎么办呢,只能请缨自已上了。”

  “感觉辛弃疾也挺苦的……”

  “希望辛弃疾参与北伐,能力挽狂澜吧,就算胜不了,也打个平手,能安全退回来……”

  “是的,辛弃疾参战的话,起码能做个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