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伏龙凤雏-《为了抄古诗词,我把历史写成小说》

  第一百五十二章,伏龙凤雏

  “怎么说呢,感觉刘备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

  “是啊,也挺可怜的……”

  “二十多岁出来混,现在都五十岁了,还没个基业,真是够倒霉的!”

  “日月蹉跎,老之将至,而功业不建。哎,可怜的大耳啊,五十岁了,还能成大业吗?”

  “说不定这都是铺垫啊,刘备不是生了个儿子吗,刘禅说不定才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就像曹子建一样,现在写的,都只是前传。等曹子建和刘禅长大了,才是真正的三国争霸!”

  “额额,你瞅瞅现在都写了多少字了,你跟我说主角刚出生?”

  “刘备这么老了才生了个孩子,这在古代不敢想啊!”

  “老来得子,估计溺爱坏了……”

  “想想刘备这一生,感觉他其实挺牛逼的……屡战屡败,但从不气馁,永远都有从头再来的勇气,永远可以付诸行动,这比我们这些普通人,已经强了千万倍了!”

  “是啊,刘备还是很厉害的!”

  “这不是废话吗,不厉害能让关羽张飞那么死心塌地,能让赵云诚心归顺?”

  “说到赵云……刘备为什么总是丢下赵云跑啊,感觉挺不仗义的。如果是关羽张飞,我觉得刘备估计就不会自已一个人跑。”

  “首先,那不叫丢下赵云自已跑,应该说是,帮赵云清理掉一个累赘。其次,关羽张飞那是兄弟,赵云是部将,当然不一样啊!”

  “刘备也很能打的好不好!”

  “刘备再能打,在赵云眼里,也还是个累赘——你就说,赵云自已一个人杀出来容易,还是带着刘备杀出来容易?”

  “行吧……”

  “刘表这人……在废物中算是不废物的了,感觉比袁绍好多了。”

  “能和袁绍相比,能是什么好人吗?”

  “不管怎么样,刘表也还是有点主见的,起码能分得清反诗是别人栽赃的。”

  “我感觉刘表最大的问题是胸无大志和目光短浅,其实和袁绍也差不多……自已已经是一方诸侯了,就想着永远这么保持下去就行了,子子孙孙世袭下去。根本想不到,你这么想,别人不会这么想。”

  “是的是的,其实这也很好理解的……前几年,我一直就有个梦想,在我们县城里面开个火锅店,也不多赚,每个月除去成本人工什么的,能落两万块钱在我口袋里就行了,我可以守着这个火锅店过一辈子!”

  “大哥,啥火锅店啊,一个月赚两万,你不赔死?装修几百万,你啥时候能赚回来啊!”

  “县城,小店……房租一年才一万五,装修也就花了三十万。”

  “听你这意思,是已经开起来了啊?”

  “哎,开起来了,又倒闭了……前两年确实每个月能落两三万,一年就完全回本了,就希望着永远能这么开下去多好啊。结果,旁边的火锅店一个接一个地开了起来,后面的更大更豪华,装修也上档次,踏马的价格还不贵,生意一天比一天差了。”

  “做生意和做诸侯一样的,都是不进则退,你想着永远保持原样,但别人不这么想,别人想要更多,想把你的也吃到自已肚子里!”

  ……

  刘备在感慨日月蹉跎,老之将至的时候,曹操也在感慨自已老之将至。

  但两人的感慨,却是截然不同的。

  韩复来先不写刘备,而是转换视角,写到了曹操。

  曹操北征乌桓大胜而归,正是事业巅峰时期。

  但身体却是日渐衰老。

  现在的曹操,已经五十二岁了。

  五十知天命,这个年纪,已经算是老矣。

  但此时天下,诸侯林立,盗匪四起,自已奉天子居许都。

  北方初步统一,但还有巴蜀,还有江东。

  这能吓得到曹操?

  五十二岁的曹操豪气再生,作《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从辽东返回许都的时候,曹操路过碣石山,登临碣石山,眺望渤海。

  山岛高耸,草木茂盛,海涛汹涌。

  曹操再作《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两首诗确实是北征乌桓胜利返途中段写的,但应该写在上一章里面才对的,见谅。)

  曹操占据北方半壁江山,豪气冲天。

  而刘备,还在仰天长叹,感慨自已一事无成。

  水镜先生看着泪流满面的刘备,问道:“你知道你为什么落到这样的地步吗?”

  【刘备道:“命途多蹇,所以至此。”】

  【水镜先生摇摇头道:“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

  【刘备道:“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其力。”】

  【水镜先生道:“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刘备道:“备亦尝侧身以求山谷之遗贤,奈未遇其人何!”】

  【水镜先生道:“岂不闻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

  【刘备道:“备愚昧不识,愿赐指教。”】

  【水镜先生笑道:“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听的大吃一惊,急忙问这两人是谁,但水镜先生再也不说了。

  第二天,赵云带着人把刘备接了回去。

  然后就遇到了单福。

  单福因为听新野之人唱着“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风足”的歌谣,觉得刘备是个仁德之人,前来投靠。

  见了面,刘备很开心。

  单福直接指着的卢马说:“这马妨主,你把这马送给你仇人,妨你仇人一次,你再骑。”

  刘备听了很生气:“你这人,一来就不教我好,我不听我不听,你走吧。”

  单福很开心,说:“哈哈,我试探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