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兹密尔的晨光刚爬上凯末尔作坊的铁皮屋顶,南洋党商人陈德康就带着两个工程师站在了门口。凯末尔正蹲在机床旁校准卡尺,听见脚步声抬头时,额头上的油污蹭在了满是铁锈的护目镜上。
“这批机床得加钱。”陈德康把一份清单推到他面前,纸张上印着联合帝国南方党机械厂的红章,“林建斌副党首说,你们要的膛线铣床是军用型号,比民用款贵三成。”
凯末尔扯下护目镜,露出一道被铁屑划伤的眉骨:“上个月说好的用棉花抵账,现在涨价是什么意思?”他指着仓库角落堆积的棉包,“那些都是从色雷斯运过来的,够抵两成差价。”
“棉花价格跌了。”陈德康从皮包里掏出《南洋商报》,头版印着印度帝国的棉花产量报表,“福尔摩斯侯爵让孟买的纺织厂增产了,现在市价只能按上个月的七成算。”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我可以帮你跟苏曼党首通融,只要你肯把新造的步枪给中南联邦的边防军留五百支——他们在湄公河跟暹罗人闹摩擦,急着换家伙。”
凯末尔抓起一把锉刀在枪管上试了试,金属碎屑簌簌落在地上:“让他们用橡胶来换,我要最好的马来西亚胶料,做枪托不容易开裂。”他朝作坊后院喊了一声,三个从君士坦丁堡逃来的士兵扛着新造的步枪走出来,枪身还沾着防锈油,“你看这做工,比德国货强多了,他们用三年都不用换枪管。”
陈德康接过步枪掂了掂,突然听见码头方向传来枪声。一个工人慌慌张张跑进来,说奥斯曼海关的人在抢南洋党商船上的橡胶,还打伤了两个水手。凯末尔把步枪往桌上一拍:“备车,去码头。”
海关关长阿里·贝伊正指挥士兵把橡胶往马车上搬,看见凯末尔带着人过来,立刻拔出腰间的弯刀:“这些货物没交够关税,按帝国法律要没收。”他身后的士兵举着生锈的步枪,枪栓上还缠着布条防止进水。
“关税单呢?”凯末尔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是联合帝国驻伊兹密尔领事签发的免税证明,“南洋党和苏丹签过协议,军火原料免三年关税,你看不懂公文吗?”
阿里·贝伊把弯刀架在凯末尔脖子上:“现在是青年土耳其党说了算,苏丹的话不算数!”他突然看见陈德康掏出的手枪,那是南洋党特制的连发款式,枪口还镀着防锈层,手一抖差点把刀掉在地上。
“让你的人把橡胶搬回去。”陈德康掂量着手枪,“不然我现在就给君士坦丁堡发电报,告诉塔拉特帕夏你私吞了黄金集团的贷款物资——听说他最近正缺替罪羊。”
阿里·贝伊的脸瞬间白了,挥挥手让士兵把橡胶卸下来。凯末尔盯着他腰间的弯刀,突然发现刀鞘上刻着德国人的标记:“这刀是克虏伯公司造的?你们连冷兵器都要进口?”
阿里·贝伊恶狠狠地啐了口唾沫:“总比用你们联合帝国的破烂强!”可当他转身时,凯末尔看见他的靴子底已经磨穿,露出了沾满泥垢的脚趾。
回到作坊时,凯末尔让工人把最好的五十支步枪打包:“送给中南联邦的边防军,不用提条件。”他拿起一支步枪反复擦拭,“告诉陈德康,我要的橡胶不用急着送,先运些钢坯来,最好是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产的,那里的铁矿含碳量高。”
陈德康刚走,陆军大臣塔拉特帕夏的特使就到了。特使穿着崭新的德国军服,却背着一把奥斯曼老式步枪:“帕夏说,只要你肯回军队,萨洛尼卡的防线由你全权指挥,还能给你调两个旅的援兵。”
凯末尔指着特使的步枪笑了:“这枪是二十年前的英国货,枪膛里的锈能刮下半斤来,你让我用这个去挡希腊人?”他把自己造的步枪递过去,“你试试这个,连续打两百发都不会卡壳,比你们从德国买的旧货强十倍。”
特使试射后,眼睛亮了起来:“能不能卖给陆军部?我们愿意用安纳托利亚的羊毛抵账。”
“可以。”凯末尔突然盯着他的军服,“但我要你们从德国订购的机床图纸,特别是克虏伯公司的枪管锻造机——我知道你们上个月刚买了十台,还没拆封。”
特使犹豫了半天,从包里掏出一卷图纸:“这是我偷偷抄的副本,原件在恩维尔帕夏手里。他说这些图纸是国家机密,连贾维德帕夏都不让看。”
凯末尔展开图纸时,发现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全是用德语写的。他突然想起茶馆老板说的话,宗教法庭的人用德国标准查税,可自己的军官连图纸都看不懂。
君士坦丁堡的陆军部里,恩维尔帕夏正对着德国顾问发脾气。地图上的色雷斯地区被红笔圈出了十几个缺口,每个缺口旁都标着保加利亚军队的番号。
“你们的普鲁士方阵根本没用!”恩维尔帕夏把望远镜摔在桌上,镜片裂开一道缝,“保加利亚人用的是联合帝国的机枪,我们的士兵冲过去就是活靶子!”
德国顾问冯·施托伊本男爵慢条斯理地喝着咖啡:“帕夏阁下,战争需要纪律。您的士兵连队列都站不齐,怎么可能打赢?”他掏出一份报表,“克虏伯公司的炮弹已经运到加拉塔码头,只要付清剩下的五十万马克,明天就能送到前线。”
恩维尔帕夏的脸涨成了紫色:“贾维德帕夏说国库只剩三万金币了!你们就不能先发货后付款?”
“我们是商人,不是慈善家。”冯·施托伊本站起身,“威廉二世陛下有令,奥斯曼的欠款必须用安纳托利亚的石油开采权抵押,否则就停止供货。”
这时,财政大臣贾维德帕夏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手里的账本散了一地:“黄金集团同意再借一百万华夏元,但要我们把摩苏尔的油田给他们开发二十年!大卫·陈·斯坦利说,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恩维尔帕夏一脚踹翻了椅子:“给他们!只要能挡住保加利亚人,就算把君士坦丁堡卖了都行!”他突然抓住贾维德帕夏的衣领,“让你的人把安纳托利亚的农民都抓起来当兵,哪怕用镰刀也要把他们赶上前线!”
贾维德帕夏哭丧着脸:“农民都跑光了,要么去了希腊,要么给联合帝国的商船当搬运工。昨天南洋党在伊兹密尔招工人,一天就来了两千人,管三餐还发工钱。”
恩维尔帕夏突然转向冯·施托伊本:“让德国派志愿军来!就像在的黎波里塔尼亚那样,我们给他们土地。”
男爵摇摇头:“陛下说,巴尔干太乱,不值得冒险。倒是联合帝国的海外党派人来问,他们能不能帮我们训练军队,用波斯湾的渔业权抵账。”
“让他们滚!”恩维尔帕夏把桌上的文件全扫到地上,“我宁愿向俄国求助,也不会用联合帝国的人!”
话音刚落,俄国大使就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电报:“陛下说,可以派五千哥萨克骑兵来帮忙,但你们要承认俄国在黑海海峡的通航权。”
恩维尔帕夏盯着电报看了半天,突然笑了:“告诉沙皇,我们同意。但我有个条件,让他的骑兵先去打保加利亚人,我们在后面接应。”
大使刚走,塔拉特帕夏就闯了进来,手里举着凯末尔作坊的步枪:“这枪比德国货还好!伊兹密尔的工人说,他们一个月能造两千支,用棉花就能换。”
恩维尔帕夏接过步枪,突然发现枪管上刻着“伊兹密尔造”:“让凯末尔把作坊迁到君士坦丁堡,我给他当陆军大臣副手。”
“他不肯来。”塔拉特帕夏递过凯末尔的回信,“他说要在伊兹密尔建兵工厂,还让我们把从德国买的机床给他一半,否则就不供货。”
恩维尔帕夏把信撕成碎片:“给他!只要能造出好枪,让我给他下跪都行!”他突然想起什么,“让贾维德帕夏去跟南洋党谈判,用安纳托利亚的棉花换他们的机床,越多越好。”
索菲亚的首相府里,伊万·格奥尔基耶夫正对着罗马尼亚的宣战书发火。书桌上的咖啡已经凉透,旁边堆着从黄金集团借来的华夏元钞票,每张都印着联合帝国左皇帝朱锦华的头像。
“罗马尼亚人居然敢偷袭我们的后方!”格奥尔基耶夫把宣战书揉成一团,“他们的军队连像样的大炮都没有,凭什么跟我们打?”
塞尔维亚首相尼古拉·帕希奇端着酒杯走进来,酒液晃出了杯沿:“我们可以暂时停火,先联手打罗马尼亚人。希腊人已经同意了,他们的舰队可以封锁多瑙河。”
格奥尔基耶夫盯着地图上的南多布罗加:“打完罗马尼亚,马其顿必须归我们。你们塞尔维亚人已经拿到科索沃了,别太贪心。”
“斯科普里的铜矿必须归我们。”帕希奇用手指戳着地图,“林建斌副党首说了,只要我们能拿到铜矿,南方党就再给我们五万支步枪,还帮我们建炼钢厂。”
希腊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南洋党的电报:“陈德康副党首说,他们愿意帮我们修萨洛尼卡港,用克里特岛的橄榄油抵账,但要我们保证不进攻保加利亚。”
格奥尔基耶夫猛地站起来:“你们敢背叛盟约?”
“不是背叛,是务实。”韦尼泽洛斯掏出一份报表,“我们的士兵已经三个月没发军饷了,南洋党答应只要港口修好,就给我们十万华夏元的贷款,利息比黄金集团低一半。”
这时,俄国大使闯了进来,手里举着沙皇的电报:“陛下命令你们立刻停火!否则就收回所有援助,还要联合罗马尼亚进攻你们!”
格奥尔基耶夫把电报拍在桌上:“告诉沙皇,保加利亚不是俄国的殖民地!”他转向帕希奇,“明天我们就进攻罗马尼亚,你们要是不帮忙,就别怪我们单独和奥斯曼签约。”
帕希奇犹豫了半天,终于点头:“可以,但我们要布加勒斯特的纺织厂。”他突然压低声音,“南方党的人说,他们的军舰已经开到黑海了,只要我们需要,随时能提供火力支援。”
当天晚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军队悄悄撤出了对峙前线,转而向罗马尼亚边境集结。格奥尔基耶夫站在边境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罗马尼亚的营地,那里的篝火稀稀拉拉,像一群垂死的萤火虫。
“他们的士兵连大衣都没有。”格奥尔基耶夫对身边的军官说,“明天天亮就进攻,用骑兵冲散他们的阵型。”他从怀里掏出黄金集团的贷款协议,“大卫·陈·斯坦利说,只要我们拿下多布罗加,他就再借我们两百万,用黑海的石油开采权抵账。”
军官突然指着远处的海面:“那是什么?”黑暗中,十几艘军舰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桅杆上飘着联合帝国的龙旗。
“是南洋党的舰队。”格奥尔基耶夫眯起眼睛,“陈德康副党首说过,他们要保护在罗马尼亚的侨民——其实就是盯着多瑙河的航运权。”他突然笑了,“也好,让他们看看保加利亚军队的厉害。”
伊兹密尔的凯末尔作坊里,机床的轰鸣声彻夜不停。凯末尔正和工程师们调试新造的炮弹,弹壳上的螺纹是用德国图纸改进的,比原版更适合奥斯曼的老式火炮。
“试射一下。”凯末尔对工人说,“目标是码头旁边的废弃堡垒。”
炮弹呼啸着飞出,在堡垒墙上炸开一个大洞。陈德康的商人拍着手走进来:“太棒了!中南联邦的炮兵说要订五千发,用暹罗的锡矿抵账。”他递过一份报纸,“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打罗马尼亚了,奥斯曼趁机收复了色雷斯的五个村庄。”
凯末尔看着报纸上恩维尔帕夏的照片,他正站在收复的村庄里演讲,身后的士兵们穿着五花八门的军服,有德国的、俄国的,还有二十年前的英国款式。
“他们还是不明白。”凯末尔把炮弹壳扔进工具箱,“靠别人的武器赢来的土地,迟早要还回去。”他指着新到的机床,“这些是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产的,韩建国大使说,只要我们能造坦克,他们愿意提供发动机图纸。”
商人瞪大了眼睛:“你们要造坦克?”
“不是现在。”凯末尔抚摸着冰冷的机床,“但总有一天,奥斯曼要靠自己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土地。”他望着窗外的码头,联合帝国的商船正在卸货,灯光在海面上铺开一条金色的路,“至少从现在开始,我们知道该怎么造好枪了。”
作坊外传来报童的叫卖声,报纸头条写着“奥斯曼与黄金集团签订新协议”,副标题是“安纳托利亚的铁路权抵押给北方党”。凯末尔没去买报纸,他知道上面肯定印着恩维尔帕夏的豪言壮语,说要“用借来的武器重建帝国”。
“让他们说去吧。”凯末尔对工人们说,“我们继续造枪,每一支都要刻上‘伊兹密尔造’。”他拿起一支刚造好的步枪,枪管在灯光下泛着蓝光,“总有一天,这个名字会让所有人都记住。”
远处的海面上,南洋党的舰队缓缓驶过,探照灯在夜空划出一道道光柱。凯末尔知道,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很久,巴尔干的土地还会流更多的血,奥斯曼的官员们还会签下更多的卖身契。但在这里,在伊兹密尔的这个小作坊里,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他把步枪递给身边的老兵,老兵曾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失去一条胳膊,现在是作坊的质检员。老兵抚摸着光滑的枪身,突然哭了:“要是当年我们有这枪,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凯末尔拍着他的肩膀:“现在造也不晚。”他望向东方,那里是联合帝国的方向,据说那里的工厂能日夜不停地造出火车、军舰和各种机器,“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机床的轰鸣声再次响起,和远处的海浪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笨拙却坚定的歌。在巴尔干的炮火和列强的算计中,这支歌或许微不足道,但对凯末尔和他的工人们来说,这是奥斯曼未来的第一个音符。
“这批机床得加钱。”陈德康把一份清单推到他面前,纸张上印着联合帝国南方党机械厂的红章,“林建斌副党首说,你们要的膛线铣床是军用型号,比民用款贵三成。”
凯末尔扯下护目镜,露出一道被铁屑划伤的眉骨:“上个月说好的用棉花抵账,现在涨价是什么意思?”他指着仓库角落堆积的棉包,“那些都是从色雷斯运过来的,够抵两成差价。”
“棉花价格跌了。”陈德康从皮包里掏出《南洋商报》,头版印着印度帝国的棉花产量报表,“福尔摩斯侯爵让孟买的纺织厂增产了,现在市价只能按上个月的七成算。”他忽然压低声音,“不过我可以帮你跟苏曼党首通融,只要你肯把新造的步枪给中南联邦的边防军留五百支——他们在湄公河跟暹罗人闹摩擦,急着换家伙。”
凯末尔抓起一把锉刀在枪管上试了试,金属碎屑簌簌落在地上:“让他们用橡胶来换,我要最好的马来西亚胶料,做枪托不容易开裂。”他朝作坊后院喊了一声,三个从君士坦丁堡逃来的士兵扛着新造的步枪走出来,枪身还沾着防锈油,“你看这做工,比德国货强多了,他们用三年都不用换枪管。”
陈德康接过步枪掂了掂,突然听见码头方向传来枪声。一个工人慌慌张张跑进来,说奥斯曼海关的人在抢南洋党商船上的橡胶,还打伤了两个水手。凯末尔把步枪往桌上一拍:“备车,去码头。”
海关关长阿里·贝伊正指挥士兵把橡胶往马车上搬,看见凯末尔带着人过来,立刻拔出腰间的弯刀:“这些货物没交够关税,按帝国法律要没收。”他身后的士兵举着生锈的步枪,枪栓上还缠着布条防止进水。
“关税单呢?”凯末尔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件,是联合帝国驻伊兹密尔领事签发的免税证明,“南洋党和苏丹签过协议,军火原料免三年关税,你看不懂公文吗?”
阿里·贝伊把弯刀架在凯末尔脖子上:“现在是青年土耳其党说了算,苏丹的话不算数!”他突然看见陈德康掏出的手枪,那是南洋党特制的连发款式,枪口还镀着防锈层,手一抖差点把刀掉在地上。
“让你的人把橡胶搬回去。”陈德康掂量着手枪,“不然我现在就给君士坦丁堡发电报,告诉塔拉特帕夏你私吞了黄金集团的贷款物资——听说他最近正缺替罪羊。”
阿里·贝伊的脸瞬间白了,挥挥手让士兵把橡胶卸下来。凯末尔盯着他腰间的弯刀,突然发现刀鞘上刻着德国人的标记:“这刀是克虏伯公司造的?你们连冷兵器都要进口?”
阿里·贝伊恶狠狠地啐了口唾沫:“总比用你们联合帝国的破烂强!”可当他转身时,凯末尔看见他的靴子底已经磨穿,露出了沾满泥垢的脚趾。
回到作坊时,凯末尔让工人把最好的五十支步枪打包:“送给中南联邦的边防军,不用提条件。”他拿起一支步枪反复擦拭,“告诉陈德康,我要的橡胶不用急着送,先运些钢坯来,最好是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产的,那里的铁矿含碳量高。”
陈德康刚走,陆军大臣塔拉特帕夏的特使就到了。特使穿着崭新的德国军服,却背着一把奥斯曼老式步枪:“帕夏说,只要你肯回军队,萨洛尼卡的防线由你全权指挥,还能给你调两个旅的援兵。”
凯末尔指着特使的步枪笑了:“这枪是二十年前的英国货,枪膛里的锈能刮下半斤来,你让我用这个去挡希腊人?”他把自己造的步枪递过去,“你试试这个,连续打两百发都不会卡壳,比你们从德国买的旧货强十倍。”
特使试射后,眼睛亮了起来:“能不能卖给陆军部?我们愿意用安纳托利亚的羊毛抵账。”
“可以。”凯末尔突然盯着他的军服,“但我要你们从德国订购的机床图纸,特别是克虏伯公司的枪管锻造机——我知道你们上个月刚买了十台,还没拆封。”
特使犹豫了半天,从包里掏出一卷图纸:“这是我偷偷抄的副本,原件在恩维尔帕夏手里。他说这些图纸是国家机密,连贾维德帕夏都不让看。”
凯末尔展开图纸时,发现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批注,全是用德语写的。他突然想起茶馆老板说的话,宗教法庭的人用德国标准查税,可自己的军官连图纸都看不懂。
君士坦丁堡的陆军部里,恩维尔帕夏正对着德国顾问发脾气。地图上的色雷斯地区被红笔圈出了十几个缺口,每个缺口旁都标着保加利亚军队的番号。
“你们的普鲁士方阵根本没用!”恩维尔帕夏把望远镜摔在桌上,镜片裂开一道缝,“保加利亚人用的是联合帝国的机枪,我们的士兵冲过去就是活靶子!”
德国顾问冯·施托伊本男爵慢条斯理地喝着咖啡:“帕夏阁下,战争需要纪律。您的士兵连队列都站不齐,怎么可能打赢?”他掏出一份报表,“克虏伯公司的炮弹已经运到加拉塔码头,只要付清剩下的五十万马克,明天就能送到前线。”
恩维尔帕夏的脸涨成了紫色:“贾维德帕夏说国库只剩三万金币了!你们就不能先发货后付款?”
“我们是商人,不是慈善家。”冯·施托伊本站起身,“威廉二世陛下有令,奥斯曼的欠款必须用安纳托利亚的石油开采权抵押,否则就停止供货。”
这时,财政大臣贾维德帕夏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手里的账本散了一地:“黄金集团同意再借一百万华夏元,但要我们把摩苏尔的油田给他们开发二十年!大卫·陈·斯坦利说,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恩维尔帕夏一脚踹翻了椅子:“给他们!只要能挡住保加利亚人,就算把君士坦丁堡卖了都行!”他突然抓住贾维德帕夏的衣领,“让你的人把安纳托利亚的农民都抓起来当兵,哪怕用镰刀也要把他们赶上前线!”
贾维德帕夏哭丧着脸:“农民都跑光了,要么去了希腊,要么给联合帝国的商船当搬运工。昨天南洋党在伊兹密尔招工人,一天就来了两千人,管三餐还发工钱。”
恩维尔帕夏突然转向冯·施托伊本:“让德国派志愿军来!就像在的黎波里塔尼亚那样,我们给他们土地。”
男爵摇摇头:“陛下说,巴尔干太乱,不值得冒险。倒是联合帝国的海外党派人来问,他们能不能帮我们训练军队,用波斯湾的渔业权抵账。”
“让他们滚!”恩维尔帕夏把桌上的文件全扫到地上,“我宁愿向俄国求助,也不会用联合帝国的人!”
话音刚落,俄国大使就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电报:“陛下说,可以派五千哥萨克骑兵来帮忙,但你们要承认俄国在黑海海峡的通航权。”
恩维尔帕夏盯着电报看了半天,突然笑了:“告诉沙皇,我们同意。但我有个条件,让他的骑兵先去打保加利亚人,我们在后面接应。”
大使刚走,塔拉特帕夏就闯了进来,手里举着凯末尔作坊的步枪:“这枪比德国货还好!伊兹密尔的工人说,他们一个月能造两千支,用棉花就能换。”
恩维尔帕夏接过步枪,突然发现枪管上刻着“伊兹密尔造”:“让凯末尔把作坊迁到君士坦丁堡,我给他当陆军大臣副手。”
“他不肯来。”塔拉特帕夏递过凯末尔的回信,“他说要在伊兹密尔建兵工厂,还让我们把从德国买的机床给他一半,否则就不供货。”
恩维尔帕夏把信撕成碎片:“给他!只要能造出好枪,让我给他下跪都行!”他突然想起什么,“让贾维德帕夏去跟南洋党谈判,用安纳托利亚的棉花换他们的机床,越多越好。”
索菲亚的首相府里,伊万·格奥尔基耶夫正对着罗马尼亚的宣战书发火。书桌上的咖啡已经凉透,旁边堆着从黄金集团借来的华夏元钞票,每张都印着联合帝国左皇帝朱锦华的头像。
“罗马尼亚人居然敢偷袭我们的后方!”格奥尔基耶夫把宣战书揉成一团,“他们的军队连像样的大炮都没有,凭什么跟我们打?”
塞尔维亚首相尼古拉·帕希奇端着酒杯走进来,酒液晃出了杯沿:“我们可以暂时停火,先联手打罗马尼亚人。希腊人已经同意了,他们的舰队可以封锁多瑙河。”
格奥尔基耶夫盯着地图上的南多布罗加:“打完罗马尼亚,马其顿必须归我们。你们塞尔维亚人已经拿到科索沃了,别太贪心。”
“斯科普里的铜矿必须归我们。”帕希奇用手指戳着地图,“林建斌副党首说了,只要我们能拿到铜矿,南方党就再给我们五万支步枪,还帮我们建炼钢厂。”
希腊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南洋党的电报:“陈德康副党首说,他们愿意帮我们修萨洛尼卡港,用克里特岛的橄榄油抵账,但要我们保证不进攻保加利亚。”
格奥尔基耶夫猛地站起来:“你们敢背叛盟约?”
“不是背叛,是务实。”韦尼泽洛斯掏出一份报表,“我们的士兵已经三个月没发军饷了,南洋党答应只要港口修好,就给我们十万华夏元的贷款,利息比黄金集团低一半。”
这时,俄国大使闯了进来,手里举着沙皇的电报:“陛下命令你们立刻停火!否则就收回所有援助,还要联合罗马尼亚进攻你们!”
格奥尔基耶夫把电报拍在桌上:“告诉沙皇,保加利亚不是俄国的殖民地!”他转向帕希奇,“明天我们就进攻罗马尼亚,你们要是不帮忙,就别怪我们单独和奥斯曼签约。”
帕希奇犹豫了半天,终于点头:“可以,但我们要布加勒斯特的纺织厂。”他突然压低声音,“南方党的人说,他们的军舰已经开到黑海了,只要我们需要,随时能提供火力支援。”
当天晚上,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军队悄悄撤出了对峙前线,转而向罗马尼亚边境集结。格奥尔基耶夫站在边境的了望塔上,望着远处罗马尼亚的营地,那里的篝火稀稀拉拉,像一群垂死的萤火虫。
“他们的士兵连大衣都没有。”格奥尔基耶夫对身边的军官说,“明天天亮就进攻,用骑兵冲散他们的阵型。”他从怀里掏出黄金集团的贷款协议,“大卫·陈·斯坦利说,只要我们拿下多布罗加,他就再借我们两百万,用黑海的石油开采权抵账。”
军官突然指着远处的海面:“那是什么?”黑暗中,十几艘军舰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桅杆上飘着联合帝国的龙旗。
“是南洋党的舰队。”格奥尔基耶夫眯起眼睛,“陈德康副党首说过,他们要保护在罗马尼亚的侨民——其实就是盯着多瑙河的航运权。”他突然笑了,“也好,让他们看看保加利亚军队的厉害。”
伊兹密尔的凯末尔作坊里,机床的轰鸣声彻夜不停。凯末尔正和工程师们调试新造的炮弹,弹壳上的螺纹是用德国图纸改进的,比原版更适合奥斯曼的老式火炮。
“试射一下。”凯末尔对工人说,“目标是码头旁边的废弃堡垒。”
炮弹呼啸着飞出,在堡垒墙上炸开一个大洞。陈德康的商人拍着手走进来:“太棒了!中南联邦的炮兵说要订五千发,用暹罗的锡矿抵账。”他递过一份报纸,“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打罗马尼亚了,奥斯曼趁机收复了色雷斯的五个村庄。”
凯末尔看着报纸上恩维尔帕夏的照片,他正站在收复的村庄里演讲,身后的士兵们穿着五花八门的军服,有德国的、俄国的,还有二十年前的英国款式。
“他们还是不明白。”凯末尔把炮弹壳扔进工具箱,“靠别人的武器赢来的土地,迟早要还回去。”他指着新到的机床,“这些是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产的,韩建国大使说,只要我们能造坦克,他们愿意提供发动机图纸。”
商人瞪大了眼睛:“你们要造坦克?”
“不是现在。”凯末尔抚摸着冰冷的机床,“但总有一天,奥斯曼要靠自己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土地。”他望着窗外的码头,联合帝国的商船正在卸货,灯光在海面上铺开一条金色的路,“至少从现在开始,我们知道该怎么造好枪了。”
作坊外传来报童的叫卖声,报纸头条写着“奥斯曼与黄金集团签订新协议”,副标题是“安纳托利亚的铁路权抵押给北方党”。凯末尔没去买报纸,他知道上面肯定印着恩维尔帕夏的豪言壮语,说要“用借来的武器重建帝国”。
“让他们说去吧。”凯末尔对工人们说,“我们继续造枪,每一支都要刻上‘伊兹密尔造’。”他拿起一支刚造好的步枪,枪管在灯光下泛着蓝光,“总有一天,这个名字会让所有人都记住。”
远处的海面上,南洋党的舰队缓缓驶过,探照灯在夜空划出一道道光柱。凯末尔知道,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很久,巴尔干的土地还会流更多的血,奥斯曼的官员们还会签下更多的卖身契。但在这里,在伊兹密尔的这个小作坊里,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他把步枪递给身边的老兵,老兵曾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失去一条胳膊,现在是作坊的质检员。老兵抚摸着光滑的枪身,突然哭了:“要是当年我们有这枪,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凯末尔拍着他的肩膀:“现在造也不晚。”他望向东方,那里是联合帝国的方向,据说那里的工厂能日夜不停地造出火车、军舰和各种机器,“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机床的轰鸣声再次响起,和远处的海浪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笨拙却坚定的歌。在巴尔干的炮火和列强的算计中,这支歌或许微不足道,但对凯末尔和他的工人们来说,这是奥斯曼未来的第一个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