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佬养成游戏-《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

  这是一份‘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行性分析报告’。

  所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名字,是刘青山起的,顺嘴的事儿,后世都有现成的名字,完全没必要自己再编一个。

  可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个名字很有创新力,也很有前瞻性。

  这份分析报告篇幅不短,总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目前吃大锅饭、实行大集体这种制度所产生的种种弊端。

  比如生产效率低下、分配不公,挫伤积极性、管理僵化,决策滞后、基层腐败滋生等等。

  每种现象又逐一分别拿出来详细阐明,痛陈利害。

  第二部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好处,以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

  如何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个部分加起来,总计字数五千有余。

  就这还只是精简版的,只保留了精华,那些更为细致的并没有写。

  这个框架基本上都是刘青山给的,杨天兴和他谈了多次,每次回去都会改稿,重新写。

  几经易稿,最终有了刘青山现在手中的这份报告。

  十来分钟后,

  刘青山放下稿子,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展颜笑道:“不错,挺好的。”

  双重肯定,这让杨天兴高兴不已,甚至是有些激动。

  “真挺好的?”

  “是啊,很全面,而且数据详实,方法也都一一写了出来,并非是概念性的东西,没有泛泛而谈。”

  顿了顿,刘青山又道:“这份报告拿出去,任意一个生产队看了,他都知道怎么弄。政策性的报告,最忌假大空,要接地气,让人能看明白,学的会。”

  “好好好。”

  杨天兴哈哈大笑,“这就好,这就好啊,哈哈哈……那额就放心了,额明天就给李主任送去。”

  这个‘李主任’,不是旁人,正是李长征的老爹李邦彦。

  官居西北省计划委员会主任一职。

  嗯,正主任。

  刘青山之前回信中问了李长征他爹的职位,李长征后来回信也没有隐瞒,反而调侃道‘我以为你会一直忍着不问哩’。

  李长征说他爹恢复工作后,被调到了计划委员会,担任主任。

  看到信的时候,

  刘青山就知道这是真大佬无疑了,实锤!

  这计划委员会是干啥的?

  统筹全省经济计划,管理物资分配、基建投资等。1978年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委可是核心经济调控部门。

  由此可见,

  李长征他爹在上级领导眼中地位很重,一复出就安排了这么重要的岗位。

  那以后,前途更加显赫!

  另外,

  在信中李长征的思想扭转了过来,似乎是被刘青山的心灵鸡汤给泼醒了,他说他要上大学,未来要当大官,要当好官,要让所有的农民都吃得起肉,吃得饱饭!

  瞧瞧,多么朴实无华的理想啊!

  可刘青山知道这都是李长征走过的路,经过的苦,他在弯河大队当知青的这几年,多次都差点被饿死。

  也难怪他会生出这个宏愿,有这个理想。

  刘青山很欣慰,有种大佬养成的既视感。

  欣慰之余呢,

  他就说起弯河大队目前施行的‘分田到户’,李长征那时候正好回城,他并没有全程参与,但是知道这件事的。

  刘青山就在信中详细的说了‘分田到户’后,社员们的情况。

  家家户户天不亮就下地,天不黑不回家。

  上个茅厕多跑二里地,也要拉到自家地头。

  一亩地半个月锄三回,连根草都找不见。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刘青山就问李长征,你觉得来年大家能打多少粮?能吃饱饭不?这种制度好不好?

  后来,

  李长征回信说:这要是还吃不饱饭,他名字倒过来写!

  他本身就是‘大锅饭’制度的受害者,之前当知青的时候,活也没少干,可就是分不到多少粮食,始终吃不饱。

  为啥?

  原因太简单了!

  你使劲干,有人使劲歇。

  然后一平均……

  好。

  一年到头分你五十斤粮食。

  这踏马够干啥?

  所以,

  李长征在信里以一种十分激动兴奋的语气说:好!这种制度太好了!青山,你们真敢干!如果全国的农村都能施行这种制度,那就太好了!这样大家干活的积极性都会非常高涨,怎会打不上来粮食?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刘青山回信的时候,就把杨天兴写上了,说是杨天兴顶着重重阻力,冒着被撤职的风险,这才偷偷的先在弯河试一试。

  他并没有明说,希望李长征牵个线,让李邦彦李主任推一把杨天兴。

  用不着。

  他知道李长征会自己说的。

  果不其然,

  再次收到李长征的信时,他在信里说他把弯河大队的情况告诉了父亲,他爹听了之后非常感兴趣,拉着他聊了好长时间。

  又说,

  他爹说了,希望杨天兴有空能去省城一趟,想和杨天兴见个面。

  这条线,就这么牵上了。

  刘青山去找杨天兴将事情一说,杨天兴那是相当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

  你还认识省计委的主任?

  那可是整个西北有数的大佬啊!

  震惊之余,那就是狂喜了……

  杨天兴立刻就答应下来,刘青山就建议他去的时候带上稿子。

  杨天兴说好,又想了想,他又说要重新写一份,要好好写,争取给李邦彦大佬留下一个好印象。

  对此,刘青山完全理解。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级别越大,就自然越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强如杨天兴,也避免不了这一点。

  倒不能说他这是媚上欺下,只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又和杨天兴聊了两句,

  刘青山便起身告辞,婉拒杨天兴留饭邀请,他知道杨天兴可能还要做一些觐见的准备,还是不打扰对方为好。

  从县委出来,

  他又去了新华书店。

  弄啥?

  买报纸。

  买啥报纸?

  ——《人民日报》

  买哪一期?

  ——刊登大作家‘青山’作品的那几期。

  自那一期《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代人》之后,又陆续刊登了几首刘青山的诗。

  比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回答》《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等等。

  那么,为啥要买这些?

  老娘王凤仪交代的。

  那么,王凤仪要这些东西干啥?

  送人!!!

  送给亲戚朋友。

  让所有人都看看俺家青山,有多么多么多么出息,多么多么多么厉害!!!

  嗯,说白了,就是显摆。

  对于这种行为,

  刘青山持保留态度,他不会主动去做,但也不反对老妈去做。

  身为人子,

  能给母亲带来欢乐,带来荣耀,这不挺好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