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燕京大学的刘青山-《重生年代:我退婚村花捶爆丈母娘》

  刘家人似乎都有一种韧劲。

  一旦决定了要干什么事,那就能豁出去、拼尽全力去干,力求早日将事情给做成。

  放在建设猪圈这件事上也是如此。

  刘家所有男人、女人一齐上阵,男的负责干体力活,女的负责做饭、洗碗、烧水这些后勤工作,除此之外,还在生产队里找了10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来帮忙。

  每人一天给1块钱的报酬,外加管中午一顿饭。

  菜里有肉,饭管饱。

  半晌还有绿豆糖水喝。

  这么优厚的条件,让前来帮忙的乡亲们干劲十足,就算是大中午烈日当空,也没人肯停。

  所以,猪圈的建设效率很高,进度很快。

  在众人的商量下,

  猪圈充分利用了因地制宜,那一排10间的猪舍,并没有用砖石来垒,而是直接靠山打窑。

  由于是给猪住,所以空间不用特别大,窑洞也不用太高,而且也不用加盖顶,直接就是现成的。这样还有个好处就是,窑洞里面冬暖夏凉,猪的居住环境舒适度大幅提升。

  这就大大减少了工程量。

  不到半个月,一个稍具现代化且成规模的猪圈就建成了。

  包含10间猪舍,每间都有独立的食槽、水槽、排污沟,以及集粪池,还有三间大饲料仓,一个人力磨盘,一个大门和一片平整的土地。

  猪圈盖好的第三天,

  刘家众人集合于此,刘树德让刘青山点燃一挂火鞭,说他是家里气运最好的人,这挂火鞭他来放,能给整个猪圈都带来好运。

  推辞不过,刘青山便点燃了火鞭。

  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9头猪崽和1头半大的家猪都搬进了新居之中。

  猪舍中很凉爽还很干净,这让它们都有些不适应,哼哼唧唧到处乱拱,像个没头苍蝇似的。

  不过随着饲料被倒进食槽中,闻到那浓郁的香气,它们就都被吸引了过来。

  之前拉回来的臭鱼烂虾、螃蟹贝壳等都被太阳晒干了一部分,通过石磨碾成粉末,再加上豆饼、麸子混合而成的饲料,几乎就是瞬间就把这群猪给迷住了。

  它们一个个埋头在食槽中大快朵颐,吃的哼哼唧唧直叫唤。

  养猪大业,就此走上了正轨……

  就当刘家众人沉浸在养猪大业开张的巨大欢喜之中时,

  远隔千里之外的燕京大学里,正有一个身材瘦小、肤色黝黑的年轻人坐在未名湖畔,满脸惊慌,身子都在不停的颤抖。

  他似乎处于一种巨大的恐惧之中,那额头上都布满了汗珠。

  他的手里,还紧紧的攥着一封信。

  由于用力过大,那信已经被攥成了一团,皱巴巴的。

  “刘青山,你怎么了?不会是不舒服吧?”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关切的声音,一个梳着麻花辫,身穿黄色连衣裙的姑娘站在他身后。

  这姑娘身材高挑,五官虽不是特别精致能给人一种惊艳之感,但也算是端正。

  尤其是她的穿着很洋气,除了那一身连衣裙之外,脚上还踩了一双低跟白色凉鞋,配着一双小白袜。

  她站在那里,气质与众不同,和她身边的另一个姑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啊!”

  年轻人猛的回头,一脸惊慌失措,仿佛是正偷东西被人抓了个现行。

  他脸色胀红、结结巴巴道:“没……没事!”

  于曼妮眨了眨眼,目光又打量了下,随即掩嘴娇笑,“咯咯~你这哪里像是没事呀?分明就是有事,你说是吧王芳?”

  她身旁那个脸上长雀斑的姑娘,也笑了起来,“口是心非!不过人家不愿意说,咱们又何必勉强?”

  “大家都是同学,能帮就帮嘛,刘青山你如果有困难的话……”

  “没有没有!谢谢于同学,谢谢你的好意,额真没有困难,谢谢了!”

  于曼妮和王芳哈哈大笑,“刘青山,你家乡的方言真有趣。”

  “……”

  年轻人的脸更红了,还火辣辣的,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心里暗骂自己:咋又忘了?不是说了以后要学燕京话吗?咋又说额了?该死!!

  他挠了挠头,嘿嘿的笑着。

  这时,王芳突然道:“哎,刘青山,那几首诗是你写的吗?”

  “啊?什么诗?”

  “你不知道?”

  年轻人一脸茫然的摇头。

  于曼妮拉了下王芳的胳膊,然后笑道:“就是最近大家都在传颂的那几首诗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还有那首也非常惊艳!”

  王芳跟着朗声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她一口气将整首诗都朗诵了一遍,脸上满是陶醉和佩服。

  于曼妮笑道:“这两首诗的作者也叫青山,我们还以为是你写的呢。看来是重名了……再见,刘青山同学。”

  年轻人恍然大悟,他赶紧挤出笑容冲着她们挥了挥手。

  直到两人走远,他挺直的腰杆陡然弯了,如释重负,后背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浸透。

  ‘写这两首诗的人也叫青山?’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都不能换一个吗?!!!’

  他听过这两首诗,不但听过,还亲眼目睹了同学们,甚至教授们对这两首诗的推崇和喜欢。

  毫不夸张的说,

  如今走在燕京大学的任意一个角落,都会听到有人在朗诵这两首诗。

  想不听,都难!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两首诗的作者竟然也叫‘青山’。

  又是这个令他又爱又恨的名字……

  他想大声的呐喊,大声的吼叫,以发泄心中那积压几个月的憋屈和愤懑,但最终他还是咬紧牙关,攥紧拳头拼命忍耐。

  因为,他不敢。

  他担心如果自己的行为太过激、太反常,万一引来别人关注,那就有可能泄露自己的身份。

  那就糟了,这大学是别想上了。

  没错,他就是刘胜利!

  顶着‘刘青山’之名来上大学的刘胜利!

  刘胜利的心情本就很糟糕,他收到父亲刘金贵的来信,说刘青山并没有和姐姐刘美丽结婚,临拜堂时刘青山突然悔婚,打了刘金贵一家一个大嘴巴子。

  这还不止。

  更重要的是,刘青山当众宣布说要继续参加高考,明年一定会考上大学的!

  这让刘胜利有些担忧,甚至是惶恐。

  如果刘青山考上了大学,会不会在被录取的时候发现什么猫腻?自己会不会泄露?

  这是他最害怕的事情!

  经过将近3个月的时间,他如今已经适应习惯了大学生活,也喜欢上了大学生活。

  这燕京大学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这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还有教授们渊博的学识,同学们意气风发的谈吐,女同学们的窈窕靓丽身姿,都让他沉醉不已。

  可越是享受这样的生活,刘胜利心里就越是发虚,就像穿着偷来的华服,时刻担心被人识破。

  他痛并快乐着!

  他不想失去这种舒服惬意的生活,不想回到那么贫穷落后,满目尽是黄土坡的落后世界。

  他想留在这里,想以后过上这种幸福生活!

  和这些相比,

  父亲在信中说被刘福来顶了大队支书的位置,现在成了一个普通人,这事他压根没往心里去,他觉得这事不值一提。

  只要他能留在燕京大学,能顺利的毕业,那以后他绝对能飞黄腾达,走上人生巅峰,区区一个不入流的大队支书又算得了什么?

  刘胜利枯坐在长椅上,脑中反复回想着父亲信上的内容……

  刘青山在卖知了猴挣钱?还挣了不少钱?

  现在他们一大家又开始准备养猪?

  这是好事。

  教授说金钱最能腐蚀人的意志,瓦解人的斗志!

  希望刘青山尝到金钱的滋味后,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到赚钱这上面来,如此一来,他就没多少时间、也没多少心思去复习功课了。

  那么明年他还想考上大学?

  绝对没那么容易!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这是千古至理,亘古不破。

  嗯,一定是这样!

  刘胜利心中的恐慌渐渐消退,目光也变的坚定起来,他已经有了主意。

  随即,

  他站起身快步朝宿舍走去,他要立刻给父亲回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