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宛城败兵-《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咯哒...咯哒...

  马蹄踏地而过,扬起半人高的尘土洒在长满杂草的土路上。

  “少将军,前面便是隐山,顺西面山脚...”

  “闭嘴,我用你提醒?”

  赵青撇了撇嘴,默默减慢马速,落后几个身位。

  左右骑士起哄似的拍了拍赵青。

  不怪少将军脾气不好,属实是这赵青嘴太欠。

  半个时辰前,赵林欲领二十余骑出北门,往博望坡查探。

  众亲卫虽知赵林下了决定一般不会改变,但还是要劝一劝,走个形式。

  赵青心直口快,劝道:“少将军往日总言将军生性喜好行险,今日以千金之躯作斥侯之用,岂不是...叫什么双标?”

  赵林:“呀哈?你还知道双标?我能跟叔父一样吗?我这叫暗中查探...”

  话未说完,赵青便打断道:“孙策当年外出打猎...”

  赵林:“你给我闭嘴。”

  赵青:“少将军曾言:‘在其位,谋其政。’

  某今为亲卫,自当劝阻少将军亲身涉险;

  少将军乃统兵之将,不思军务大事,却来行斥侯之职,岂非...哎?贺弟,叫啥来着?”

  赵贺小声回道:“打脸...”

  赵青:“岂不是打少将军的脸?”

  赵林闻言,狠狠瞪了赵贺一眼,正欲开口斥责。

  却听赵青一本正经的言道:“所谓主辱臣死,旁人打少将军脸,我等还可奋力杀敌。

  如今少将军自己打自己脸,我等如何处之?”

  赵林闻言,咬牙道:“好好好,赵青,我看你是想造反啊!”

  赵青浑然不惧,梗着脖子言道:“少将军曾言:‘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赵林:“你踏马*****我去你***一天不揍你,你踏马***....”

  众人:“少将军骂人的功力又涨了...这几日青小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姥爷亲妈大爷二姨夫......

  除了他残废的爹...遭老罪了...”

  ......

  复行三五里,来到隐山脚下的小路。

  赵林忽扬起马鞭,命众人停马。

  旋即以马鞭指着附近杂草,言道:“察行军几何。”

  众人见赵林面色严肃,也见得附近杂草皆倒向一面,瞬间警惕起来,各自散开,警戒四周。

  有一老兵翻身下马,疾行几步,弯腰查看几处痕迹,抱拳道:

  “少将军,约莫不下五千人,少马,无有辎重。”

  赵林眉头挤出一个川字,眯眼瞧了瞧山上,树林茂密,并无异常。

  待环视一周,沉声道:“赵青,带几个人绕山前行十里,打探博望坡有无人马踪迹。”

  赵青抱拳领命而去。

  赵林又叫那老卒在前,沿着踪迹向隐山查探。

  此番前来,既见有大队人马踪迹,当依军规,探其虚实大概,方能回营。

  按赵林在江夏时所立军规,七杀二十四斩,其中便有一条针对斥侯所设。

  “察敌不详,报讯不及,当斩。”

  今日既充作斥侯,自当要从军规。

  那老卒策马在前缓行,身后四骑分散左右,各持弓箭警戒。

  赵林则率余下十骑拖后跟随。

  行不数里,老卒忽驻马停步,握拳高举。

  赵林见状,正欲策马上前,陈安却抢先一步。

  待听得老卒讲述,再策马回报赵林曰:

  “主公,前方有小路上山,观草木压痕,五千之众尽往山上去了。”

  赵林闻言,心下更奇,问道:“五千之众,皆去隐山上?此是何处兵马?”

  陈安道:“莫非是曹军援军?”

  赵林摇头道:“若是援军,怎会从南面进山...

  少马,且无有辎重...

  嘶...难道是宛城败兵?”

  陈安不知,却开口劝道:“主公,既知五千之众皆在山上,不若先退回宛城,再起一部兵马前来围剿?”

  赵林闻言,颔首道:“彼无战马,于我等暂无威胁,且等赵青归来,一并回城。”

  正说话间,前方山林忽有一支步卒自林中杀出。

  赵林见状,正欲率众策马撤退,却见那步卒只有数百,且只有为首一人与左右十余甲士骑马,打着卫字旗号。

  陈安见状,恍然大悟,拱手道:“主公料事如神,还真是宛城败兵。”

  赵林不置可否,只见那数百步卒压住阵脚,为首之人策马上前几步,高声喝道:

  “来者何人!”

  赵林微微颔首,有亲卫高声回道:“汉虎威将军在此!”

  那人又上前数步,见得十余甲士簇拥着一身穿玄色武袍,腰悬宝剑,胯下骑宝马的俊朗青年,疑道:

  “敢问阁下可是昔日虎雏,赵柏轩?”

  赵林挥了挥手,叫身前两亲卫让开通路,策马前出,言道:

  “汝是宛城守将卫开?”

  那人摇头道:“今日只有河东卫开,再无宛城守将也。”

  赵林闻言,思忖一番,问道:“汝既愿降,何故逃来此处?”

  卫开道:“为保性命耳。”

  赵林闻言,瞳孔一缩,不动声色道:“赵某非嗜杀之人。”

  卫开沉默半晌,答非所问道:“在下家眷皆在河东安邑。”

  赵林摇头道:“河东卫家子弟多在曹操麾下,汝有何惧?”

  卫开拱了拱手,冷声道:“将军请回罢。”

  赵林笑道:“曹军援兵何在?”

  卫开不言。

  赵林又道:“汝还回得去?”

  卫开面色更冷,言道:“不劳将军费心。”

  赵林见说问不出甚么信息,但见卫开左右不过数百人,且相距不过五十步,正欲恃勇而上,生擒了此人问话,身后陈安却忽然轻声言道:

  “主公,赵贺接了赵青归来。”

  赵林闻言,眼中凶光正盛,暗中对陈安打了个手势,轻磕马腹,缓缓上前,不动声色道:

  “可惜,赵某久闻河东卫氏多有贤才,不能与将军同归宛城,实乃...”

  说到这,赵林忽然将马鞭向后甩去,猛地拍马加速。

  便在此时,三支羽箭从赵林左右破空而去,直入卫开左右甲士咽喉。

  旋即,又有十余支箭分射甲士与卫开胯下战马。

  突然的变故叫卫开始料未及,大惊失色,竟不能拔剑拨打箭矢,眼睁睁看着胯下坐骑连中数箭,将他掀下马来。

  其左右骑士亦惊,在被射死半数之后,剩余七八人终于反应过来,各自以兵器拨打羽箭,同时策马上前,欲拦住冲杀而来的赵林。

  然而射箭之人皆为弓马娴熟之辈,要么是赵云带出来的老卒或老卒之后,要么是赵林自统兵以来陆续提拔的精悍之辈,比如沉默寡言的丁奉。

  十余人连番射箭掩护之下,上前阻拦赵林的卫开亲卫尚未近身,便又被射倒三人。

  及赵林策马冲到五步内,先是俯身让过一条长矛,错马而过之时,单手探出,闪电般攥住长矛尾部,一把夺了过来。

  赵林:“拿来吧你!”

  那亲卫长矛被夺,双手火辣辣的疼,匆忙以哆嗦的双手拔刀之时,早被三五支羽箭咄咄咄射中面门,一头栽下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