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二位伯父,且来看地图。”
这地图略小,铺在案上,只有两尺见方,四人围成一圈,头抵着头,肩靠着肩,毫无形象。
“汉中北有群山阻隔,虽有数条通路,却多为险峻小路,极难行军。
子午道、傥骆道便是百姓亦不从此路过,可见其艰于行步。
祁山道虽可行军,然此路漫长,且北向出口在天水郡,此地平坦无险,看似极易攻取,然平原作战,首重骑兵,我军若从此路出兵北伐,纵是有精兵十万,难敌曹营一万铁骑。
再看此路,名曰陈仓道,也叫故道、散关道,自阳平关向北,大路虽平坦,然有乔木夹道,极易遭到伏击。
且北面出口为陈仓,此虽是小城,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最后这条路,名曰褒斜道,此路沿褒斜二水而行,贯穿褒斜二谷,乃汉中、巴蜀至关中的大路,路程相对适中,且能支持大军通行,粮草辎重亦可从此路过。
然北面斜峪关口地势险要,山高谷深,关口两侧多有山岭连绵,是天然屏障。
我军若从此路过,曹军只须一部偏师登高而守,我纵有数万大兵,亦难克敌制胜。
这秦岭群山,虽为汉中之险,亦为束缚,南北通行艰难,皆是易守难攻的之势。
是以,汉中足守,不足进取也。”
言罢,抬头喘了口气,瞥了一眼张飞,续言道:
“主公若要匡扶汉室,必要北伐除灭曹贼。
而北方之地,多平原丘陵,必仰仗骑军之利。
今有一地,良马无数,民风彪悍,若取之,不需三载,可得铁骑数万,足可匹敌曹军。”
此言一出,刘关张皆喜,刘备若有所思道:“可是西凉?”
赵林摇头道:“非只西凉一地。”
手指地图,画了一个大大的圈,言道:
“雍凉名为二州,实为一体。
雍州地处关中平原,东接司隶,南邻益州,西靠凉州,北连朔方等地。
此地有广袤平原可以用兵,亦有山川丘陵为险要。
且此地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只是连年战乱,致使民不聊生,良田多荒芜,城郭多破败。
去岁曹操曾迁此地百姓去邺城,是以雍州地区可谓十室九空,乃天赐主公用武之地也。”
言罢,又抬头喘了口气,不动声色将张飞推到一旁,这才又低头指着地图,言道:
“雍州之北,多为羌胡,昔年为我大汉附庸,人多言汉语,习汉俗,却仍有放牧捕猎为生者,一旦取来雍州,只须使怀柔之策,以雍州良田吸纳羌胡为汉民,则战马、兵源取之不尽矣。”
又指凉州,言道:“凉州乃我大汉西北边陲,地域辽阔,东接雍州,西通西域,南邻羌地,北有匈奴。
河西走廊,可谓天然的养马地,有无数良驹,稍加驯化,便可以为战马。
且有丝绸之路连接西域各国,一旦取来凉州,我益州蜀锦便可自此路贩卖至西域各国,获利数倍乃至数十倍巨财而资养军民。
且凉州因数族同居,民风彪悍,青壮多善骑马射箭,使棒耍枪,若以此勇悍之辈成军,稍加操练,便可成战力。
若我等取来雍凉二州,只需经营数载,既可通商西域各国以养军民,亦可得数万乃至十万铁骑。
届时以雍州无人地为战场,赚得曹军主力来此,好比我军有天然的坚壁清野之策,只须拖延数月,曹军粮草自长安远来,岂能为继?
待到其粮草不继,士气低落之时,我凉州出兵向东,益州出兵向北,汉中出兵断其归路,三路齐出,曹军必败!
其主力若败,必上下震动,我西北之军合兵一处,东征长安。
二伯自襄樊出兵向北,与主公会猎于洛阳,继而席卷北方,除灭国贼,统一中原。
如此汉室可兴,主公可为天下之主矣!”
言罢,仰头深吸一口气,睥睨道:“届时,丈人为皇帝,二伯为大将军,三伯为车骑将军,小婿为骠骑将军...嘿嘿嘿嘿....岂不美哉?”
关羽捋须颔首。
张飞瞪眼曰:“你小子还想在俺之上?”
刘备不曾争辩,只是小心的看了一眼殿外,见侍卫皆守在远处,遂面色稍缓,踌躇道:
“昔年隆中对时,军师亦曾言取雍凉二地,只是...连番大战,士卒皆疲,此时用兵,怕是不妥。”
三人闻言,皆收了笑意。
关羽捋须曰:“夏侯渊战死,曹孟德必不会善罢甘休,此时确非攻略二地之机。”
张飞:“二位哥哥所言有理。”
刘备叹曰:“益州去岁方才取得,军民尚不齐心,而汉中新定,亦需时日治理。
倘若曹操亲提大兵来复仇...不知胜负若何。”
关羽进言曰:“不若先叫大军屯兵巴郡、广汉。
一来就粮于腹地,粮草周转方便;
二来若曹操亲至,也可就近调兵来援。”
言罢,又看了一眼张飞,拱手道:“大哥且与三弟一同在南郑屯兵,待曹军来攻,弟自襄樊领军来援,想来以汉中地势险要,当能退了曹军。”
张飞犹豫片刻,瓮声道:“二哥所言与俺不谋而合!”
刘备思忖片刻,摇头道:“广汉郡与巴郡尚须成都分粮资之,如何能养数万大兵?
此事不妥,须从长计议。”
关张对视一眼,不置可否。
二人不知益州详情,也确实无从谋划。
赵林却在三人商议之时,暗自思忖半晌,进言道:
“若曹操自邺城而来,非数月之久不能抵汉中,我等有险要山川为屏障,只须紧守不出,曹军粮道艰难,虽曹操亲至,有何能为?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军占据地利之便,胜算极大,主公不必过于忧虑。
倒是汉中此地,关乎往后取雍凉之谋划,非智谋超群之人不可以为重任。
庞士元精于兵事,法孝直善于谋略,元直先生虽在成都,却另有抚蛮之责。
其余张子乔、黄公衡等辈虽也有才,却无大局之器量,不足以任此重担。
为今之计,只有我诸葛孔明哥哥能担此重任,不若请来孔明坐镇此地,与三伯父分治军政如何?”
这地图略小,铺在案上,只有两尺见方,四人围成一圈,头抵着头,肩靠着肩,毫无形象。
“汉中北有群山阻隔,虽有数条通路,却多为险峻小路,极难行军。
子午道、傥骆道便是百姓亦不从此路过,可见其艰于行步。
祁山道虽可行军,然此路漫长,且北向出口在天水郡,此地平坦无险,看似极易攻取,然平原作战,首重骑兵,我军若从此路出兵北伐,纵是有精兵十万,难敌曹营一万铁骑。
再看此路,名曰陈仓道,也叫故道、散关道,自阳平关向北,大路虽平坦,然有乔木夹道,极易遭到伏击。
且北面出口为陈仓,此虽是小城,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最后这条路,名曰褒斜道,此路沿褒斜二水而行,贯穿褒斜二谷,乃汉中、巴蜀至关中的大路,路程相对适中,且能支持大军通行,粮草辎重亦可从此路过。
然北面斜峪关口地势险要,山高谷深,关口两侧多有山岭连绵,是天然屏障。
我军若从此路过,曹军只须一部偏师登高而守,我纵有数万大兵,亦难克敌制胜。
这秦岭群山,虽为汉中之险,亦为束缚,南北通行艰难,皆是易守难攻的之势。
是以,汉中足守,不足进取也。”
言罢,抬头喘了口气,瞥了一眼张飞,续言道:
“主公若要匡扶汉室,必要北伐除灭曹贼。
而北方之地,多平原丘陵,必仰仗骑军之利。
今有一地,良马无数,民风彪悍,若取之,不需三载,可得铁骑数万,足可匹敌曹军。”
此言一出,刘关张皆喜,刘备若有所思道:“可是西凉?”
赵林摇头道:“非只西凉一地。”
手指地图,画了一个大大的圈,言道:
“雍凉名为二州,实为一体。
雍州地处关中平原,东接司隶,南邻益州,西靠凉州,北连朔方等地。
此地有广袤平原可以用兵,亦有山川丘陵为险要。
且此地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只是连年战乱,致使民不聊生,良田多荒芜,城郭多破败。
去岁曹操曾迁此地百姓去邺城,是以雍州地区可谓十室九空,乃天赐主公用武之地也。”
言罢,又抬头喘了口气,不动声色将张飞推到一旁,这才又低头指着地图,言道:
“雍州之北,多为羌胡,昔年为我大汉附庸,人多言汉语,习汉俗,却仍有放牧捕猎为生者,一旦取来雍州,只须使怀柔之策,以雍州良田吸纳羌胡为汉民,则战马、兵源取之不尽矣。”
又指凉州,言道:“凉州乃我大汉西北边陲,地域辽阔,东接雍州,西通西域,南邻羌地,北有匈奴。
河西走廊,可谓天然的养马地,有无数良驹,稍加驯化,便可以为战马。
且有丝绸之路连接西域各国,一旦取来凉州,我益州蜀锦便可自此路贩卖至西域各国,获利数倍乃至数十倍巨财而资养军民。
且凉州因数族同居,民风彪悍,青壮多善骑马射箭,使棒耍枪,若以此勇悍之辈成军,稍加操练,便可成战力。
若我等取来雍凉二州,只需经营数载,既可通商西域各国以养军民,亦可得数万乃至十万铁骑。
届时以雍州无人地为战场,赚得曹军主力来此,好比我军有天然的坚壁清野之策,只须拖延数月,曹军粮草自长安远来,岂能为继?
待到其粮草不继,士气低落之时,我凉州出兵向东,益州出兵向北,汉中出兵断其归路,三路齐出,曹军必败!
其主力若败,必上下震动,我西北之军合兵一处,东征长安。
二伯自襄樊出兵向北,与主公会猎于洛阳,继而席卷北方,除灭国贼,统一中原。
如此汉室可兴,主公可为天下之主矣!”
言罢,仰头深吸一口气,睥睨道:“届时,丈人为皇帝,二伯为大将军,三伯为车骑将军,小婿为骠骑将军...嘿嘿嘿嘿....岂不美哉?”
关羽捋须颔首。
张飞瞪眼曰:“你小子还想在俺之上?”
刘备不曾争辩,只是小心的看了一眼殿外,见侍卫皆守在远处,遂面色稍缓,踌躇道:
“昔年隆中对时,军师亦曾言取雍凉二地,只是...连番大战,士卒皆疲,此时用兵,怕是不妥。”
三人闻言,皆收了笑意。
关羽捋须曰:“夏侯渊战死,曹孟德必不会善罢甘休,此时确非攻略二地之机。”
张飞:“二位哥哥所言有理。”
刘备叹曰:“益州去岁方才取得,军民尚不齐心,而汉中新定,亦需时日治理。
倘若曹操亲提大兵来复仇...不知胜负若何。”
关羽进言曰:“不若先叫大军屯兵巴郡、广汉。
一来就粮于腹地,粮草周转方便;
二来若曹操亲至,也可就近调兵来援。”
言罢,又看了一眼张飞,拱手道:“大哥且与三弟一同在南郑屯兵,待曹军来攻,弟自襄樊领军来援,想来以汉中地势险要,当能退了曹军。”
张飞犹豫片刻,瓮声道:“二哥所言与俺不谋而合!”
刘备思忖片刻,摇头道:“广汉郡与巴郡尚须成都分粮资之,如何能养数万大兵?
此事不妥,须从长计议。”
关张对视一眼,不置可否。
二人不知益州详情,也确实无从谋划。
赵林却在三人商议之时,暗自思忖半晌,进言道:
“若曹操自邺城而来,非数月之久不能抵汉中,我等有险要山川为屏障,只须紧守不出,曹军粮道艰难,虽曹操亲至,有何能为?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军占据地利之便,胜算极大,主公不必过于忧虑。
倒是汉中此地,关乎往后取雍凉之谋划,非智谋超群之人不可以为重任。
庞士元精于兵事,法孝直善于谋略,元直先生虽在成都,却另有抚蛮之责。
其余张子乔、黄公衡等辈虽也有才,却无大局之器量,不足以任此重担。
为今之计,只有我诸葛孔明哥哥能担此重任,不若请来孔明坐镇此地,与三伯父分治军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