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我亦饮了断头酒,安能苟活!-《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前排!射!”

  略显稚嫩的少年嘶声厉喝。

  二十支弩箭应声发出。

  曹军战马悲鸣着轰然倒地。

  重骑绕过战友尸首,好似洪流遇到了巨石,自两侧奔流。

  大刀在耳旁划过,弩手似无所觉,只听得那少年再度嘶吼下令,便捏紧机扩,射出弩箭。

  正待填装之时,一杆长矛自侧面划过脖颈,弩手抬手一摸,血流如注。

  口中“嗬嗬”出声,似在念叨甚么,用尽身体里仅存的力量重新填装好弩箭,循令发射。

  旋即仰面而倒。

  数十弩手就像山洪奔流中被不断冲刷的土坡,两侧士卒不断阵亡。

  “前排!射!”

  七八支弩箭应声发射。

  “第二排!射!”

  三五支弩箭稀疏射出。

  “后排!射!”

  一支弩箭歪歪扭扭射出,却不曾射中数步之外的敌骑。

  陈安扭头看去,只见第三排的弩手只剩下一人,且手臂垂在身侧,只以单手举起强弩发射。

  绝望之色攀上少年面门。

  “前排!射!”

  咬牙发号施令。

  却只有三人举起强弩射箭。

  有一弩手凄厉喊道:“陈司马!弩箭尽矣!”

  陈安眸中含泪,抽出身侧环首刀,咬牙大喝道:

  “我等皆饮断头酒!此战有死无生!弩箭尽矣,便以短兵对敌!”

  十余人闻言,纷纷捡起地上散落的刀兵。

  却有一老卒行至陈安近前,劈手夺过环首刀,将少年推向身前曹兵尸堆,笑道:

  “俺儿与陈司马同岁,此战之后,司马若能活命,求去寻俺儿,收为亲随罢。”

  陈安被那老卒大力推倒在尸堆上,挣扎便要起身,沙哑道:

  “我亦饮了断头酒,安能苟活!!”

  那老卒却伸出粗粝大手,揪起一具尸体,压在陈安身上,俯身道:

  “俺也姓陈,俺儿名唤礼,家在江陵城东徐庄,司马可记下了?”

  陈安望着老卒,呆滞的点了点头。

  随即,一具尸体覆盖住头脸,将他整个埋进尸堆之中。

  世界好似安静了一些,脸上湿润,不知是血还是泪。

  呼吸中,只觉口鼻皆被血腥味填满。

  恍惚间,耳中传来一声厉喝:“杀敌!杀敌!杀敌!!”

  十余声怒吼突然暴起,又转瞬即逝。

  少年被那怒吼声激起决死之心,却发现已无力推开压在身上的敌军尸体。

  南面百余步外,赵林率兵杀尽拦路的敌骑,望着横尸遍野的战场,有些茫然。

  “尔等可曾见得泰宁何在?”

  左右亲兵皆摇头,赵贺抹了把脸上血水,抿嘴不语。

  前方,敌骑大队屠尽了三千步卒,正向着包围曹军步卒的战场杀去。

  赵林急率残骑向前,却在满地尸首中看花了眼。

  “泰宁何在!”

  无人应答。

  那少年早在尸堆中昏死过去,眼睑尚在微微颤动,似乎仍在梦中厮杀。

  赵林又喝问数遍,皆无人应答。

  眼见敌骑大队杀向自家步卒,赵林强自压下心中悲痛,咬牙道:

  “狗贼杀了泰宁!屠我袍泽!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回首看向身后,只余三十五骑,且人人带伤。

  赵林将枪头缺了一角的铁枪抛下,随手将身侧插在一具尸体上的长矛抽出,甩了甩血水,厉声道:

  “尔等惧死否!”

  三十五人齐声大吼:“不惧死也!”

  将军挽起缰绳,长矛斜指地面。

  “尔等尚能战否!”

  三十五人齐声大吼:“愿随将军死战!”

  赵林仰头望天,将兜鍪摘下,抛在一旁。

  抬枪指着不远处积蓄马力的三千余曹军铁骑,大喝道:

  “随我拦住敌骑!死战不退!”

  言罢,猛夹马腹,纵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

  三十五人皆呼喝一声,拍马赶上。

  赵贺又抹了把脸上血水,再睁眼之时,忽见一族亲将赵字将旗递来,手中长矛亦被他夺去。

  “贺儿举旗,某今日欲杀个痛快!”

  三十五人紧随那衣甲破烂,却犹自单骑冲阵的将军,毫不迟疑。

  自巳时六刻开战以来,经过接近两个时辰的鏖战,刘备一方已经投入三万五千步卒,一千骑军。

  曹军则有三万步卒,一万六千骑军参战。

  此时战况,关、赵所部十成人马去了九成九,只余数十骑仍随二人死战不休。

  刘备大营外,两万余步兵合围曹军前部人马,奋力绞杀。

  营内,高台之下,尚余近万精锐未曾参战。

  曹军一万步卒自西方而来,已踏入血腥战场,只余夏侯渊亲率一万骑军,仍在中军处,等待最佳入场时机。

  大纛之下,夏侯渊谓左右曰:“先生言刘备大营必有庞统诡计,呵呵...只这般伏兵小计,又有何能为?”

  时许褚在侧,闻言瓮声道:“先生深惧庞统名号,甚么卧龙凤雏,若无我等武夫,文人能以口舌杀敌耶?”

  二人相视一笑,夏侯渊道:“仲康之言有理,两军对阵,乃我等武夫用命之地,文士还是躲在后面摆弄笔墨罢。”

  言罢,又指前方战场,笑谓左右曰:“丞相欲除刘备久矣,无奈此人惯会逃命,屡次战败而苟活。

  今日必定能生擒刘大耳,献于丞相,以慰我大兄夙愿。”

  左右闻言,皆喜笑颜开,显然认定是胜券在握。

  就在众人说话间,忽有斥侯飞马赶来,报曰:

  “将军!北方有大队骑兵打着马字旗号,向此地杀来!”

  夏侯渊闻言,惊道:“马字?莫非是马超?”

  斥侯道:“小人远远查探,其军确为羌人打扮。”

  夏侯渊闻言,皱眉道:“莫非还有伏兵?”

  左右皆摇头不知。

  许褚却大笑一声,请战道:“昔日潼关之下,某家未曾擒下马超,丞相常言马儿骁勇,哼。

  今日他既敢来送死,某愿奋力斩了此人,也好叫丞相知晓某家之勇!”

  夏侯渊闻言,暂将方才涌起的担忧压下,心道:

  “刘备多步卒而少骑军,估计马儿羌骑便是最后的伏兵了。

  有仲康前去拖住马超,待捉了刘备,再以大兵围杀便是。”

  思及此处,夏侯渊从善如流,与许褚五千精骑,命其迎战马超。

  许褚领命,率兵往北而去。

  夏侯渊望着战火四起,烟尘缭绕的刘备大营,言道:

  “分三千精骑去前方助战,暂归徐公明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