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她等着看-《穿书年代:开局和系统谈条件!》

  在大巴上,莫兰跟村民聊了一会儿家常,问了一句,“你们刚才说的那本杂志,从哪里能买到?”

  “买不到,这应该只有我们辛县才有,”

  “怎么会买不到呢?”

  大婶笑着说:“不是卖的,一个村免费领几本,传着看...要求每个人都得看...我们大队部还广播讲了呢,”

  “哦...”

  莫兰若有所思的垂下眸。

  途中,大巴上有人上,也有人下,莫兰和同事一直坐到终点站。

  下车后,男同事看向她,“这么晚了,还要回单位?”

  莫兰看了他一眼,“相机得归还....”

  两人打了一辆车,往省报赶去,途中,男同事开口道:“哎,你觉得慕容书记这个人....”

  “嘘...”

  莫兰示意他噤声,公共场合不能谈论工作上的事。

  男同事闭上嘴,别看这小妮子年纪比他小这么多,可人家的工作能力比他强多了,而且还是个有背景的,要不然这次采访,能以她为主吗。

  莫兰的目光始终停留在车窗外,脑海中不断浮现慕容聿珩的身影。

  这个人实在太过矛盾。

  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官僚做派。

  他的理论功底深厚得不像个年轻干部,政治敏锐度甚至胜过许多官场老油条。

  莫兰最擅长从言谈中洞察他人性格,找出为官者的漏洞。

  这次采访时,在他工作忙碌时,她问的每个问题都是有门道的。

  可这个慕容聿珩,说话太过滴水不漏,缜密的让她一点问题都挑不出。

  面对记者不说错话,这很容易,提前准备一番就行。

  可她都是在慕容聿珩处理公务的时候,骤然发问,这些问题也都是她昨天晚上仔细斟酌过的,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提前准备。

  要在一心多用的情形下,没有多犹豫就回答问题,还答的这么完美,这就很难了。

  而且,他处理公务的能力真的是出类拔萃。

  莫兰曾跟踪采访过其他与他同级的干部,类似的问题,他们不会处理的这么迅速,甚至有时候还要开会讨论一遍。

  回想起大巴车上村民们对他的评价,莫兰不认为那是事先安排好的戏码,以她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方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场面话,她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再说了,他们离开的时间都是临时决定的,外人根本不知道。

  越想内心越惊,莫兰暗叹,这个人,怕是在县里待不久,也不知他能成长到哪一步。

  她等着看。

  回单位还完相机,莫兰把笔记本小心翼翼的锁进抽屉里,下班回家。

  回到家还忍不住的跟父母说了慕容聿珩这个人。

  父亲认真听着,偶尔问一句,母亲的眼神有些意味不明,“兰兰啊,这是你第一次夸一个男人...你对他,印象很好?”

  莫兰嗯嗯点头,“他很厉害,”

  “哦,长得怎么样?”

  “长得挺俊的啊,”

  “你...”

  对上母亲的眼神,莫兰有些无语,红着脸摆手,“妈妈....”

  “我这次是去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强,我这才夸他,跟你想的不是一回事,”

  “就是,你别总听风就是雨,”

  兰父说了一句,看向莫兰,“你接着说....”

  “你采访的时候最喜欢给人家挖坑,这次...手下留情了?”

  兰母也看向她,是不是因为人家长得好看,所以才...

  莫兰低头,往碗里埋了埋,“没....没埋住,”

  “每个问题他都回答的滴水不漏,我根本看不出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兰父也有些惊讶,自己闺女的脾性他还是知道的,她的本事都是自己教的,天生就是搞文字游戏的料子,要不然也不会小小年纪,就能当独立记者,有自己编写稿件的本事。

  她对这个慕容书记评价这么高,那他肯定有独特之处。

  “你的稿子,回去我帮你润润,”

  “好,谢谢爸爸,”

  ....

  县委办公室,陈最忙完了手头的事务,准备下班。

  在楼道碰到了同样从办公室走出来的马胜军。

  他看着他笑笑:“这周辛苦你了,休息两天吧,”

  陈最捏了捏眉心,“不愧是省报的记者,还挺难打发,”

  马胜军深以为然,“这些个文字工作者,我是搞不定的,”

  “他们不会瞎写吧,”陈最玩笑着问道。

  “不会,省报政治板块的记者,一向都是实事求是,”

  马胜军跟在陈最身后,走下最后一阶台阶,并排朝前走着,见他往里走,不解的问:“今天还住宿舍?”

  陈最点了点头,“还有点事没处理完,”

  “马叔再见...”

  陈最冲他摆摆手,转身朝着宿舍的方向走去。

  一些不方便对外公布的公务,这周都没处理,堆积在宿舍的书房里。

  李易忙完,推开宿舍的门,站在书房门口,“书记,这些是需要您签字的文件,”

  陈最嗯了声,回头看了一眼,“带回家吧,”

  “好的...”

  “你可以先回去,我要把这些处理完再回家....”

  李易看了看桌面上的文件,出声道:“我陪您吧,”

  陈最轻笑一声,转悠着手中的笔看向他,“我明天休息,今晚熬夜也没关系,你先回去吧,”

  “摩托也骑回去,我晚上准备走走...”

  “好的书记,”

  李易给陈最倒了壶茶,慢慢退了出去。

  安静的环境下,陈最工作的效率简直翻了不止一倍。

  窗外的天色一寸寸沉下来,他空出一只手打开头顶的灯,接着执笔伏案写着什么。

  暮色四合时,天光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缓缓抽走,窗外的影子渐渐褪去轮廓,化作深浅不一的灰。

  书房头顶的灯光在渐浓的黑暗中愈发显得明亮,暖黄的光晕笼罩着他的桌面,钢笔在纸上沙沙游走,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夜虫,偶尔有夜风掠过窗缝,带进一丝微凉的空气,翻动纸页的边角,又悄然退去。

  时间在这样的寂静里仿佛被拉长,又仿佛被压缩。

  等陈最再次低头时,完成的文件已摞成厚厚一叠,而窗外的天,依旧黑得深沉。

  夜深了,窗外的世界越来越静,陈最揉了揉发酸的手腕,这才发现手指已经磨红。

  他抬眸望向窗外,夜色已经浓的化不开,只有零星几盏昏黄的路灯亮着,玻璃窗上映出自己略显疲惫的脸。

  陈最把桌面上的文件整理了一下,收进背包。

  他起身伸了个懒腰,端起已经凉透的茶,饮尽。

  转身走出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