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赵四海再访,提出“投资”-《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时间一晃,又到了差不多该与赵四海商队约定交易的日子。

  经过张大山这段时间的系统化指导和全家人的努力。

  他们积攒下来的、经过精心炮制加工的药材,数量和品质都比上次有了显着的提升。

  尤其是黄芪和三七这两种价值最高的药材,不仅分级清晰,切片规整,干燥适度,连包装都用干净的麻布和细草绳打理得整整齐齐。

  看着棚屋角落里那几个鼓鼓囊囊、散发着浓郁药香的大麻袋。

  张大山的心里,也充满了底气和期待。

  这一次,他没有再等。

  提前一天,他便带着铁牛和石头,用租借来的牛车,将两大袋药材小心翼翼地运到了临水镇。

  他依旧选择了悦来客栈作为落脚点。

  一来是和赵四海约好了地方。

  二来,经过上次的交易,客栈的掌柜和小二对他们也算熟悉,态度客气,能省去不少麻烦。

  他在后院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将药材安置妥当。

  然后便耐心地等待赵四海的到来。

  这一次,他没有等太久。

  第二天上午,赵四海那标志性的、略显富态的身影,便出现在了客栈门口。

  他似乎是刚从外面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但精神却显得很不错。

  看到等在院子里的张大山父子三人,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热情的笑容。

  “张老哥。你可真是守时啊。”

  他快步走上前,熟络地打着招呼。

  经过上次的交易和合作意向的达成,他对张大山的称呼也从“张大哥”变成了更显亲近的“张老哥”。

  “赵掌柜一路辛苦。”

  张大山也笑着拱手回应。

  “哈哈,生意人,辛苦惯了。”

  赵四海摆摆手,目光已经落在了旁边那两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上。

  “看来老哥这次的收获,着实不小啊。”

  “托赵掌柜的福,略有些进项。”

  张大山谦虚道,“货都在这里了,还请赵掌柜过目。”

  “好说好说。”

  赵四海搓了搓手,显然也有些迫不及待。

  他示意张大山将麻袋解开。

  当看到里面码放整齐、加工精良、散发着纯正药香的各种药材时。

  饶是赵四海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眼中也再次闪过浓浓的惊喜之色。

  这批货,无论是黄芪的品相和分级,还是三七的蒸制火候,亦或是其他杂药的处理。

  都比上次又有了明显的进步。

  尤其是那数量,几乎是上次的两倍有余。

  这充分说明,张大山并非是偶然撞大运,而是真正掌握了稳定获取和加工高品质药材的能力。

  “好。好啊。”

  赵四海拿起一捆上等的黄芪片,翻来覆去地看着,赞不绝口。

  “张老哥,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

  “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就是府城里那些百年老药铺的货,我看也就这样了。”

  他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

  张大山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知道,好戏还在后头。

  赵四海仔细验看了所有的药材,连连点头,脸上的满意之色溢于言表。

  他让随行的管事和伙计仔细称重、记账。

  结果很快出来。

  这一次的药材总量,折算下来,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四十三两银子还多。

  这个数字,让旁边的铁牛和石头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连张大山自己,也感到一阵心跳加速。

  这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户好几年的全部收入了。

  赵四海当场便爽快地付清了银钱。

  看着那沉甸甸的钱袋再次回到手中,张大山的心情却不像上次那样激动了。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果然,付完钱后,赵四海并没有急着离开。

  他示意伙计们先将药材装车。

  自己则拉着张大山,走到旁边一个僻静的角落。

  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张老哥,咱们……借一步说话?”

  张大山心中了然,知道正题要来了。

  他点了点头,跟着赵四海走到一旁。

  “老哥,不瞒你说。”

  赵四海压低了声音,语气诚恳。

  “你这两次送来的药材,品质之高,数量之稳,着实让兄弟我大开眼界,也大赚了一笔。”

  “尤其是这黄芪和三七,在府城那边可是抢手货。”

  “兄弟我看得出来,老哥你绝非池中之物,这小小的青石村,怕是困不住你。”

  他先是恭维了一番。

  然后话锋一转:“兄弟我是个生意人,讲究的是长远合作,互利共赢。”

  “我看老哥你这药材生意,大有可为。”

  “只是……光靠你们父子三人进山采挖,终究是辛苦,产量也有限。”

  “有没有想过……把这生意再做大一些?”

  张大山心中一动,知道对方要入题了。

  “赵掌柜的意思是?”他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的意思是,”赵四海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兄弟我可以……‘投资’老哥你。”

  投资?

  这个词在这个时代或许还没那么流行,但张大山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怎么个‘投资’法?”他问道。

  “很简单。”赵四海说道,“我可以先预付给你……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

  这个数字让张大山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可是一笔真正的巨款了。

  足以让他立刻盖起青砖大瓦房,甚至还有富余。

  “这一百两银子,算是定金,也算是给老哥你扩大生产的本钱。”

  赵四海继续说道,“你可以用这笔钱,添置更好的工具,雇佣人手,甚至……尝试着自己培育一些常用的药材。”

  “相应的,老哥你以后采挖和炮制的所有药材,都必须优先、且独家卖给兄弟我。”

  “价格方面,咱们可以参照这次的标准,甚至可以略微再提高一点点。”

  “同时,兄弟我也可以利用商队的便利,帮你从外面捎带一些你需要的、村里买不到的东西,比如更好的农具、种子、布匹等等。”

  “你看如何?”

  赵四海抛出了一个极其诱人的提议。

  预付巨款,提供支持,保证销路,价格优惠……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若是换了旁人,怕是早就激动得找不到北了。

  但张大山,却在最初的心动之后,迅速冷静了下来。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其中的利弊。

  机遇,是显而易见的。

  一百两银子,足以让他的家庭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加速他改善生活、盖房置地的计划。

  与赵四海深度绑定,也能获得一个相对可靠的商业伙伴和一定的外部助力。

  但风险,同样巨大。

  一百两银子的预付款,意味着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被牢牢地绑定在赵四海的船上。

  独家供货的协议,更是让他失去了选择其他买家的自由,也失去了议价的主动权。

  一旦赵四海将来翻脸或者压价,他将毫无反抗之力。

  更重要的是,如此大规模地扩大药材生产,必然会引来更多的关注和麻烦。

  无论是药材的来源,还是他炮制药材的独特技艺,都可能因此而暴露。

  到时候,引来的可能就不仅仅是刘员外和张有德这样的地头蛇了。

  甚至可能引来官府或者更强大的势力的觊觎。

  这其中的风险,难以估量。

  这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一步登天。

  赌输了,万劫不复。

  他看着赵四海那张充满期待和精明算计的脸。

  他知道,对方看中的,不仅仅是他的药材,更是他这个人,以及他身上所展现出的、能够持续稳定提供高品质货源的能力。

  这个决定,太重大了。

  他不能轻易答应。

  “赵掌柜……”

  他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您的好意,还有这份看重,老哥我心领了。”

  他顺势也改了称呼,拉近关系。

  “只是,这件事情关系重大,并非我一人能够决断。”

  “一百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这独家供货的约定更是……”

  “我……我需要回去,和家里的婆娘,还有几个能主事的孩子商量商量。”

  “三天,三天之内,我一定给赵掌柜一个明确的答复。您看可好?”

  他没有立刻拒绝,也没有立刻答应。

  而是使出了一个“拖”字诀,为自己争取思考和商议的时间。

  同时也向赵四海展现出一种“重视家庭”、“行事稳重”的态度。

  赵四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便被笑容所掩盖。

  “好。应该的。这么大的事,确实该跟家里人好好商量。”

  他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那兄弟我就在临水镇再多盘桓两日。”

  “静候老哥佳音。”

  “多谢赵掌柜体谅。”

  张大山再次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