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秋闱放榜,一举夺魁-《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南阳府的秋闱乡试,放榜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几日,整个府城都笼罩在一种既紧张又期盼的氛围之中。

  数千名从各地赶来的应考士子,还有那些陪考的家人亲友。

  都眼巴巴地瞅着府学贡院门口那两扇紧闭的朱漆大门。

  仿佛那门后头,藏着的不是一张薄薄的皇榜。

  而是他们各自的锦绣前程,或者黯淡归途。

  张小山和他的同窗好友林墨言,也早早地就来到了贡院门口。

  他们寻了个相对清净的角落,默默地等待着。

  小山的心里头,也是七上八下的,有些拿捏不准。

  虽说他自觉这次乡试,无论是经义还是策论,都答得还算称心。

  可这科场之上,变数太多,谁又能打包票呢?

  他想起了爹爹张大山临别时的嘱托。

  “平常心,尽人事,听天命。”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绪平复下来。

  日头渐渐升高,贡院门口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

  黑压压的一片,人声鼎沸,却又都带着几分压抑的紧张。

  终于,午时三刻已到。

  只听贡院内一声锣响。

  那两扇紧闭的朱漆大门,便“吱呀呀”地,缓缓打开了。

  几个身穿皂隶服饰的官差,抬着一张巨大的、用黄绫裱糊的榜文,走了出来。

  人群顿时就炸了锅,如同烧开了的水一般,汹涌着朝前挤去。

  “放榜了!放榜了!”

  “快瞅瞅,今年谁是解元公?”

  “老天爷保佑,让俺家那小子也榜上有名吧!”

  小山和林墨言,也被那汹涌的人潮裹挟着,不由自主地朝前挪动。

  他们个子都不算太高,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也只能瞅见前面那些攒动的人头。

  根本就看不到榜上的字。

  两人心里头都急得跟那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却也只能耐着性子,随着人流,一点点地往前挨。

  也不知过了多久,或许只是一袋烟的功夫,或许比一年还要漫长。

  他们总算是挤到了那皇榜的近前。

  小山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他抬起头,目光从那密密麻麻的名字中,飞快地搜寻着。

  从后往前,一个一个地看。

  没有。

  还是没有。

  他的心,一点点地往下沉。

  手心里,也全是冷汗。

  难道……这次落榜了?

  就在他几乎快要绝望的时候。

  旁边突然传来林墨言一声惊喜的低呼。

  “张贤弟!快看!是你的名字!”

  小山闻言,猛地一抬头。

  顺着林墨言手指的方向望去。

  只见在那皇榜最显眼的位置。

  赫然写着几个斗大的墨字。

  “第一名,张小山,青阳县青石村人氏……”

  第一名!

  解元!

  他……他竟然……考中了!

  而且还是……南阳府乡试的头名解元!

  小山的脑子里,顿时“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只觉得天旋地转,脚底下轻飘飘的,像是踩在了云彩上一般。

  周围那些喧闹的议论声,道贺声,羡慕声,嫉妒声。

  似乎都离他远去了。

  他只呆呆地,望着那榜上自己的名字。

  眼眶,渐渐地,湿润了。

  多少个日日夜夜的青灯苦读。

  多少次父亲那充满期盼的目光。

  多少回母亲灯下为他缝补的衣衫。

  都在这一刻,化作了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他……他没有辜负他们。

  他做到了!

  “张贤弟,你……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林墨言也是满脸的激动和由衷的钦佩。

  他这次乡试,也侥幸榜上有名,只是名次比较靠后罢了。

  可张小山,竟然能一举夺魁,成为这南阳府数万士子中的翘楚。

  这份才华,这份荣耀,实在是令人望尘莫及啊。

  “同喜,同喜。”小山强自镇定了一下心神,对着林墨言拱了拱手。

  脸上也露出了一个略带几分腼腆和难以抑制的笑容。

  秋闱放榜天下知,一举夺魁震南阳。

  张小山高中南阳府乡试解元的消息。

  很快便如同插上了翅膀一般,传遍了整个府城,也以最快的速度,飞向了那远在百里之外的青石村。

  当那骑着快马、一路敲锣打鼓前来报喜的官差。

  将那盖着府衙大印的红彤彤的喜报,郑重地递到张大山和王氏手中时。

  整个张家大院,都彻底沸腾了。

  王氏捧着那份喜报,只觉得轻飘飘的,像是做梦一般。

  她一遍遍地,让识字的周文轩念给她听。

  每听一遍,那眼泪就跟不要钱似的,哗哗往下流。

  嘴里头却还一个劲儿地念叨着:“俺的儿啊,俺的儿出息了,俺的儿真的出息了。”

  张大山虽然面上还努力保持着几分镇定。

  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和那早已笑得合不拢的嘴巴。

  却也泄露了他此刻那份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

  他知道,自己这个三儿子,从小就聪明。

  可也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能走到这一步。

  乡试解元啊!

  这可是整个南阳府的头名举人。

  将来,那可是有极大机会,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

  他们张家,这个曾经连饭都吃不饱的泥腿子家庭。

  竟然……真的要出一位官老爷了?

  铁牛、石头、花儿他们,也都一个个喜形于色,与有荣焉。

  纷纷围着爹娘,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三弟(哥)的祝贺和敬佩。

  而整个青石村,更是如同过年一般,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村民们自发地,敲锣打鼓,燃放鞭炮。

  将张家大院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们争相向张大山和王氏道贺。

  那一张张淳朴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和与有荣焉的自豪。

  “张先生,恭喜恭喜啊!”

  “您家小山相公,可真是咱们青石村的麒麟儿,也是咱们整个青阳县的骄傲啊!”

  “往后,咱们青石村,可就要出一位举人老爷了。看谁还敢小瞧咱们!”

  就连那平日里有些不着调的孙二,此刻也挤在人群中,扯着嗓子喊道。

  “张先生,您家这可是……文曲星下凡,祖坟上冒青烟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