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张行的意料之外-《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双脚在地面上划出两道浅浅的痕迹,凌乱的头发肆意飞舞,犹如风中的枯草。

  大牢的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股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将人狠狠拽入黑暗的深渊。

  范成龙身着一袭盔甲,神色冷峻,宛如一座冰山。

  坐在那略显破旧的案台前,烛光在他脸上跳跃,勾勒出他坚毅的轮廓。

  “把人带上来!”

  范成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穿透了这厚重的黑暗。

  张行被粗鲁地推搡到范成龙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身体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慌乱,如同一只待宰的羔羊。

  其心中原本以为范成龙定会对其加以礼待,即便不然,也必会好言相说。

  哪曾想到范成龙平日里最恨这种临阵背刺之人。

  一番照顾之下,张行如今的模样简直是惨不忍睹。

  其在淄州境内,早已经养尊处优多年,哪曾受过这般待遇。

  “张行,你先前所说,可是句句属实?”

  范成龙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直直地刺向张行。

  张行的身子猛地一缩,声音颤抖地说道:

  “将军,那些金银……都是胡韩的,他都死了,小人说的句句属实啊!”

  一边说着,一边用那脏兮兮的手抹着脸上的泪水和汗水。

  范成龙眉头紧皱,目光紧紧盯着张行,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表情的变化。

  在范成龙的逼视下,张行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除了金银之事死咬着是胡韩的,其他的事情便竹筒倒豆子般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范成龙一边静静地听着,一边让手下之人将张行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

  待张行说完,范成龙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

  看如今张行的这般模样,心想此事想来不会差了。

  片刻后,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略显疲惫的身躯,然后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那漆黑的夜空。

  深知此事重大,必须尽快向兖州主将铁方梁东方哮禀报。

  当即转身回到案前,铺开纸张,蘸了蘸墨,开始奋笔疾书。

  其笔触刚劲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信写好后,范成龙小心翼翼地将其装入信封,然后叫来一名留守在军中的情报司之人,严肃地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驻扎在泗水的东方将军,不得有丝毫闪失!”

  情报司之人领命后,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

  此时在泗水的县衙内,灯火通明,东方哮手拿兵书,正细细的品读着。

  忽然,一亲卫匆匆跑来,单膝跪地,呈上范成龙送来的书信。

  东方哮微微一愣,随即接过书信,迅速展开。

  目光在信纸上快速移动,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竟还有这等事?”

  东方哮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他心中清楚,史文恭早就对淄州虎视眈眈,如今淄州知府弃官而逃且身死莱芜,这无疑是攻打淄州的绝佳机会。

  想到这里,东方哮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招来情报司的人。

  “你马上用信鸽将这个消息传给屯兵在章丘的寨主,要快!”

  东方哮的语气急促而坚定。

  “是,将军!”

  情报司的人领命后,迅速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一只信鸽扑腾着翅膀,从军营中飞起,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而在章丘的军营里,史文恭正坐在营帐内,仔细地研究着军事地图。

  他的面前摆满了各种文书和情报,旁边的烛台上,蜡烛的火苗欢快地跳动着。

  这时,一名士兵走进营帐,呈上东方哮的密信。

  史文恭接过信,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

  缓缓打开信封,开始阅读信中的内容。

  看着看着,史文恭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

  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确认信中的内容无误后,史文恭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狂喜的笑容。

  “哈哈,天助我也!”

  其忍不住大笑起来。

  “来人,快去把神机军师朱武、神算书生许贯忠等人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史文恭兴奋地大声喊道。

  士兵领命后,迅速跑出营帐。

  没过多久,朱武、许贯忠等人便陆续来到了史文恭的营帐。

  众人看到史文恭满脸的喜悦,心中都充满了疑惑。

  “哥哥,发生了何事,如此高兴?”

  朱武率先开口问道。

  史文恭笑着将手中的密信递给众人,说道:

  “诸位,请看!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众人传阅完密信后,脸上都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哥哥,此乃天赐良机啊!”

  朱武激动地说道,

  “我等应该趁此机会,立即出兵淄州,将其纳入我梁山的版图。”

  “没错,哥哥。

  若将此事宣扬于淄州境内,届时淄州城必定内人心惶惶,正是我们进攻的最佳时机。”

  许贯忠也附和道。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纷纷向史文恭进言。

  史文恭看着众人,心中早已有了决断。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们就商议一下出兵的具体策略。”

  其声音坚定而有力。

  众人围坐在地图前,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和分析,最终定下了出兵之策。

  “淄州境内有五座县城,分别是高青、高苑、邹平、长山和淄川。”

  史文恭指着地图说道,

  “我亲自率领护军营和镇军营,直取淄川。

  九狮营和大刀营去攻打高青;

  屠龙营和铁骑营攻打高苑;

  赤虎营和怒豹营攻打邹平;

  霹雳营和骁骑营攻打长山。”

  “另外,让情报司的人在淄州境内散布消息,就说淄州知府胡韩弃城而逃,已经死在了莱芜,扰乱他们的军心民心。”

  史文恭接着补充道。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对史文恭的安排赞不绝口。

  一切准备就绪后,史文恭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台下整齐排列的士兵,大声喊道:

  “众将士听令,今日我们出兵淄州,一定要勇往直前,拿下淄州,建功立业!”

  “杀!杀!杀!”

  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五路大军在史文恭的一声令下,如潮水般涌出军营,朝着淄州境内浩浩荡荡地进发。

  一时间,尘土飞扬,马蹄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仿佛要将天地都震碎。

  淄州境内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人心惶惶,整个淄州上下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恐惧的情绪在人群中迅速蔓延。

  而淄州的守军们,在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和大军压境的威慑下,也变得军心不稳,士气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