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教所有人的劝说下,宋青书终于心甘情愿的登上了教主之位。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宋青书完全不懂的行军打仗这方面的知识。
不过好在明教里面能人辈出,不说其他的,宋青书的徒弟朱重八还在外面带兵打仗呢。
现在的宋青书已经改变了思想,什么能不能当上皇帝,能不能指挥的动这帮元末猛人,只要有本事压的过这些人,那就没关系!
老朱牛吧,虽然现在是在带兵,他若是敢反了宋青书,宋青书敢保证,一个‘一阳炮’就轰死他!
随即宋青书开始询问杨逍,明教在各地的义军现状如何,哪一方需要总坛支持?
“回教主,除周颠外,五散人另外四人已经同五行旗在江南一带起事,目前与鞑子打得有来有往,不分上下,但是没有收到任何求援信息,显然他们还都撑得住。”
杨逍恭敬的回答宋青书的问话。
“对了,教主,要不要将五散人和五行旗掌旗使叫回来,让他们拜见教主?”
杨逍又想到,如今宋青书登位,是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一下,随后提出这个提议。
“别别别别,人家打得好好的,你突然让他们回来,军队中没了主帅,出了问题怎么办?还是咱们亲自去一趟的好。”
“而且我觉得这总坛的位置要不也搬一下吧,这个地方太偏僻了,传讯太慢,不容易收到前方信息。”
宋青书赶紧拦住杨逍的让所有明教中高层回来拜见自己的想法,开什么玩笑,自己这还没当皇帝呢,就搞的这么官僚?可不是好事,这个毛病得改。
而且宋青书实在觉得光明顶的地方偏僻,离中原太远,前方要是有什么信息传到这里,估计早就过时了。
所以宋青书当上教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搬家,搬到中原去。
这样不仅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同时更容易掌握军队动向,防止地方军队尾大不掉,逐渐脱离明教掌控。
“这……这不好吧,明教在这光明顶上已经这么多年了,说搬就搬?那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啊?”
杨逍皱着眉,这可不是普通人家搬家,哪怕普通人搬家,也得收拾出一大堆的行李。一个教派要是想迁移驻地,需要做的可是很多的。
“要不就总坛位置保留,咱们在中原临时成立一个地点,方便指挥各处义军。”
宋青书想了想,全都搬走是不现实,尤其明教这种以信仰为根本的教派,圣火峰常年不灭的圣火可是明教的精神支柱,这东西总不能一块搬走吧。
不过在中原设置指挥所倒是可行,光明顶就留下一些普通教众,打理日常。
“教主这样吩咐,我等自然支持,属下这就派人收拾一应行李,前往中原选取地址,设立堂口。”
杨逍听完宋青书所言,这才同意下来,然后招呼手下,让他们清点明教物资,准备迁往中原。
“呃……我觉的各位还是别那么生分了,咱们以后都是自家兄弟,不必这么拘谨。”
被明教这些人一口一个属下的自称,搞得宋青书有些不适应,所以希望众人还是按以前的方式来相处。
“早说么,宋教主!老周我就觉得别扭!沟槽的杨逍突然这么严肃,搞得我也有些不适应了!”
周颠立马直起了腰,放松下来,他还是习惯之前和宋青书相处的方式。
经周颠这一插科打诨,明教中人也都放松下来,不再拘谨,大家又能融洽相处。
随后的几天,明教开始为了迁徙一事忙碌起来。
百余年间积攒下来的大量钱财被搬出,这可是一笔十分庞大的财富。
看的宋青书直眼红,这都是自己争霸天下的启动资金呀!
底子厚就是好,和那些白手起家的比起来,明教简直领先太多了。
“宋师兄,那你们前往中原,是不是也要带着我义父一起走?”
张无忌找到宋青书,询问他对谢逊的安排。
“那必须得呀,谢前辈肯定要带着一起走,以后你再探望谢逊前辈就方便许多了。”
宋青书自然明白张无忌的想法,无非就是担心谢逊想留在光明顶得不到好的照顾,希望他能带着谢逊一起回去。
听宋青书这样说,张无忌就放心了,以后离得近,他就能更好的照顾自己义父,不用担心路途遥远。
“对了,无忌师弟,你想不想也来明教中谋个位置?如今谢逊前辈隐退,四大法王位置也空了出来,要不我让你当个法王玩玩?”
宋青书忽然想到了什么,何不忽悠张无忌也加入明教,这样一来手底下就又多了一名亲信。
而且张无忌的外公是白眉鹰王,人家自己也有一支军队。若是能让张无忌从中分出一部分,也算有了话语权。
尽管白眉鹰王人家有儿子有孙子,但毕竟都不是明教高层之人。
要是让张无忌当上了法王之一,殷天正为了扩大自身实力,必然会让张无忌掌握更多的资源,会将自己的部队分出一部分交给张无忌。
而张无忌和宋青书的关系没的说,张无忌的军队那以后也就是宋青书的军队么。
“这……宋师兄,这不好吧,我又没什么功绩,怎能一下就出任明教的法王?”
张无忌明显有些动心,他倒不是希望掌握权力,完全就是为了他义父谢逊而想。
要是真的能当上明教高层,那不就能更好的照顾谢逊了吗?
所以在宋青书提议让张无忌加入明教时,张无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
“怕什么,如今你师兄我是教主,那还不都是我说了算?再说了,你的武功并不弱,我估计杨左使都不是你的对手。又有你外公和义父的支持,当一个法王绰绰有余!”
宋青书仔细和张无忌分析着,只见张无忌的眼睛越来越亮,明显是被宋青书说动。
“一会我召集明教众人,和他们宣布一下此事,看看能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见张无忌意动,宋青书立刻决定,让侍从通知明教高层,宣布招张无忌加入明教一事。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宋青书完全不懂的行军打仗这方面的知识。
不过好在明教里面能人辈出,不说其他的,宋青书的徒弟朱重八还在外面带兵打仗呢。
现在的宋青书已经改变了思想,什么能不能当上皇帝,能不能指挥的动这帮元末猛人,只要有本事压的过这些人,那就没关系!
老朱牛吧,虽然现在是在带兵,他若是敢反了宋青书,宋青书敢保证,一个‘一阳炮’就轰死他!
随即宋青书开始询问杨逍,明教在各地的义军现状如何,哪一方需要总坛支持?
“回教主,除周颠外,五散人另外四人已经同五行旗在江南一带起事,目前与鞑子打得有来有往,不分上下,但是没有收到任何求援信息,显然他们还都撑得住。”
杨逍恭敬的回答宋青书的问话。
“对了,教主,要不要将五散人和五行旗掌旗使叫回来,让他们拜见教主?”
杨逍又想到,如今宋青书登位,是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一下,随后提出这个提议。
“别别别别,人家打得好好的,你突然让他们回来,军队中没了主帅,出了问题怎么办?还是咱们亲自去一趟的好。”
“而且我觉得这总坛的位置要不也搬一下吧,这个地方太偏僻了,传讯太慢,不容易收到前方信息。”
宋青书赶紧拦住杨逍的让所有明教中高层回来拜见自己的想法,开什么玩笑,自己这还没当皇帝呢,就搞的这么官僚?可不是好事,这个毛病得改。
而且宋青书实在觉得光明顶的地方偏僻,离中原太远,前方要是有什么信息传到这里,估计早就过时了。
所以宋青书当上教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搬家,搬到中原去。
这样不仅能及时得到信息反馈,同时更容易掌握军队动向,防止地方军队尾大不掉,逐渐脱离明教掌控。
“这……这不好吧,明教在这光明顶上已经这么多年了,说搬就搬?那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啊?”
杨逍皱着眉,这可不是普通人家搬家,哪怕普通人搬家,也得收拾出一大堆的行李。一个教派要是想迁移驻地,需要做的可是很多的。
“要不就总坛位置保留,咱们在中原临时成立一个地点,方便指挥各处义军。”
宋青书想了想,全都搬走是不现实,尤其明教这种以信仰为根本的教派,圣火峰常年不灭的圣火可是明教的精神支柱,这东西总不能一块搬走吧。
不过在中原设置指挥所倒是可行,光明顶就留下一些普通教众,打理日常。
“教主这样吩咐,我等自然支持,属下这就派人收拾一应行李,前往中原选取地址,设立堂口。”
杨逍听完宋青书所言,这才同意下来,然后招呼手下,让他们清点明教物资,准备迁往中原。
“呃……我觉的各位还是别那么生分了,咱们以后都是自家兄弟,不必这么拘谨。”
被明教这些人一口一个属下的自称,搞得宋青书有些不适应,所以希望众人还是按以前的方式来相处。
“早说么,宋教主!老周我就觉得别扭!沟槽的杨逍突然这么严肃,搞得我也有些不适应了!”
周颠立马直起了腰,放松下来,他还是习惯之前和宋青书相处的方式。
经周颠这一插科打诨,明教中人也都放松下来,不再拘谨,大家又能融洽相处。
随后的几天,明教开始为了迁徙一事忙碌起来。
百余年间积攒下来的大量钱财被搬出,这可是一笔十分庞大的财富。
看的宋青书直眼红,这都是自己争霸天下的启动资金呀!
底子厚就是好,和那些白手起家的比起来,明教简直领先太多了。
“宋师兄,那你们前往中原,是不是也要带着我义父一起走?”
张无忌找到宋青书,询问他对谢逊的安排。
“那必须得呀,谢前辈肯定要带着一起走,以后你再探望谢逊前辈就方便许多了。”
宋青书自然明白张无忌的想法,无非就是担心谢逊想留在光明顶得不到好的照顾,希望他能带着谢逊一起回去。
听宋青书这样说,张无忌就放心了,以后离得近,他就能更好的照顾自己义父,不用担心路途遥远。
“对了,无忌师弟,你想不想也来明教中谋个位置?如今谢逊前辈隐退,四大法王位置也空了出来,要不我让你当个法王玩玩?”
宋青书忽然想到了什么,何不忽悠张无忌也加入明教,这样一来手底下就又多了一名亲信。
而且张无忌的外公是白眉鹰王,人家自己也有一支军队。若是能让张无忌从中分出一部分,也算有了话语权。
尽管白眉鹰王人家有儿子有孙子,但毕竟都不是明教高层之人。
要是让张无忌当上了法王之一,殷天正为了扩大自身实力,必然会让张无忌掌握更多的资源,会将自己的部队分出一部分交给张无忌。
而张无忌和宋青书的关系没的说,张无忌的军队那以后也就是宋青书的军队么。
“这……宋师兄,这不好吧,我又没什么功绩,怎能一下就出任明教的法王?”
张无忌明显有些动心,他倒不是希望掌握权力,完全就是为了他义父谢逊而想。
要是真的能当上明教高层,那不就能更好的照顾谢逊了吗?
所以在宋青书提议让张无忌加入明教时,张无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
“怕什么,如今你师兄我是教主,那还不都是我说了算?再说了,你的武功并不弱,我估计杨左使都不是你的对手。又有你外公和义父的支持,当一个法王绰绰有余!”
宋青书仔细和张无忌分析着,只见张无忌的眼睛越来越亮,明显是被宋青书说动。
“一会我召集明教众人,和他们宣布一下此事,看看能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见张无忌意动,宋青书立刻决定,让侍从通知明教高层,宣布招张无忌加入明教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