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真相(二)-《速来!江湖救急!!》

  “当年,裴昭登基以后,将军被封至扬州。我们远离京城,对那场玉牒案的风波内情知之甚少,只以为是皇帝巩固权位的寻常手段。”

  “将军兵败身死之后,我不禁在想,那皇帝……那皇帝,为何会突然像是变了一个人?从前他竟伪装得这样好,连将军都欺骗过去,与他称兄道弟?”

  “这玉牒案……手段着实酷烈到超乎常理。我总觉其中或有隐情,便冒险偷出了这份证物。本想继续追查,奈何……我们尚有更要紧的筹谋。”

  那时他们要尽力躲藏,发展势力,这玉牒案的事情就渐渐被遗忘了。等宋云深提出交易要求时,李四只是犹豫了片刻,便将证物交了出去。

  那些年她漂泊江湖,一心只为颠覆裴昭统治、替韩崇岳复仇,这看似无关的旧事,自然被抛在了脑后。

  叶鹤眠沉吟道:“或许并非如此。玉牒案不到一年,韩将军便发动叛乱……我认为,就算他早有反心,也不该选择那个时候。要么积攒力量,徐徐图之,要么稍早之前,在裴昭登基之前便行动。”

  李四断然道:“将军当年起义本就是为了天下百姓,为早日击退北夏、光复河山,岂会行此不义之举!”

  “但他还是反了。你作为他的心腹,在他谋反之前,可曾见过他有什么异样的举动?”

  “……将军到了扬州之后,为了表示再无反心,一直沉溺于饮酒作乐。直到某一日,他观赏乐舞到一半,突然起身离开,独自登上城楼。”

  “我记得,他看上去,甚是悲愤,望着明月,用手盖住双眼,反复只说了一句话——‘吾弟负我’。”

  “‘吾弟’?”

  “是指的裴昭。你想必也听说过。将军起于草莽,曾与朝廷对立,直到某一日,裴昭派使者前来,试图劝将军归顺朝廷,共同抗击北夏。”

  “将军那时心中其实已经动摇,但仍决定观望朝廷诚意。后来裴昭竟孤身入营,与将军饮酒,畅谈天下大势。将军为他气度所折,终究归顺朝廷,并与裴昭结为异姓兄弟。因将军年长,故称裴昭为……‘弟’。”

  这一句话,李四说得咬牙切齿,对裴昭的深恶痛绝,完全没有遮掩地表露在脸上。

  “裴昭!此人心术奸恶、表里不一,当年巧言令色蒙骗将军,口口声声为了天下苍生,装作忧国忧民之态。将军为他鞍前马后,最险之仗总是我们迎头赶上,而那厮却只会坐享其成还将功劳一并揽在自己身上!!”

  “当了皇帝后便露出真面目,同样为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镇北侯被远调镇北城,以王家予以牵制;将军则只得了个‘顺义侯’的虚名!”

  “当年扬州之事,败得那样迅速,根本是他早已设下圈套,只等找个由头将我们赶尽杀绝!将军起义,反倒正中他的下怀,令他出师有名!”

  李四心中怒火熊熊燃烧,用力一拳捶在桌子上,震得茶杯翻倒,茶水横流。

  然而,叶鹤眠却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那一夜,你知道韩将军饮酒作乐时,是见了什么人吗?”

  “只是几个歌女而已。”李四皱眉,“听说是从京城教坊司过来的。此事并不稀奇。”

  教坊司……

  “……等等。”一个念头突然快速闪过李四心中。“教坊司中都是罪臣女眷,而将军起事之前,玉牒案牵连被抄家的臣子数不胜数,难道……可、可将军为何只见了几个罪臣女眷,便痛苦至那般地步?”

  “你可以走了。”

  “什——”李四本想问叶鹤眠是否知道了什么,但见他神情严肃,也只好咽下嘴里的话。

  她现在是叶鹤眠的属下,自然是该听从他的指示。

  这一段时间,在叶鹤眠手下做事,李四的确渐渐心中佩服。叶鹤眠做的事,艰难,却都是为了民生。若叶鹤眠只不过是又一个满嘴谎话的利欲熏心之人,李四早就一剑将他刺死(虽然不知能不能成功)。

  “抱歉。有些事,并不能告诉你。”叶鹤眠竟对她道歉。“我理解你的心情,我可以向你保证,韩将军的事,我总有一天会给你一个交代。”

  “……”李四僵了僵,心绪复杂,终是默然转身,越窗而出。

  而叶鹤眠,转过头面对着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的裴长卿。

  “我认为……事情的全貌,也许,已经拼凑得差不多了。”叶鹤眠道。

  “是啊。”裴长卿抱着双臂,若有所思。“竟然会是这样。我打算回宫,找皇后对质,顺便也……去找八号。她自己一人在后宫调查,说不定会遭遇危险。”

  叶鹤眠点了点头:“小心。”

  “放心吧。”裴长卿点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

  叛乱的韩崇岳、自教坊司远赴扬州的歌女、玉牒案中手段酷烈的皇帝、皇家血脉、精通易容并以未知方式卷入玉牒案的柳语棠……

  他们终于拼凑出了一个答案。

  --------------------------------

  “我那真正的父皇,其实早已不在了吧?”

  “真正的,裴昭。”

  苏夏梦瞪大了双眸,连疼痛都被一时抛在脑后,迷茫地看着裴长卿:“什么?什么叫真正的……裴昭?”

  “意思是如今高居皇位的那位,是冒牌货。”裴长卿道。“是经人易容,扮作了裴昭的模样。如此一来,我的血、其他人的血有这样的差异也就能解释了。”

  皇后是不是给裴昭带了绿帽子还不能知晓……不过目前先以裴昭的确是先帝后代来推算好了。毕竟有玉片那种手段在,不至于犯下这样的错误。

  皇后俯视着裴长卿,嘴角露出了笑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待下文。

  “从头开始梳理一遍为好。”裴长卿道。“先讲讲,我真正父皇——裴昭幼年时的事情罢。”

  “他的母妃姓易。与外人私通,因此被冷落……可能是处死了。而生下的裴昭,经过滴血认亲,发现的确是先帝的孩子,便留了一命,只是十分不受宠,不得重视。直到他成功搭上了先太子的船,才渐渐有了发挥能力的空间。”

  “后来战乱骤起,先帝南逃,他……嗯,这段旧事我也不甚知晓,暂且略过。总之,裴昭在乱世中拥兵自立,收服韩崇岳——即后来的顺义侯,与之称兄道弟,后又北上与镇北侯会师,共击北夏。而就在这一过程中,他遭人杀害。”

  “我本认为,时间会更前一些,因为裴翎舟的年纪。他是贵妃所生,不是裴昭的孩子。”

  “但仔细想一想,那女人说不定在裴昭死前就已经与别人有染,有这种可能。若裴昭过早身亡,您又是如何瞒天过海、领军作战的?……人变了,武功也会变,军营之中跟着出生入死的将领不可能看不出来。”

  “唯一的空档可能就是在北夏,或者是从北夏班师回朝,准备登基的时候。在这时候,您杀死了裴昭,并找来一个人,进行了易容,变成了裴昭的样子。那人师承千机,极其擅长易容,永久地改变某人的样貌,也不是做不到的事。”

  喜欢速来!江湖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