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想要寻得离开的机会。倘若万文境没死,这实在困难,但万文境之后,北夏内部陷入彻底的混乱,虽说形势复杂,却也给萧慕灵可乘之机。
然后也是在那个时候,她遇见了李云青。李云青的目的与她相同,竟也是为了寻求蛊虫的破解之法,不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柳语棠。
也是在那个时候,萧慕灵才知晓,柳语棠逃离千机后,流落至江南,因缘际会下与李云青、陆墨书二人相识。随后,她便与陆墨书情投意合,结为连理。
但她身体之中自然也有欢喜教的蛊虫。李云青将陆墨书与柳语棠视为毕生知己,大齐内寻不到医治之法,陆墨书又是个文弱书生,行走江湖不便。而若他前往江湖,便是彻底与家族决裂,也是断了自己的仕途。
李云青不忍见好友为蛊毒所困,便毅然决然,铤而走险,孤身深入北夏,试图为柳语棠寻得万全的破解之法。
只是方法还没寻到,柳语棠便已病逝。李云青悲伤不已,知陆墨书与柳语棠伉俪情深,妻子离世,好友必定痛不欲生。但彼时他身陷北夏,危机四伏,一时半刻竟无法脱身归国。
后来,在李云青的倾力协助下,萧慕灵总算摆脱了蛊虫的控制,重获自由之身,得以回到大齐。几年患难与共的相处,两人之间情愫暗生,最终结为伴侣。
李云青本欲带她一块去见陆墨书,慰藉好友丧妻之痛,却收到挚友迟来的信件,信中字字泣血,诉说着陆墨书在朝堂这些年所经历的失望、落魄与心灰意冷,来自朝廷、皇帝、陆家的压力,逼得他几乎无路可走。
倘若陆墨书低下头,攀附权贵,续弦再娶,自有锦绣前程、康庄大道。但信中也写,自己绝不低头。无论是为了心中理想,为了天下黎民苍生,还是为了心中对亡妻至死不渝的爱意。
“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文采盎然如他,竟也只是用颤抖的手,一遍遍重复这句话。信封可见泪痕。
字里行间,竟透出一股决绝的意味,恍若绝笔。
李云青惊骇不已,以为好友要以死明志,然而信中还要求他无论如何不可去京城,二人也不可见面。而打听消息,陆墨书虽遭贬职,却仍是官身,性命无虞。
李云青也只能不去见他。
多年来,李云青送了无数封信,带着无数的疑问,却从没得到过回应。
他一开始以为,好友要去做什么惊天动地、九死一生的大事,唯恐牵连自己,才如此决绝。
但多年过去,陆墨书仍是在刑部当着小官。不仅如此,传言对他的态度渐渐也由尊敬、仰慕变得有些讥讽。甚至他突然升任大理寺少卿,也引来沸沸扬扬的议论。
李云青心中也渐渐产生疑惑。
当年那位意气相投、肝胆相照的故交挚友,莫非……真已面目全非了么?
尽管如此,李云青依然选择相信好友,从不踏足京城。
直到今年年初,他读到了徐生作的诗。并非是抄袭李白的那一首,而是徐生来到京城后,为铺垫任务、扬名造势,频繁参加各种诗会时,由七号代笔写下的诗词。
他一眼便认出,那是陆墨书的手笔。
容不得他信与不信,事实就摆在眼前。
因此李云青也顾不得好友告诫。正好江湖人可参加科举的消息放出,他几乎是毫不犹豫便来到了京城。虽说他还是更适合江湖而非庙堂,但一来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试探陆墨书的意思。二来李云青自己文采盎然,若能在朝廷中得到皇帝信任,也能明里暗里扶持好友。
只是心底终究还记挂着陆墨书当年那封绝笔信般的嘱托,依旧不敢贸然登门拜访。便希望通过其他迂回的方式,试探出好友如今真实的心意。
至于萧慕灵这边,回到大齐后不久便与失散多年的兄长重逢,顺势也加入了熊猫阁。这些年,比起李云青的江湖漂泊,她更渴望寻一处安稳之地,过上平静的生活。于是一直隐姓埋名,在京城活动。
见夫君为好友之事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便提出自己也可帮忙。一是为了缓解李云青的焦虑,二是也存了一份自己的私心。
柳语棠竟嫁给了陆墨书,听李云青的转述,二人亦是真心相爱,情深意重。萧慕灵是知道柳语棠为人的。
她尽管被千机收作弟子,常年生活在北夏,心底却依然存在着天真、美好而柔软的部分。但除了这些,她也是个相当务实的人,不会轻易泄露行踪,免得北夏仇家找上门来。
萧慕灵多年来始终隐姓埋名,不敢暴露,在熊猫阁中相当低调,与李云青也是聚少离多,唯恐牵连于他,亦或是待在名满天下的李大侠身边,为自己招致危险。
柳语棠嫁给陆墨书,陆墨书作为世家子弟,不会被江湖波及,但柳语棠却未必。
但她依然嫁给了陆墨书。或许是因为看中了他那份对理想的执着,骨子里和她如出一辙的天真。并且,为了这份情意,她必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柳语棠的死,尽管李云青以为是蛊毒发作所致,但萧慕灵坚信其中必有古怪。极有可能是她为了陆墨书,或是为了别的什么更为紧要之事,最终身死。
萧慕灵也想知道,陆墨书倘若真的变了——倘若他对柳语棠的情意也消磨殆尽,那么,九泉之下的柳语棠,是否会感到一丝悔意?
于是,试探便开始了。只是这试探,做得非常、非常浅显直白。
既然发现陆墨书为徐生代笔,便试图通过徐生这条线接触到他。因此才有了那位武功高强的说书先生,才有了那本被刻意送到叶鹤眠和徐生面前的《俗世锋镝录》。
“这本书,陆兄向来十分喜爱。”李云青凝视着话本,轻声道。“即便书中结局悲凉惨淡,令人扼腕叹息,他却还是会将其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他曾对我说,要以此为鉴,警醒自身,绝不可如话本中的主角一般,失去初心。”
“可是……”他露出苦笑,“行简,你终究还是变了。连科举舞弊这等事都能做得出,哈哈……”
他用力地捂住双眼,神情哀恸,几乎要落下泪来。
喜欢速来!江湖救急!!
然后也是在那个时候,她遇见了李云青。李云青的目的与她相同,竟也是为了寻求蛊虫的破解之法,不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柳语棠。
也是在那个时候,萧慕灵才知晓,柳语棠逃离千机后,流落至江南,因缘际会下与李云青、陆墨书二人相识。随后,她便与陆墨书情投意合,结为连理。
但她身体之中自然也有欢喜教的蛊虫。李云青将陆墨书与柳语棠视为毕生知己,大齐内寻不到医治之法,陆墨书又是个文弱书生,行走江湖不便。而若他前往江湖,便是彻底与家族决裂,也是断了自己的仕途。
李云青不忍见好友为蛊毒所困,便毅然决然,铤而走险,孤身深入北夏,试图为柳语棠寻得万全的破解之法。
只是方法还没寻到,柳语棠便已病逝。李云青悲伤不已,知陆墨书与柳语棠伉俪情深,妻子离世,好友必定痛不欲生。但彼时他身陷北夏,危机四伏,一时半刻竟无法脱身归国。
后来,在李云青的倾力协助下,萧慕灵总算摆脱了蛊虫的控制,重获自由之身,得以回到大齐。几年患难与共的相处,两人之间情愫暗生,最终结为伴侣。
李云青本欲带她一块去见陆墨书,慰藉好友丧妻之痛,却收到挚友迟来的信件,信中字字泣血,诉说着陆墨书在朝堂这些年所经历的失望、落魄与心灰意冷,来自朝廷、皇帝、陆家的压力,逼得他几乎无路可走。
倘若陆墨书低下头,攀附权贵,续弦再娶,自有锦绣前程、康庄大道。但信中也写,自己绝不低头。无论是为了心中理想,为了天下黎民苍生,还是为了心中对亡妻至死不渝的爱意。
“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文采盎然如他,竟也只是用颤抖的手,一遍遍重复这句话。信封可见泪痕。
字里行间,竟透出一股决绝的意味,恍若绝笔。
李云青惊骇不已,以为好友要以死明志,然而信中还要求他无论如何不可去京城,二人也不可见面。而打听消息,陆墨书虽遭贬职,却仍是官身,性命无虞。
李云青也只能不去见他。
多年来,李云青送了无数封信,带着无数的疑问,却从没得到过回应。
他一开始以为,好友要去做什么惊天动地、九死一生的大事,唯恐牵连自己,才如此决绝。
但多年过去,陆墨书仍是在刑部当着小官。不仅如此,传言对他的态度渐渐也由尊敬、仰慕变得有些讥讽。甚至他突然升任大理寺少卿,也引来沸沸扬扬的议论。
李云青心中也渐渐产生疑惑。
当年那位意气相投、肝胆相照的故交挚友,莫非……真已面目全非了么?
尽管如此,李云青依然选择相信好友,从不踏足京城。
直到今年年初,他读到了徐生作的诗。并非是抄袭李白的那一首,而是徐生来到京城后,为铺垫任务、扬名造势,频繁参加各种诗会时,由七号代笔写下的诗词。
他一眼便认出,那是陆墨书的手笔。
容不得他信与不信,事实就摆在眼前。
因此李云青也顾不得好友告诫。正好江湖人可参加科举的消息放出,他几乎是毫不犹豫便来到了京城。虽说他还是更适合江湖而非庙堂,但一来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试探陆墨书的意思。二来李云青自己文采盎然,若能在朝廷中得到皇帝信任,也能明里暗里扶持好友。
只是心底终究还记挂着陆墨书当年那封绝笔信般的嘱托,依旧不敢贸然登门拜访。便希望通过其他迂回的方式,试探出好友如今真实的心意。
至于萧慕灵这边,回到大齐后不久便与失散多年的兄长重逢,顺势也加入了熊猫阁。这些年,比起李云青的江湖漂泊,她更渴望寻一处安稳之地,过上平静的生活。于是一直隐姓埋名,在京城活动。
见夫君为好友之事忧心如焚,寝食难安,便提出自己也可帮忙。一是为了缓解李云青的焦虑,二是也存了一份自己的私心。
柳语棠竟嫁给了陆墨书,听李云青的转述,二人亦是真心相爱,情深意重。萧慕灵是知道柳语棠为人的。
她尽管被千机收作弟子,常年生活在北夏,心底却依然存在着天真、美好而柔软的部分。但除了这些,她也是个相当务实的人,不会轻易泄露行踪,免得北夏仇家找上门来。
萧慕灵多年来始终隐姓埋名,不敢暴露,在熊猫阁中相当低调,与李云青也是聚少离多,唯恐牵连于他,亦或是待在名满天下的李大侠身边,为自己招致危险。
柳语棠嫁给陆墨书,陆墨书作为世家子弟,不会被江湖波及,但柳语棠却未必。
但她依然嫁给了陆墨书。或许是因为看中了他那份对理想的执着,骨子里和她如出一辙的天真。并且,为了这份情意,她必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柳语棠的死,尽管李云青以为是蛊毒发作所致,但萧慕灵坚信其中必有古怪。极有可能是她为了陆墨书,或是为了别的什么更为紧要之事,最终身死。
萧慕灵也想知道,陆墨书倘若真的变了——倘若他对柳语棠的情意也消磨殆尽,那么,九泉之下的柳语棠,是否会感到一丝悔意?
于是,试探便开始了。只是这试探,做得非常、非常浅显直白。
既然发现陆墨书为徐生代笔,便试图通过徐生这条线接触到他。因此才有了那位武功高强的说书先生,才有了那本被刻意送到叶鹤眠和徐生面前的《俗世锋镝录》。
“这本书,陆兄向来十分喜爱。”李云青凝视着话本,轻声道。“即便书中结局悲凉惨淡,令人扼腕叹息,他却还是会将其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他曾对我说,要以此为鉴,警醒自身,绝不可如话本中的主角一般,失去初心。”
“可是……”他露出苦笑,“行简,你终究还是变了。连科举舞弊这等事都能做得出,哈哈……”
他用力地捂住双眼,神情哀恸,几乎要落下泪来。
喜欢速来!江湖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