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物理说服力-《1980红顶商人》

  他霍然起身,面色沉凝地大步向外走去。

  旁边几张桌子上正在吃饭的几名安保人员见状,也几乎同时放下食物,默不作声地迅速起身,眼神警惕地跟了上去。

  呈一个半包围的态势,以防万一有人上门闹事。

  由于众人用餐的前院客厅距离大门很近,顾大壮刚踏出客厅门槛,视线便已能清晰地看到大门外站着的一行人。

  当他看清为首那人的面容时,脚步不由得微微一顿。

  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错愕。

  随即,他脸上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讥讽之色。

  故意提高了嗓门,声音洪亮地朝着门口方向喊道:

  “我当是谁呢,弄出这么大动静!原来是姓叶的,你不在你的地盘待着,跑我们这儿来干嘛?

  怎么,上次在省城吃的亏还嫌不够,今天还想再来一次,重温旧梦?”

  他这特意拔高的声调,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嘲讽对方。

  更是为了清晰地提醒仍坐在屋内的顾方远——来者何人。

  他相信,以老板的机敏,肯定能从他的话里立刻猜出对方的身份。

  至于老板要不要亲自出来相见,或者如何应对,那就不是他需要决定的了,全凭老板自己做主。

  屋内的顾方远,自然清晰地听到了顾大壮那意有所指的话语。

  他拿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诧异。

  随即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心中也确实很好奇。

  他这昨天下午才刚到北京落脚,行事也算低调,没想到这个叶凯消息如此灵通,今天就精准地找上门来了。

  要知道,这可不是后世那个天网密布、个人信息几乎透明的时代。

  在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没有内部人带路或者极其灵通的消息网,想在茫茫人海中迅速找到一个特定的人,其难度简直如同大海捞针。

  叶凯能这么快找上门.....

  要么是他在火车站就安排了眼线。

  要么就是在江南省省城埋下了‘钉子’,有能为他提供消息的内线。

  无论哪一种,都说明这家伙为了报复,还真是下了些功夫。

  当他想到省城时.....

  突然脑海灵光一闪。

  心里瞬间有了稍许猜测。

  叶凯听见顾大壮毫不客气地重提上次省城让他颜面扫地的事件...

  那张原本带着几分倨傲的脸庞瞬间阴沉下来,如同蒙上了一层寒霜,嘴角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

  他这次带着人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

  本就是打算先声夺人,给顾方远一个下马威,好好出一口胸中的恶气。

  怎料自己这边狠话还没酝酿好说出口,对方一个看门护院的手下反而率先发难,揭了他的伤疤,让他当众难堪。

  这真是叔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

  一股邪火“噌”地就窜上了叶凯的脑门。

  他拳头攥紧,指节发白,就准备不管不顾地先喷回去再说。

  然而....

  他嘴巴刚刚张开,声音还没冲出喉咙。

  就看到顾大壮身后那敞开的客厅门里,又鱼贯走出了十多条身形魁梧、面色冷峻的汉子。

  这些人虽然穿着普通的棉大衣,但个个站姿挺拔,眼神锐利。

  行动间带着一股训练有素的默契,无声无息地散开,隐隐形成了对峙之势,将顾大壮护在中心。

  冰冷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和他身后仅有的四名随从身上。

  这突如其来的人数碾压,硬生生地将叶凯已经到了嘴边的狠话,又给狠狠地堵了回去。

  噎得他胸口一阵发闷。

  他喉咙滚动了一下,把那些不雅的字眼艰难地咽回肚子里。

  脸色由阴转青,又由青转红,像是开了染坊,精彩纷呈。

  他在心中破口大骂:‘顾方远这货他妈的是个神经病吧?’

  他气得额头青筋直跳,‘这他妈是来首都北京办事,又不是去什么穷山恶水的偏远山区剿匪,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带这么多安保人员吗?摆什么谱!’

  同时,他也将远在日本的秦奋的祖宗十八代都亲切地问候了一遍。

  秦奋在电话里只跟他强调了顾方远来了北京,住进了电视台的四合院。

  让他有机会可以“关照”一下。

  却他妈没提前说清楚,顾方远这次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浩浩荡荡带了二十来个手下!

  这信息误差简直能害死人!

  现在好了,他自己只带了四个安保人员。

  虽然这四人都是他精挑细选、从部队侦察连退下来的好手,一个打三四个普通混混不在话下。

  可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

  对面那可是实打实的二十多条精壮汉子,而且看那架势和眼神,明显也不是吃素的,多半也是练过的。

  这真要动起手来....

  自己这边四个人就算再能打,也顶不住对方二十多人一拥而上的“糟蹋”啊……

  瞬间就会被人海淹没,到时候就不是给下马威,而是自取其辱了。

  没错!叶凯能如此迅速地找到顾方远的落脚点,其消息源头正是来自秦奋。

  只不过秦奋本人此刻还在日本,而他关于顾方远动向的消息,又是从他二姐秦思兰那里辗转听来的。

  秦思兰或许是从父亲秦父,或者家里其他渠道得知了顾方远抵京并入住电视台四合院的消息,然后消息又是从监视者那里听来....

  这消息经过多人之口传递,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传到叶凯这里的时候,信息已经失真。

  重点全都落在了“顾方远来了北京”这件事本身,而“顾方远身边带了二十多人”这个在叶凯看来至关重要的细节,却被无意中忽略或者简化了。

  叶凯也是根据常理和自身经验去推断——来北京这种首善之地办事,安全根本不是问题,带上一两个贴身助理或者安保人员足矣,撑死了再多带两个处理杂务的。

  所以他觉得自己这边带上四个部队出身、身手不凡的好手过来,在气势和“物理说服力”上,绝对是手拿把掐,稳稳压制对方。

  正是这关键的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此刻门前这极度尴尬和被动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