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总督生气了-《太平天国的末路》

  麒龄上任闽浙总督之后,意气风发。

  “”左宗棠你得罪我亲家,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

  麒龄暗暗发誓,绝对不能让左宗棠做大,更不能让祖宗堂这个拥有实权的人好过。

  朝廷为了防止曾国藩的湘军做大,就提拔左宗棠,让左宗棠来抗衡曾国藩。

  可朝廷为了防止左宗棠做大,又将满人麒龄调任闽浙总督,成为左宗棠的上司,压制左宗棠。

  真是说来也奇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渣子。

  ........

  事情要从1862年7月说起。

  衢州城外附近的龙游城外,战场上左宗棠指挥楚军三面围攻龙游。

  而太平天国这边作为太平军的核心人物侍王李世贤却在南京, 一时抽不了身前来。

  若粮草充足,左宗棠的楚军极有可能很快攻破龙游。

  可战斗处于最关键的时候,闽浙总督麒龄在福建福州上任了。

  所谓闽浙总督,负责管理浙江和福建的军务,也就是说麒龄是福建和浙江第一把手。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手,麒龄上任总督肯定是想干一番事业出来。

  所以麒龄立马给正在浙江西部龙游作战的左宗棠,写了一封信。

  信中意思就是:

  “”朝廷厚爱,让我麒龄当闽浙总督,我要对浙江和福建负责“”

  “”如今剿匪工作越搅越乱,匪贼越缴越多,整个浙江几乎全盘丢失,朝廷震怒特派本官前来坐镇指挥“”

  “”左大你收到这封后,请立马起身,前往福州,与我共商剿匪大计“”

  “”时间定于7月20日“”。

  闽浙总督麒龄他的意思很明确, 要求左宗棠在7月20号必须到福州 商量剿匪事宜。

  左宗棠收到这封信后, 他有些诧异:

  “”我在浙江, 他在福建福州, 中间相隔八百里 如今 龙游战事告急“”

  “”麒大人,现在要我去福州,这不是耽误军情吗?“”

  ........

  左宗棠的师爷们听后也觉得言之有理:

  “”是呀,左大人......总督若有新的作战计划,他完全可以用快马送过来,何必要您几百里去福州呢?“”

  “”我觉得,他在难为你“”

  .......。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时间是7月5日,而闽浙总督麒龄却要求左宗棠在7月20号到达福州。

  15天要走800里这时间显然很仓促。

  若按照当时驿站传令兵每天换马,换人的奔跑,三四天就可以到达。

  但是那仅仅是送信件,送军报而已。

  可左宗棠是一个凡人,并不是驿站的驿卒,所以他不可能做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奔跑。

  所以左宗棠认为闽浙总督麒龄在为难他。

  当然,现在龙游大战处在最关键的时刻,左宗棠也不可能去福州。

  “”我不去福州......我去了这边怎么办?,你回个信告诉总督,说咱们这边战况紧急,我去不了“”

  ........。

  左宗棠一边说,一边挥了挥手,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可师爷却说:

  “”您不去的话,最起码要向总督大人说明缘由呀,听说总督麒龄这个人不怎么样,小心他记你的恨“”

  .......

  左宗棠是个孤寡自傲,脾气暴躁的性格,他认定的事几乎都是说一不二,一定要干到底。

  但是孤寡自傲不代表为人处事差,所以左宗棠想了想于是听从了师爷的话

  随后他又转头拿起营帐内的纸和笔,手下师爷见状,立刻给他磨墨。

  左宗棠抄起笔也立刻回写了一封信,首先他在信中祝贺了一番麒龄:

  “”恭喜大人当上闽浙总督 恭喜恭喜,实在可喜可贺“”

  .......

  然后他在信中开始讲述自己不愿离开龙游,不能去福州的原因:

  “”龙游乃我军进入浙江复地的交通要道,我楚军已经将龙游三面包围,要不了多久,必将攻克龙游“”

  “”如此关键时刻,属下实在抽不开身,请总督大人见谅“”

  “”他日战事结束,属下必亲自前往福州赔罪“”

  .......

  左宗棠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他这封信写的既诚恳,又真诚,一般人看着都会动动。

  可左宗棠本来这样写就算了,没想到他还在信件的末端,竟然向闽浙总督麒龄要起了粮草和军械。

  “”大人,我军队伍每天作战消耗极大,后勤保障难以为继“”

  “”希望大人能从福州调一些枪炮弹药,前往浙江“”

  .......

  左宗棠先在信中吹捧了一下麒龄,然后再讲述自己的困难,最后直接问麒龄要炮要枪,这番操作的确让人大跌眼镜。

  然后派了一位师爷前往福州,代替自己庆贺麒龄升任浙江巡抚。

  ........。

  到了七月十几日

  浙江以及福建的各地官员,纷纷到达福州,他们有的人是来商讨剿匪大计的。

  但是大部分人带了金银财宝,以及稀世珍宝,借着商讨剿匪大计的名义,来巴结闽浙总督麒龄。

  “”恭喜恭喜......“”

  “”恭喜大人荣登总督之位......“”

  “”能够为大人办事,乃是我等三世修来的福分“”

  ........。

  总督府门前,车水马龙,拍马屁的比比皆是。

  闽浙总督麒龄是个好面子的人,见自己手底下大小官员,参战将领,共计几百人不远几百里来福州向自己祝贺,他高兴得合不拢嘴。

  瞬间年轻了几岁。

  总督麒龄也热情宴请这些人,因为当时人数非常多,人进人出的,又热闹非凡,所以也没有搞清楚哪些人来了,哪些人没来。

  直到三天后,总督麒龄召开军事会议,在点名的时候,当点到左宗棠,却发现左宗棠人没来,而是左宗棠的师爷送来了一封信。

  总督麒龄有些微怒,他没有接过信,而是看着师爷手中的信,冷言道:

  “”这是什么?“”

  左宗棠的师爷赶紧回答:

  “”这是我们左大人花了一晚上,给您写的信,请总督大人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