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8章 谁敢动南京?,我杀谁?-《太平天国的末路》

  .......

  恭敬王此话一说 群臣们又跟着起哄,他们操着京城的口音:

  “”哎哟喂.....这个办法好“”

  “”让李鸿章来打南京 既可以制衡曾国藩 又可以剿灭长毛,一举两得“”

  “”恭亲王.......高!!!“”

  “”实在是高呀“”

  慈禧听后也是眼前一亮,他当即下旨,用柔里柔气的语气说道:

  “”那就让李鸿章来打南京吧“”

  “”不过.....再调李鸿章来南京之前,先通知一下曾国藩“”

  “”免得他们俩新生间隙“”

  ........

  慈禧的此番做法肯定是对的,他在紫禁城深宫当中也知道,在外作战的将领把功劳看得比命还重。

  曾国藩围着南京城打了快两年,若这个时候把李鸿章调去打南京,用屁股想也会知道,曾国藩肯定心里不舒服。

  曾国藩两兄弟拿下南京,那么剿灭太平天国这样的巨大功劳,就是他们两兄弟的。若把李鸿章掺和进来,还真有可能会出岔子,搞不好的话,两军还会发生冲突。

  ........

  可明知道李鸿章去打南京,曾国藩肯定会不满意,但是慈禧必须要这样干。

  南京打的太久,朝廷扛不住,南京城一天不破,整个太平军就一天也不会放下武器。

  所以慈禧决定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来。

  首先慈禧太后以小皇帝的名义给两江总督曾国藩下了一道懿旨:

  “”李巡抚(江苏巡抚李鸿章)已经在半年之内拿下了苏州,无锡,苏南地区快要收复,形势喜人“”

  “”曾总督你的南京都快打两年了,打不打得下来?“”

  “”再耗下去,朝廷也支撑不住呀,现在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务必拿下南京“”

  ........

  慈禧太后玩手段玩的很溜,她没有在圣旨中提让李鸿章去打南京的事儿,而是用李鸿章的光辉事迹来质问曾国藩。

  曾国藩在朝中有人,所以他早就收到消息,朝廷军机处开了一场会,要李鸿章来打南京。

  所以当时曾国藩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就跟弟弟曾国荃,以及军师赵文烈等人商量。

  “”我接到密报,朝廷现在嫌弃我们打南京打的太久,他们想让李鸿章来帮忙打南京“”

  “”应该过个七八日,圣旨就会到达,到时候咱们怎么办?“”

  .......

  弟弟曾国荃性格暴躁,他听到朝廷要让李鸿章来打南京,当即气愤不已:

  “”李鸿章来南京?,这不是来和我们抢功劳吗?“”

  “”不行“”

  “”绝对不行“”

  “”我觉得不允许任何人插手南京“”

  其实弟弟曾国荃的想法,几乎代表着当时整个湘军的想法。

  大家打仗已经打了十多年,这十多年从东打到西,从南打到北,死了多少亲朋挚友,熬过了多少血和泪。

  整个湖南人几乎都参与了这场战争,儿子死的父亲,兄弟死了哥哥,老师死了学生,好不容易撑到今天。

  南京是块肥肉,也是太平天国整个财富中心,攻下南京城后不仅得到巨大功劳,而且还会流芳百世。

  所以大家怎么可能放弃呢?

  面对弟弟曾国权这样的暴怒,曾国藩很无奈的说:

  “”现在不是李鸿章来不来的问题“”

  “”而是朝廷要求李鸿章来打南京的问题“”

  “”朝廷若要李鸿章来打南京,咱们能阻止吗?

  .........。

  可弟弟曾国荃听后,两眼一睁,露出凶狠的眼神,然后伸出手在自己脖子上比划了一下,狠狠的说:

  “”朝廷让李鸿章来,那是朝廷的事“”

  “”倘若李鸿章敢来,我就做掉他,天王老子来了,都不管用“”

  ........。

  曾国藩听后吓得一哆嗦。

  毕竟李鸿章是自己的门生 又是朝廷的巡抚 倘若他真的想来南京抢功劳,以弟弟曾国荃的性格还真的做得出来。

  可一想到自己一手提拔的门生李鸿章来抢自己的功劳 曾国藩肯定是咽不下这口气啊。

  后来曾国藩想了好久,最后说了一句:

  “”那到时候再说吧“”

  “”我了解李鸿章 , 他不会这样傻,他若真改来南京,你们自己看着办“”

  .........

  此时曾国藩从话语中已经默认了, 若李鸿章敢来南京 弟弟曾国荃要杀李鸿章.,他又管不了。

  后来事实证明 谁想动南京 就是在找死。

  许多人听过刺马案吧?

  有个改编“”刺马案“”的电影,名字叫做投名状, 讲述的就是那个故事。

  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 曾国藩的湘军成了朝廷的心头大患 。

  于是慈禧太后把朝廷官员马新贻调到了南京, 升任两江总督。

  慈禧想让两江总督马新贻暗中调查曾国藩以及他手下湘军一些见不得人的勾搭, 从而肢解湘军。

  曾国藩,曾国荃等湘军大佬当然知道 这是朝廷派马新贻在暗中调查自己。

  曾国藩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找了个借口,做掉了两江总督马新贻。

  后来慈禧知道两江总督马新贻是曾国藩杀的, 曾国藩也知道慈禧知道两江总督是他杀的。

  但是两人都没有捅破这层纸 这事儿就不了了之。

  .........

  所以现在李鸿章若敢来南京 他基本上也是死路一条,非死不可。

  果真没过几天

  朝廷就发来圣旨质问曾国藩 :

  “”为何南京打不下来?“”

  朝廷给了曾国藩三个月的时间。

  曾国藩于是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疯狂的挖掘地道,埋炸药,不断的对南京城发动猛攻。

  可南京城依旧岿然不动,。

  曾国荃为了防止李鸿章进入, 他抽掉一部分部队 将前往南京的道路给封锁。

  湘军人数本来就少,这样还抽掉了一万多人去堵路,防止李鸿章进入南京,那么攻城的部队就更加少了。

  南京城就更加打不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