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决战正式开始。-《太平天国的末路》

  ..........

  陈坤书虽然躲在常州。

  忠王李秀成怀疑陈坤书的忠诚度,但是两人并没有撕破脸,还是属于上下级关系。

  所以李秀成为了试探陈坤书,三次给他发调令,让他带兵来浒墅关与李鸿章决战。

  陈坤书收到忠王李秀成的调令之后,他其实也陷入了犹豫。

  第一,陈坤书兵少,既要守住常州,又要派人增援许墅关,实在有些吃力。

  第二 从常州到苏州浒墅关按现在的直线距离应该有一百六十里。

  但是在古代,道路一般是弯弯曲曲的,绕过群山,绕过河水,所以真实的距离最少达到两三百里,可以说是路途遥远。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坤书不知道忠王李秀成要他去浒墅关,是出于真心让他救援,还是把自己骗过去,趁机逮捕自己。

  所以这些因素让陈坤书心理总是有疙瘩。

  不去嘛.....忠王李秀成会震怒。

  去嘛.......说不定就是去送死!!!

  忠王李秀成身边的小人太多,许多人在忠王李秀成的面前胡言乱语中伤陈坤书。

  从种种迹象表明忠王李秀成已经对陈坤书的忠诚度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当时陈坤书的手下都劝陈坤书:

  “”护王.....别去,李秀成是骗你过去的“”

  “”您要是去了,必然是九死一生,还是不去为妙“”

  ........

  叫陈坤书别去的人比比皆是。

  可陈坤书再三思考之后,他觉得不去反而不好,他说:

  “”忠王虽然怀疑我,我也做过背刺忠王的事情,是我不对“”。(陈坤书找洪秀全要求封王)

  “”倘若我今日再不接受忠王的调令,恐怕投降青妖这子虚乌有的事儿,反而越描越黑“”。

  ........。

  最后陈坤书还是决定去许墅关

  大家见护王心意已决,众人架不住,只好让他前去。

  为了快速赶到许墅关,陈坤书仅仅带了两千人的马队,日夜兼程,赶往许墅关。

  这两千人的马队,可是陈坤书麾下唯一的骑兵了。

  .........。

  许墅关这边.......。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从无锡赶到了许墅关。

  此时许墅关上,太平军众将云集,七八个王,几十个将,不过好在大家信心满满。

  青妖随时可能进攻。

  所以李秀成一来到许墅关就召集众人开会, 等众将到齐之后,李秀成环顾四周,仿佛在扫描某个人。

  确认某个人不在场之后,李秀成有些不悦,冷言道:

  “”陈坤书怎么没有来?“”

  ........

  李秀成旁边的来王陆顺德,赶紧给李秀成解释道:

  “”祁秉忠王,陈坤书已经向我说明了情况“”

  “”他在城外,他这次带了我们急需的骑兵来了,现在他在安排防务事宜“”

  “”不能前来开会,不过他说,您只要下命令,他就立马执行“”。

  ........

  听到陈坤书带了骑兵过来,李秀成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没有刚才那么凝重了。

  这些日子李秀成心情特别难受,难受的像吃了屎一样。

  战场上一败再败,天天传来的消息都是坏消息,没有一个好消息,压力大到都快把人逼疯了。

  李秀成也许是累了,旁边有凳子他也没想去坐,而是一只手靠在桌子角上,斜站着,开始给众人打气:

  “”我们与清妖作战,连败数场,丢掉数个城池,苏州就在我们后面,我们能不能守住苏州就看这场大战“”

  “”青妖虽强大,但也只是火力比我们强。但是论意志力,论不怕死,我们天军比他们强一百倍,今日本王亲自督战,我军必胜“”

  ........

  当李秀成喊出那句“”我军必胜“”的时候,所有人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敷衍,也是高声呼喊:

  “”我军必胜......“”

  “”我军必胜......“”

  声音之洪亮,震侧整个营帐.......。

  现在的太平军喊着口号,永远比他们作战的能力强。

  ........

  李秀成决定对清军以包抄迂回的战术,进行打击,采取兵分三路,主动出击。

  正面太平军队伍由比王伍贵文,宁王周文佳,来王陆顺德等几个王带领,直接朝淮军正面阵地冲击。

  另外两路人由陈坤书手下的骑兵,和纳王郜永宽手下的骑兵,进行左右包抄。

  .........

  这套左右包抄的战术,是忠王李秀成津津乐道的战术,此战术已经用了几十回,几乎都是逢战必胜。

  清军只要一被包抄,基本上不打自溃,望风而逃。

  .......

  这次李秀成也决定用左右包抄,正面进攻的方法,来突破围城的李鸿章防线。

  1863年11月1日。

  李鸿章本以为自己会率先攻城,可没想到城内的太平军突然涌了出来,朝他的阵地拼命冲锋。

  太平军竟然主动进攻自己,这是李鸿章没有想到的,淮军只有反击。

  淮军已经不是两年前那些毫无战斗力的叫花子,他们在战场上经过千锤百炼,已经浴血重生了。

  战场教他们打仗,他们的战斗力已经可以说是整个大清帝国队伍中作战能力最强的一支队伍了。

  所以面对数千如洪水般的太平军冲锋,淮军并没有慌乱,他们很有纪律的排成一排,不慌不忙的抬起手中的洋枪,瞄准,等待发射的指令。

  “”500步 400步 300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