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赶路!-《太平天国的末路》

  .........

  忠王李秀成听后,脸色越发难看,他嘀咕道:

  “”千余斤?.……... 我们省着点用,一天消耗也要一万余斤,这一千余余斤能顶什么用?“”

  “” 附近百姓变得这么艰难吗,青妖是铁定了心要饿死我们“”

  “”这招真够狠“”

  ..........。

  大将郜云宽也随声附和忠王李秀成说:

  “”我军如今困难重重,火炮又发挥不了作用,光靠人命去填,弟兄们扛不住“”。

  .........

  然后他又转头对着众人说:从目前来看,草鞋岭肯定是不能打的“”

  “”草鞋岭死了这么多弟兄,大家也不要去想着报仇了,就让他们就地而安吧“”

  “”我建议咱们立刻转移,从别处在寻找道路进湖北。“”

  .........。

  郜云宽把话说完,其中有人说了一句:

  “”那我们能去打哪里呢?没粮食,哪儿都去不了“”。

  .........

  李秀成看着他们之间的对话,他知道每个人心里都很难过,大家只是装作强颜欢笑而已。

  最后还是李秀成拍板决定:

  “”我们在这里再等两天吧,看外出的探子查探哪里有粮食,咱们就去哪里“”

  “”先把粮食解决再说,没粮食,啥都干不了“”

  ..........。

  李秀成的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大家只能等。

  太平军十几万人在草鞋岭一等,就是等了三天,果然三天之后,来了消息。

  一名探子风尘仆仆的赶了过来,他向大家汇报:

  “”一百里外的庐江城,仓库内有粮草,还有武器,炮弹“”。

  .........。

  大家在这里等了三天,这个消息来的太及时了,得到消息后,大家纷纷欢声雀跃:

  “”太好了......咱们去打庐江,正好可以从庐江,舒城绕到进湖北“”

  “”有了粮食,咱们再也不怕清妖了“”

  .........。

  这个消息如大旱甘霖,简直像一场及时雨一样来的太及时了,太平军人人为之兴奋。

  李秀成也难得愁眉舒展,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

  可这名探子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众人有点傻眼。

  探子面露难色地说:

  “”庐江城粮草武器颇丰,可据手下调查,城内清妖六千人 青妖头子叫吴长庆“”

  “”听说庐江城是清妖重点把守据点,是专门用来阻挡我们西进的“”

  “”咱们想要去打,估计又是一番恶战“”

  .........

  探子所说的话,让众人心里凉了一截,不过还是有人咬牙切齿的说:

  “”恶战总比饿死人好,庐江就算铜墙铁壁,我们也非打不可“”

  .........。

  也有人反驳道:

  “”人家都已经做好了防备,咱们再去打,会不会又像这个草鞋岭一样?“”

  “”看似弱小,实则难缠,会不会又在那里浪费时间,消耗生命?“”

  ........。

  说这些话的人,都是英王陈玉成以前的部将。

  英王陈玉成的一些部下,比如吴如孝也跟着起哄,他对李秀成说:

  “”忠王,我不是针对您,我这个人很直,有什么说什么“”

  “”要不是您忠王用人不当,怎么会让骆国忠这个王八蛋投降清妖?

  “”您跑到常熟平定叛乱耽误了一个月,咱们今天怎么会陷入如此境地?“”

  “”这一个月的时间,足足让清妖有所防备“”

  “”看 ........现在恶果显现出来了吧?“”

  .........。

  英王陈玉成死了之后,陈玉成的一些部下普遍都对忠王李秀成心生不满,认为是李秀成故意不救英王陈玉成。

  虽然陈玉成死后,天王洪秀全调动这些人归于李秀成指挥,但是这些人并不是真心服从李秀成。

  总是暗中拆忠王李秀成的台。

  这不,李秀成现在兵败草鞋岭里,这些人就幸灾乐祸的跳了出来。

  也是.........李秀成为了自己江浙的大本营,丢下十几万人马,跑到常熟去平定叛乱。

  这又间接的让曾国藩有了充足的准备,进行坚壁清野。

  皖南地区湘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他们做出了重大部署

  他们在太平军即将或者准备进攻的路线上,重点设防,周围坚壁清野,就等着太平军来闯。

  这些重大失误,归到忠王李秀成的头上,也是说得过去的。

  李秀成听到吴如孝他们没轻没重的说一些风凉话,他知道自己理亏,便没搭理他们。

  ...........。

  1863年4月28日

  太平军在李秀成的指挥下,悄悄的退出草鞋岭,能走路的伤员都带走了,受重伤的则“”就地安置“”。

  什么叫做就地安置呢?

  所谓的就地安置,其实就是不管了,任他们自生自灭。

  那么有人会说李秀成狠心了。

  其实并不是忠王李秀成狠心,而是他真的无能为力,再加上在那个时候人命如草芥,没人会在乎这些人的生死。

  当时安徽,江西地区发生瘟疫,尸骨赤骠千里,饥饿流民上百万,百姓易子而食,纷纷加入朝廷剿匪队伍 ,或者是造反队伍,所以人在那个时代是永远不缺的。

  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湘军,他们缺的是后勤粮草物资,缺的是能打仗的洋枪,火炮,所以史上点把人其实都是无伤大碍的。

  李秋成带领大军从草鞋岭出来之后,一路往庐江奔去。

  大军行军在荒野之中,几十里没有看到一个活人,到处静悄悄的。

  漫山遍野的土地都长满了杂草,这都是以前地主家的舍不得租给佃户的肥沃旱地呀,如今无人打理变成了荒地。

  有的地方杂草长得一人多高,很是壮观,有的地方上面的草营养不良,快要枯萎。

  大军队伍中,两个赶路的太平军士兵肩上扛着洋枪,在杂草中穿行。

  一名年纪小的少年,看到一个长满新草的地方,很好奇准备去踩。

  旁边一名年纪大的老兵赶紧制止:

  “”别踩那些杂草“”

  “”杂草长得高的地方,底下埋了人,踩到他不吉利,小心那些冤魂来找你“”

  ........。

  少年吓得一哆嗦,赶紧绕路而行。

  部队一路行军几十里看不到一个人烟,行军队伍稀稀拉拉地拉了十几里长,大家疲惫不堪。

  周围就连一棵完整的树都看不到,每棵树上的树皮都被剥得干干净净。

  到处都是新坟,这里一个那里一个.........

  真是奇了怪了,周围安静的可怕,连一只鸟叫都没有。

  终于前锋派来的传令兵,来报告:

  “”前方过了这座山,有一座村庄“”

  忠王李秀成一喜:

  “”吩咐下去,咱们今天就在那里休息吧“

  “”赶了一天路,都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