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直追马皇后了!-《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朱桂不仅捷足先登,解决北元之患,更是一举端掉了敌方的老巢,汗庭不复存在!

  二人心中暗叹,今后在军事上恐怕要被朱桂远远甩在身后,沦为陪衬。

  羞愧之余,两位王爷只得默默收兵,回归京城,连言语间都透着几分萎靡,不敢张扬。

  文学治国不及朱桂,如今就连军功也要甘拜下风,两人眼前的道路似乎一片模糊,找不到方向。

  ---

  京城南京,繁华之地。

  北元可汗孛儿只斤氏父子及其重臣的首级送达皇城,朱桂之名借由这份赫赫战功,迅速传遍大明江山的每一个角落。

  无论官民,无人不晓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英名!

  “你们听说了吗?北元余孽被彻底铲除了!”

  “是啊!还听说汗庭都被捣毁了,可汗的首级直接送到了南京城!”

  “嘶——!敌方可汗的首级居然送到了京城?到底是我大明哪位将领立的功?”

  “嘿,你这就孤陋寡闻了,不是将军,是陛下的十三子代王的杰作!”

  “什么?灭北元可汗的竟是藩王的手笔?”

  “不止呢,还听说代王除掉了北元太子和众多大臣!”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惊叹之声此起彼伏。

  如此多的北元高层被铲除,简直像是将北元的顶层建筑一扫而空!

  人们无不惊叹,一位藩王竟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战果,实属罕见!

  更有好事者言及:

  “听说陛下召代王进京受赏,他却屡屡推托,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此言一出,众人又陷入遐想之中。

  代王刚刚建功,便婉拒圣旨,难道是功高自傲?

  皇帝将会如何应对,引人揣测。

  ---

  而在大同府,离工业区不远的河流下游,朱桂立于小丘之上,目睹卫队协助百姓迁移。

  此处,是他选定的新型工厂地址,一家前所未有的化工厂即将在此崛起!

  因朱桂的壮举,完成了系统内的竞争任务,收获系统赠送的完整化工技术体系,故而他着手选址建厂。

  这也是他迟迟未赴京城的真正原因。

  选址谨慎,朱桂考虑周全。

  河流下游最适合化工厂,既满足大量用水需求,又能将废水引流,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因此,朱桂还特意安排百姓迁往新区,此地十里的范围内,再无寻常人家。

  他力求将化工厂对民众生活的干扰降至最低。

  地点既定,迁民工作完成,工厂建设随即启动。

  在系统的图纸与物资支持下,化工厂的落成指日可待。

  朱桂更期待化肥与强力炸药的诞生,预感那将是另一场轰动。

  当然,朱桂的雄心不仅仅局限于化工厂。

  他经由工业区,还捣鼓出蒸汽火车,大小参照货车设计。

  对于汽车轮胎,他发明了橡胶材质,让明朝的车辆也能在曲折的道路上飞驰,甚至在传说中的秋名山留下印记。

  冬至将至,万事俱备,朱桂终决定前往京城。

  京城接到消息,一片沸腾。

  朱桂终结北元高层,却迟迟未受封赏,一直驻足大同。

  而今,他的到来无疑牵动了万千目光,百姓们纷纷放下手中活计,拭手围观,聚集于京城北门,只待一睹风采。

  “小十三,终于愿意见父皇了。”朱标立于迎宾队列之前,眺望北方,感慨万千。

  他此次代表朱元璋,亲自迎接朱桂。

  不仅如此,随朱标而来的,还有众多大明的文武高官,阵容庞大。

  朱标内心复杂,毕竟当初是他建议朱桂班师回朝,而朱桂拖延时日,令他好奇这段时间朱桂究竟在酝酿何等秘密。

  但不论如何,得知朱桂真的归来,朱标的喜悦溢于言表。

  正当朱标沉思之际,一阵惊呼打断了他的思绪。

  “快看,那边是什么?!”

  朱标循声望去,只见北方官道上,数十辆庞大的铁轮巨兽正疾速驶向京城!

  百姓们从未目睹如此奇观,惊叹与惊慌交织,不少人吓得四散奔逃。

  唯有朱标,脸上露出苦笑,他猜这必是朱桂的杰作无疑。

  果然,随着这些钢铁巨兽的逼近,朱标清晰可见,它们皆由蒸汽驱动,而目前唯有朱桂掌握了蒸汽机技术。

  .这些无疑又是朱桂的新创造!

  车后拖曳着巨大的车厢,气势非凡。

  朱标虽有所猜测,但当朱桂打开蒸汽车窗,挥手邀他上车时,他仍不免心头一紧。

  这个小十三,总能带来惊喜!

  随后,在百官与百姓的惊叹声中,朱标登上了蒸汽火车。甫一坐定,便觉体验非凡,舒适非常。

  ---

  南京皇宫之内。

  朱元璋在殿门外徘徊,目光不时投向宫门。

  他虽派朱标迎接朱桂,但内心的焦灼并未减退,不自觉地每行几步便向宫门方向张望。

  “唉。”

  朱元璋左盼右盼,朱桂的身影却迟迟未现,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心里那关于北伐的千千万万疑云,就等着朱桂来给他一一解开呢。

  可朱桂就像是人间蒸发,硬是没个影儿。

  这下可真把朱元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心想着,早知如此,自己也该出门迎一迎,这样一来,不就能早点问个明白了,何至于在宫里枯等?

  正当朱元璋心中的烦躁难以自制之际,

  宫门外,一个小跑而入的锦衣卫,边跑还边高声喊道:“陛下,代王殿下到了!”

  一听这话,朱元璋紧锁的眉头忽地舒展开来。

  这小子,总算是来了!

  先前胆儿肥了,竟敢放他老爹鸽子!

  朱元璋心里打定了主意,待会儿见了朱桂,先诈他一诈,问问为何不遵诏回应天府,倒是在大同府耽搁这么久。

  至于北伐中,他是如何一举端掉北元指挥中枢的英勇事迹,留待日后详谈。

  想及此,朱元璋的心情平复不少。

  “嗯,我知道了。”他微笑着对那气喘吁吁的锦衣卫说,仿佛刚才那个心急如焚的人不是他一般。

  “陛下不去瞧瞧吗?外面可热闹了。”锦衣卫作为朱元璋的心腹,见他心情好转,便也笑眯眯地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