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始终相信自己能主宰命运-《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朱元璋更是不可思议地看着赖璞。

  他相信赖璞是忠心的。

  换句话说。

  朱桂真赚了六千万两银子?

  然后给大同府缴纳了五百万两税,加上大同府原有的五十万两。

  就成了奏本上说的,五百五十万两银子?

  但这到底是怎么赚的?

  朱元璋懵圈了!

  朱桂望着既懵又震惊的众人,

  不由自主地笑了。

  这就是朱桂刚才敢于反驳朱元璋的底气。

  因为他本身没错!

  有错的是其他两位藩王!

  以及不明真相的众人!

  常言道,领先一步是天才,领先两步是疯子。

  朱桂整整领先了一个时代,用超越时代的手段和技术,狂赚了六千万两银子!

  在朱元璋等人眼里,他们理解不了朱桂的高度,便以为朱桂在造假税收!

  事情就是这么个经过。

  在朱桂自辩无效后,看来锦衣卫能帮他洗清冤屈了。

  “……”

  朱元璋望着面带微笑的朱桂,一时还难以接受赖璞的话。

  毕竟大明朝一年的税收总共才两千多百万两银子!

  如今朱桂一个人就赚了六千万两银子?!

  这卖的啥宝贝?

  难道是皇家御品?

  如果不是皇家御品,

  朱元璋想象不出有什么东西能在短时间内卖出六千万两的天价!

  这数目足以撼动国本!

  但此刻朱元璋心中还有很多疑问,于是默默地穿上龙靴。

  朱元璋先悄悄扫了朱桂一眼,

  然后对赖璞和曹炳麟使了个眼色,随即步入站内房间。

  为了避免刚才那种尴尬的局面,

  这次朱元璋决定私下问清楚。

  “陛下叫你也过去。”

  曹炳麟一脸茫然时,作为朱元璋心腹的赖璞朝房间努了努嘴。

  曹炳麟立刻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曹炳麟刚才还在纳闷朱元璋给他眼色做什么,原来是开个小会。

  随即曹炳麟紧张起来!

  毕竟被叫去的只有锦衣卫指挥使和自己,而锦衣卫指挥使是陛下的人。

  换句话说,只有自己是外人!

  想必陛下是想从自己这里找到突破口,想到这,曹炳麟咬紧牙关!

  自己一定要稳住,绝不能辜负了代王殿下!

  接着,曹炳麟如同赴刑场一般,走向朱元璋所在的房间。

  “那个小混蛋到底给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竟敢欺骗我?!”

  二人刚进房间,朱元璋威严的声音如惊雷般响起。

  嘶——!

  尽管曹炳麟早有心理准备,但仍被吓得一哆嗦。

  赖璞听了也是浑身一震。

  接着,

  曹炳麟二话不说,“砰”地跪倒在地,对着朱元璋哭诉道:

  “陛下,冤枉啊!”

  “微臣没拿代王殿下一点好处!”

  “不仅如此,代王殿下到大同府后,臣还跟着受了不少苦!”

  朱元璋听曹炳麟说得诚恳,不像作伪,不禁眉头皱得更紧。

  难道曹炳麟的税收奏折真不是受朱桂指使伪造的?

  难道朱桂真能在短期内赚到六千万两银子?

  朱元璋想不通。

  好在当事人在此,于是朱元璋问曹炳麟:

  “那你来说说,那小子是怎么赚到六千万两银子的?”

  同时朱元璋提醒道:

  “你说的每句话最好都别掺假,我们会让锦衣卫核实的。”

  在提问时,朱元璋心中的怒气已经平息不少,更多的是疑惑。

  要知道,哪怕把整个大同府卖掉,也很难卖到六千万两银子。

  而在大同府的朱桂又是如何赚到六千万两银子的?

  卖工业区的产品?

  朱元璋刚冒出这个念头,便立即否定了。

  朱桂的工业区才刚开不久,即便是钢铁和焦炭质量再好,

  产量终究有限。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有价值六千万两银子的货物,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面对朱元璋询问朱桂如何赚到六千万两银子的问题,

  曹炳麟想起了朱桂所卖之物,

  眼神闪过一丝惊讶。

  虽然曹炳麟已经知道卖的是什么,但每次想到都会被朱桂的想法震惊。

  “其实,代王殿下并没有卖任何实体物品……”

  曹炳麟坦诚地说出了实情。

  “啥玩意儿?”

  朱元璋当场呆住了。

  这到底是个啥状况?

  朱桂没卖任何实体物品,竟然能大赚六千万两银子?

  这不是逗鬼玩呢?

  “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

  朱元璋脸色不太好看,盯着曹炳麟。

  曹炳麟这是在开国际玩笑吗?

  但他难道不明白,这是在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和全家族的命运开玩笑!

  见到朱元璋那不悦的表情,

  曹炳麟不敢卖关子,连忙再次解释道:

  “虽然代王殿下没卖任何实物商品,”

  “但他给商人们卖的是名额啊!”

  曹炳麟这一解释,

  非但没让朱元璋放心,反而让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没卖东西,反而卖起了名额,凭这个赚了六千万两银子。

  什么名额能这么金贵?

  卖的是当官的位子?

  难道朱桂在卖官鬻爵?

  想到这儿,朱元璋脸上的阴云更浓了。

  “你的意思是说,那个小子朱桂,给商人们卖了当官的名额?”

  “但是大同府所有官职加起来也不值六千万啊,他是不是还敲诈了商人?”

  朱元璋连串抛出几个猜测。

  曹炳麟一听,神色一惊!

  这又是什么操作?

  咋还给代王头上多添了几顶罪名?

  况且朱元璋说的朱桂,卖官又敲诈的,不知情的还以为朱桂造反了呢!

  眼看朱元璋的思维越来越偏,

  曹炳麟觉得要是再不说明白,朱桂怕是要百口莫辩了。

  于是曹炳麟组织好语言,继续向朱元璋解释:

  “陛下,您搞错了。”

  “代王殿下并非卖官员位子给商人们,也没敲诈商人们。”

  “而是通过授予商人们销售权的方式,赚得了六千万两银子。”

  朱元璋听了,下意识问到:

  “这销售权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身为大明朝的皇帝,朱元璋从没听说过“销售权”这词!

  而且这销售权能卖六千万两银子?

  这到底是咋回事?

  那一刻,

  朱元璋感到了一丝迷惘。

  他以往很少迷惘,

  哪怕是小时候穷困潦倒,哪怕是义军内部争斗,无论发生什么,

  朱元璋总能积极面对,

  始终相信自己能主宰命运,

  始终觉得可以做些什么去改变眼前的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