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朕心里有谱了-《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这让他悔恨不已。

  要是早道歉,就不必受那么多苦。

  但男人接下来说的话,让国王既惊又悲。

  “父王,我暂时不回去了。”

  “我已经习惯了那里,有许多事等着我去处理。”

  “而且国家需要大量石油,我在那儿能监督开采。”

  “就当作是对国家的报答吧。”

  听完这话,国王满意地点了点头。

  没想到,儿子竟有这般胸怀,愿意牺牲自我,为国家谋取更多利益。

  也因此,国王彻底改变了对国王的看法。

  看来,让他去中东并非没有好处。

  作出这样的决定,国王也下了很大决心。

  他又怎会不想留在自己的国家,这样就无需在外漂泊。

  但作为国王,就必须心系国家大事。

  此外,大明朝的发展也让他眼红不已。

  他决心要让自己的国家更快发展起来。

  唯有如此,才不必低声下气求助他人。

  至此,他在国家中的身份完全恢复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半年已过。

  这半年里,大明朝积攒了不少石油储备。

  接下来,就要进行大规模的石油炼制。

  在这半年中,朱桂建起了一座大型工厂。

  石油炼制是重工业,需要足够空间操作,且对环境的污染极为严重。

  选中的位置,是在边境线上一片荒漠。

  这片沙漠人迹罕至,造成的污染影响不大。

  “炼制方法我已经教给你们了。”

  “这半年,你们都有所了解了。”

  “接下来,是个大工程。”

  朱桂对着眼前的人说。

  这些人是他精心挑选的。

  他们将在那荒无人烟的沙漠长期工作,意味着他们将在那里度过漫长的时光。

  “殿下,我们明白。”

  “为了大明,牺牲这点自由算得了什么?”

  一名魁梧的年轻人认真说道。

  在人群里,朱桂挑出了一个厂长。

  “王聪,以后这儿你全权管了。”

  “炼油时有啥问题,你得兜着解决。”

  “那些招数,我信你记得门儿清。”

  朱桂盯着王聪说。

  听了这话,王聪使劲点了头。

  这半年,王聪受的培训严着呢。

  几乎每天窝在实验厂,吃喝拉撒都在那。

  他自己也拼了老命,最后让朱桂瞧上了。

  如今的王聪,单枪匹马能搞定上百个难题。

  他背后的工人,个个都是高手。

  全是朱桂亲手调教的。

  说起来,他们可是大明国首批石油炼化工人。

  很快,工人们都上了生产线。

  他们各司其职,像是“八九七”一样有序。

  大家配合得天衣无缝。

  眼见石油炼制步入正轨,朱桂放心地离开了。

  朱桂一回去,就开始盘算扩产汽车的事。

  大明国整个儿正朝工业国转呢。

  不再是光种田的大国,各行各业都是世界顶级。

  就算没现代科技,也挡不住大明进步的脚步。

  就是发展速度慢点儿。

  有天,大明国传来了坏消息。

  大明的太子因为病重,撒手人寰了。

  这消息一出,皇宫里像炸了锅。

  特别是朱元璋,心里那叫一个悲愤交加。

  他心里明镜似的。

  太子没了,他就得在其他皇子里另挑一个太子。

  一众皇子里,也就朱桂最合适这位置。

  再说了,很多大臣也在催着朱元璋立新太子。

  “这事儿缓缓再说吧。”

  “太子刚走,太快定这事不合适。”

  朱元璋无奈地说。

  大臣们听他这么一说,也就不好再多嘴。

  但他们心里都有了谱。

  那就是朱桂。

  论对大明的贡献,还是民心所向,朱桂都当仁不让。

  其他皇子,要么力不从心,要么有心无力。

  他们都想当新太子,但也清楚,这宝座不属于他们。

  时间久了,都摆烂了,几乎不再涉足皇族内部的斗争。

  现在,只想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

  别的事,根本不往心里去。

  头七那天,全国上下都哀痛至极。

  京城的老百姓都出门相送。

  葬礼上,朱元璋硬生生憋着泪。

  这回,他是真没办法了。

  太子这一走,就意味着要立新太子。

  朱桂,成了唯一人选。

  朱元璋要是选别人,大臣们怕是不乐意。

  到那时候,又得闹一场风波。

  葬礼后,朱元璋好几天都没上早朝。

  大臣们都明白,皇上还沉浸在悲痛里。

  也没急着推新太子。

  大概过了半月,突然通知上早朝。

  这回的早朝不一般,所有皇子都进了皇宫。

  大臣们一看,就知道朱元璋打的什么算盘。

  明摆着,要借这机会推选新太子。

  皇子们面面相觑,对这事都有些不敢信。

  即便这样,他们也做足了心理建设。

  朱元璋望着下面的大臣,勉强平复心情。

  “新太子的人选,朕心里有谱了。”

  “爱卿们的提议,朕听进去了。”

  “从今天起,十三皇子朱桂就是新太子。”

  说完,朱元璋起身离座。

  然后,头也不回地往内宫去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懵了。

  朱桂能感觉到,朱元璋下这个决心有多难。

  确实,这不是朱元璋真心愿意的。

  是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烦,才做的决定。

  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如愿以偿当上了太子。

  太子是自己了。

  那皇帝的位子,还会远吗?

  接着,其他皇子也纷纷退出了皇宫。

  这样的结果,他们早有心理准备。

  既不惊也不喜。

  除了大皇子。

  他对太子之位已毫无兴趣。

  毕竟,他知道自己没那个资格去争。

  宫里的大臣们看着朱桂,满脸兴奋。

  他们这段时间的心思,总算没白费。

  尽管这并非朱元璋的本意。

  但结果终究是好的。

  只要朱桂当了太子,他们就能彻底安心。

  于是,大臣们纷纷道贺。

  朱桂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他心里,其实挺高兴不起来的。

  毕竟,自己并没有得到朱元璋的认可。

  这太子之位,有点虚。

  回到代王府,韩信他们也知道了这事。

  “恭喜殿下成为太子。”

  韩信笑眯眯地说。

  “现在哪还叫殿下啊,得叫太子殿下了。”

  一旁的管仲连忙纠正。

  “对对,太子殿下。”

  朱桂听着两人的话,也兴奋地点了点头。

  他在皇宫里的表现,不过是做给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