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第一支钢笔-《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到那时,合约也长久不了。

  听完这番道理,朱元璋觉得很有道理。

  确实,他们的目的不是打仗,真要是为了战事,早派大军去了。

  这件事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父皇,我还有一件事想跟您商量。”

  朱桂望着朱元璋说。

  “说吧,没事。”

  朱元璋回应道。

  于是,朱桂提出了制造钢笔的想法。

  听到“钢笔”二字,朱元璋满面疑惑。

  他不太明白朱桂为何要做这个?

  是因为毛笔用起来不方便吗?

  要知道,他们一直用的是毛笔。

  朱元璋也不确定钢笔能否被百姓接受。

  面对朱元璋的质疑,朱桂从怀里掏出了那支永恒圆珠笔。

  “父皇,这是我被软禁那年发明的。”

  “您试试,比用毛笔写字轻松多了。”

  朱元璋半信半疑地接过圆珠笔。

  然后让人取来一张纸试了试。

  一番体验后,他对这圆珠笔兴趣浓厚。

  确实感觉比毛笔方便多了。

  他便想留下这支圆珠笔。

  朱桂轻轻摇头:“父皇,您怎能这样?”

  “这是我好不容易发明的,还没用多久呢。”

  “接下来的发明,我还得靠这支笔做参考。”

  朱桂故作无辜地说。

  朱元璋闻言摆了摆手:

  “看你吓得,我只是开个玩笑。”

  “我怎么会拿你的东西呢?”

  朱元璋略显尴尬地说。

  随后把圆珠笔还给了朱桂。

  但他的目光依然离不开朱桂手中的笔,看来对这支笔也很满意。

  要不是身份所限,他还真想留下这圆珠笔。

  有了这么方便的东西,谁还愿意用毛笔写字。

  “父皇,儿臣先行告退了。”

  “回去后,我会马上开始研究钢笔。”

  说罢,朱桂转身离开了皇宫。

  回到代王府,他先休整了两天。

  这段时间实在太过劳累。

  至于系统的第二个任务,他并不急于一时。

  这任务的要求相当严苛。

  他得在接下来的诗词大赛中夺冠。

  要想夺冠,就得有那个名声。

  毕竟,要做皇帝,文学功底也得过硬。

  这让朱桂必须花大量时间学习。

  不过对他而言,似乎并非难事。

  在他的脑子里,藏着许多现代才有的诗歌。

  休息两天后,朱桂彻底恢复了精神。

  接下来,要全心投入到钢笔的研究。

  依靠记忆,很快找到了制作钢笔所需的材料。

  然后一点点地制作钢笔的部件。

  还好这支钢笔没太多复杂的细节,要不然可真没这么容易搞定。

  朱桂心里暗暗想着。

  就在这时,系统的声音冷不丁冒了出来。

  “也是,主人你的智商大概也就到这儿了。”

  “再复杂点儿,恐怕你就摸不着北了。”

  系统的话里带了几分挑衅的味道。

  朱桂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就不痛快了。

  连系统都小瞧我!

  “哼,有能耐你给我加难度啊,看扁谁呢?”

  朱桂嘴上满不在乎地说。

  “主人的需求,系统能满足。”

  “要不要把任务难度往上提一提?”

  系统又开了腔。

  朱桂一听这话,立马就软了。

  连声说不必不必,别提什么难度升级。

  本来事情这么简单就能办成,干嘛非得给自己找不痛快?

  刚才那话,不过是发发牢骚罢了。

  系统也没再吱声。

  接着,朱桂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他得赶紧研究出这钢笔来。

  只有这样,才能腾出更多时间练书法。

  虽说脑子里的诗词多的是,但要是字写得不好,想拿诗歌比赛冠军门儿都没有。

  忙活了两天,朱桂的第一支钢笔出炉了。

  钢笔要用的墨水,他也找到了简便获取的办法。

  屋子里备好了墨块,研磨一下就成了。

  “等等,我得先过滤一遍才行。”

  “新研的墨太浓,不容易吸进钢笔里。”

  “就算吸进去了,也容易堵笔尖。”

  朱桂自言自语道。

  于是,他拿出细纱布,开始过滤研磨出的墨汁。

  为了更纯净,朱桂反反复复过滤了十几次。

  过滤完毕,试着把墨水吸进了钢笔。

  一试之下,钢笔出水顺畅,写字过程也没出现断墨的情况。

  这说明,钢笔算是彻底研究成功了。

  很快,朱桂拿着新钢笔重返皇宫。朱元璋试了试,给出了特别高的评价。

  “父皇,这支钢笔您就留着用吧。”

  “要是没墨了,磨点墨汁就行。”

  “多滤几遍,就能吸到钢笔里用了。”

  朱桂望着朱元璋说道。

  听了这话,朱元璋心里又惊又喜。

  这可是大明朝的第一支钢笔,朱桂竟然毫不犹豫地要送给自己。

  “这个你还是拿回去吧,朕用毛笔习惯了。”

  朱元璋嘴上客气着。

  朱桂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自然不便收回。

  于是,坚持要把这支钢笔留给朱元璋。

  不管怎样,朱元璋毕竟是大明朝的皇帝。

  这第一支钢笔,当然得是朱元璋的专属。

  见朱桂态度坚决,朱元璋假装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父皇,孩儿有一事想求父皇帮助。”

  朱桂有点尴尬地说。

  这话一出,朱元璋猛地恍然大悟。

  怪不得朱桂之前那么坚持,原来是有所求。

  自己收了钢笔,也没理由拒绝他的请求。

  于是,便让朱桂说是什么事。

  他需要一位少年师傅,来帮他练习书法。

  听完朱桂的话,朱元璋暗暗松了口气。

  一开始,还以为是什么过分的要求。

  没想到只是要一位少年师傅。

  随即,朱元璋答应了这件事。

  接着,传话让人去请苏晨。

  “这位是朕认为宫里书法最好的少年师傅,接下来就由他教你吧。”

  朱元璋看着朱桂说。

  这话一落,朱桂马上点头。

  苏晨也明白了朱元璋找自己做什么。

  “那就拜托苏先生了。”

  朱桂对苏晨说。

  苏晨微微点头,一举一动都显得很有修养。

  于是,朱桂带着苏晨离开了皇宫。

  在皇宫里,苏晨作为少年师傅是个独特的存在。

  无论是文学上的造诣,还是书写的字体,在皇宫里都是无人能比。

  很快,朱桂带着苏晨到了代王府。

  听说朱桂想参加接下来的诗词比赛,苏晨没多说什么。

  “殿下放心,我一定把我的所有学问都传授给您。”

  苏晨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