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需要我做什么?-《七零:霍团长,你媳妇被国家收编啦!》

  冰冷的金属墙壁泛着无机质的光泽,巨大屏幕上流动的幽蓝色数据瀑布是这片地下空间唯一的光源。

  空气里弥漫着臭氧、冷却液和焊锡混合的独特气味。这里是“银河”基地的最深处,国家苍穹之眼的神经中枢。

  明昭坐在角落的操作台前,与周围紧张忙碌的深蓝色工装身影格格不入。

  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衬衫,纤细的手指正灵活地操控着精密镊子和微型焊枪。

  在她面前,一个被拆解得七零八落的军用级信号放大器正经历着脱胎换骨。

  没有图纸,没有迟疑。

  她的动作精准得像设定好的程序,每一次焊接都点在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关键节点上。

  拆下的废旧电容、电阻,在她手中如同被赋予了新生,以一种违背常理的方式重新组合。

  一道微不可察的淡金色电弧在她指尖一闪而逝,完成了一次超越当前工业水平的分子级焊接。

  控制大厅主屏上,三颗覆盖暗金龙鳞纹路的卫星“银河一号”甲、乙、丙星,正静静悬浮在地球同步轨道,稳定地流淌着代表正常运行的绿色数据流。

  大厅里偶尔响起低沉的指令声和仪器蜂鸣,一切井然有序。

  这是国之重器成功组网后的第七天。

  荣耀属于国家,属于整个团队,但最核心的那个名字,被最高等级的保密条例牢牢锁在绝密档案里,不为人知。

  明昭,这个名字,连同她在星尘失控危机中力挽狂澜、在卫星组网中贡献的颠覆性技术,一同隐入了这片地下幽光。

  她完成了信号放大器的最后一步组装,指尖在某个微小接口轻轻一按。

  嗡!仪器内部发出一声极其轻微的、稳定的蜂鸣。

  性能提升了37.8%,能耗降低15.3%。她眼中毫无波澜,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和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

  随手将修复一新的仪器推到一边,她拿起旁边一本厚重的《基础工业材料汇编》,指尖划过粗糙的纸页。

  ——

  厚重的合金气密门无声滑开,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角落的宁静。

  张明远,这位位高权重的科研管理者,此刻脸色铁青,步履沉重,仿佛背负着千钧重担。

  他径直走向明昭,深灰色的中山装下摆带着一股压抑的风。

  “明昭同志!”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竭力压抑的某种情绪。

  明昭抬起头,清冷的眸子看向他,没有询问,只是安静地等待。

  张明远深吸一口气,从公文包最里层抽出一个薄薄的、印着鲜红“绝密”字样的文件夹。

  他的手,在将文件夹递向明昭时,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

  “就在今天下午,西北空域。”

  张明远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每一个字都浸透了悲愤和屈辱,“他们……又来了!”

  明昭接过文件夹,打开。里面没有照片,只有几行冰冷的文字报告和简略的坐标图。

  x月x日 15:47分:美新型高空高速侦察机代号“鹰隼”,疑为F-15原型或改进型)侵入我西北领空xx空域,飞行高度xx米,速度xx马赫。

  我方拦截:紧急起飞歼-x型战机三架(编号:鹰巢07、鹰巢11、鹰巢19),进行拦截驱逐。

  交战过程:敌机凭借高空高速优势及先进雷达\/电子干扰系统,始终占据主动。我方飞行员英勇顽强,多次尝试占据有利攻击位置未果。

  15:58分:鹰巢07号战机被敌机雷达锁定,规避机动中不幸被航炮击中尾翼,失控坠毁。飞行员王海同志,壮烈牺牲。

  16:02分:鹰巢11、19号战机见战友牺牲,悲愤交加,执行极限“撞击”战术,试图与敌机同归于尽。敌机紧急释放高强度红外干扰弹并做极限俯冲规避……

  结果:鹰巢11号战机未能撞上敌机,在极限过载中解体。飞行员李卫国同志,壮烈牺牲。鹰巢19号战机重伤,飞行员赵铁柱同志跳伞重伤,正在抢救。敌机……成功脱离!

  报告末尾,是三位飞行员的名字、部队番号,以及用红笔重重圈出的、触目惊心的数字:3!

  报告纸很薄,却重逾千斤。明昭的目光在那三个名字和那个鲜红的“3”上停留了片刻。

  控制大厅里仪器运行的嗡鸣似乎在这一刻变得异常遥远。

  “同归于尽……”

  明昭清冷的声音在寂静的角落里响起,“失败了。”

  她不是在疑问,而是在陈述这个冰冷而惨烈的事实。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报告纸上代表敌机脱离航向的箭头,眼神深处,飞快地掠过一丝计算和分析的光芒。

  她在评估着敌我性能的绝对差距,计算着撞击战术成功的渺茫概率。

  张明远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牙关紧咬:

  “对方太嚣张了!性能完全压制!我们的飞行员……是用命在填啊!”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力感和滔天的怒火。

  “他们仗着飞得高、飞得快、雷达看得远,在我们的领空如入无人之境!牺牲三位优秀的同志,连……连逼它迫降都做不到!”

  压抑的怒火和巨大的悲痛在张明远胸口翻涌,他猛地一拳砸在旁边的金属操作台上,发出沉闷的巨响,引得远处几个工作人员惊愕地望过来。

  他浑然不觉,只是死死盯着明昭,眼中布满了血丝,那里面有悲痛,有愤怒,更深处,是一种孤注一掷的、近乎绝望的期盼。

  ——

  明昭合上了文件夹,那薄薄的纸张在她手中仿佛一块烙铁。

  她没有看张明远喷火的眼睛,而是将目光投向主控大厅巨大的屏幕。

  屏幕上,三颗“银河”卫星正无声地俯瞰着蓝色星球,轨道稳定,数据流畅。

  这双“天眼”能洞察万里之外的信号,却无法阻止钢铁猛禽在自家领空的肆虐。

  “银河……”她低低地念出这两个字,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卫星组网成功的瞬间,那万众瞩目的荣光,与此刻飞行员血洒长空的悲壮,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她缓缓站起身,将那本厚重的《基础工业材料汇编》轻轻放在修复好的信号放大器上。

  动作一丝不苟。然后,她将那份印着鲜红“绝密”和冰冷“3”字的战损报告,递还给张明远。

  她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有那双过于平静的眼眸深处,似乎有某种沉寂的东西被这鲜血淋漓的报告点燃了。

  “需要我做什么?”明昭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清冷,没有慷慨激昂,没有愤怒咆哮,只有最直接的询问。

  仿佛刚才那份报告,只是传递过来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参数。

  张明远死死盯着她。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将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悲愤和焦灼强行压下。

  他接过报告,手指依旧在颤抖,但眼神却变得无比锐利和郑重。

  “接到最高指令!”

  张明远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有一个项目……一个被寄予了打破这该死枷锁、让我们的飞行员不再用命去填的项目!它需要你!国家需要你!”

  他从公文包内侧一个极其隐蔽的夹层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枚半个巴掌大小、非金非木的黑色令牌。

  令牌造型古朴,表面没有任何文字,只雕刻着一道极其抽象、仿佛能吞噬光线的扭曲阴影图案。

  一股沉重、冰冷、带着铁血气息的肃杀感扑面而来。

  “这个项目,代号玄影!”

  张明远将令牌郑重地推向明昭,声音低沉如铁。

  令牌静静躺在冰冷的金属操作台上,那道扭曲的阴影图案仿佛活了过来,在幽暗的光线下无声地蠕动,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气息。

  明昭的目光落在令牌上,那如同寒潭般的眸子里,第一次清晰地映出了这道阴影的形状。

  她的指尖,微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