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环泰高铁,学校的大爷大妈们。-《最牛大专校长,干翻七个工业国!》

  罗子欣在山河投资。

  干的还是挺舒服的。

  这个对李墨白来说,他也感到意外。

  本以为这小祖宗。待个一两个月。就干不下去了,要往回走。

  毕竟邯山市拿什么去跟燕京比呀?

  2004年的燕京,那也不差了。

  只要有钱。想怎么玩儿怎么玩儿。

  各种happy都是可以的。

  相比较之下,邯山市作为北河省的一个普通地级市,这年头完全就是你有钱,都找不到什么好的娱乐方式。

  当然,指的是合法的,有益身心健康的那种啊。

  非法的,地下的,见不得光的,还是有很多的。

  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单调的。

  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三线城市。

  能拿得出手的休闲旅游的东西也不多!

  可是没办法呀。

  一方面是收入水平没跟上。所以注定就很难有什么花钱消费的场所。

  老百姓兜里没钱啊。

  只能捧个人场,捧不了钱场。

  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开啥亏啥!

  另外一方面就是距离燕京实在太近了。

  燕京跟中海不一样。

  环绕着中海的一圈的苏江的城市,发展的都挺好的!

  嗯。

  整个苏江基本上已经没有国家级的贫困县了!

  只有一些苏江人自己内部制定的一些所谓苏北贫困县。

  而这些贫困县,其实放在全国来说都不算很差。

  但是围绕着首都燕京的就不行了。

  大量的城市,基本上就跟被燕京吸干了精血的渣男一样。

  瘦的皮包骨头的。

  跟空虚公子一样。

  优质劳动力全部都跑去建设燕京了。

  就好像苏江省会金陵一样。

  芜,马,滁都跟着金陵大哥混的。

  隔壁铵徽省的垃圾清运车,车门上面都印着,建设金陵我出力。

  苏江下辖十三个地级市。

  该说不说。

  有的是跟着中海混。

  有的是彼此之间抱团取暖。

  还有的是,想办法,去跟着中海混。

  唯一一个跟着金陵混的。就只有江镇市。

  盛产香醋。

  但最搞笑的是江镇是下面的几个县级市也是互相不服。

  丹阳扬中,一个向着常州。另一个也向着常州。

  就怎么说呢?

  算是十三太保的特色吧。

  地级市之间互相不服。

  下面的县级市也是有样学样。

  当然这些都算好的。

  最惨的就是最没有存在感的秦州市。

  当今至尊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但是偏偏搞出一个环泰高铁。

  十二个兄弟都有高铁站。

  甚至十二个兄弟下面的县级市都有一两个的。

  唯独这位老哥惨不忍睹。

  一直到25年都没能混上一个高铁。

  对李墨白来说。

  他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利用山河学院,硬生生的把邯山市的文旅产业给搞起来了。

  并且越搞规模越大。

  从上帝视角来看的话,大家会惊人的发现。

  原本毫无人气的四省交界之地,现在硬生生的发展速度提升了10~15年左右。

  酒店,商场,美食街,娱乐场所,古城还有即将投入使用的动物园,植物园!

  乃至计划建设中的邯山市科技馆等等。

  这些项目的存在,对年轻群体,尤其是比较小资的年轻群体,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同时因为人流量跟得上,所以各种商铺什么的,也选择在这里开业。

  不光是大学生,还有周围工作的白领群体,工厂打工人。

  放假的时候,都会过来转一转。

  根据自身的消费实力进行购物。

  尽管跟一线城市的繁华肯定还有不小的距离。

  但是李墨白满打满算才布局两年啊。

  能有这样的成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再说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越往后人气只会越高。

  毕竟医院,幼儿园,中小学什么的也都搞起来了。

  有了医院。

  有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善配套教育体系。

  慢慢的,就会吸引更多的人过来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四省交界处的发展,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甚至于,很多人将其戏称为小魔都。

  在大家淳朴的认知里,这四省交界处,可以说是非常繁华。

  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住宅小区。

  外观很不错。

  对很多淳朴的老乡来说。

  这样的房子,看着都觉得高攀不起啊。

  但是,拆迁户,基本上都能买得起。

  甚至于,还能买个两三套呢。

  毕竟这里的拆迁,都是山河集团为主的。

  李墨白对老乡们,那是绝对够意思的。

  毕竟,农村拆迁,意味着,土地,宅基地什么的,都没有了。

  农民进城之后,找到工作还好,找不到工作的,基本上,就是坐吃山空了。

  所以补偿这一块儿,肯定到位的。

  就这,还是邯山市方面,稍微打了一些折扣的情况下。

  毕竟嘛。

  市里面财政紧张。

  适当的挪用一下,相信李总肯定是不会介意的啦。

  李墨白确实不会介意!

  他就算介意,也不能说出来啊。

  那不是跟邯山市府对着干吗?

  县官不如现管。

  李墨白还不至于这么没有眼力劲儿。

  虽然拆迁户们被刮了一层油。

  不过李墨白也想办法从其他地方给弥补回来了。

  优先安排一些工作。

  后勤,保洁之类的。

  让大爷大妈们能稍微多赚一点。

  只要能稍微赚一点儿,老人家们就很知足了。

  当然,用大爷大妈也有坏处。

  有些大爷大妈勤俭节约惯了,喜欢把各种东西往家里顺。

  比如,学校的扫帚拖把什么的。

  都要往家里偷。

  食堂的一些大妈也会去偷菜。

  面对这些情况,后勤部门只能是好言相劝。

  不要小偷小摸的。

  这样影响很不好。

  大部分大爷大妈尴尬的表示,以后不会了。

  那些屡教不改的,没办法,也只能开除了。

  勤俭节约确实可以算是一种美德。

  但是过分勤俭节约就让人膈应了。

  至于拿公家的东西。

  你要说贵重吧。

  东西其实不太值钱的。

  可是,影响非常的恶劣。

  最终,在开除了三个大爷大妈后,才成功的镇住了这股歪风邪气!

  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问兄弟们一个问题,你是老板,手底下有个对你绝对忠诚,但是没能力的酒囊饭袋,你会怎么处理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