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盖新房喽!-《重生就退婚,白莲花前妻跳脚了》

  跟李岚在国营饭店吃了晚饭,周春明这才带她回家。

  吴彩霞还在家里等着。

  没把钱款交接完毕,小姑娘可不敢走。

  还别说,吴彩霞做事挺细致。

  每一笔支出都记得很清楚。

  钱款也清点过了,整齐的码放着。

  周春明扫了一眼,发现下午他不在的时候,小姑娘又收了30多公斤的金银花。

  这么算下来,全天的利润超过300块。

  比大哥周春光一年的收入还高。

  “好样的,彩霞你干得不错!”周春明赞许道,“明天咱们继续!”

  “明白了,哥!”吴彩霞笑道。

  周春明想了想,说道:“你是我大舅妈的亲戚,也是咱自己人,我先给你预支半个月的工资。”

  “好好干,按照这个情况,下个月就可以给你涨工资了。”

  说着,周春明给她拿了25块钱。

  另外,还附送了两斤的油票。

  原先吴彩霞还不好意思收。

  不过,周春明解释了,这么做是让她安心干活,而且也更有干劲。

  然后,他又骑着自行车,把吴彩霞送了回去。

  大晚上的,总不可能让人家姑娘走夜路,那可不安全。

  回到家以后,已经是晚上九点半。

  周春明刚想歇一下,却有客人造访。

  不是别人,正是云雾山药材场的场长方永胜。

  方永胜身材敦实,长着蒜头鼻,一对小眼睛,还蓄着一副山羊胡,穿着一身破旧的中山装,看起来模样有些滑稽。

  “原来是方场长!什么风把您老人家给吹来了?”周春明打趣道。

  在之前的接触中,方永胜给他的感觉是挺随和,没有什么架子。

  方永胜笑道:“咋了?不欢迎?那我走了。”

  周春明只好站起来,把人给拉住,又往屋里请。

  方永胜左看右看,又使劲嗅了嗅,说道:“我听说,你这里收了不少金银花,果然不错,这香味我可太熟悉了。”

  周春明给他沏了杯绿茶,说道:“没错,我的情况,老方你是了解的。”

  “你手头上要是有货的话,都可以拿过来。”

  方永胜叹息道:“我也想挣这个钱啊,可问题在于,咱们药场不种这个。”

  周春明笑眯眯的说:“那你这么晚来找我,不可能是想给我介绍对象吧?”

  方永胜哈哈大笑:“那不能够,你都有未婚妻了,叔我不能坑你啊。”

  “咱们来谈正事吧。”

  “我有个发小,在隔壁县和平公社当干部,他那边的情况,可能你不太了解。”

  “70年代前期的时候,和平公社搞了蛮多药材场,其中就有好几个,部分场站种植了金银花,规模能有个两三百亩。”

  “结果因为经营不善,也就几年时间,这些药材场很快就关闭了。”

  听到这个,周春明眼前一亮。

  和平公社是石岐县那边的一个大型公社,规模跟河集公社差不多,社员数量甚至接近两万。

  如果按照方永胜的说法,那些药材场种植的一亩亩金银花,后来肯定没人管理了,直接变成了野生的。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只是如今信息闭塞,哪怕周春明身为穿越者,也不是全知全能,啥情况都知道的。

  周春明说道:“老方,你说的是真的?那你让他们发动社员,赶紧采摘晾晒,有多少我全收了。”

  方永胜笑得合不拢嘴:“春明啊,你这胃口还真大,象这种已经种植了多年的金银花,亩产至少150公斤往上。”

  “哪怕仅采摘了两百亩,按照2元每公斤,你都得花6万以上来收购。”

  “问题是,你有这么多钱吗?”

  周春明神色镇定,说道:“现在没有,但是不代表以后没有。”

  “这样好了,你跟那位发小联系一下,咱们去国营饭店吃顿饭,再详细的聊。”

  “放心吧,提成少不了你们的,除了收购价以外,每公斤额外给你俩各1角钱提成。”

  闻言,方永胜顿时来劲了。

  这钱跟白捡没啥区别,不赚白不赚。

  如果生意做成了,搞不好他能到手两三千块钱的提成,妥妥的一笔巨款。届时,家里大儿子娶媳妇的钱就有了。

  反正他自己不用担风险。

  “好!就这么说定了!”方永胜激动得拍大腿,“明早我就去和平公社,春明你就等好消息吧!”

  “等我跟他谈好以后,就先把人带过来,具体的到时见面再详谈。”

  周春明嗯了一声:“行,我没意见。”

  把方永胜送走以后,周春明发现,房前屋后都晒了不少新鲜的金银花。

  目测是三姐和老五的收获。

  二姑周学芬家那边,也都遍地晒着这个。

  他点了根烟,又到村里转了转。

  发现村里几乎一半以上的人家,都开始晾晒这种药材。

  不用问,肯定是为了卖给他换钱。

  这一波赚差价都赚到飞起。

  到河边洗了个澡,周春明回到家里,继续在灯光下看中医书籍。

  翌日,又是忙碌的一天。

  吴彩霞依旧过来帮忙。

  收上来的药材比前两天都多。

  李章平也收到了65公斤金银花送过来。

  如此一来,周春明手头上囤积的药材,已经达到了接近500公斤。

  把刚租的小仓库里面,堆满了半个房间。

  抽了个空,周春明跟母亲王秀芹聊了一会儿,说了盖新房的事情。

  毕竟,未来这段时间,家里面忙得很。

  还要负责几位建筑工的三餐。

  刘海龙也会暂停手头上的活儿,跟过来帮忙。

  为此,周春明又特地跑了一趟镇里,买了不少粮食,还有其他东西。

  终于。

  生产队的社员们,大清早就听到,一阵喜庆的鞭炮声,而且持续了足足一刻钟,听这声音大概是杏花渡那边传过来的。

  “不是吧?周家老四这就要盖新房了?”众人带着疑惑,纷纷赶过去看热闹。

  到了现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因为周春明盖新房,专门请了四名建筑工人,用的材料也是钢筋加水泥,宅基地旁边堆着大量的红砖,以及小山丘一样的河沙。

  地面上铺满了一层火红色的鞭炮碎屑,看起来相当喜庆。

  要知道,此时的乡下,一般人家里盖新房,往往是把亲戚朋友全叫过来帮忙,而且也不舍得花费巨资,砌房子的材料用的是土坯砖。

  土坯砖得用木头模具把泥巴压制成型,经过太阳的曝晒之后,质地也还算坚硬,关键是省钱。而且地基下面,通常堆垒着大量的石块,因为南方降雨很多,地面容易渗水,不可能上下全都是土坯。

  此时,老朱已经领着他的三个手下,挥舞着锄头开挖地基。

  周占魁和王秀芹夫妇站在旁边,脸上溢满了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