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9章 必须反思-《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李强认真倾听着,不时点头记录。

  他问道:“那你们在拓展客户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有没有什么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以分享一下?”

  这位销售人员回答道:“我们主要通过参加一些行业展会、举办客户答谢活动等方式来拓展客户。

  比如上个月,我们举办了一场高端客户答谢会。

  邀请了一些潜在的大客户参加,效果还不错!

  当场就有客户流露出合作意向。

  在答谢会上,我们展示了公司的一些经典案例和最新设计理念。

  还安排了一些互动环节。

  让客户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实力和服务。”

  李强接着问:“那在客户资源分配方面,是怎么安排的呢?”

  这时,一位年轻的销售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感觉我们的销售政策,在某些方面执行起来有点模糊。

  比如对于一些大客户的优惠政策,有时候不太明确。

  这可能会导致客户产生误解。

  也不利于我们开展工作。

  我之前有个客户,听说别的公司给类似规模的客户更低的报价。

  就对我很不满!

  觉得我在故意抬高价格。”

  李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他问道:“那你能详细说说是什么样的优惠政策不明确吗?”

  年轻销售人员说道:“比如对于一些长期合作的大客户。

  在报价和付款方式上,有时候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都是由科长或者个别销售人员来决定。

  这就容易让人觉得不公平。

  我听说有的销售人员为了拿下大客户。

  会私下承诺一些不符合公司规定的优惠条件。

  这要是出了问题,对公司影响可不好。”

  李强心中暗自思索,这是否可能与潜在的贪腐隐患有关。

  比如销售政策执行不公、客户资源被私下交易等。

  他对大家说:“好的,感谢大家的分享。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或者想法,随时可以找我沟通。”

  另一边,张弛则来到了位于三楼的合同档案库。

  合同档案库是一个单独的房间。

  房间内摆放着一排排高大的档案架。

  上面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合同文件。

  档案架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型和年份进行了分类整理,方便查找和管理。

  张弛的眼神专注而严谨。

  他从不同的业务类型和时间段中,精心挑选出合同样本。

  仔细检查合同签订流程是否合规。

  他查看合同的审批表,确认是否经过了相关科室和领导的签字批准。

  检查合同条款是否存在漏洞或不合理之处。

  比如对双方权利义务的界定是否清晰、违约责任的规定是否明确等。

  核对合同执行情况是否与记录一致。

  包括项目的交付时间、质量验收情况、款项支付进度等。

  他拿起一份大型商业装饰项目的合同。

  发现合同签订日期,与项目实际启动日期相差了将近一个月。

  这让他觉得有些可疑。

  他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个疑点,准备后续深入调查。

  他对身边协助的临时助手说道:“这份合同的时间差有点奇怪。

  你帮我找找这个项目的前期筹备资料。

  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原因。”

  助手回答道:“好的,我这就去找。”

  与此同时,王诗佳像一位敏锐的观察者。

  在公司办公区域内悄然进行着走动观察。

  她先来到了设计科。

  设计科位于二楼,办公区域充满了创意和艺术氛围。

  墙壁上挂着各种设计图纸和效果图。

  办公桌上摆放着电脑、绘图板等设计工具。

  还有一些设计模型和材料样本。

  王诗佳与几位设计师聊了起来:“你们最近在忙哪些项目呀?

  工作强度大不大?”

  设计师们纷纷打开话匣子。

  分享着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对公司的一些看法。

  一位设计师抱怨说:“我们最近接了好几个紧急项目。

  时间安排太紧了,经常要加班赶设计稿。

  感觉有点吃不消。

  而且,我们设计的一些方案,有时候会被客户反复修改。

  这也很耗费精力。”

  另一位设计师提到:“我们科室和工程科的沟通有时候不太顺畅。

  导致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反复修改。

  这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比如上次那个宝林宾馆项目。

  因为我们和工程科对一个细节的理解不同。

  结果施工的时候出现了偏差,不得不返工。

  不仅耽误了时间,还增加了成本。”

  王诗佳认真倾听着。

  从中留意公司内部的工作氛围、员工之间的关系——

  以及是否存在一些异常的人事安排或权力运作情况。

  她问道:“那这种沟通不畅的情况经常发生吗?

  有没有向上反映过呢?”

  设计师们纷纷摇头,表示反映过但效果不太好。

  离开设计科后。

  王诗佳又在走廊里与后勤科的人员攀谈:“咱们公司的福利待遇怎么样?

  大家对绩效考核满意吗?”

  后勤科的人员回答道:“福利待遇还算不错!

  不过绩效考核的标准,有时候感觉有点复杂,不太容易理解。

  就拿我们后勤来说,工作琐碎又繁杂。

  像办公用品的采购、设备的维护管理、环境卫生的保障等。

  很多事情难以用具体的数字去量化考核。

  有时候明明忙了很多额外的活儿。

  可绩效考核分数却不高。

  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王诗佳心中一动。

  这些内部管理因素,都可能与贪腐行为存在潜在关联。

  她追问道:“那有没有可能存在考核不公平的情况呢?

  比如说,某些人跟领导关系好,就得到特殊照顾?”

  后勤人员眼神有些闪烁,小声说道:“这我也不好说,只是偶尔会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有传闻说某个后勤岗位的调动,不是因为能力强。

  而是因为和某个科长走得近。

  但我们也没什么证据,只是私下里瞎议论。”

  王诗佳默默将这些信息记在心中。

  继续说道:“那你们在采购办公用品或者设备的时候。

  流程是怎样的呢?

  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奇怪的事情?”

  后勤人员想了想,回答道:“采购流程理论上是要先提交需求申请。

  然后由后勤科科长审批,再找几家供应商报价。

  选择性价比高的合作。

  但有时候,会有一些指定的供应商。

  价格好像也不是最优惠的。

  我们也不敢多问。

  就说上次采购一批电脑,有个供应商的报价比其他家高出不少。

  可最后还是选了他家。

  我们都觉得很奇怪。”

  王诗佳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个重要线索。

  她详细询问了那家供应商的名字和相关情况,并记录下来。

  巡查组的另一位成员陈刚,则一头扎进了位于办公楼角落的机房。

  机房里摆放着几排服务器机柜。

  各种指示灯闪烁不停,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陈刚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开始对分公司的电子办公系统和数据存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与数据备份。

  他首先运行了一系列专业的安全检测软件。

  对系统进行全面扫描。

  查看是否存在病毒、木马或其他恶意软件的入侵。

  在扫描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疑似木马程序的文件。

  但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是一个误报。

  原来是一款新的设计软件自带的插件引起的警报。

  他松了口气,庆幸没有真正的安全威胁。

  但也不敢掉以轻心。

  他接着检查了数据存储设备的设置。

  确保没有数据被恶意篡改或隐藏。

  他设置了一些数据监控参数。

  建立了临时的数据监控机制。

  设置了警报系统。

  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可疑的数据操作行为。

  他深知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

  电子数据是重要的证据来源。

  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关键线索的丢失。

  他一边操作,一边对旁边协助的技术人员说道:“你们平时要多留意服务器的运行状态。

  尤其是数据的读写记录。

  如果发现有异常的大量数据传输、或者不明来源的访问。

  一定要及时报告。”

  技术人员点头称是。

  陈刚又查看了服务器日志。

  仔细分析其中的登录记录和数据操作记录。

  他发现有几个来自外部 IP 的访问请求,被防火墙拦截了。

  这些 IP 地址看起来有些可疑。

  他对技术人员说:“这几个 IP 地址你查一下有没有相关的备案信息。

  看看是不是与我们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合作方。

  如果不是,可能存在外部攻击或者数据窃取的风险。”

  技术人员立刻着手去查。

  忙碌的上午在紧张的巡查工作中悄然过去。

  时针渐渐指向了中午十二点。

  宁市分公司的食堂位于办公楼的一层角落。

  是一个宽敞但略显简陋的空间。

  墙壁上的白色涂料有些斑驳。

  几张长条形的餐桌和椅子整齐地摆放着。

  食堂的一侧是打饭的窗口,此时正散发着饭菜的热气。

  巡查小组的成员们陆续来到食堂。

  他们的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依然坚定而专注。

  赵长天走进食堂,他的目光快速扫视了一圈。

  看到小组成员们后,便朝着他们所在的餐桌走去。

  他在餐桌旁坐下,其他成员也纷纷围坐过来。

  刘芳轻轻叹了口气,率先开口说道:“上午查了半天,虽然没发现什么大问题?

  但小疑点倒是不少。

  财务账目里那几个月增值税申报额的波动,得好好分析一下。”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揉了揉太阳穴。

  缓解一上午工作带来的疲劳。

  李强接着说:“销售科那边,客户资源分配的政策不明确。

  确实可能存在隐患。

  我打算下午再找几个销售人员单独聊聊。

  看能不能挖出更多东西。”

  他端起面前的水杯,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

  张弛推了推眼镜,表情严肃地说:“合同档案库的那份合同时间差很可疑。

  我让他们找前期筹备资料了,下午应该能有结果。

  还有一些合同条款也需要进一步斟酌。

  看看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空间。”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深知这些看似微小的问题,可能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王诗佳也分享了自己的发现:“我和后勤科还有设计科的人聊了聊。

  后勤采购流程可能有猫腻。

  指定高价供应商的情况需要深入调查。

  设计科和工程科沟通不畅,影响工作效率。

  这也可能和内部管理混乱有关。

  说不定会被人利用来掩盖一些不正当的行为。”

  陈刚最后说道:“机房那边目前还算安全。

  不过有几个可疑的外部 IP 被防火墙拦截了,正在查备案信息。

  数据监控机制已经建立。

  下午我会继续盯着。

  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及时发现。”

  他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展现出对技术保障工作的自信。

  赵长天听着大家的汇报,微微点头,说道:“大家上午都辛苦了。

  虽然没有发现大问题。

  但这些小问题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礁石。

  稍不注意就可能让我们的船触礁搁浅。

  下午还是要继续深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如果确实没有重大情况。

  明天我们就按计划前往下一个分公司。”

  这时,食堂的工作人员将饭菜端了上来。

  饭菜比较简单,有一份红烧肉、一份清炒时蔬、一份西红柿鸡蛋汤和米饭。

  显然,吴浩严格执行了——

  赵长天饮食从简的指示。

  赵长天看着饭菜,对大家说:“先吃饭吧,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工作。”

  成员们开始默默地吃着饭。

  食堂里一时间只有餐具碰撞的声音。

  大家都在心里思考着下午的工作安排,气氛略显凝重。

  赵长天打破了沉默,他看着李强说:“李强,你下午找销售人员单独谈话的时候,注意方式方法!

  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

  但也不能让他们有所隐瞒。”

  李强咽下口中的食物,回答道:“赵总,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我会先从一些比较开朗的销售人员入手。

  慢慢深入了解情况。”

  赵长天又转向刘芳:“刘芳,财务数据的分析要仔细。

  增值税申报额的波动,可能涉及到成本核算或者其他财务操作。

  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关的凭证和记录。”

  刘芳点头道:“好的,赵总。

  我会让组员把每一笔账目都核对清楚。

  必要时联系总部财务部门协助。”

  随后,赵长天对张弛说:“张弛,合同方面,如果发现条款有问题。

  及时和总部法务以及相关业务部门沟通。

  确定是否存在法律风险和利益输送的可能。”

  张弛应道:“明白,赵总。

  我会尽快梳理清楚合同疑点。

  给出专业的判断。”

  接着,赵长天看向王诗佳:“诗佳,后勤采购的事情要重点调查。

  了解清楚指定供应商的背景和原因。

  还有设计科与工程科沟通不畅的问题。

  看看是否存在人为因素在里面。”

  王诗佳说:“我会继续和相关人员交流。

  争取找到更多线索。

  尤其是关于那个高价供应商的详细信息。”

  最后,赵长天对陈刚说:“陈刚,机房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一旦发现那几个可疑 IP 有问题。

  或者有任何数据异常,立刻汇报。”

  陈刚坚定地回答:“赵总,我会 24 小时监控。

  确保数据安全无虞。”

  午餐在这样严肃的讨论氛围中结束。

  巡查小组的成员们,迅速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准备迎接下午更为深入的挑战。

  刘芳带着组员们在财务科继续忙碌着。

  财务科内,纸张的翻动声和键盘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

  赵长天在巡查其他区域后,也来到了财务科。

  他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刘芳和组员们工作。

  刘芳坐在电脑前。

  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税务申报数据。

  她将有波动异常的那几个月的数据单独列出。

  然后对照着公司的业务记录和发票凭证,逐笔核查。

  她对组员小王说:“小王,你把这几个月涉及到的所有业务发票都找出来。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

  我们要看看是不是有一些特殊的业务,导致了增值税申报额的变化。”

  小王立刻起身,走到文件柜前,打开柜门。

  在众多的发票文件中仔细翻找起来。

  不一会儿,他抱着一摞发票回到办公桌前,说道:“刘处长,发票都在这里了。”

  刘芳接过发票,开始仔细查看。

  她发现其中有几笔与一个供应商的业务往来金额较大。

  且发票开具的内容有些模糊。

  赵长天看到此处,眉头紧皱!

  严厉地说道:“这种发票怎么能通过审核?

  财务工作最基本的就是严谨。

  发票内容必须清晰准确。

  这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刘芳心中一凛,她说道:“赵总,我会立刻深入调查此事。”

  刘芳继续查看费用报销明细。

  她发现有一些差旅费的报销凭证存在问题。

  比如有些行程的日期和对应的业务活动时间不匹配。

  她叫来负责核对费用报销明细的助手小李,问道:“小李,这些差旅费报销你有没有仔细核对过?

  日期怎么对不上?”

  小李有些紧张地回答道:“刘经理,我上午初步看了一下。

  发现了这个问题。

  但还没来得及深入调查。

  我这就去查一下这些员工的出差申请记录。

  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小李赶紧在文件柜中找出出差申请记录,一份份仔细比对。

  过了一会儿,他对刘芳说:“刘处长,我发现有几个员工的出差申请是后补的。

  而且理由有些牵强。

  这可能存在虚报差旅费的情况。”

  赵长天听到这里,脸色一沉,说道:“虚报差旅费是严重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必须彻查到底。

  找出相关人员,立刻让他们解释清楚。

  如有违规,绝不姑息。”

  刘芳严肃地说:“把这些情况详细记录下来。

  我们要找相关人员核实清楚。

  虽然金额不大,但这种行为不能姑息。”

  李强在销售科的一间小会议室里。

  分别与几位销售人员进行单独谈话。

  房间里只有一张简单的会议桌和几把椅子。

  墙上挂着一些销售业绩图表。

  赵长天在巡查过程中来到了销售科。

  他站在会议室外面,透过玻璃观察着里面的谈话情况。

  李强对面坐着一位名叫张龙的销售人员。

  李强微笑着问道:“小张,上午你提到客户资源分配政策不明确。

  你能再详细说说具体有哪些情况吗?

  比如,有没有遇到过你觉得应该属于你的客户。

  却被分配给了别人的情况?”

  张龙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李处长,其实有几次我跟进了很久的客户,就快要签合同了。

  却突然被转给了其他同事。

  我问科长原因,科长只是说公司有其他安排。

  但具体是什么安排也没告诉我。

  我感觉很不公平,这也影响了我的工作积极性。”

  李强接着问:“那你知道这些被转走的客户最后有没有签合同?

  签合同的条件是什么吗?”

  张龙回答道:“我只知道有一个客户签了,听说给了很大的折扣。

  但具体的折扣幅度我不清楚。

  我也不知道这个折扣是不是符合公司规定的。”

  李强心中一动,他继续问道:“那你有没有听说过——

  其他销售人员在和某一个客户谈判过程中。

  有一些不正当的行为。

  比如承诺一些公司无法兑现的条件,或者索要回扣之类的?”

  张龙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李处长,这种事情不好说。

  但我确实听到过一些传言。

  说有个同事为了拿下一个大客户。

  私下答应给客户一笔回扣。

  而且在合同里做了一些手脚,把价格抬高了。

  然后从差价里拿出一部分给客户。

  不过这都是传言,我没有亲眼看到。”

  李强认真地记录下这些信息。

  然后对小张说:“好的,小张,谢谢你的配合。

  如果你还想起什么其他的事情,随时可以来找我。”

  赵长天看到这里,走进会议室,对李强说:“这些传言虽然没有证据。

  但绝不能忽视。继续深入调查。

  一定要搞清楚是否存在这种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李强点头道:“赵总,您放心我会加大调查力度。”

  接着,李强又与其他几位销售人员进行了谈话。

  得到了一些类似的信息。

  虽然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但这些传言和疑点,让李强意识到销售科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只是被隐藏得很深。

  另一边,张弛在合同档案库中。

  仔细研究着那份合同签订日期,与项目实际启动日期相差近一个月的合同。

  他已经拿到了项目的前期筹备资料,正在逐页查看。

  赵长天来到合同档案库,他站在张弛身后,看着他分析资料。

  张弛发现,在筹备资料里,有一些关于项目预算的修改记录。

  但这些修改并没有在合同中体现出来。

  这让他觉得很奇怪,他说:“如果项目预算有修改,为什么合同不相应调整呢?

  这会不会是有人故意为之,以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谋取私利呢?”

  赵长天严肃地说:“合同与筹备资料不符,这是重大漏洞!

  必须查明原因,是工作疏忽还是有人蓄意篡改。”

  张弛将这些发现记录下来,然后继续查看合同的其他条款。

  他发现合同中的一些质量验收标准写得比较模糊。

  这可能会给后期的项目验收带来很大的争议。

  他担心这可能会被一些不良分子利用。

  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

  然后以验收标准不明确为由蒙混过关。

  张弛决定联系项目的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

  了解一下当时制定合同条款的具体情况。

  他与赵长天打过招呼后,走出合同档案库。

  来到工程科该项目负责人的办公室。

  他对项目负责人说:“你好,我是总部巡查小组的张弛。

  我在查看一份合同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

  想和你了解一下情况。

  这份合同的项目预算在筹备阶段有修改。

  但合同里没有体现。

  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项目负责人愣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个我不太清楚!

  当时合同是由销售科制定的。

  我主要负责项目的执行。你可以问问他们。”

  张弛又问道:“那关于合同中的质量验收标准比较模糊的问题。

  你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有没有觉得有什么不便或者隐患呢?”

  项目负责人回答道:“确实有一些麻烦!

  因为验收标准不明确,在一些环节上我们和客户产生了分歧。

  但我们也只能尽量按照行业标准和客户的要求去做。

  我也觉得合同在这方面应该写得更清楚一些。”

  张弛谢过项目负责人后,又来到销售科。

  他对销售科的科长说:“你好,我在审查一份合同。

  发现合同中的一些条款存在问题。

  比如项目预算修改未在合同中体现,质量验收标准模糊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带来法律风险。

  你们当时在审核合同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销售科长有些尴尬地说:“当时可能审核得不够仔细!

  而且甲方那边催得比较急。

  我们就没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

  我们也意识到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误。”

  赵长天这时也来到销售科,他严厉地说:“合同审核关乎公司的生死存亡?

  你们如此草率,这是严重的失职。

  必须深刻反思,并且制定出整改措施。

  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张弛严肃地说:“合同的法律审核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以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