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简在苏小棠掌心裂开的瞬间,她先察觉到的是刺痛。
原本温凉的玉质突然变得灼烫,像块刚从炭炉里夹出的火炭,指腹刚碰到那蛛网状的裂纹,便传来细密的灼热感。
她下意识松手,却见那玉并未坠地,而是浮在半空,幽蓝的光从裂缝中涌出来,将三人笼罩在一片冷冽的光晕里。
"碎了?"陈阿四的短刀"当啷"磕在石台边缘,他瞪着那团光,喉结滚动两下,"老子当年考御膳房时也用过试炼玉,可没见过这玩意儿自己崩解的!"
陆明渊的目光却始终锁在苏小棠脸上。
她的睫毛在蓝光里轻颤,眼尾泛着薄红,像是被烫出了泪意——他知道那不是疼,是慌。
果然,下一刻,幽蓝的光凝成金字"第二关:断念",而那玉在字显的刹那"咔"地碎成齑粉,金粉簌簌落在苏小棠发间,沾在她攥紧的手背上。
"心志..."她喃喃重复这两个字,忽然想起老厨头说过的话:"真正的厨子,刀工火候都是皮毛,砍得断七情六欲,才能端得平人间百味。"可她从前总觉得,对食材的热望、对人的挂怀,才是厨子的魂。
祭坛突然发出嗡鸣。
苏小棠抬头时,雾气正从石台缝隙里涌出来。
那雾是半透明的,裹着三团模糊的影子,其中一团离她最近的影子渐渐凝实——是张年轻的脸,眉尾有颗淡褐色的痣,身上还沾着灶灰,像极了当年在侯府后厨烧火的阿和。
"小棠姐。"那声音比记忆里更轻,带着点破碎的颤,"你说等我满十六,就带我去城南开小馆子,说要教我做桂花糖藕,说...说我们要让全京城的人都尝到最甜的糖糕。"
苏小棠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记得那是个雪夜,阿和蹲在柴房给她补漏雨的屋顶,冻得通红的手捧着块烤红薯往她怀里塞。
她当时被嫡姐罚跪了一整天,膝盖肿得像发面馒头,却还是笑着应下承诺:"等我成了掌勺,咱们就走。"可三天后,沈婉柔的簪子掉进汤羹里,她被安了个"故意弄脏主子膳食"的罪名,贬去扫茅房。
再后来,阿和为了替她偷疗伤的药,坠了井——尸体捞上来时,怀里还揣着半块没送出去的桂花糖。
"我...我没忘。"她喉咙发紧,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是我没本事..."
"可你现在有本事了。"阿和的指尖虚虚碰过她的手背,像一片要化的雪,"你成了御膳房的代理掌事,要开天膳阁,要做天下第一的厨子。
那我呢?
我算不算被你忘了的甜?"
陆明渊的呼吸一重。
他看见苏小棠的肩膀在抖,眼尾的泪痣被水光浸得发亮,那是她最脆弱的模样——上回见她这样,还是在乱葬岗找阿和的尸首,她跪在泥里扒开腐叶,指甲缝里全是血,却咬着牙不肯哭出声。
"这是幻境。"他上前半步,玄色广袖扫过苏小棠发间的金粉,"试炼要的是你的心,不是你的悔。"
陈阿四突然"呸"了一声,短刀"唰"地抽出半寸:"什么幻境不幻境,老子先劈了这鬼东西!"刀光划破雾气,却从阿和的身体里穿了过去,震得他虎口发麻,"邪门!"
苏小棠被这动静惊得一颤。
她望着阿和逐渐透明的指尖,忽然想起老厨房的灶火——那时她蹲在灶前扇风,阿和在旁边切藕片,两人的影子被火光拉得老长,投在墙上像两株紧挨的树。"阿和,"她吸了吸鼻子,伸手碰向那团逐渐消散的雾气,"我没忘你的糖糕。
等出了这关,我要在天膳阁最显眼的位置摆个糖糕摊,用你教我的法子,熬最浓的桂花蜜,蒸最软的糯米...你来看,好不好?"
阿和的嘴角扬起。
他的身影开始变淡,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可那抹笑却比记忆里更清晰:"小棠姐,你要记得,甜不是糖,是有人等你端糖。"
最后一个字消散时,祭坛的雾气突然翻涌起来。
陆明渊的袖中传来细微的触感,那半片碎玉贴着他的手腕发烫——和苏小棠腰间的定情玉,此刻正隔着两人的衣襟,共鸣出灼热的温度。
陈阿四的短刀"当"地落回刀鞘。
他盯着苏小棠泛红的眼尾,突然哼了一声:"老子当年在御膳房被人砸了锅,也躲在柴房哭过。
后来想通了,哭完就得抄起锅铲——你现在这副模样,倒像极了那时候的老子。"
苏小棠转头看他。
陈阿四别开脸,耳尖却有点发红,可下一秒他又瞪圆眼睛:"发什么呆!
没看见雾气里又冒影子了?"
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这回的雾气里,影影绰绰浮着许多轮廓——有被沈婉柔推下台阶的小丫鬟,有替她顶罪被逐的老帮厨,还有...
陆明渊的手悄悄覆上她的手背。
那温度隔着两层布料传来,像团烧得正旺的炭,烫得她鼻尖又酸了酸。
"我在。"他低声说,指腹轻轻蹭过她掌心的茧,"你往前看,我替你挡着。"
苏小棠吸了吸鼻子,反手握住他的手。
她望着那团越来越浓的雾气,忽然笑了——不是从前隐忍的笑,是带着点狠劲的、势在必得的笑。
"来啊。"她的声音清亮得像敲碎的冰,"我倒要看看,这断念关,能断得了我的甜,断不断得了我要端给所有人的甜。"
雾气里,某个身影的轮廓突然清晰了一瞬——是位穿青衫的老厨头,他举着锅铲冲她点头,眼角的皱纹里全是笑。
而在更远的地方,阿和的声音混着灶火的噼啪声,轻轻响在她耳边:"小棠姐,你看,甜来了。"
幻影消散的刹那,苏小棠的指甲仍陷在掌心,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
她望着方才阿和站立的位置,喉间像塞了团浸了蜜的棉絮——甜是甜的,却压得人喘不过气。
"小棠。"陆明渊的拇指轻轻碾过她发间残留的金粉,声音放得极轻,"他们都走了。"
她这才惊觉自己不知何时攥住了他的衣袖,指腹能清晰触到玄色锦缎下他腕间的脉搏,一下一下,跳得沉稳有力。
陈阿四的短刀"咔"地入鞘,震得石台面落了层薄灰:"别看了,那雾气散得比老子炒糊的菜凉得还快。"他扯了扯皱巴巴的衣襟,耳尖的红却还没褪,"不过...你方才那话倒像个掌事的样子。"
苏小棠转头看他。
陈阿四别过脸,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刀镡,忽然又瞪圆眼睛:"发什么呆!
祭坛又动了!"
话音未落,整座祭坛突然发出清越的嗡鸣。
方才笼罩三人的幽蓝光晕如退潮的海,顺着石缝潺潺流走,露出下方新崭崭的青石板——中央不知何时多了座三尺高的白玉台,台上搁着口黑铁大锅,锅沿还凝着细密的水珠;锅旁是只半人高的木桶,清水漫到桶口,水面浮着片新摘的荷叶,叶心坠着粒未化的露珠,正"啪嗒"掉进水里,荡开一圈涟漪。
"第三关,名为'归源'。"苍老的声音自虚空里漫开,像古寺檐角的铜铃被风撩动,"以水为始,以味为终。"
苏小棠的脊背绷直了。
她想起老厨头说过的"厨道三重境"——初时练手,中期练心,至境练魂。
归源...该是要寻回最本真的味之魂。
陆明渊的手在她腰后虚虚护着,目光扫过那口空锅:"需要什么?
我让外间备。"
"不用。"苏小棠深吸一口气,鼻端萦绕着清水的凉冽,"这关要的不是山珍海味。"她走向木桶,指尖刚要触碰水面,又顿住——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碎玉还挂在颈间,此刻正贴着锁骨发烫。
那是块缺了角的玉牌,刻着"本味"二字,从前她总以为是母亲随手刻的,现在想来...或许早有深意。
"水为百鲜之母。"她默念着老厨头教的口诀,伸手捧起一捧水。
清冽的凉意顺着指缝渗进血脉,她忽然想起侯府后厨的那口老井——那时她蹲在井边洗青菜,阿和偷偷往她水桶里丢石子,溅得她裙角全是水痕;想起御膳房的冰鉴,她为了给贵妃熬梨膏,蹲在冰堆里守了整夜,指尖冻得像胡萝卜;想起天膳阁的第一锅汤,她用山泉水煨了八个时辰,揭开锅盖时,整间屋子都浮着白雾,像云落进了人间。
"小棠?"陆明渊见她盯着掌心的水出神,眉峰微挑,"可是想起什么?"
"我想起...所有味道的起点。"苏小棠低头看向木桶,水面映出她泛红的眼尾,"菜要洗干净,米要泡透,汤要慢煨。
从前总觉得这些是麻烦,现在才明白,最真的味,都藏在这些麻烦里。"
陈阿四突然嗤笑一声:"你这话说得倒像当年那老东西。"他踢了踢脚边的碎石,声音却软下来,"那糟老头子教我颠勺时也说,锅要烧透,油要晾温,火要压稳——老子那时候嫌他啰嗦,现在倒想再听他骂两句。"
苏小棠转头看他,见他望着那口黑铁锅,眼底浮起层水光。
她忽然明白,这关名为"归源",归的不只是味之源,更是心之源。
她伸手按住木桶边缘,准备舀水入锅。
水面却在这时泛起细碎的涟漪,像被投入了一把银砂。
苏小棠一愣,就见涟漪中央慢慢浮出画面——
是间青石砌的密室。
陆明渊站在中央,玄色广袖被穿堂风掀起一角。
他对面立着个戴斗笠的女子,手中捏着张朱砂符咒,符咒上的纹路正渗出暗红的光,像活了般缠上他的手腕。
"陆明渊!"苏小棠脱口而出,指尖狠狠扣进木桶沿。
水面的画面却像被风吹乱的墨,"唰"地散成碎片,只余下她慌乱的倒影。
"怎么了?"陆明渊察觉她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水面,却只看见自己模糊的脸,"可是水有问题?"
苏小棠张了张嘴,终究没说出那幅画面。
她望着他眼底的关切,喉间像塞了块烧红的炭——方才那画面太真切了,真切得让她想起上回在乱葬岗,她也是这样心慌,然后就听见了阿和坠井的消息。
"没事。"她扯出个笑,将手按在他手背上,"许是水太凉,晃了眼。"
陆明渊没再追问,只是悄悄将她的手裹进掌心。
陈阿四却眯起眼,盯着水面看了片刻,又抬头扫过苏小棠发白的指尖——他没说话,短刀却在鞘中轻轻一颤,像是蓄势待发的兽。
苏小棠深吸一口气,舀起满满一勺水倒进铁锅。
清水入锅的刹那,整座祭坛突然亮如白昼。
她望着跳动的光影,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真正的味道,在于心。"
心...她摸了摸颈间的碎玉,又看了眼身侧的陆明渊。
这关,她要炖的不只是一锅汤。
是她走过的所有路,念过的所有情,以及...
水面方才那幅画面里,那抹暗红的光。
(水面涟漪又起时,陆明渊的身影再次在倒影中若隐若现,斗笠女子的手已抬起,符咒上的红光正顺着他的手臂攀爬——)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
原本温凉的玉质突然变得灼烫,像块刚从炭炉里夹出的火炭,指腹刚碰到那蛛网状的裂纹,便传来细密的灼热感。
她下意识松手,却见那玉并未坠地,而是浮在半空,幽蓝的光从裂缝中涌出来,将三人笼罩在一片冷冽的光晕里。
"碎了?"陈阿四的短刀"当啷"磕在石台边缘,他瞪着那团光,喉结滚动两下,"老子当年考御膳房时也用过试炼玉,可没见过这玩意儿自己崩解的!"
陆明渊的目光却始终锁在苏小棠脸上。
她的睫毛在蓝光里轻颤,眼尾泛着薄红,像是被烫出了泪意——他知道那不是疼,是慌。
果然,下一刻,幽蓝的光凝成金字"第二关:断念",而那玉在字显的刹那"咔"地碎成齑粉,金粉簌簌落在苏小棠发间,沾在她攥紧的手背上。
"心志..."她喃喃重复这两个字,忽然想起老厨头说过的话:"真正的厨子,刀工火候都是皮毛,砍得断七情六欲,才能端得平人间百味。"可她从前总觉得,对食材的热望、对人的挂怀,才是厨子的魂。
祭坛突然发出嗡鸣。
苏小棠抬头时,雾气正从石台缝隙里涌出来。
那雾是半透明的,裹着三团模糊的影子,其中一团离她最近的影子渐渐凝实——是张年轻的脸,眉尾有颗淡褐色的痣,身上还沾着灶灰,像极了当年在侯府后厨烧火的阿和。
"小棠姐。"那声音比记忆里更轻,带着点破碎的颤,"你说等我满十六,就带我去城南开小馆子,说要教我做桂花糖藕,说...说我们要让全京城的人都尝到最甜的糖糕。"
苏小棠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记得那是个雪夜,阿和蹲在柴房给她补漏雨的屋顶,冻得通红的手捧着块烤红薯往她怀里塞。
她当时被嫡姐罚跪了一整天,膝盖肿得像发面馒头,却还是笑着应下承诺:"等我成了掌勺,咱们就走。"可三天后,沈婉柔的簪子掉进汤羹里,她被安了个"故意弄脏主子膳食"的罪名,贬去扫茅房。
再后来,阿和为了替她偷疗伤的药,坠了井——尸体捞上来时,怀里还揣着半块没送出去的桂花糖。
"我...我没忘。"她喉咙发紧,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是我没本事..."
"可你现在有本事了。"阿和的指尖虚虚碰过她的手背,像一片要化的雪,"你成了御膳房的代理掌事,要开天膳阁,要做天下第一的厨子。
那我呢?
我算不算被你忘了的甜?"
陆明渊的呼吸一重。
他看见苏小棠的肩膀在抖,眼尾的泪痣被水光浸得发亮,那是她最脆弱的模样——上回见她这样,还是在乱葬岗找阿和的尸首,她跪在泥里扒开腐叶,指甲缝里全是血,却咬着牙不肯哭出声。
"这是幻境。"他上前半步,玄色广袖扫过苏小棠发间的金粉,"试炼要的是你的心,不是你的悔。"
陈阿四突然"呸"了一声,短刀"唰"地抽出半寸:"什么幻境不幻境,老子先劈了这鬼东西!"刀光划破雾气,却从阿和的身体里穿了过去,震得他虎口发麻,"邪门!"
苏小棠被这动静惊得一颤。
她望着阿和逐渐透明的指尖,忽然想起老厨房的灶火——那时她蹲在灶前扇风,阿和在旁边切藕片,两人的影子被火光拉得老长,投在墙上像两株紧挨的树。"阿和,"她吸了吸鼻子,伸手碰向那团逐渐消散的雾气,"我没忘你的糖糕。
等出了这关,我要在天膳阁最显眼的位置摆个糖糕摊,用你教我的法子,熬最浓的桂花蜜,蒸最软的糯米...你来看,好不好?"
阿和的嘴角扬起。
他的身影开始变淡,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可那抹笑却比记忆里更清晰:"小棠姐,你要记得,甜不是糖,是有人等你端糖。"
最后一个字消散时,祭坛的雾气突然翻涌起来。
陆明渊的袖中传来细微的触感,那半片碎玉贴着他的手腕发烫——和苏小棠腰间的定情玉,此刻正隔着两人的衣襟,共鸣出灼热的温度。
陈阿四的短刀"当"地落回刀鞘。
他盯着苏小棠泛红的眼尾,突然哼了一声:"老子当年在御膳房被人砸了锅,也躲在柴房哭过。
后来想通了,哭完就得抄起锅铲——你现在这副模样,倒像极了那时候的老子。"
苏小棠转头看他。
陈阿四别开脸,耳尖却有点发红,可下一秒他又瞪圆眼睛:"发什么呆!
没看见雾气里又冒影子了?"
她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这回的雾气里,影影绰绰浮着许多轮廓——有被沈婉柔推下台阶的小丫鬟,有替她顶罪被逐的老帮厨,还有...
陆明渊的手悄悄覆上她的手背。
那温度隔着两层布料传来,像团烧得正旺的炭,烫得她鼻尖又酸了酸。
"我在。"他低声说,指腹轻轻蹭过她掌心的茧,"你往前看,我替你挡着。"
苏小棠吸了吸鼻子,反手握住他的手。
她望着那团越来越浓的雾气,忽然笑了——不是从前隐忍的笑,是带着点狠劲的、势在必得的笑。
"来啊。"她的声音清亮得像敲碎的冰,"我倒要看看,这断念关,能断得了我的甜,断不断得了我要端给所有人的甜。"
雾气里,某个身影的轮廓突然清晰了一瞬——是位穿青衫的老厨头,他举着锅铲冲她点头,眼角的皱纹里全是笑。
而在更远的地方,阿和的声音混着灶火的噼啪声,轻轻响在她耳边:"小棠姐,你看,甜来了。"
幻影消散的刹那,苏小棠的指甲仍陷在掌心,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
她望着方才阿和站立的位置,喉间像塞了团浸了蜜的棉絮——甜是甜的,却压得人喘不过气。
"小棠。"陆明渊的拇指轻轻碾过她发间残留的金粉,声音放得极轻,"他们都走了。"
她这才惊觉自己不知何时攥住了他的衣袖,指腹能清晰触到玄色锦缎下他腕间的脉搏,一下一下,跳得沉稳有力。
陈阿四的短刀"咔"地入鞘,震得石台面落了层薄灰:"别看了,那雾气散得比老子炒糊的菜凉得还快。"他扯了扯皱巴巴的衣襟,耳尖的红却还没褪,"不过...你方才那话倒像个掌事的样子。"
苏小棠转头看他。
陈阿四别过脸,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刀镡,忽然又瞪圆眼睛:"发什么呆!
祭坛又动了!"
话音未落,整座祭坛突然发出清越的嗡鸣。
方才笼罩三人的幽蓝光晕如退潮的海,顺着石缝潺潺流走,露出下方新崭崭的青石板——中央不知何时多了座三尺高的白玉台,台上搁着口黑铁大锅,锅沿还凝着细密的水珠;锅旁是只半人高的木桶,清水漫到桶口,水面浮着片新摘的荷叶,叶心坠着粒未化的露珠,正"啪嗒"掉进水里,荡开一圈涟漪。
"第三关,名为'归源'。"苍老的声音自虚空里漫开,像古寺檐角的铜铃被风撩动,"以水为始,以味为终。"
苏小棠的脊背绷直了。
她想起老厨头说过的"厨道三重境"——初时练手,中期练心,至境练魂。
归源...该是要寻回最本真的味之魂。
陆明渊的手在她腰后虚虚护着,目光扫过那口空锅:"需要什么?
我让外间备。"
"不用。"苏小棠深吸一口气,鼻端萦绕着清水的凉冽,"这关要的不是山珍海味。"她走向木桶,指尖刚要触碰水面,又顿住——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碎玉还挂在颈间,此刻正贴着锁骨发烫。
那是块缺了角的玉牌,刻着"本味"二字,从前她总以为是母亲随手刻的,现在想来...或许早有深意。
"水为百鲜之母。"她默念着老厨头教的口诀,伸手捧起一捧水。
清冽的凉意顺着指缝渗进血脉,她忽然想起侯府后厨的那口老井——那时她蹲在井边洗青菜,阿和偷偷往她水桶里丢石子,溅得她裙角全是水痕;想起御膳房的冰鉴,她为了给贵妃熬梨膏,蹲在冰堆里守了整夜,指尖冻得像胡萝卜;想起天膳阁的第一锅汤,她用山泉水煨了八个时辰,揭开锅盖时,整间屋子都浮着白雾,像云落进了人间。
"小棠?"陆明渊见她盯着掌心的水出神,眉峰微挑,"可是想起什么?"
"我想起...所有味道的起点。"苏小棠低头看向木桶,水面映出她泛红的眼尾,"菜要洗干净,米要泡透,汤要慢煨。
从前总觉得这些是麻烦,现在才明白,最真的味,都藏在这些麻烦里。"
陈阿四突然嗤笑一声:"你这话说得倒像当年那老东西。"他踢了踢脚边的碎石,声音却软下来,"那糟老头子教我颠勺时也说,锅要烧透,油要晾温,火要压稳——老子那时候嫌他啰嗦,现在倒想再听他骂两句。"
苏小棠转头看他,见他望着那口黑铁锅,眼底浮起层水光。
她忽然明白,这关名为"归源",归的不只是味之源,更是心之源。
她伸手按住木桶边缘,准备舀水入锅。
水面却在这时泛起细碎的涟漪,像被投入了一把银砂。
苏小棠一愣,就见涟漪中央慢慢浮出画面——
是间青石砌的密室。
陆明渊站在中央,玄色广袖被穿堂风掀起一角。
他对面立着个戴斗笠的女子,手中捏着张朱砂符咒,符咒上的纹路正渗出暗红的光,像活了般缠上他的手腕。
"陆明渊!"苏小棠脱口而出,指尖狠狠扣进木桶沿。
水面的画面却像被风吹乱的墨,"唰"地散成碎片,只余下她慌乱的倒影。
"怎么了?"陆明渊察觉她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水面,却只看见自己模糊的脸,"可是水有问题?"
苏小棠张了张嘴,终究没说出那幅画面。
她望着他眼底的关切,喉间像塞了块烧红的炭——方才那画面太真切了,真切得让她想起上回在乱葬岗,她也是这样心慌,然后就听见了阿和坠井的消息。
"没事。"她扯出个笑,将手按在他手背上,"许是水太凉,晃了眼。"
陆明渊没再追问,只是悄悄将她的手裹进掌心。
陈阿四却眯起眼,盯着水面看了片刻,又抬头扫过苏小棠发白的指尖——他没说话,短刀却在鞘中轻轻一颤,像是蓄势待发的兽。
苏小棠深吸一口气,舀起满满一勺水倒进铁锅。
清水入锅的刹那,整座祭坛突然亮如白昼。
她望着跳动的光影,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真正的味道,在于心。"
心...她摸了摸颈间的碎玉,又看了眼身侧的陆明渊。
这关,她要炖的不只是一锅汤。
是她走过的所有路,念过的所有情,以及...
水面方才那幅画面里,那抹暗红的光。
(水面涟漪又起时,陆明渊的身影再次在倒影中若隐若现,斗笠女子的手已抬起,符咒上的红光正顺着他的手臂攀爬——)
喜欢灶神的味觉:庶女厨娘逆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