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父亲、母亲,敬启……”
李雪写完这句话,笔尖在信纸上停顿了很久,却不知道要写什么。
她望着窗外昏黄的景色,好像有很多事要讲,但一幕幕场景闪过,却是提笔忘字了。
哨所外的第一层边境防护墙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
铁皮、围栏、铁丝网和混凝土,筑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但这种程度的围墙对于尸潮来说,作用有限。
只有在三重边境墙完全构成,哨所-警报传递-游击队-防线建筑相互配合,才能形成足够强大的防线。
只是两个月就把边境墙修了起来,这种速度相比以往,简直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了。
直接原因,就是缓冲区的移民现在已经超过15万人,直逼20万人。
以荒野饭店为首的缓冲区本土势力打下了基础。
而新的移民,又在这种简陋甚至危险的环境里,以极其恐怖的基建速度,建起了自己的家园。
好像很长时间没有点荒野饭店的外卖。
李雪扔下笔,感觉自己有些怀念饭店里的炸树土豆了。
这个哨所孤零零地立在死区面前,一天天地都在看死区上空的黄云。
那云里偶尔会飞过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令人麻木,却从来不敢放松警惕。
李雪总觉得,整片死区是和这个星球连在一起的,好像是活物一般。
而在早期被除菌队清理出来的缓冲区平原,才是死去的区域。
现在的气温,不利于死区里面那些东西的反扑。
它们还在试探,用足以消磨掉任何一个人类意志的耐心缓慢试探着。
而这个缓冲区最前线的哨所,就要把这每一次试探都回击回去,并用最快的速度向九区通报。
她低低叹了一声,确认自己的枪械顺手,便去到了楼下,准备集合。
“08号,打个电话给店老板,简单叫个外卖吧。”
“现在是中午,气温最高,也是死区最安全的时刻。今天外勤的八个人,跟我去死区附近巡逻一趟。”
新来的第三小队队员,对于这种生活,似乎还不太适应。
李雪帮他们整理了一下胸前的过滤罐。
“队长,你为什么这么松弛啊?居然……还有闲心点外卖?”
一个紧张过度的新兵,终于忍不住大喊大叫了起来。
“清醒点。”
下一秒,李雪弓步冲出,体格虽然小巧,却以极快的速度撞倒士兵,用黑洞洞地枪口对着他的眼睛:
“我对你们太好了吗?”
她的声音没有任何变化。
仍然是像雪人一般,冷静之中,甚至带着一丝……温柔。
“我想活着回来吃到荒野饭店的食物,想要牙齿咬穿炸土豆的感觉……就这么简单。”李雪回答道。
她把新兵拉了起来:
“不要大喊大叫,那会害死你的队友。”
新兵好像刚刚从梦中醒来一样。
这是时刻面临死区的应激反应。
特别是要深入死区的时候,那种恐惧尤甚。
李雪很了解这点。
她试图拍拍新兵的肩膀,但是新兵个子太高了,她只好拍了拍新兵的屁股。
“好好活到换岗的那一天,以后这将是你的日常。”
……
……
刘笔刚刚经历了中午最为忙碌的阶段。
这个天气,封闭式的厨房简直就是蒸笼地狱。
好在现在饭店顾客散去不少,留下来的,也都是一边喝着冰饮,一边望着电视傻乐了。
他躺在了大厅的靠背椅当中。
这张舒服的躺椅,是从荒野饭店的旧货交易里换出来的。
那人用这张椅子换了五支卷烟和两罐地菌酱,当时刘笔觉得亏,但现在他认为这是一桩完美的交易。
吹着电扇,躺在空闲的大厅中,绝对是非常完美的享受。
决赛的事情节目组那边还没有说,但刘笔相信,他们会筹备得相当精彩。
他翻阅着新加入通讯录的联系人,对他们都没有特别多的兴趣。
只是有个九区科技大学的助教引起了刘笔的好奇。
“我印象这人当时自我介绍的时候说,研究的是【新环境生物学】,或许未来能够有些合作。”
刘笔暗自想道。
手指又放在了那位电视台黄姓编导的名字上。
此人之前和刘笔商量要出荒野探索的两档节目,估计现在还在等待着刘笔的回复。
刘笔不以为意,闭上眼睛得到了半小时完美的午睡,醒来却想起来红山基地已经有数日无人照料了。
“我再去红山一趟,你店里照顾好啊。”刘笔说道。
苏姚愣了一下:“拜托啊老板,咱们店里真的没人了!全是些临时工,今天这么突然怎么叫的来?”
刘笔挠挠头:
“打电话给你罗川大哥,让他借两个人过来。还有……你要不让宁猫儿别送报纸了吧?我饭店的待遇应该比安全区里好得多。”
“……”
苏姚挑了挑眉毛,点点头。
“成。上次还让川哥给我找一套语文和数学的教科书来着,今天正好问他拿。”
“你还看起这个了?”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很多东西学不明白哦。”苏姚回答,“而且大家都说我这小孩机灵,没人说我瓜。”
“你有把握就行。”
“这次去多久?”
“不好说,但不会很长。”
刘笔挥手离去,收拾好行囊,骑着小三轮,就来到了红山脚下。
这次离探访红山上的第二基地已经过了差不多三日。
猪圈里的食物,应该是足够让那帮椒香猪撑过这段时间的。
刘笔的理想状态是占住整个山头散养,这样差不多一周看个一两次也就够了。
来到了上次河谷附近的营地,眼前的场面却让刘笔有些认不出来了。
用山下塑料布和空心管固定出来的一座棚屋,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击倒了。
而用石珊瑚加上碎石浇筑出来的石墙,也有被挖开的痕迹。
最糟糕的是,猪圈似乎遭遇了残酷的袭击。
里面血迹斑斑,这溅血的密度,足以证明,猪圈里有一次凶狠的屠杀。
里面的十几头猪,现在只剩下两三头尸体,其他的早已不知所踪。
刘笔走进猪圈,仔细地观察着现场。
“地上有如此散乱的拖痕,还有很多的猪蹄脚印……看来椒香猪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毙命的。”
“墙上的爪印……潜伏的猎食者很可能不止一只,而且有着强度很高的爪子和力量。”
刘笔趴在墙上,嗅了嗅爪印的味道。
“似乎……没有特别强烈的毒性?”
红山上的生物,看来真的都不加毒性这个技能点啊。
“土墙有被击碎的痕迹,但不多……没有太多血迹。它们不是全部翻墙过来的?”
“等等……这是什么?”
刘笔看见了土墙下方的一个个地洞。
那些东西,是挖洞进来的!
它们很可能是一部分在墙头吸引椒香猪的注意,而另一部分,挖了墙洞进来!
石珊瑚构筑的土墙不好推倒,但是地基浅,却是最好挖洞绕开。
这是什么生物,居然能够如此精确的识别到营地工事的弱点,然后将椒香猪抢了个干净?
“……”
刘笔的神情从淡然变得严肃起来。
他知道自己遇上了棘手的东西。
椒香猪虽然凶猛,但不是红山上的食物链顶端。
这东西在食物链中的位置,更在椒香猪之上。
他去树林中找猪,又是找到了一些尸块。
但完全找不到凶兽的踪迹。
幸运的是,在河谷附近,他找到了两只做了标记的小猪——它们居然逃过一劫。
之前刘笔以为,这个世界的生物,最棘手的就是带着各种奇特的毒性,或者行动、攻击极为隐蔽。
要么就是像椒香猪这般,身体强壮,抗性奇高。
但刘笔觉得,那些带毒、带甲、带隐身的异种们,都不像今天的异种这样危险……
因为,这东西,带脑子了。
喜欢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
李雪写完这句话,笔尖在信纸上停顿了很久,却不知道要写什么。
她望着窗外昏黄的景色,好像有很多事要讲,但一幕幕场景闪过,却是提笔忘字了。
哨所外的第一层边境防护墙已经修建得差不多了。
铁皮、围栏、铁丝网和混凝土,筑成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但这种程度的围墙对于尸潮来说,作用有限。
只有在三重边境墙完全构成,哨所-警报传递-游击队-防线建筑相互配合,才能形成足够强大的防线。
只是两个月就把边境墙修了起来,这种速度相比以往,简直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了。
直接原因,就是缓冲区的移民现在已经超过15万人,直逼20万人。
以荒野饭店为首的缓冲区本土势力打下了基础。
而新的移民,又在这种简陋甚至危险的环境里,以极其恐怖的基建速度,建起了自己的家园。
好像很长时间没有点荒野饭店的外卖。
李雪扔下笔,感觉自己有些怀念饭店里的炸树土豆了。
这个哨所孤零零地立在死区面前,一天天地都在看死区上空的黄云。
那云里偶尔会飞过来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令人麻木,却从来不敢放松警惕。
李雪总觉得,整片死区是和这个星球连在一起的,好像是活物一般。
而在早期被除菌队清理出来的缓冲区平原,才是死去的区域。
现在的气温,不利于死区里面那些东西的反扑。
它们还在试探,用足以消磨掉任何一个人类意志的耐心缓慢试探着。
而这个缓冲区最前线的哨所,就要把这每一次试探都回击回去,并用最快的速度向九区通报。
她低低叹了一声,确认自己的枪械顺手,便去到了楼下,准备集合。
“08号,打个电话给店老板,简单叫个外卖吧。”
“现在是中午,气温最高,也是死区最安全的时刻。今天外勤的八个人,跟我去死区附近巡逻一趟。”
新来的第三小队队员,对于这种生活,似乎还不太适应。
李雪帮他们整理了一下胸前的过滤罐。
“队长,你为什么这么松弛啊?居然……还有闲心点外卖?”
一个紧张过度的新兵,终于忍不住大喊大叫了起来。
“清醒点。”
下一秒,李雪弓步冲出,体格虽然小巧,却以极快的速度撞倒士兵,用黑洞洞地枪口对着他的眼睛:
“我对你们太好了吗?”
她的声音没有任何变化。
仍然是像雪人一般,冷静之中,甚至带着一丝……温柔。
“我想活着回来吃到荒野饭店的食物,想要牙齿咬穿炸土豆的感觉……就这么简单。”李雪回答道。
她把新兵拉了起来:
“不要大喊大叫,那会害死你的队友。”
新兵好像刚刚从梦中醒来一样。
这是时刻面临死区的应激反应。
特别是要深入死区的时候,那种恐惧尤甚。
李雪很了解这点。
她试图拍拍新兵的肩膀,但是新兵个子太高了,她只好拍了拍新兵的屁股。
“好好活到换岗的那一天,以后这将是你的日常。”
……
……
刘笔刚刚经历了中午最为忙碌的阶段。
这个天气,封闭式的厨房简直就是蒸笼地狱。
好在现在饭店顾客散去不少,留下来的,也都是一边喝着冰饮,一边望着电视傻乐了。
他躺在了大厅的靠背椅当中。
这张舒服的躺椅,是从荒野饭店的旧货交易里换出来的。
那人用这张椅子换了五支卷烟和两罐地菌酱,当时刘笔觉得亏,但现在他认为这是一桩完美的交易。
吹着电扇,躺在空闲的大厅中,绝对是非常完美的享受。
决赛的事情节目组那边还没有说,但刘笔相信,他们会筹备得相当精彩。
他翻阅着新加入通讯录的联系人,对他们都没有特别多的兴趣。
只是有个九区科技大学的助教引起了刘笔的好奇。
“我印象这人当时自我介绍的时候说,研究的是【新环境生物学】,或许未来能够有些合作。”
刘笔暗自想道。
手指又放在了那位电视台黄姓编导的名字上。
此人之前和刘笔商量要出荒野探索的两档节目,估计现在还在等待着刘笔的回复。
刘笔不以为意,闭上眼睛得到了半小时完美的午睡,醒来却想起来红山基地已经有数日无人照料了。
“我再去红山一趟,你店里照顾好啊。”刘笔说道。
苏姚愣了一下:“拜托啊老板,咱们店里真的没人了!全是些临时工,今天这么突然怎么叫的来?”
刘笔挠挠头:
“打电话给你罗川大哥,让他借两个人过来。还有……你要不让宁猫儿别送报纸了吧?我饭店的待遇应该比安全区里好得多。”
“……”
苏姚挑了挑眉毛,点点头。
“成。上次还让川哥给我找一套语文和数学的教科书来着,今天正好问他拿。”
“你还看起这个了?”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很多东西学不明白哦。”苏姚回答,“而且大家都说我这小孩机灵,没人说我瓜。”
“你有把握就行。”
“这次去多久?”
“不好说,但不会很长。”
刘笔挥手离去,收拾好行囊,骑着小三轮,就来到了红山脚下。
这次离探访红山上的第二基地已经过了差不多三日。
猪圈里的食物,应该是足够让那帮椒香猪撑过这段时间的。
刘笔的理想状态是占住整个山头散养,这样差不多一周看个一两次也就够了。
来到了上次河谷附近的营地,眼前的场面却让刘笔有些认不出来了。
用山下塑料布和空心管固定出来的一座棚屋,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击倒了。
而用石珊瑚加上碎石浇筑出来的石墙,也有被挖开的痕迹。
最糟糕的是,猪圈似乎遭遇了残酷的袭击。
里面血迹斑斑,这溅血的密度,足以证明,猪圈里有一次凶狠的屠杀。
里面的十几头猪,现在只剩下两三头尸体,其他的早已不知所踪。
刘笔走进猪圈,仔细地观察着现场。
“地上有如此散乱的拖痕,还有很多的猪蹄脚印……看来椒香猪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毙命的。”
“墙上的爪印……潜伏的猎食者很可能不止一只,而且有着强度很高的爪子和力量。”
刘笔趴在墙上,嗅了嗅爪印的味道。
“似乎……没有特别强烈的毒性?”
红山上的生物,看来真的都不加毒性这个技能点啊。
“土墙有被击碎的痕迹,但不多……没有太多血迹。它们不是全部翻墙过来的?”
“等等……这是什么?”
刘笔看见了土墙下方的一个个地洞。
那些东西,是挖洞进来的!
它们很可能是一部分在墙头吸引椒香猪的注意,而另一部分,挖了墙洞进来!
石珊瑚构筑的土墙不好推倒,但是地基浅,却是最好挖洞绕开。
这是什么生物,居然能够如此精确的识别到营地工事的弱点,然后将椒香猪抢了个干净?
“……”
刘笔的神情从淡然变得严肃起来。
他知道自己遇上了棘手的东西。
椒香猪虽然凶猛,但不是红山上的食物链顶端。
这东西在食物链中的位置,更在椒香猪之上。
他去树林中找猪,又是找到了一些尸块。
但完全找不到凶兽的踪迹。
幸运的是,在河谷附近,他找到了两只做了标记的小猪——它们居然逃过一劫。
之前刘笔以为,这个世界的生物,最棘手的就是带着各种奇特的毒性,或者行动、攻击极为隐蔽。
要么就是像椒香猪这般,身体强壮,抗性奇高。
但刘笔觉得,那些带毒、带甲、带隐身的异种们,都不像今天的异种这样危险……
因为,这东西,带脑子了。
喜欢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