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欣欣向荣-《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

  刘笔听到枪声,从房间内走出。

  只见小报童脸上挂着眼泪,保持着射击姿势,枪口却抬得老高。

  “发生了什么?”

  苏姚摆摆手:“没什么,遇见个熟人。”

  刘笔哑然失笑:

  “熟人?你们九区熟人都是拿枪打招呼的?”

  小报童擦了擦眼泪:“嗯。”

  苏姚站起来指着小报童介绍道:

  “店老板,这是宁猫儿。我在安全区里认识的,咱们关系还不错。”

  “听上去是个好名字。”

  “是吧?她家里人觉得书上写的那种叫做猫的生物很可爱,就给她起了这个名字。”

  苏姚笑嘻嘻地拍了拍宁猫儿的后背,宁猫儿的肩膀缩了一下,但好像没有反感的意思。

  要不是看见苏姚被一个过肩摔撂倒,还真以为打赢的人是苏姚。

  不过说来,九区里面没有看到过活的猫。

  猫儿这个名字,放到蓝星去,大概也跟什么凤凰、麒麟是同类的吧。

  宁猫儿鞠了个躬:

  “您好,刘笔先生,太久没见,我一时没认出苏姚来,也没想到她在这里工作,让您见笑了。”

  “你这也太见外啦。”苏姚看上去非常开心的样子。

  她俩站在一块,苏姚还高了半个头,看着像姐姐和妹妹一样。

  “没事。”刘笔回答道,“既然是苏姚的熟人,不如坐下来,喝杯饮料再走?”

  “我我我我我喝不起啊!上次都没付钱……”

  宁猫儿按了按帽子就要开溜,被苏姚拉住了后领:

  “店老板这么抠门的人都发话了,你客气啥。坐。”

  宁猫儿乖乖不动了。

  见势不妙第一反应就是逃跑,态度很怂,胆子却是不小。

  这俩小孩还真是同一个模板出来的。

  两人来到店里坐定,苏姚给宁猫儿倒了一杯水:

  “我之前就说送报的眼熟,原来是你。你怎么会来缓冲区送报纸?”

  宁猫儿害羞地擦着脸:

  “我……我不善于说话,也不知道怎么讨人喜欢,就……想着来缓冲区碰碰运气好了。没想到……刘笔先生订了一~整年的报纸!我还见到了美食猎人本尊!而且……”

  “而且?”

  “而且缓冲区以后人会越来越多的。”

  刘笔一听来了兴趣:“为什么这么说?”

  “最近城里到处都在组织缓冲区移居的报名。”宁猫儿说道,“委员会说了,说缓冲区是一个还没有被开发完全的宝地,鼓励尽量多的人到缓冲区来。”

  “这个消息当真?”刘笔问道,“报名的人多吗?”

  “保真的。”宁猫儿说道,“边缘城区的好多人都排着队。”

  这真是个不得了的消息。

  虽然之前一直有耳闻,九区要推动缓冲区的建设。

  但是除了来来往往的施工队,缓冲区到底要建设成为什么样,也没有任何定论。

  这次大量开放名额,算是给边缘城区那些过不下去的人们,一次改变生活的机会。

  当然,最重要的是,缓冲区人口一多,荒野饭店的生意肯定要变好。

  这也是刘笔的机会。

  “我给你打包点食物。”刘笔走向厨房。

  “这这这……这不合适!”

  宁猫儿慌忙摆手,刘笔却道:

  “你的这些新闻,顶得上两份炸土豆了,以后也可以多来找苏姚聊聊,你们不是朋友吗?”

  反正是炸土豆,今天没卖出去,晚上又得自己吃了。

  童谣有时候也是政策的载体。孩子的所见所闻,反而更加直观。

  苏姚把宁猫儿送至门口。

  宁猫儿看四下无人,偷偷对苏姚耳语道:

  “你怎么跑到缓冲区来啦?”

  “我?”苏姚挠挠头,“混口饭吃,还能怎么着啊。”

  “那……”

  宁猫儿有些不安地抓着自己的帽子。

  “那夏秋怎么办?”

  苏姚眼神闪到一边,不去看宁猫儿的脸:“这件事情不重要了。”

  “可我们还是没有她的消息……”

  “我说过不重要了,人生嘛~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苏姚拍了拍宁猫儿的肩膀,“快去送报纸吧。”

  宁猫儿背上包,带上面罩:

  “我……我不喜欢你耍赖的样子。”

  “我觉得啊,主要是找到活下去的地方就好……这儿老板对我还不错。”

  苏姚的脚尖蹭着地面。

  “活着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活下来了才能谈以后,不是吗?”

  “我,我嘴笨……我不知道怎么说……”

  宁猫儿低着头,苏姚继续说道:

  “哎,你有爹有妈的,就不该跟我们这些街上的小孩一起玩。”

  “我……”

  宁猫儿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回答,好半天才憋了两句出来:

  “我……也想着多努力,帮家里赚点钱!住上大一点的房子。我也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大家都住上好一点的房子……但我不知道。”

  “你是好孩子,我不行啦。”

  “别说这样的话……你,你也不要放弃努力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吗?我说猫儿,你也长得可爱,不如找个有钱人……”

  “苏苏苏苏姚!”

  宁猫儿涨红了脸,苏姚扑哧一声笑了:

  “我玩笑开过头了,你打我两下。”

  宁猫儿也不客气,咣咣砸了两下,拔腿就跑。

  “你真打啊!”苏姚捂着脑袋,“很痛啊!你给我等着!”

  “我明天再来!”

  宁猫儿边喊边跑。

  年轻人真有活力啊。刘笔想道。

  ……

  ……

  宁猫儿的到来并没有影响饭店的节奏。

  不妨说,听到缓冲区即将扩大的消息,刘笔准备得更起劲了。

  安全区的生意再怎么做,如果不能制造出足够廉价的食品,那销量无论如何都铺不开。

  但缓冲区就不一样了。

  现在的缓冲区,有没有1000常驻人口都很难说。

  但这个人数如果变成5000,自己的收入至少翻个倍没有问题。

  姜树拔出了新芽,辣椒树长高了半寸,苏姚也去城里送外卖了。

  就连两天不吃东西的大鼠,今天也开始吃树土豆了。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今天2333公路的车流量来看,确实人数变多了。

  “店老板,来一份烤肉。”

  “好嘞。”

  “店老板,你这叫树土豆的东西,怎么卖?”

  “看菜单。现在炸土豆一份45,来吗?”

  “店老板,你这有什么干粮?”

  “包子,压缩饼干,蛋白块,土豆,想要什么看菜单啊。”

  “店老板……这些东西,换吗?”

  “什么东西?”

  刘笔抬起眼睛,看到来人拿着一个麻袋。

  里面装满了塑料壳子。

  但这不是一般的塑料壳子,是血清。

  刘笔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这年头,胆子都这么大?

  “怎么样?你开个价,要换吗?”那人笑道。

  喜欢异种的营养是牛肉的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