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欲求和亲-《战国帝业》

  凤祥十年春。

  田唐统一天下的第十二个年头。

  这一年田秀派出蒙恬率禁卫军将折兰、屯头两部接回内地妥善安置。

  两部被丁零攻杀,走投无路。

  听闻田唐愿意收留,两部欣然来归。

  约定好时间以后。

  蒙恬大军深入到瀚海,顺利将折兰屯头两部接回。

  丁零大军始终尾随在蒙恬大军其后。

  蒙毅对蒙恬说:“阿兄,这些狗日的蛮夷在我们屁股后面跟了一路了,让弟兄们掉过头,跟他们干一仗。”

  蒙恬摇头说:“我们的任务是接应折兰部归唐,贸然让大军出击,皇帝会怪罪。”

  蒙毅听了这话,依旧很不甘心,但又不敢抗命出击。

  蒙恬看到蒙毅这个样子就说:“传令下去,精骑停下,步军护送折兰屯头二部继续向关内撤退。”

  蒙毅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亢奋:“阿兄,是不是要干他们了”

  蒙恬摇头。

  蒙毅不明白了,既然不准备对付丁零军,那干嘛要让精骑断后?

  蒙恬说道:“这些狗东西一直尾随在我们背后,必须得让他们看到我军的军威,震慑一下他们,这些个蛮夷都是畏威不怀德的东西。”

  唐军骑兵很快就留在原地,并在蒙恬的指挥下结好阵型等待丁零军。

  一个时辰以后,丁零大军赶到。

  丁零军差不多有五万,唐军三万。

  双方隔着大约两里对峙。

  塞外草原,黄沙漫漫。

  狂风吹过,沙子吹的人睁不开眼。

  骑兵脖子上挂着的铃铛叮当作响,马儿焦躁不安,马蹄不停的在原地踏步。

  丁零大军。

  摩多单于看着黄沙对面的唐军骑兵,不禁感到心有余悸。

  “我以为我丁零部已经足够强大,却没有想到唐人的骑军,竟然这般雄壮!”

  摩多单于在心中暗叹两国国力之间的差距,随即吩咐退兵。

  看到丁零军退。

  李弋顿时狂喜,说:“大将军,丁零军退了!咱们要不要追?”

  蒙恬面对这个提议也很心动。

  丁零军主动退兵视为示弱,唐军骑兵要是趁势掩杀,说不定能大破丁零。

  但是,这是在塞外之地,万一大军追上去,中了丁零人的圈套,那肯定是追悔莫及。

  想到这里,蒙恬轻轻摇摇头。

  李弋闻言,不甘的砸了下手背。

  洛阳。

  韩非来到田秀面前,将蒙恬的奏书呈上说:“蒙恬上表,已经顺利将折兰屯头两部接回。”

  田秀看过蒙恬的奏表以后很高兴。

  他对韩非说:“一定要把折兰屯头两部安置好,不要出岔子,这件事丞相亲自去办。”

  “唯。”

  韩非抬起头,忧心的说:“只是折兰屯头归唐后,丁零恐怕又要壮大。”

  太子生怕父皇又说要出兵漠北,紧忙说:“不要紧,不是还有个卢侯?丁零还没有一家独大。”

  韩非听了以后忍不住冷笑一声。

  李斯也在心里嘲笑太子。

  太子有点不理解,自己这是说错话了?

  韩非摇着头说:“太子殿下,您太天真了,卢侯王为了一点黄金就帮助丁零攻打折兰部,这种目光短浅之人,绝对斗不过摩多,您看着吧,最多两三年,卢侯王就会败亡。”

  太子对这话有点怀疑:“不至于吧?”

  据他所知,卢侯部众也有几十万,这次他帮助丁零打仗,也获得了不少果实。

  丁零有那么大胃口吞并卢侯么?

  田秀没空去管太子的想法,而是问陆贾:“东胡那边是什么情况?”

  漠北以后能对丁零形成威胁的就只剩下一个东胡了。

  田唐想继续分裂草原,只有扶持东胡。

  陆贾拱手说:“东胡国内的几十个部落正在内战,打的昏天黑地,一时之间恐怕是停不下来。”

  田秀面色一沉。

  东胡内战,丁零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趁虚而入。

  丁零一旦灭了东胡,就会成为下一个匈奴。

  皇帝就看着群臣说:“东胡看来是指不上了,朕决意再征漠北,打垮丁零。”

  太子一听自家老爹又要出兵漠北,立马就不干了,跳出来反对说:“陛下,朝廷多次对漠北用兵,根本就毫无成效,这些年来,朝廷陆续打垮了匈奴,月氏,可每次漠北这些蛮夷就像野草一样又长出来,这次我们就算再打垮丁零,不出几年,漠北又会冒出新的势力。”

  “这么说,太子是不同意出兵了?”田秀眉毛一挑,看着太子问。

  太子说了句:“是。”

  皇帝气得不行。

  太子又说:“对待漠北,不一定要通过武力,朝廷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就目前来看,丁零并没有要和天朝作对的意思。”

  “儿臣的意思是,派人册封丁零部,让他们替朝廷管理漠北。”

  “只要丁零老老实实的呆在草原,朝廷就不用管他们。”

  田秀听到太子这番话,觉得太子实在太天真了。

  为什么历朝历代的游牧民族都喜欢南下中原?

  真的就只是为了抢掠?

  事实上,游牧民族很多时候南下是逼不得已。

  漠北草原不像中原,中原百姓可以种地,漠北草原就只能靠放牧。

  而牧场的草一到了冬天就会枯萎,牛马没有草吃,就会成片的饿死,为了活下去,这些游牧民族只能南下。

  丁零也属于游牧民族,这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老老实实的待在漠北。

  田秀苦口婆心的对太子说道:“丁零是不会老老实实待在漠北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趁他们还没崛起,给他们一锤子,只要能让丁零元气大伤,朝廷就能安分几年,等过几年他恢复元气,就再给他一锤子。”

  这种挨锤子的方法,也是一种中国古代王朝对付游牧民族的常用手段。

  辽金都经常使用。

  如今分裂草原的目的已经无法实现,田秀就只能用这种挨锤子的方法去对付丁零。

  然而太子再一次表示反对:

  “父皇,漠北壮大了我们就出兵,这样连年征战,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国库,都吃不消。”

  “儿臣以为,我们还是应该以安抚为主,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兵。”

  田秀就问:“如果朕坚持要动兵呢?”

  太子就说:“那国库也没有钱供父皇挥霍。”

  “放肆!”皇帝勃然大怒:“你觉得朕出兵漠北是挥霍国库?”

  太子反问:“难道不是吗?”

  大殿上的群臣听到太子的话,有的震惊,有的惶恐,还有的敬佩,不过更多的则是低着头,假装听不到。

  皇帝和太子诸神之战,他们这些凡人还是别参与了,免得波及到自己。

  田秀不想和太子争吵,就问韩非:“丞相以为朕和太子谁说的对?”

  韩非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太子,拱手说:“臣觉得陛下错了,太子说的有理。打仗太过烧钱,能不动武还是不要动武。”

  田秀听了这话以后,对韩非也挺失望。

  韩非哪里都好,就是不会察言观色。

  田秀又想去问李牧。

  李牧是武将,他肯定支持自己。

  结果田秀看着李牧的位置,才发现它的位置是空的。

  田秀这才想起来,从去年冬天开始,李牧的身体就一直不好,他已经有大半年时间没来上过朝。

  李牧不在,田秀只好求助李斯。

  李斯其实不认同皇帝出兵的提议。

  但皇帝都朝着他看过来了,李斯也只能硬着头皮附和皇帝。

  太子和丞相反对出兵。

  皇帝和李斯都支持出兵。

  二比二打平。

  田秀想再给自己找几个盟友。

  他首先看到了姚贾,谁知道姚贾这厮居然大大的脑袋装起睡。

  田秀把他喊醒。

  姚贾直接打起太极:“臣以为陛下和太子说的都对。”

  田秀:……

  “司农,你说呢?”

  田秀又询问李进的看法。

  李进就说:“臣不反对出兵,不过臣手里已经没有钱粮了。”

  看皇帝要发火,李进赶紧跪下说:“陛下,去年黄河发水,淹坏了很多田,朝廷要花钱赈灾,还要修河堤,国库早没钱了。”

  “你这是跟朕哭穷?”

  李进苦着脸说:“哪用哭啊?是真的没钱,陛下要是不信可以去查查去年府库的收支,要不是靠盐税和碳税,朝廷早就运转不下去了。”

  田秀无语。

  打仗拼的就是钱粮。

  没钱还打个屁。

  “退朝!”

  皇帝拂袖而去。

  看到父皇走了,太子沾沾自喜。

  今天和父皇的这种较量,是他赢了。

  能嬴父皇的感觉,可真好。

  李斯看到太子这个样子本想开口说点什么,最后也只是长叹了一声离开了。

  太子回到自己的府邸,得意的对叔孙通说:“老师,父皇今天又想出兵漠北,学生和父皇大吵了一架,结果学生把父皇给说服了。”

  叔孙通听完又是哭笑不得。

  “老师,你怎么了?”太子看到自家老师这个样子问。

  叔孙通无奈道:“殿下,您以为您真说服陛下了?陛下只是碍于国库没钱,才暂时搁置出兵之事。若日后国库充盈,陛下必定会出兵漠北。您如此反对出兵,恐会让陛下心生不满。”

  太子不以为然:“老师多虑了,父皇会理解我的良苦用心,况且不动兵才是对国家和百姓最好的选择。”叔孙通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与此同时,丁零那边,摩多单于得知田唐因国库问题暂停出兵的消息后,野心愈发膨胀。他召集各部,准备先吞并卢侯,再寻机染指中原。

  而田秀虽暂时无法出兵,但一直在暗中关注漠北的局势,随时准备出手。

  七月份,漠北的消息传到朝廷。

  丁零彻底吞并了卢侯。

  卢侯王战死。

  他的两个儿子逃到唐朝,向田秀求救。

  田秀吩咐人好生安顿了卢侯王的两个儿子,又把群臣召集来商议。

  太子依旧反对出兵。

  他还是坚持通过册封来解决漠北。

  田秀知道这招没用,但太子这么坚持,也只好同意他的想法。

  也许太子经过了现实的拷打,才能认清理智。

  田唐的册封诏书送到漠北以后。

  摩多单于马上把几个部下召集到了一起。

  几个部下都说:“唐朝那个老皇帝还想册封单于,他算个鸟。”

  “我说你们都不同意接受唐朝的册封?”摩多单于问。

  “对!单于,直接干他!让那个老皇帝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

  “只有打,打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窝在漠北,能有什么出息?”

  摩多单于看着自己这群跃跃欲试的部下,摩挲着下巴想了很久。

  最终他说:“本单于看咱们还是得接受唐朝的册封。”

  “一来我们实力还很弱小,贸然跟唐朝翻脸容易被报复。”

  “这二来,东胡正在内乱,咱们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去收拾了东胡,等灭了东胡,我们再掉过头对付唐朝。”

  摩多单于的部下听完了以后都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听说摩多单于接受了唐朝的册封。

  太子很高兴也更加得意。

  他对左右说:“看吧!孤不战而屈人之兵,瞬息之间就化解了一场兵戈。”

  左右都奉承的太子夸赞太子英明神武。

  只有叔孙通显的忧心忡忡。

  十月,尉缭回到洛阳。

  经过了数年的修建之后,唐朝的西京长安终于修建完毕。

  不过田秀并没有迁都的意思。

  洛阳的设施已经非常完备,如果不遇战乱,就没必要迁都到长安的。

  尉缭归来以后,田秀委任他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十一月,漠北传来消息。

  丁零趁着东胡内乱出兵攻打东胡。

  半个月内丁零接连横扫东胡十几个部落。

  东胡王耆善谴使向唐朝求援。

  唐朝弗救。

  次年正月,丁零破东胡王都,杀东胡王。

  东胡其余部落除了极少数几个因为唐朝庇护维持独立,其余纷纷归附丁零。

  至此,丁零重新统一漠北。

  并且丁零的版图要更大,当年匈奴巅峰的时候也不曾吞并整个东胡。

  而如今的丁零,版图东起鲸海,西至西域,成为了继匈奴月氏之后的又一个草原帝国。

  完成了统一以后。

  摩多单于就准备着手对付田唐。

  不过在对付田唐前,摩多决定还是要试探一下唐朝的虚实。

  三月份。

  摩多单于谴使者入朝,希望可以求娶田唐公主。

  田秀有三个女儿。

  长女和次女都已经嫁人,只剩下小女儿凤祥公主还没有嫁人。

  皇帝会把自己这个女儿嫁给摩多单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