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恩威并施-《战国帝业》

  众人都有些不太理解李牧的意思。

  李牧也不解释,而是笑呵呵的看着众人。

  钱紧是个沉不住性子的,急道:“大将军,你别卖关子了,有话就直说吧。”

  李牧见众人都猜不透他的用意,这才说到:“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我们直接进攻历下,齐军就会放弃经营济水防线,这样一来,我们今后就得一城一池的攻打,祝柯之战的失败可能会再次上演。”

  话说到这个地方,蒙恬反应过来了:“小子懂了,大将军这是故意在给齐军时间,好把他们都引到历下,好一股歼灭。”

  李牧满脸欣慰的看着蒙恬:“蒙将军做的不错,本将正是这个意思。只要我们能在历下再歼灭一次齐军主力,那么今后整个齐国就不会有什么大的战事了。”

  众将闻言齐声称赞:“大将军英明!”

  又过去两日,杨端和率领的三十万大军赶到高唐与李牧会师。

  高唐方面的赵军达到了惊人的50万!

  历下。

  齐太子逃到历下后,立即从周边各城征集兵力,沿济水布防。

  但齐人都不愿与赵国打仗,面对官府征召,皆表示抗拒,官府只得强征百姓入伍,才勉强在济水南部集结起十二万兵力。

  齐军被集结起来以后,太子升下令沿着济水构筑工事,阻挡赵军。

  十二月中旬。

  齐太子收到消息,杨端和已与李牧会师高唐。

  听闻这个消息,齐太子自知大战将至,立即领着门客郝童、将军腾炳等人来到济水边视察。

  站在料望塔上,齐太子俯瞰齐军防线,眺望了一会儿以后,太子升心中满是绝望。

  只见济水边,齐军只放置了几个拒马,砦墙根本就没修起来,甚至在河滩上连铁蒺藜这种东西都没有放置。

  “就这种破烂防线能挡得住赵军?”太子升满脸愤怒的看着负责构筑防线的腾炳。

  腾炳紧忙说道:“太子,以往修筑工事都是由民夫帮忙,但这次老百姓都不愿意帮助朝廷,而这些征集起来的士卒,一多半都是被强征入伍的,这些人对朝廷本就心怀怨气,所以根本不愿出力。”

  太子升听后,愤怒的从了望塔上下去。

  众人跟着太子升下去之后,太子升看着远处的济水,道:“这里是我齐国抵御赵国最后的一道天堑,无论如何都要守住。郝先生,孤希望先生,即刻前往临淄,请父王派遣援兵,协助我军防守济水。”

  “唯!”

  临淄。

  郝童入宫面见齐王建陈明前线的战况,并请求援兵。

  齐王建此时已经焦头烂额,赵军兵临济水,阿城又快要被乐乘攻陷。

  “丞相!”齐王建看向后胜,问他说:“国中还能征集起多少兵力?”

  后胜想了想说道:“如果从即墨、莒城、琅琊等地抽调援军,应该还能再征集5到10万人。”

  齐王建没有犹豫:“好,就让这些人去增援太子。”

  大司马田雍拱手道:“大王,不可啊!”

  齐王建闻之,眉头不禁一皱看向司马田雍说道:“大司马,寡人为何不能去救太子?你可知济水防线有多重要?”

  田雍拱手说:“阿城也被赵军攻打甚急,若大王只救太子而不救阿城,试问阿城还能守多久?”

  “这……”齐王建一听顿时为难起来。

  济水防线至关重要,可阿城又不能不管。

  若阿城司马听说寡人只救太子而不管他们,恐怕马上就会投降。

  阿城要是失守,乐乘可就要突入平陆了。

  “周子,你可有什么办法吗?”齐王建知道朝堂上大多是些酒囊饭袋,真正能出主意的也就只周子。

  周子思索了片刻,说道:“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抽调淮北和鲁地的军队,让他们去救阿城,然后大王再从南部地区抽调兵力去救太子。”

  齐王建闻之,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后胜站出来说道:“大王,要是我们把淮北的兵力都抽完了,楚国,魏国肯定趁虚而入,鲁地说不定也会丢掉,鲁人肯定会趁这个机会发起暴动复国。”

  周子说道:“大王齐国正遭遇亡国之危,您怎么还能贪图淮北和鲁国?”

  田雍听了这话,以后就不高兴了:“周子,淮北和鲁国都是我齐国将士浴血奋战所得,怎么能说丢就丢了?”

  “司马言之有理。”

  齐王建也对这话表示赞成,淮北、鲁国全丢了,那齐国得缓十年都缓不过来。

  “大王,不如用淮北去贿赂楚国,楚国必定肯来救!”周子提出直接拿淮北之地去换援兵,这样淮北的兵也能顺利抽调到阿城,简直一举两得。

  齐王建却患得患失,一时之间难下决心。

  “这件事情还是容寡人再考虑考虑吧。”

  齐王建说考虑,可是连考虑了十天,都没有想好。

  而这十天时间里,赵军已经杀到济水北岸。

  为了争取临淄方面的援兵以及强化济水防线,太子升只好想了个缓兵之计,让郝童过河,去找赵军议和。

  李牧一眼就识破了太子升的诡计,只是他也不能回绝齐国的求和。

  若是自己一口回绝,太子升肯定会大肆宣传说赵军不愿和平非要灭了齐国,齐人说不定会被激出反抗之心,今后的仗可就难打了。

  李牧只好接见了郝童,与他商量议和条件。

  两个人心里其实都知道双方谈不拢,但都在假装用力谈。

  太子升则趁着这个机会全力加固济水防线。

  就这样一直过去了五天。

  赵军这边已经坐不住了。

  众将纷纷找到李牧请战。

  “大将军!”钱紧激动的说:“齐军根本不是真心实意谈判的,末将看,干脆直接打过去算了。”

  “对啊大将军,还谈他妈的个屁,直接打过去得了!”

  “大将军不能在等了,拖延下去局势对我军不利。”

  李牧看向杨端和,征询他的意见。

  杨端和手上掌握着30万大军,如果他也想战,自己是拦不住的。

  “大将军,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我们应该直接打过去,齐军防线还没修完,我们直接打过去,可以把对面的十几万齐军全部吃掉。”

  杨端和说到这里,李牧就是眉头紧皱。

  但紧接着,杨端和话锋一转又说道:“但如果这样一来,齐国肯定会大肆宣传,说我赵国无信无义,趁着两国谈判的时候出兵偷袭。齐人必会怨恨我赵国,齐国很有可能会被搞得万众一心抵抗我赵国,这对我们接下来的战争不利。”

  李牧听了这话以后也是连连点头:“本将也是这个想法,只是,我们总不能终止和齐国的谈判。”

  杨端和想了一会儿说:“必须得给齐国约定一个时间,我们定出一个最后底线,让他们在约定的时间内签字,如果不签字,我们就强行渡河。”

  李牧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杨将军,你觉得给齐国几天时间比较好?”

  “三天!最迟五天!”杨端和本来是想说两天的又觉得太短,这才改口。

  李牧点头:“就依杨将军!”

  转眼,郝童被请到了李牧的大营。

  郝童悠哉悠哉的,拱手:“大将军,不知道你找在下是有什么事?莫非是准备降低谈判的底线?”

  李牧把一张羊皮纸扔在郝童脚下,说:“先生,这就是我方最后的议和条件,贵方必须在三天内答复,否则我方将宣布谈判破裂,率军渡河。”

  郝童看着李牧开出的最低条件:

  ①:齐国割让济水北部的所有土地,包括阿城。

  ②:齐国承认赵国宗主国的地位,齐王挟太子到邯郸朝见。

  ③:齐国允许鲁国复国,并且将历下作为非军事区,齐军不得在历下方圆百里的地方驻扎。

  后面还有五条,一共是八项条件。

  郝童只看了前面三条,因为仅这三条,他就觉得无法接受。

  “大将军!”郝童还想再商量一下拖延时间。

  李牧抬手打断他:“这就是最低条件,如果不接受,我们只有开战。”

  郝童见此,一脸为难的说道:“这三天时间未免太短了,能否给我们十天时间考虑?”

  李牧态度很强硬:“不行!最多三天!”

  郝童只好又说:“那八天总行了吧?”

  李牧摇头。

  郝童又比了一个六:“六天行吗?”

  李牧依旧摇头。

  郝童急了:“五天,五天总行了吧?”

  李牧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这才松口:“四天!四天以后十二月二十九,贵方不答应我方的议和条件,那只有接着开战。”

  郝童知道这已经是最低条件了,只好说:“我这就派人把这项条件送回历下,请示太子。”

  太子升收到李牧的最后通牒,也是知道这招拖延战术已经没用了。

  他甚至没有去看李牧开出的谈判条件,而是询问腾炳:“济水防线修建的如何了?”

  腾炳自信的说道:“太子放心,济水防线固若金汤,赵军绝对攻不过来.”

  太子升听了以后稍稍放心,又说:“我们到河边看看!”

  腾炳陪同着太子升又一次登上了望塔。

  太子升眺望着齐军的防线,只见齐军防线与他第一次看时的样子并没有多大区别,唯一不同,这次河滩上多了些铁蒺藜。

  见此,太子升勃然大怒:“腾将军,你跟我说这种防线叫固若金汤?”

  腾炳见瞒不下去,只好单膝跪地,悲声道:“太子明鉴,士卒们都不肯卖力气,而我们又没有构筑防线需要的材料,臣实在没有办法呀!”

  太子升一拳砸在台柱上,丝丝鲜血顺着指缝流出。

  腾炳见了以后吓得慌忙趴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喘。

  夜里,腾炳和几个将军坐在一起玩投壶。

  投壶都是有彩头的,腾炳今晚手气背,已经输了好几十金。

  旁边的人劝他:“腾将军,别玩了,再玩你就要破产了。”

  腾炳却说:“玩,怎么不玩?乃公就不信一局也赢不了。”

  一个都尉用嘲讽似的语气说:“再玩,你还有钱输吗?”

  腾炳听了这话以后大怒,可他自己是败军之将,这些人以往又不是他的部下,因此也只好忍了下来说:“我是没钱了,可我还有房契,地契,我还有三个美貌小妾,我拿这些和你们玩。”

  一个和腾炳关系不错的齐将说:“你把房子女人都输了,以后怎么办?”

  腾炳轻蔑的说道:“还有个屁的以后,用不了几天赵军就要打过来,齐国十有八九要完蛋了,乃公留着这些房子女人干什么?送给赵军吗?”

  几人听了这话,都觉得有理,拿起壶箭又准备玩。

  却没有想到,门口的一个人影正一言不发的盯着他们。

  腾炳最先看清楚来人,他吓得连手上的壶箭都丢了。

  “太…太子!”腾炳知道自己刚才那些话十有八九都被太子听见了。

  “这回可是死定了!”腾炳心想。

  太子升却并没发作,只是面色阴沉的来到腾炳面前,顺手捡起那支箭。

  “刚才是谁输了?”太子升环视众人问。

  众将领都低着头都不敢说话。

  太子升不耐烦的又问了一遍:“我问刚才是谁输了?”

  “太子!”腾炳颤颤巍巍的抬起胳膊:“是末将输了。”说罢腾炳急忙跪地请罪。

  太子升并不看他,而是对众人说:“我来替他玩,你们都看着。”

  只见太子升抬手就将壶箭扔进了壶中,这惊呆了周围的一群将领。

  太子升也不管他们,又接着把几支箭全部扔进去,每一支箭都稳稳的落在壶中。

  投完了最后一支箭,太子升看向众人:“你们都输了,掏钱吧。”

  几个将领颤颤巍巍的把刚赢来的那些金子装进一个头盔里一股脑的交给了太子升。

  太子升捧着这些黄金交给腾炳,说:“娘希匹,打仗我不行,投壶你们不行,腾将军,济水防线就拜托诸位了!”说罢,太子升还对众人拱了拱手。

  腾炳瞬间被感动的痛哭流涕,扑通一声跪下说道:“太子大恩,臣无以为报,太子放心,从明日起臣亲自到济水边上,一定把防线修好!”

  太子升满意的点了点头领着高唐大夫离去。

  高唐大夫在后面恭维道:“殿下,您这招可真是厉害,这下腾炳他们必定会效死命,赵军想打过来可没那么容易。”

  太子升就没那么乐观了:“赵军要是打过来,齐国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