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准备给政哥一个惊喜-《战国帝业》

  就在刚才,经历过一场惨烈大战之后的蜀侯,此刻可谓是狼狈至极!他那原本华丽的衣衫变得破烂不堪、凌乱地挂在身上;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和整齐,如同一团乱麻般四散开来。再看他那张脸庞,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可言,双眼之中布满了血丝,透露出深深的疲惫与绝望。整个人仿佛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一般,曾经高昂的精气神儿早已荡然无存,就像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软绵绵地瘫坐在那里。

  蜀相离见蜀侯变成这般模样,本想劝慰几句,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后蜀相离只得拱手说:“国君,如今秦兵犯境甚急,巴充又与我交恶,我国当尽快思得良策退敌!”

  蜀侯仰天悲啸:“寡人大军尽丧,兵马尽失,内忧外患,我回来的时候连我的清卫营都被冲散了,寡人还能怎么样呢?”

  蜀相离上前一步,沉声道:“国君莫要灰心。此时我国中尚有兵马五万,成都城高池坚,何况剑阁未失,若我整军备战仍可堪一战!”

  蜀侯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抬头问道:“那巴国、充国怎么办,他们会放过我们吗?”

  蜀相离道:“巴国刚刚遭逢大败国中局势不稳,我们主动求和与他们结盟抗秦,他们一定会答应。至于充国,充侯是个有远见的人,他应该明白,我们最多是狼,但秦国是虎,如果不帮我们抵抗秦国,等这只虎来了,巴蜀皆为老虎盘中之食矣!”

  蜀侯仰眼中泪花闪动:“国相,若这次寡人能不亡国,皆出国相所赐,今后寡人必不忘国相大恩!”

  “臣这就安排人去和充侯接触!”蜀相离转身离开,走到门口,他又不放心的折返回来:“请大王稍候到城中转一圈安抚民心。”

  蜀侯重重的点点头。

  另一边,剑阁关下。

  司马南举兵来到剑阁。

  望着那高耸入云、雄伟险峻的巍巍剑阁,司马南站在远处,不禁发出了深深的感慨:“此等险要之地,若放在平时,我等下要攻下,绝非易事!”

  副将夏哗点头道:“今日我军至此,剑阁雄关,必为我军所得矣!”

  两人感慨了一番以后,司马南率领大军来到关下。

  剑阁关上的守军见秦军来到,霎时之间一片大乱。

  蜀地本就被秦国统治多年,蜀人深惧秦人,此刻看到秦军来到。

  蜀人无不感到畏惧,战心早已丧失。

  剑阁关守将却还想要抵抗,命令守军做好了迎战准备。

  秦军冲上来以后,守将大喊放箭。

  城头上只有三三两两的箭矢射出。

  秦军云梯刚刚放下,还没来得及登城,城关上的守军就已经弃城逃跑。

  一个时辰以后。

  司马南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进入到剑阁关。

  剑阁关内,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石碑。

  这座石碑是为了纪念当年司马错伐蜀之时留下。

  司马南站在那古老而庄严的石碑前,目光凝视着碑身上岁月侵蚀所留下的痕迹。他的眼神充满了敬仰和感慨,仿佛透过这些刻痕看到了先祖们曾经的辉煌与沧桑。

  一阵微风吹过,轻轻拂起他的发丝,也吹动了石碑周围的草丛,发出沙沙的声响。司马南不禁伸出颤抖的手,缓缓地抚摸着石碑冰冷的表面,感受着那来自遥远过去的温度。

  渐渐地,他的眼眶湿润了起来,泪水在眼角凝聚成珠,顺着脸颊滑落而下。这泪水并非悲伤,而是一种深深的感动和自豪。

  对着那块石碑三跪九叩以后,司马南拔出佩剑指着前方大喝:“全军随我兵进成都!”

  秦军实际上并不是第一次来成都了。

  几年前的时候王翦就攻打过成都,只是没成功。

  司马南这次走的也不过是当年王翦的老路,因此相当顺畅。

  三日以后,秦军再次兵临成都。

  望着成都高大的城墙,司马南志得意满。

  “今日就是本将恢复先祖荣耀之时!”

  “今日就是我大秦重新收复蜀地的时候!”

  司马南心潮澎湃,拔出佩剑,下令攻城。

  这一路上的畅通无阻让司马南信心满满,他认为蜀国刚刚经历一场大败,人心浮动,成都已经形不成什么抵抗。

  所以在秦军到达成都第一天,他就命令大军进攻。

  秦军连日赶路已经非常疲惫,加上城内守军在蜀侯的激励下,已经恢复士气。

  结果,当日秦军攻城一日大不利。

  当天,蜀军击退了秦军以后,城头上的蜀人齐声欢呼。

  “太好了!秦人退了!”

  “我们打退秦人了!”

  听着城头上的一片欢呼,蜀侯涕泪横流。

  这不是他第一次面对秦军围城。

  但以往几次,都有巴侯、充侯他们帮忙。

  这次自己在没有任何外人帮忙的情况下,居然只靠自己守住了成都。

  当天,蜀侯下令给所有守军发了一块肉,以及一壶酒。

  蜀军得到赏赐,士气大振。

  秦军,那边。

  司马南在攻城失败以后并不气馁。

  第二日,经过了短暂的休整,秦军再次对成都发起进攻。

  秦军的攻势非常凶猛,几乎是一种不要命的战法向城头冲锋。

  司马南拔出剑指着成都的城头高呼:“先登者,赏钱十万,封千户侯!”

  秦军闻言,更是疯狂。

  在秦军不要命的进攻下,蜀军居然有些顶不住了。

  秦军登上了城头,控制了一小段城墙。

  但紧接着,蜀侯就指挥守军重新将秦军反推。

  经过了一日的激战以后,秦军再次退去。

  但此时,蜀军死伤惨重,城头之上伏尸累累。

  深夜,蜀侯找来蜀相离。

  “国相,秦人的攻势十分迅猛,我军的损伤非常惨重。”

  “照此下去,恐怕最多七八天,成都就要守不住了。”

  “不知道您可有什么办法?能保住成都吗?”

  成都对蜀国的意义重大,这里是蜀国的经济,政治,军事中心。

  一旦失去成都,蜀国可以说是大势去矣。

  蜀相离思量片刻以后说道:“如今也只能征集城内全部的壮丁,让他们帮助官府守城,再请城内的妇人帮助守军转运粮草。”

  “还有,要向百姓宣传秦人的残暴,让百姓对秦国心生恐惧,只有利用恐惧才能团结人心。”

  “最后就是赶紧派人给充侯,巴侯传信,请他火速来支援我们。”

  蜀侯显得有些急迫:“使者已经出发很多天了,充侯他们会不会见死不救?”

  蜀相离摇头:“巴侯难说,毕竟巴国的局势不稳,但是充侯,他是个智者,不大可能见死不救,臣想,充国的援军,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我们现在到什么位置了?”

  另一边,连绵起伏的山地之间,一支队伍正在行军。

  这支队伍打着“充”字的旗帜。

  他们都是充国军队。

  几日前,充侯接到了蜀侯的求救以后,立即召来自己的司马吴明商量。

  两人一致认为,如果坐观蜀国灭亡,唇亡齿寒。

  所以充国第一时间放下成见率兵支援蜀国。

  面对吴明的提问,一个将军赶忙迎上来,说道:“司马,我们已经到了蜀国境内,如果继续北上,最多一天,就该赶到成都了。”

  吴明点头:“通知弟兄们,加快行军速度!”

  “唯!”

  一日以后,充军赶到成都。

  充军来到的时候,秦军正在攻城。

  吴明立即下令让充军发起进攻。

  秦军斥候已经侦查到侧方有军队,但冲军的行军速度太快,秦军的命令才刚传下去,充军就已经杀到。

  猝不及防之下,秦军被杀败。

  充军顺利来到了城下。

  吴明骑在马上对着城头上高呼:“我等是充国军队奉命来救援蜀侯!请快快开城!”

  喊声传上去以后,城头上久久没有动静。

  吴明疑惑之下,刚准备再喊,一支冷箭却射了下来。

  幸好此人的射术不精,箭矢贴着吴明的盔缨射过,一缕红缨落到了地上。

  吴明被吓了一跳,险些从马上跌下来。

  “混账,老子是来帮你们的!”

  反应过来以后,吴明直接对着城头上破口大骂。

  两国刚打了一仗本来就有嫌隙,充军不计前嫌的来帮忙,蜀军居然反过来向他射箭。

  说实话要不是自己接到了上头的命令,吴明早带人撤了。

  “上将军抱歉!”城头上传来一个声音,紧接着,一个中年人探出一个头来,吴明认得他,是蜀侯。

  只见蜀侯对吴明抱了抱拳:“实在抱歉,将军,寡人驭下不言,冲撞了将军!”

  吴明摆了摆手:“蜀侯不必说了,请快开城门吧!”

  “开城!”蜀侯对着手下招呼了一声。

  城门打开了以后,吴明最先骑着马进来。

  蜀侯已经从城头上走下来迎接,蜀相离和一些大臣也跟在旁边。

  “将军实在抱歉,贵我两国刚刚打过一仗,我手下不少人心存芥蒂,故而才会冲撞您,寡人刚才已经惩罚了那个向您射箭的士兵。”蜀侯一脸歉意,姿态非常低。

  没办法,现在有求于人姿态不低不行。

  吴明大方的摆了摆手:“您不必说了,末将可以理解!”

  蜀侯见吴明如此大方,心稍稍松了下。

  本来他还很担心对方会因为刚才的事情发怒,现在看来这位吴司马还挺好说话。

  蜀侯向后面看了看充侯的影子,忍不住向吴明问道:“充侯没有来吗?”

  吴明道:“寡君还留在国中,派我来增援蜀侯。”

  蜀侯忙问:“将军带了多少兵马?”

  吴明指着自己左右正在入城的部队说道:“步兵两万,骑兵一千。”

  “只有两万人!”蜀侯惊呼了一声。

  他觉得想对付秦国,援军至少也得来七八万。

  结果充侯居然只派了两万人来。

  这点人马有什么用,给秦军送人头吗?

  吴明看出蜀侯的失望,脸色一沉道:“蜀侯莫要小瞧我这两万兵马,充国虽小,但兵强马壮。”

  实际上充国也不愿意把主力派出来跟秦军死磕。

  蜀侯那个德性,充侯还真担心自己的精锐拼光了,蜀侯转头就要收拾自己。

  所以充侯留了一些力,只派了两万人。

  他觉得两万人再加上蜀军,应该足以守住成都。

  只要秦军围城半年不克,巴国应该就能缓过气。

  到时候巴充两国联手,还怕赶不走秦军?

  充侯的心思,蜀国君臣当然是不知道的。

  蜀相离忙圆场:“将军莫怪,国君也是忧心秦军势大。如今将军前来,定能让战局有所转机。”

  秦军营地,司马南得知秦军到来,却并未慌乱。“哼,充国能援助成都,难道本将就没有援兵吗?”

  “本将的三万援军已经出了汉中,马上就要赶到。”

  “等到本将的援军已到,本将手握七万大军,不信拿不下一座小小成都!”

  说罢,司马南一拳砸在桌子上,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黔中。

  秦国率兵攻打巴蜀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项燕耳中。

  项燕听说秦军攻打巴蜀也有些坐不住了。

  “巴蜀都是小国,而且听说他们刚刚内乱过,秦军趁虚而入,极有可能得逞。”

  李园听罢,拱手问道:“大将军的意思呢?”

  项燕沉声道:“我们不能在黔中跟王翦耗下去了,否则等秦国拿下巴蜀,转过头来就要收拾我楚国。”

  李园闻言,急忙劝阻:“大将军,王翦可不是好对付的,现在我们两军相持,先出手的那个肯定会落入下风。”

  自古以来,进攻的一方兵力都得比守军多,这是常识。

  项燕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放心本将还没傻到去死磕王翦!”

  “本将有个更好的计划!”

  说罢,项燕拍了拍李园的肩膀,转身出营。

  赵国,邯郸。

  田秀一直密切关注着巴蜀的局势。

  正在他查看着巴蜀方面最新的战报时,李牧来了。

  一进房,李牧就对田秀行了一礼。

  田秀示意他坐下,然后问道:“将军来是有什么事吗?”

  李牧道:“我国这次趁着秦军攻蜀,准备趁虚偷取上郡,但末将以为,我们的目的还是可能会被秦国发现。”

  “这次秦国的动静这么大,我国一点反应都没有,这肯定会引起秦国那边的怀疑,恐怕只要他们稍微拍探子一查就能识破我们的目的,到时尉缭危矣!”

  田秀一怔,他以为自己的戏已经演的足够好。

  没想到还是留下了这么大的破绽。

  “那李将军觉得我们该怎么办?”

  李牧笑了:“做戏当然要逼真一点,秦国不是一直防着我们攻打河西,那我们何不就率兵去攻一攻呢?”

  田秀也跟着笑了,赵国如果在河西这边发起进攻。

  秦国那边肯定会觉得,赵国的目的就是趁秦国不备的时候打河西。

  赵国趁这个机会去把上郡偷下来,给政哥一个天大的惊喜!

  田秀都能想到,政哥君臣在听到这个消息时的表情,一定相当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