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脸上浮现出由衷的笑意:“这非常好,谢先生,你描述的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睡眠改善、食欲恢复、能主动投入并享受一些活动,尤其是能从与他人的正向互动中获得平静和满足感,这些都是核心症状显着缓解的表现。”
他拿起笔在记录本上写了几笔,语气带着鼓励。
“你现在的状态,就像一个走过漫长隧道的人,终于看到了出口的光。虽然隧道可能还有一段,但光就在那里,方向是明确的。”
“光……”谢时微低声重复。
这个词让他心头微微一动。
“是的。”李医生肯定道,“抑郁像一片厚重的乌云,曾经笼罩着你的一切。”
“但现在,云层在变薄,阳光在努力透进来,你开始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温度,重新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正向联结,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疗愈力量。”
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更柔和也更坚定。
“按照你目前的恢复轨迹,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坚持服药,继续这些让你感到平静和愉悦的活动……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几乎可以大幅度减药甚至停药。”
谢时微眼眸微亮,呼吸一滞。
“明年就可以停药吗?”
“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把它当成一个可行的目标。”
李医生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鼓励的笑,“康复不是一蹴而就,但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谢时微安静地听着。
一种久违的带着轻微酸涩的暖流缓缓注入心田。
那束光,似乎真的离他近了一些。
……
与此同时。
薛远坐在另一间风格更为冷硬简洁的诊室里。
对面是他的心理医生温医生。
“……所以,那天之后,那个画面一直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薛远的声音有些沉滞。
他下意识地转动了一下左手腕上那块从不离身的厚重机械表。
“那把刀刺向他后心口的瞬间……还有他后来摔倒时的闷哼声,就像触发器一样,这几天晚上,我闭上眼就是……我和他婚礼那天,他白色的礼服沾满了……”
他没有再说下去。
但紧抿的唇线和下颌绷紧的线条泄露了一切。
那些被强行锁在记忆深处的血色碎片。
因为现实的刺激,又一次挣脱束缚,在深夜张牙舞爪。
温医生认真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没有急于打断。
等薛远说完,她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带着一种理性又温和的力量:
“薛先生,我理解那种闪回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恐惧感。ptSd的症状确实可能在特定刺激下出现波动,尤其是在遭遇与核心创伤事件高度相似的场景时。”
“比如,针对你爱人的、直接的暴力威胁。这很正常,不代表你之前的努力白费了,更不意味着情况在恶化。”
她注视着薛远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睛:“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把‘记忆’和‘现实’清晰地剥离开。那场婚礼的悲剧,是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过去。”
“而平安夜那天,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谢先生敏捷地避开了危险,他安然无恙,他此刻就真实地生活在你身边,呼吸着,有温度。”
温医生加重了语气,“这才是你此刻需要牢牢锚定的‘现实’。每一次闪回出现时,尝试去对抗它,用‘现在’去覆盖‘过去’——告诉自己,‘他现在是安全的’,‘他就在家里等我’,‘我能触碰到他温热的皮肤’。”
薛远的目光微微闪动,似乎在消化医生的话。
他沉默了片刻,哑声问:“那……我现在吃的药?”
“鉴于这次诱发的症状波动比较明显,我建议暂时维持目前的剂量,观察一段时间。”
温医生在处方笺上写着,“本来计划下个月开始停药的方案,我们适当延后。”
“但是这不是倒退,而是为了更稳妥地前进,康复的路,有时需要多一点耐心。记住,谢先生现在的健康和平安,是你对抗那些阴影最有力的武器。”
薛远点了点头,接过处方笺。
那张薄薄的纸,意味着他离“正常”又远了一小步。
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表面。
腕骨下那道被掩盖的旧伤似乎又在隐隐作痛。
——
年底的寒流席卷城市,空气干燥冷冽。
别墅里却暖意融融,壁炉里跳跃着橙红的火焰。
薛远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书房。
谢时微正坐在窗边的软椅上,就着落地灯的光线翻看一本财经杂志。
暖黄的光晕柔和了他清冷的侧脸轮廓。
薛远把牛奶放在他手边的小几上,顺势在椅子扶手上坐下,手臂自然地环过他的肩膀。
沉默了片刻。
他才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犹豫:“恩恩。”
“嗯?”
谢时微从杂志上抬起头,看向他纠结的眉宇,“阿远,有什么事吗?”
“公司那边,”薛远斟酌着字句,“有个重要的并购案收尾,需要我亲自过去签最终合同,在小年前,大概需要……三天。”
谢时微静静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回答。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薛远环抱他的手臂传来的细微紧绷,以及那双深邃眼眸深处藏着的担忧。
放在几个月前。
谢时微光是听到“三天”这个分离的时间长度,就足以让他心慌意乱。
分离焦虑会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会格外不安和惊慌。
甚至可能下一秒就脱口而出“我跟你一起去”的请求。
但此刻,那种令人窒息的恐慌感并未如期而至。
谢时微只是感到一丝淡淡的,可以承受的不舍。
李医生温和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健康的依赖是相互支撑,过度依赖则是枷锁。适度的分离,是练习独立和建立内在安全感的必要过程。”
他垂下眼睫。
指尖轻轻划过手中一则商业案例的财务分析数据。
再抬眼时,眼神平静而温和:“嗯,我知道了。年底公司一向事务繁忙,阿远你去吧,我没事的。”
他顿了顿,笑着补充道,“李医生也说,我现在状态稳定多了,正好……可以试试和你分开一下。我会按时吃药,吃饭,睡觉……三天很快的,你不用担心我。”
薛远显然没料到青年会是这个反应。
微怔了一下,心情莫名有些焦躁:
“宝宝,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就当出国散散心。”
他问得有些小心,像是在试探。
他拿起笔在记录本上写了几笔,语气带着鼓励。
“你现在的状态,就像一个走过漫长隧道的人,终于看到了出口的光。虽然隧道可能还有一段,但光就在那里,方向是明确的。”
“光……”谢时微低声重复。
这个词让他心头微微一动。
“是的。”李医生肯定道,“抑郁像一片厚重的乌云,曾经笼罩着你的一切。”
“但现在,云层在变薄,阳光在努力透进来,你开始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温度,重新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正向联结,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疗愈力量。”
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更柔和也更坚定。
“按照你目前的恢复轨迹,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坚持服药,继续这些让你感到平静和愉悦的活动……明年这个时候,我们几乎可以大幅度减药甚至停药。”
谢时微眼眸微亮,呼吸一滞。
“明年就可以停药吗?”
“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把它当成一个可行的目标。”
李医生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鼓励的笑,“康复不是一蹴而就,但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谢时微安静地听着。
一种久违的带着轻微酸涩的暖流缓缓注入心田。
那束光,似乎真的离他近了一些。
……
与此同时。
薛远坐在另一间风格更为冷硬简洁的诊室里。
对面是他的心理医生温医生。
“……所以,那天之后,那个画面一直在我脑海挥之不去。”
薛远的声音有些沉滞。
他下意识地转动了一下左手腕上那块从不离身的厚重机械表。
“那把刀刺向他后心口的瞬间……还有他后来摔倒时的闷哼声,就像触发器一样,这几天晚上,我闭上眼就是……我和他婚礼那天,他白色的礼服沾满了……”
他没有再说下去。
但紧抿的唇线和下颌绷紧的线条泄露了一切。
那些被强行锁在记忆深处的血色碎片。
因为现实的刺激,又一次挣脱束缚,在深夜张牙舞爪。
温医生认真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没有急于打断。
等薛远说完,她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带着一种理性又温和的力量:
“薛先生,我理解那种闪回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恐惧感。ptSd的症状确实可能在特定刺激下出现波动,尤其是在遭遇与核心创伤事件高度相似的场景时。”
“比如,针对你爱人的、直接的暴力威胁。这很正常,不代表你之前的努力白费了,更不意味着情况在恶化。”
她注视着薛远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睛:“关键在于,我们需要把‘记忆’和‘现实’清晰地剥离开。那场婚礼的悲剧,是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过去。”
“而平安夜那天,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谢先生敏捷地避开了危险,他安然无恙,他此刻就真实地生活在你身边,呼吸着,有温度。”
温医生加重了语气,“这才是你此刻需要牢牢锚定的‘现实’。每一次闪回出现时,尝试去对抗它,用‘现在’去覆盖‘过去’——告诉自己,‘他现在是安全的’,‘他就在家里等我’,‘我能触碰到他温热的皮肤’。”
薛远的目光微微闪动,似乎在消化医生的话。
他沉默了片刻,哑声问:“那……我现在吃的药?”
“鉴于这次诱发的症状波动比较明显,我建议暂时维持目前的剂量,观察一段时间。”
温医生在处方笺上写着,“本来计划下个月开始停药的方案,我们适当延后。”
“但是这不是倒退,而是为了更稳妥地前进,康复的路,有时需要多一点耐心。记住,谢先生现在的健康和平安,是你对抗那些阴影最有力的武器。”
薛远点了点头,接过处方笺。
那张薄薄的纸,意味着他离“正常”又远了一小步。
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表面。
腕骨下那道被掩盖的旧伤似乎又在隐隐作痛。
——
年底的寒流席卷城市,空气干燥冷冽。
别墅里却暖意融融,壁炉里跳跃着橙红的火焰。
薛远端着一杯热牛奶走进书房。
谢时微正坐在窗边的软椅上,就着落地灯的光线翻看一本财经杂志。
暖黄的光晕柔和了他清冷的侧脸轮廓。
薛远把牛奶放在他手边的小几上,顺势在椅子扶手上坐下,手臂自然地环过他的肩膀。
沉默了片刻。
他才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犹豫:“恩恩。”
“嗯?”
谢时微从杂志上抬起头,看向他纠结的眉宇,“阿远,有什么事吗?”
“公司那边,”薛远斟酌着字句,“有个重要的并购案收尾,需要我亲自过去签最终合同,在小年前,大概需要……三天。”
谢时微静静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回答。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薛远环抱他的手臂传来的细微紧绷,以及那双深邃眼眸深处藏着的担忧。
放在几个月前。
谢时微光是听到“三天”这个分离的时间长度,就足以让他心慌意乱。
分离焦虑会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会格外不安和惊慌。
甚至可能下一秒就脱口而出“我跟你一起去”的请求。
但此刻,那种令人窒息的恐慌感并未如期而至。
谢时微只是感到一丝淡淡的,可以承受的不舍。
李医生温和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健康的依赖是相互支撑,过度依赖则是枷锁。适度的分离,是练习独立和建立内在安全感的必要过程。”
他垂下眼睫。
指尖轻轻划过手中一则商业案例的财务分析数据。
再抬眼时,眼神平静而温和:“嗯,我知道了。年底公司一向事务繁忙,阿远你去吧,我没事的。”
他顿了顿,笑着补充道,“李医生也说,我现在状态稳定多了,正好……可以试试和你分开一下。我会按时吃药,吃饭,睡觉……三天很快的,你不用担心我。”
薛远显然没料到青年会是这个反应。
微怔了一下,心情莫名有些焦躁:
“宝宝,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就当出国散散心。”
他问得有些小心,像是在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