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逆向思维,破局之策-《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送走深夜来访、心绪激荡却又带着一丝微妙变化的孙尚香后,我并未立刻安歇。

  方才的会面,与其说是一场试探,不如说是一次心扉的碰撞。

  她那压抑的怒火、不甘的泪水、以及最终流露出的迷茫与隐隐的依赖,都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理解她的困境,也敬佩她的刚烈。

  但仅仅有理解和敬佩是不够的。

  作为一个谋局者,我更看重的是如何将眼前这看似棘手的局面,转化为对我长远目标有利的契机。

  孙尚香,不仅仅是孙权的妹妹,她还是一位勇武过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将才。

  这一点,从她在江边遇险时的表现,以及此刻她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被当作政治筹码的态度中,都可见一斑。

  而我,即将踏上攻略汉中的征途。

  那是一片四战之地,地形复杂,民风彪悍,更兼有张鲁盘踞多年,根基深厚。

  我麾下虽有玄镜台的精锐和格物工坊的利器,但在正面战场上,尤其是在开创基业的初期,猛将的价值无可替代。

  徐庶智谋深沉,可为帅才;

  石秀忠诚可靠,善守能防;

  黄忠老当益壮,箭术无双;

  魏延勇猛桀骜,堪为先锋……

  但我身边,依然缺少一位能够独当一面、冲锋陷阵,并且与我羁绊深厚、绝对可靠的核心武将。

  孙尚香,恰恰是填补这个空缺的绝佳人选。

  她的武艺,她的身份(一旦随我出征,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江东的部分态度,可以减少一些阻力),

  以及她那颗不甘平凡、渴望证明自己的心……

  这一切,都让她成为我攻略汉中计划中,一个极具价值的潜在盟友。

  问题在于,如何让她合情、合理、甚至可以说是“名正言顺”地脱离江东,加入我的队伍?

  直接让她悔婚?不可。

  这不仅会让孙权颜面扫地,激化孙刘矛盾,更可能将孙尚香置于不忠不孝的境地,以她的刚烈性子,未必肯接受。

  让她私自出逃,投奔于我?更不可取。

  这无异于私拐吴侯之妹,形同叛逆,会给我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甚至可能引来江东的追杀,彻底断绝我利用江东资源的可能性。

  那么,症结究竟在哪里?

  我踱步至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大脑飞速运转。

  联姻,是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这是孙权和大部分江东臣子的出发点。

  孙尚香的反抗,是个人的意愿,在大局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除非……能有一个更高的大局,一个更重要的战略目标,能够凌驾于“巩固与刘备的联姻”之上,

  并且,这个目标还需要孙尚香的参与。

  更高的大局……更重要的战略……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北方,仿佛穿透了无尽的夜幕,看到了那遥远的、群山环绕的——汉中盆地!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骤然在我脑海中成型!

  对啊!汉中!

  我们之前与鲁肃、乃至通过鲁肃向孙权传递的信息中,已经初步达成了某种默契

  ——赤壁战后,曹操元气大伤,正是孙刘联盟继续北上,扩大战果,甚至图谋关中、威胁许都的良机!

  而汉中,作为益州门户、关中咽喉,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攻略汉中,这无疑是一个符合孙刘联盟“共同抗曹”最高利益的战略目标!

  其重要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超过单纯维持与刘备的表面关系。

  而我,陆昭,作为“江东参军”,又与刘备集团关系密切(至少表面如此),

  由我来牵头,组织一支“孙刘联合先遣军”,试探性地向汉中方向发动攻势,这在逻辑上是完全说得通的!

  这既能向曹操施加压力,又能为将来孙刘两家瓜分天下(如果可能的话)提前落下棋子。

  孙权未必真的对遥远的汉中有多大兴趣,

  但他乐于看到有人去削弱曹操,去给刘备制造潜在的麻烦(比如分薄兵力,或者在战利品分配上留下争议)。

  而刘备那边,诸葛亮深谋远虑,或许也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但只要我将“联合行动”的旗号打得足够响亮,他为了维持联盟,也不好公开反对。

  这,就是我攻略汉中的“合法性”外衣!

  那么,孙尚香的角色呢?

  有了“孙刘联合攻略汉中”这个“更高”的战略目标,孙尚香的联姻问题,就有了全新的解读空间!

  我可以利用我的“江东参军”身份,正式向孙权提议:

  此次北伐汉中,任务艰巨,风险极大,需要一位既勇武过人、又深得吴侯信任的将领,参与先遣军的指挥,

  以彰显江东对此战略的重视,并确保行动的成功。

  而这位理想的人选,舍孙尚香其谁?

  她的武艺众所周知,冠绝江东年轻一辈。

  她的身份是吴侯胞妹,代表着孙权的意志,足以震慑军心,

  也能在名义上与刘备一方派出的将领(如果有的话)平起平坐。

  最关键的是,将孙尚香“借调”或“委派”至这支北伐汉中的先遣军中,服务于“孙刘联盟共同抗曹”的更高战略目标,

  这在政治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这不是悔婚,而是为了更重要的军国大事,暂时将儿女情长(联姻)搁置一旁。

  这不是孙尚香抗命,而是她响应兄长的号召,为国效力,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这不是打刘备的脸,

  而是告诉他,我们江东为了联盟大业,连吴侯的亲妹妹都能派上最危险的前线,你刘备难道不该更加积极配合吗?

  如此一来,孙权保全了颜面,甚至还能落得一个“顾全大局”的名声。

  鲁肃等主张联吴抗曹的重臣,也会支持这个“更能体现联盟价值”的方案。

  而孙尚香本人,更是摆脱了被包办婚姻的命运,得到了一个施展抱负、证明自己的机会,

  她没有理由不接受,甚至会主动争取!

  吴国太那边,看到女儿不用远嫁,而是去执行重要的军事任务,

  虽然担心,但比起让她嫁给一个不喜欢的“老男人”,或许更能接受一些。

  至于我陆昭,则兵不血刃地化解了联姻危机,将一个烫手的山芋变成了一张王牌,

  不仅为自己即将开始的汉中攻略赢得了一位强大的武力臂助,

  还进一步巩固了我在江东和刘备集团之间“特殊桥梁”的地位。

  一石数鸟,堪称完美!

  这,就是我的破局之策!

  利用逆向思维,跳出联姻本身的桎梏,将问题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再利用我的身份和预设的“汉中攻略”计划,为孙尚香的脱身和加入,

  找到一个冠冕堂皇、各方都能(或不得不)接受的理由!

  我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心中的郁结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智珠在握的畅快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当然,这个计划的实施,还需要精心的运作和巧妙的说辞。

  如何说服孙权,如何协调鲁肃,如何引导孙尚香……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但我有信心。

  因为这个计划,切中了所有关键人物内心最深处的需求和顾虑,并给出了一个看似都能获利的解决方案。

  夜色依旧浓重,但我的眼前,却已然一片光明。

  通往汉中的道路上,那道英姿飒爽的倩影,似乎已经越来越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