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殿外的全能赛
瑶池的桃花落尽第三场时,天庭的仙童们都在传一件比蟠桃宴还热闹的事——玉帝张兴东要与玉瑶仙子办一场"琴棋书画 厨艺"全能赛。这事的由头,还得从三个月前那场雅韵争锋说起。
那日凝露轩里,玉帝的《山河图》引真云绕梁,玉瑶的《春溪图》化桃花成雨,最终以平局收尾。散场时,太白金星摸着胡子笑:"陛下的山水有帝王气,仙子的花鸟藏灵气,这平局倒比胜负更有看头。"谁知玉帝闻言,忽然转头对玉瑶挑眉:"仙子若有兴致,三个月后咱们再比一场?不止琴棋书画,再加个厨艺如何?朕的饺子,未必输你的茶。"
玉瑶当时正用指尖沾着残墨画蜻蜓,闻言笔锋一颤,蜻蜓的翅膀添了抹霞色:"臣女奉陪。"
这话一出,三界都炸了锅。灶王爷连夜托梦给天庭御膳房总管,把压箱底的《天庭食谱》翻了出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旁多了口铁锅,据说在练"百果馅";连东海龙宫都派来虾兵,送来百年珍珠粉当调料——谁都想看看,当帝王的威仪遇上仙子的清雅,在厨房这个烟火气最浓的地方,会撞出什么火花。
一、赛前的暗流
离赛期还有三日,凌霄殿的御膳房就开始热闹起来。玉帝穿着便服(件月白长衫,袖口绣着暗龙纹),正蹲在灶台前研究面团。他手里的擀面杖是千年紫檀木做的,擀出的面皮薄如蝉翼,却透着股韧劲——这是他用龙气揉了七七四十九遍的"云丝面"。
"陛下,这饺子馅用瑶池莲子还是昆仑雪藕?"御膳房总管捧着食材单,额角冒汗。玉帝前日试做"龙凤呈祥饺",龙纹捏得太用力,饺子下锅竟化作真龙,搅得天河翻了半宿浪。
"用忘忧草汁调馅。"玉帝指尖沾着面粉,在案板上画了朵祥云,"再掺点紫微星的光晕,吃了能安神。"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对侍立一旁的太白金星道:"去问问玉瑶仙子,需不需要朕派仙厨帮忙?听说她平日只煮茶,从没包过饺子。"
太白金星刚腾云到琅嬛台,就见玉瑶正对着口青釉茶釜出神。釜里煮着的不是茶,而是各色花瓣——玫瑰、茉莉、百合在沸水中舒展,水色渐渐变成淡粉,散发出清冽的香。她身边的流霜筝弦上,挂着十几片嫩绿的茶叶,随着指尖拨弄,茶叶竟在弦上跳起了舞。
"仙子这是在练'茶舞'?"太白金星凑过去看,只见茶釜里的花瓣浮浮沉沉,竟组成了个"和"字。
玉瑶指尖轻点筝弦,茶叶落入茶釜,激起一圈圈涟漪:"这是'琴音煮茶',等比赛时,弦声能让茶香更透。"她提起茶筅,在茶汤上轻轻搅动,白沫渐渐凝成只展翅的蝴蝶,"至于饺子......"她笑了笑,从竹篮里取出些晶莹剔透的东西,"我用的是水帘洞的石耳和月宫的桂花,做'素心饺'。"
太白金星看着那些石耳,忽然想起三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曾用这石耳招待过众猴,没想到玉瑶竟能寻来当馅料。他回去复命时,特意添了句:"仙子的素心饺,看着清淡,怕是藏着玄机。"
玉帝闻言,擀面的手顿了顿:"那就再加道'乾坤锅贴',让她瞧瞧,天庭的烟火气也能藏乾坤。"
二、赛场的风云
比赛那日,凌霄殿广场上搭起了两座玉台。左台挂着"帝王厨"的匾额,案上摆着金龙纹的锅碗瓢盆,连擀面杖都刻着十二章纹;右台悬着"仙子斋"的素幡,青釉茶具旁摆着流霜筝,竹篮里的食材带着晨露,透着股草木清气。
裁判席坐着三位"全能王":灶王爷(掌厨艺)、吴道子(掌书画)、伯牙仙(掌琴棋)。众仙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连南海观音都带着善财童子来了,手里还捧着瓶甘露,说是"给胜者当奖品"。
辰时三刻,玉帝一袭墨色锦袍,玉瑶一身水绿纱裙,并肩走上台。玉帝拱手:"仙子,请。"玉瑶还礼:"陛下,请。"
第一局比琴。玉帝选了架"龙吟"古琴,玉瑶仍是那把"流霜"仙筝。
玉帝弹的是《四海清宁》,琴声雄浑如黄河奔涌,初时沉稳如山,渐至高潮,弦声陡然拔高,竟引得天上的流云聚成龙凤之形,在台上空盘旋。最奇的是,他指尖扫过琴弦时,琴身竟喷出淡淡的金雾,落在台下的仙酒壶里,酒液顿时泛起琥珀光——这是他以琴音催发酒的醇香,暗合"琴酒和鸣"之意。
玉瑶奏的是《草木知春》,筝音清越如溪涧鸣泉。她指尖在弦上轻挑慢捻,弦间渐渐漫起白雾,雾中浮出朵朵兰花,随着音符绽放。弹至中段,她忽然将茶釜里的沸水泼向筝身,水汽遇弦竟化作只只翠鸟,绕着琴台飞鸣,鸣声与筝音相合,分不清哪是鸟鸣,哪是弦响。
"陛下的琴有帝王气,能御风云;仙子的筝有草木心,能化生灵。"伯牙仙抚着琴弦叹道,"此局,平。"
第二局比棋。棋盘是用天河石铺就的,棋子是南海珍珠与墨玉雕琢而成。玉帝执黑,玉瑶执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帝落子如行军布阵,黑子在棋盘右上角围出"紫微垣"的格局,步步紧逼;玉瑶却不急不躁,白子在左下角摆开"太微垣",看似松散,却暗藏呼应。战至中盘,玉帝一记"飞星"欲破局,玉瑶却轻轻落下颗白子,恰好落在黑子的"气眼"上——这手"四两拨千斤",引得观棋的仙人们齐声喝彩。
最终,棋盘上黑白子交错,竟摆出了"三界图"的轮廓:黑子是山川,白子是江河,中间那颗共用的星位,既是玉帝的"紫微星",也是玉瑶的"瑶光星"。吴道子捋须道:"棋合天地,此局亦平。"
第三局比书画。玉帝画的是《万国来朝图》,笔力遒劲,墨色浓淡间,各国使臣的面容栩栩如生,画中宫殿的琉璃瓦竟反射着真光;玉瑶画的是《百鸟朝凤图》,指墨轻点,纸上的凤凰振翅欲飞,百鸟的羽毛上沾着细碎的金粉,随风飘落,化作点点金光。
书法则更妙:玉帝写的"国泰民安"四字,笔走龙蛇,字成时化作四道金碑,立在台边;玉瑶写的"风调雨顺",笔势如流水,字迹竟渗出青雾,在空中凝成片祥云。
"书画见心性,帝王有担当,仙子有仁心。"吴道子挥毫写下"双绝"二字,"仍是平局。"
前三局皆平,众仙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接下来的厨艺,便是决胜局了。
三、厨房的乾坤
灶王爷敲响铜锣时,两座玉台瞬间变了模样。玉帝的"帝王厨"里,金龙锅腾起烈焰,紫铜勺在空中划出金光,他正将揉好的云丝面擀成薄片,每片都薄得能映出后面的龙纹案。馅料是忘忧草汁拌的仙兽肉,掺了紫微星的光晕,看着就让人神清气爽。
"看好了。"玉帝手腕一翻,面皮在他掌心翻飞,指尖捏出的褶子竟组成了龙鳞的图案,"这叫'盘龙饺'。"他将饺子抛向沸水,饺子落水时竟发出龙吟,在锅里翻滚着,渐渐浮起,面皮透出淡淡的金色,像一条条小金龙在游动。
玉瑶的"仙子斋"里却安静得多。她先在青釉釜里煮了壶"七香茶"——龙井、碧螺春、武夷岩茶等七种茶叶,随着流霜筝的弦声起伏,茶汤渐渐染上七彩。然后取出石耳与桂花,用竹刀细细切碎,拌入蜂蜜与晨露,做了素馅。她包的饺子是半月形,边缘捏成花瓣状,名叫"桂花饺"。
最奇的是她煮饺子的方式:一边用指尖拨弄筝弦,一边往锅里添泉水。弦声急促时,水温骤升;弦声舒缓时,水势渐缓。饺子在锅里浮浮沉沉,竟随着筝音跳起了舞,面皮上的桂花馅透出淡金色,像月光落在水面上。
"起锅!"玉帝将盘龙饺盛在玉盘里,饺子刚落盘,就化作条条小龙,在盘里游了三圈才变回饺子,香气里带着股威仪,闻着就让人精神一振。
玉瑶将桂花饺盛在青瓷碟中,碟边瞬间生出细巧的桂花枝,花瓣落在饺子上,与馅料的香融为一体。她提起茶壶,将七香茶注入小巧的玉杯,茶汤里竟浮着朵筝弦化作的兰花。
灶王爷先尝了盘龙饺,刚咬一口,就觉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仿佛站在凌霄殿上俯瞰三界,心中涌起万丈豪情:"陛下的饺子,有'担当味'!"
再尝桂花饺,入口清甜,带着草木的清气,让人想起琅嬛台的晨雾与琴声,浮躁全消:"仙子的饺子,有'清雅味'!"他咂咂嘴,忽然挠头,"这......这怎么分胜负?"
就在这时,台下传来童声:"都好吃!我都要!"众人一看,是善财童子,手里捧着个空碟,正眼巴巴地望着两座玉台。
玉帝与玉瑶相视一笑。玉帝拿起双玉筷,夹了只桂花饺;玉瑶取过青瓷勺,舀了只盘龙饺。两人同时入口,忽然都笑了——玉帝的饺子里,竟尝到了丝桂花的清甜;玉瑶的饺子中,隐约藏着缕龙气的醇厚。
"是忘忧草汁与桂花相和了。"玉帝朗声笑道,"朕的龙气染了你的草木香。"
玉瑶点头:"臣女的晨露融了你的星子光。"
灶王爷一拍大腿:"这哪是分胜负?这是'帝王气'与'仙子灵'合在了一处!依我看,仍是平局!"
众仙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可不是吗?玉帝的饺子藏着三界担当,玉瑶的茶里含着万物慈悲,本就该相辅相成,哪有什么胜负可言?
四、赛后的余韵
全能赛虽以平局收尾,天庭却像变了个模样。凌霄殿的御膳房里,玉帝常亲手包些"素心饺",让仙官们分去给凡间赈灾;琅嬛台的石桌上,玉瑶的茶釜旁多了口小锅,煮的"乾坤粥",一半是天庭的仙米,一半是凡间的杂粮,香得连路过的云雀都要停驻。
有次,玉帝处理完政务,提着食盒去了琅嬛台。玉瑶正在弹《炊饼谣》,筝弦上的面粉随着音符跳动,落在茶釜里,竟煮出了香喷喷的茶汤。
"尝尝朕新做的'鹊桥饺'。"玉帝打开食盒,里面的饺子捏成了桥的形状,馅是牛郎星的光与织女星的露拌的,"七夕快到了,给鹊桥的仙人们当点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瑶笑着取过一只,又递给他一杯新煮的"双星茶":"臣女用北斗星的叶与南斗星的花泡的,配饺子正好。"
两人坐在竹荫下,就着琴声吃饺子,竟比凌霄殿的盛宴还惬意。玉帝忽然想起什么:"下次我们比什么?朕听说凡间有种'投壶'的游戏,倒有趣。"
玉瑶指尖在筝弦上一点,弹出个清脆的音符:"再加点新花样,投壶时用琴音定方向,如何?"
远处的太白金星听着,笑着对灶王爷道:"你看,这哪是比赛?分明是借着雅趣,把三界的刚柔、浓淡、威仪与清雅,都融成一锅好滋味了。"
灶王爷连连点头,手里的锅铲敲出欢快的节奏,像是在为这未完的"全能赛"伴奏。
后来,天庭的仙童们都知道,每月十五,凌霄殿广场上总会摆着两座玉台。左边的台上,玉帝包的饺子里藏着山河湖海;右边的台上,玉瑶煮的茶水里浮着日月星辰。而台中央的空地上,众仙围着听琴、观棋、赏书画,偶尔有谁喊一声"再比一场",玉帝与玉瑶便相视一笑——胜负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琴棋书画与人间烟火里,三界的风,正吹得越来越和顺。
就像那锅煮过盘龙饺与桂花饺的沸水,冷却后竟在玉台边凝成了口泉眼,泉水清冽甘甜,既带着帝王的宽厚,又藏着仙子的温柔。路过的神仙喝了,都说:"这水的味道,像极了三界该有的模样。"
喜欢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瑶池的桃花落尽第三场时,天庭的仙童们都在传一件比蟠桃宴还热闹的事——玉帝张兴东要与玉瑶仙子办一场"琴棋书画 厨艺"全能赛。这事的由头,还得从三个月前那场雅韵争锋说起。
那日凝露轩里,玉帝的《山河图》引真云绕梁,玉瑶的《春溪图》化桃花成雨,最终以平局收尾。散场时,太白金星摸着胡子笑:"陛下的山水有帝王气,仙子的花鸟藏灵气,这平局倒比胜负更有看头。"谁知玉帝闻言,忽然转头对玉瑶挑眉:"仙子若有兴致,三个月后咱们再比一场?不止琴棋书画,再加个厨艺如何?朕的饺子,未必输你的茶。"
玉瑶当时正用指尖沾着残墨画蜻蜓,闻言笔锋一颤,蜻蜓的翅膀添了抹霞色:"臣女奉陪。"
这话一出,三界都炸了锅。灶王爷连夜托梦给天庭御膳房总管,把压箱底的《天庭食谱》翻了出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旁多了口铁锅,据说在练"百果馅";连东海龙宫都派来虾兵,送来百年珍珠粉当调料——谁都想看看,当帝王的威仪遇上仙子的清雅,在厨房这个烟火气最浓的地方,会撞出什么火花。
一、赛前的暗流
离赛期还有三日,凌霄殿的御膳房就开始热闹起来。玉帝穿着便服(件月白长衫,袖口绣着暗龙纹),正蹲在灶台前研究面团。他手里的擀面杖是千年紫檀木做的,擀出的面皮薄如蝉翼,却透着股韧劲——这是他用龙气揉了七七四十九遍的"云丝面"。
"陛下,这饺子馅用瑶池莲子还是昆仑雪藕?"御膳房总管捧着食材单,额角冒汗。玉帝前日试做"龙凤呈祥饺",龙纹捏得太用力,饺子下锅竟化作真龙,搅得天河翻了半宿浪。
"用忘忧草汁调馅。"玉帝指尖沾着面粉,在案板上画了朵祥云,"再掺点紫微星的光晕,吃了能安神。"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对侍立一旁的太白金星道:"去问问玉瑶仙子,需不需要朕派仙厨帮忙?听说她平日只煮茶,从没包过饺子。"
太白金星刚腾云到琅嬛台,就见玉瑶正对着口青釉茶釜出神。釜里煮着的不是茶,而是各色花瓣——玫瑰、茉莉、百合在沸水中舒展,水色渐渐变成淡粉,散发出清冽的香。她身边的流霜筝弦上,挂着十几片嫩绿的茶叶,随着指尖拨弄,茶叶竟在弦上跳起了舞。
"仙子这是在练'茶舞'?"太白金星凑过去看,只见茶釜里的花瓣浮浮沉沉,竟组成了个"和"字。
玉瑶指尖轻点筝弦,茶叶落入茶釜,激起一圈圈涟漪:"这是'琴音煮茶',等比赛时,弦声能让茶香更透。"她提起茶筅,在茶汤上轻轻搅动,白沫渐渐凝成只展翅的蝴蝶,"至于饺子......"她笑了笑,从竹篮里取出些晶莹剔透的东西,"我用的是水帘洞的石耳和月宫的桂花,做'素心饺'。"
太白金星看着那些石耳,忽然想起三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曾用这石耳招待过众猴,没想到玉瑶竟能寻来当馅料。他回去复命时,特意添了句:"仙子的素心饺,看着清淡,怕是藏着玄机。"
玉帝闻言,擀面的手顿了顿:"那就再加道'乾坤锅贴',让她瞧瞧,天庭的烟火气也能藏乾坤。"
二、赛场的风云
比赛那日,凌霄殿广场上搭起了两座玉台。左台挂着"帝王厨"的匾额,案上摆着金龙纹的锅碗瓢盆,连擀面杖都刻着十二章纹;右台悬着"仙子斋"的素幡,青釉茶具旁摆着流霜筝,竹篮里的食材带着晨露,透着股草木清气。
裁判席坐着三位"全能王":灶王爷(掌厨艺)、吴道子(掌书画)、伯牙仙(掌琴棋)。众仙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连南海观音都带着善财童子来了,手里还捧着瓶甘露,说是"给胜者当奖品"。
辰时三刻,玉帝一袭墨色锦袍,玉瑶一身水绿纱裙,并肩走上台。玉帝拱手:"仙子,请。"玉瑶还礼:"陛下,请。"
第一局比琴。玉帝选了架"龙吟"古琴,玉瑶仍是那把"流霜"仙筝。
玉帝弹的是《四海清宁》,琴声雄浑如黄河奔涌,初时沉稳如山,渐至高潮,弦声陡然拔高,竟引得天上的流云聚成龙凤之形,在台上空盘旋。最奇的是,他指尖扫过琴弦时,琴身竟喷出淡淡的金雾,落在台下的仙酒壶里,酒液顿时泛起琥珀光——这是他以琴音催发酒的醇香,暗合"琴酒和鸣"之意。
玉瑶奏的是《草木知春》,筝音清越如溪涧鸣泉。她指尖在弦上轻挑慢捻,弦间渐渐漫起白雾,雾中浮出朵朵兰花,随着音符绽放。弹至中段,她忽然将茶釜里的沸水泼向筝身,水汽遇弦竟化作只只翠鸟,绕着琴台飞鸣,鸣声与筝音相合,分不清哪是鸟鸣,哪是弦响。
"陛下的琴有帝王气,能御风云;仙子的筝有草木心,能化生灵。"伯牙仙抚着琴弦叹道,"此局,平。"
第二局比棋。棋盘是用天河石铺就的,棋子是南海珍珠与墨玉雕琢而成。玉帝执黑,玉瑶执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帝落子如行军布阵,黑子在棋盘右上角围出"紫微垣"的格局,步步紧逼;玉瑶却不急不躁,白子在左下角摆开"太微垣",看似松散,却暗藏呼应。战至中盘,玉帝一记"飞星"欲破局,玉瑶却轻轻落下颗白子,恰好落在黑子的"气眼"上——这手"四两拨千斤",引得观棋的仙人们齐声喝彩。
最终,棋盘上黑白子交错,竟摆出了"三界图"的轮廓:黑子是山川,白子是江河,中间那颗共用的星位,既是玉帝的"紫微星",也是玉瑶的"瑶光星"。吴道子捋须道:"棋合天地,此局亦平。"
第三局比书画。玉帝画的是《万国来朝图》,笔力遒劲,墨色浓淡间,各国使臣的面容栩栩如生,画中宫殿的琉璃瓦竟反射着真光;玉瑶画的是《百鸟朝凤图》,指墨轻点,纸上的凤凰振翅欲飞,百鸟的羽毛上沾着细碎的金粉,随风飘落,化作点点金光。
书法则更妙:玉帝写的"国泰民安"四字,笔走龙蛇,字成时化作四道金碑,立在台边;玉瑶写的"风调雨顺",笔势如流水,字迹竟渗出青雾,在空中凝成片祥云。
"书画见心性,帝王有担当,仙子有仁心。"吴道子挥毫写下"双绝"二字,"仍是平局。"
前三局皆平,众仙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接下来的厨艺,便是决胜局了。
三、厨房的乾坤
灶王爷敲响铜锣时,两座玉台瞬间变了模样。玉帝的"帝王厨"里,金龙锅腾起烈焰,紫铜勺在空中划出金光,他正将揉好的云丝面擀成薄片,每片都薄得能映出后面的龙纹案。馅料是忘忧草汁拌的仙兽肉,掺了紫微星的光晕,看着就让人神清气爽。
"看好了。"玉帝手腕一翻,面皮在他掌心翻飞,指尖捏出的褶子竟组成了龙鳞的图案,"这叫'盘龙饺'。"他将饺子抛向沸水,饺子落水时竟发出龙吟,在锅里翻滚着,渐渐浮起,面皮透出淡淡的金色,像一条条小金龙在游动。
玉瑶的"仙子斋"里却安静得多。她先在青釉釜里煮了壶"七香茶"——龙井、碧螺春、武夷岩茶等七种茶叶,随着流霜筝的弦声起伏,茶汤渐渐染上七彩。然后取出石耳与桂花,用竹刀细细切碎,拌入蜂蜜与晨露,做了素馅。她包的饺子是半月形,边缘捏成花瓣状,名叫"桂花饺"。
最奇的是她煮饺子的方式:一边用指尖拨弄筝弦,一边往锅里添泉水。弦声急促时,水温骤升;弦声舒缓时,水势渐缓。饺子在锅里浮浮沉沉,竟随着筝音跳起了舞,面皮上的桂花馅透出淡金色,像月光落在水面上。
"起锅!"玉帝将盘龙饺盛在玉盘里,饺子刚落盘,就化作条条小龙,在盘里游了三圈才变回饺子,香气里带着股威仪,闻着就让人精神一振。
玉瑶将桂花饺盛在青瓷碟中,碟边瞬间生出细巧的桂花枝,花瓣落在饺子上,与馅料的香融为一体。她提起茶壶,将七香茶注入小巧的玉杯,茶汤里竟浮着朵筝弦化作的兰花。
灶王爷先尝了盘龙饺,刚咬一口,就觉得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仿佛站在凌霄殿上俯瞰三界,心中涌起万丈豪情:"陛下的饺子,有'担当味'!"
再尝桂花饺,入口清甜,带着草木的清气,让人想起琅嬛台的晨雾与琴声,浮躁全消:"仙子的饺子,有'清雅味'!"他咂咂嘴,忽然挠头,"这......这怎么分胜负?"
就在这时,台下传来童声:"都好吃!我都要!"众人一看,是善财童子,手里捧着个空碟,正眼巴巴地望着两座玉台。
玉帝与玉瑶相视一笑。玉帝拿起双玉筷,夹了只桂花饺;玉瑶取过青瓷勺,舀了只盘龙饺。两人同时入口,忽然都笑了——玉帝的饺子里,竟尝到了丝桂花的清甜;玉瑶的饺子中,隐约藏着缕龙气的醇厚。
"是忘忧草汁与桂花相和了。"玉帝朗声笑道,"朕的龙气染了你的草木香。"
玉瑶点头:"臣女的晨露融了你的星子光。"
灶王爷一拍大腿:"这哪是分胜负?这是'帝王气'与'仙子灵'合在了一处!依我看,仍是平局!"
众仙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可不是吗?玉帝的饺子藏着三界担当,玉瑶的茶里含着万物慈悲,本就该相辅相成,哪有什么胜负可言?
四、赛后的余韵
全能赛虽以平局收尾,天庭却像变了个模样。凌霄殿的御膳房里,玉帝常亲手包些"素心饺",让仙官们分去给凡间赈灾;琅嬛台的石桌上,玉瑶的茶釜旁多了口小锅,煮的"乾坤粥",一半是天庭的仙米,一半是凡间的杂粮,香得连路过的云雀都要停驻。
有次,玉帝处理完政务,提着食盒去了琅嬛台。玉瑶正在弹《炊饼谣》,筝弦上的面粉随着音符跳动,落在茶釜里,竟煮出了香喷喷的茶汤。
"尝尝朕新做的'鹊桥饺'。"玉帝打开食盒,里面的饺子捏成了桥的形状,馅是牛郎星的光与织女星的露拌的,"七夕快到了,给鹊桥的仙人们当点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玉瑶笑着取过一只,又递给他一杯新煮的"双星茶":"臣女用北斗星的叶与南斗星的花泡的,配饺子正好。"
两人坐在竹荫下,就着琴声吃饺子,竟比凌霄殿的盛宴还惬意。玉帝忽然想起什么:"下次我们比什么?朕听说凡间有种'投壶'的游戏,倒有趣。"
玉瑶指尖在筝弦上一点,弹出个清脆的音符:"再加点新花样,投壶时用琴音定方向,如何?"
远处的太白金星听着,笑着对灶王爷道:"你看,这哪是比赛?分明是借着雅趣,把三界的刚柔、浓淡、威仪与清雅,都融成一锅好滋味了。"
灶王爷连连点头,手里的锅铲敲出欢快的节奏,像是在为这未完的"全能赛"伴奏。
后来,天庭的仙童们都知道,每月十五,凌霄殿广场上总会摆着两座玉台。左边的台上,玉帝包的饺子里藏着山河湖海;右边的台上,玉瑶煮的茶水里浮着日月星辰。而台中央的空地上,众仙围着听琴、观棋、赏书画,偶尔有谁喊一声"再比一场",玉帝与玉瑶便相视一笑——胜负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琴棋书画与人间烟火里,三界的风,正吹得越来越和顺。
就像那锅煮过盘龙饺与桂花饺的沸水,冷却后竟在玉台边凝成了口泉眼,泉水清冽甘甜,既带着帝王的宽厚,又藏着仙子的温柔。路过的神仙喝了,都说:"这水的味道,像极了三界该有的模样。"
喜欢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