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改革成果-《孤臣血,玄启燃》

  夜枭掠过枝头的那一刻,陆昭已下达全面备战命令。赵子安的情报系统开始运作,敌军传递信息的时间、频率、内容被一一记录。与此同时,工匠们改造的弩机也进入实战测试阶段,第一批改良箭矢已在靶场试射成功。

  天刚破晓,前线传来战报:敌军在西岭山谷集结兵力,意图借地形优势发起突袭。

  “他们果然沉不住气了。”陆昭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炬,“传令各部,按原计划行事。”

  陈虎披甲而来,握紧拳头:“主公,要不咱们先下手为强?”

  “不急。”陆昭淡淡一笑,“让他们打进来,我们才有机会一击致胜。”

  他转身对徐逸道:“你去安排后勤调度,确保前线补给无误。”

  徐逸点头离去。

  议事厅外,士兵们已经列队完毕,士气高昂。自从改革后的新制度推行以来,军队的组织效率明显提升。后勤保障、物资调配、情报传递等环节都变得井然有序。以往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军需调拨,如今一天内便可完成。

  战斗打响。

  敌军果然借助新型攻城器械推进,龟壳车掩护步兵缓缓压进防线。然而,当第一轮弩箭齐发时,敌军才惊觉不对——那些曾坚不可摧的装甲,竟被轻易穿透!

  “是穿心钉!”敌军将领惊呼未定,便已被流箭贯穿咽喉。

  玄启军士气大振,趁势反击。原本处于劣势的防线迅速稳固下来。

  战场另一侧,医官们调配出的解毒药剂也及时送抵前线,伤员伤亡率大幅下降。同时,文才们创作的《玄启烈焰》在军中广为传唱,进一步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

  “血染黄沙未曾惧,孤臣血,燃玄启!”

  喊杀声震天动地。

  陆昭站在高处,冷眼观察局势变化。他清楚,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斗,更是一次制度改革成果的检验。

  “看来,我们的改革确实初见成效。”徐逸走到他身旁,语气难得轻松。

  “还只是开始。”陆昭沉声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疾驰而来,满脸尘土:“报告主公,敌军主力分三路包抄我军左翼,意图切断退路!”

  “果然来了。”陆昭嘴角微扬,“让左翼指挥官按计划撤退,引他们深入。”

  “可若是被包围……”陈虎皱眉。

  “不会。”陆昭眼神坚定,“我们会给他们一个惊喜。”

  随着命令传达,左翼部队迅速调整阵型,看似仓皇撤退,实则步步设伏。敌军果然上当,全力追击,却不知前方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当敌军主力进入伏击圈,一声号角响起,两侧山林间火光乍现,火箭齐发,滚石落木倾泻而下,敌军顿时陷入混乱。

  “杀!”陆昭亲自带队冲锋,黑袍猎猎,银甲映日,宛如战神降临。

  敌军溃败,龟壳车残骸遍布战场,血流成河。

  此役之后,玄启军士气高涨,敌军则陷入被动。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昭继续推进制度改革。

  首先是军事层面,他设立了专门的战术研究小组,由徐逸牵头,整合各方谋士与武将,定期分析战局、制定应对策略。同时,基层军官选拔机制也逐步完善,一批有勇有谋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前线骨干。

  其次,在经济方面,陆昭推动税收改革,鼓励民间商业发展,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军事建设。史鉴通灵系统的辅助使得资源调配更加高效,粮食、药材、武器等物资供应稳定,极大缓解了长期作战带来的压力。

  此外,情报网络也得到全面升级。赵子安带领团队破解敌军加密通讯方式,并反向渗透敌方内部,获取大量关键情报。敌军再不敢轻举妄动,生怕情报再次泄露。

  “主公,这是我们最新整理的情报。”赵子安递上一份密函,“敌军高层内部出现分歧,有人主张撤退,有人坚持进攻。”

  “哦?”陆昭翻阅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芒,“看来,他们也开始乱了。”

  “要不要趁机施压?”徐逸问。

  “不急。”陆昭摇头,“我们要做的,不是逼他们慌乱,而是让他们彻底崩溃。”

  他站起身,走向窗边,望着远方逐渐恢复秩序的军营。

  “这场仗,不只是靠一场胜利就能赢的。”他低声说道,“我们要赢的是人心,是未来。”

  几日后,敌军果然发生内讧。一支先锋部队擅自出击,结果落入陷阱全军覆没。主战派因此失势,主和派趁机崛起,双方争执不下,整个敌军陷入瘫痪状态。

  “他们的制度太僵化。”徐逸分析道,“一旦核心动摇,整个体系就会崩塌。”

  “而我们不同。”陆昭目光坚定,“我们有制度,也有灵活应变的能力。”

  就在这时,一名工匠匆匆赶来:“主公,属下按照您的指示,已完成新式投石机的初步设计图。”

  “拿来我看看。”陆昭接过图纸,细细端详。

  “如果能批量制造,将极大增强我军远程打击能力。”工匠激动地说。

  “很好。”陆昭点头,“立刻投入生产。”

  工匠领命而去。

  与此同时,文官系统也在不断完善。陆昭下令设立“军政学堂”,培养新一代官员与军官,确保制度改革的延续性。他还引入“述职考核”制度,所有官员必须定期汇报工作,接受监督与评估。

  这些措施虽刚刚起步,但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某日清晨,陆昭巡视军营,看到士兵们正在练习新的战术配合,工匠们忙碌地调试武器,文官们则在营地一角开设临时讲堂,教授基础算术与识字课程。

  “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玄启。”他喃喃自语。

  身后,徐逸轻声道:“主公,您真的打算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吗?”

  陆昭没有回答,只是望向远方的地平线。

  那里,朝阳正冉冉升起,照亮整片大地。

  风起,旗帜猎猎作响。

  陆昭忽然开口:“你说,若有一天,我不再是一个将军,而是一个君王,你会怎么想?”

  徐逸微微一怔,随即露出笑意:“那我会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陆昭嘴角轻扬,不再言语。

  远处,一只白鹰盘旋而起,冲入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