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皇嫡长子-《明中祖:朱慈烺》

  这一下,早就发现异常的全场都停了下来,眼巴巴的望着这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和方才一样,又出了什么急事。

  确是李继周喜笑颜开的大声禀报道:“恭喜太后娘娘,方才得报,皇后娘娘要诞下龙嗣了。。。”

  “什么。。。皇后要生了?哎呀~好啊,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中秋诞辰,团圆之兆,实属大喜啊,嫂嫂,快,我们去守着皇后。。。”

  周太后大悦,拉着张太后也是急匆匆的跟了上去,两人皆是喜笑颜开。其余太妃、嫔妃也是面上大喜,匆匆跟上。

  于是,不一会儿,坤宁宫大殿已经挤满了人,好在坤宁宫属正宫大殿,地方足够大,这才不担心拥挤。。。

  整个后宫上的了台面的主子,不管老少,都到了坤宁宫守护陪伴等候,如此排面,也只有正宫皇后才能拥有了。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朱慈烺等待的时候,沉稳了许多,但也是担忧不已,祈祷皇后能平安顺利的生下孩子。

  在焦急漫长的等待了一个多时辰后,终于,一声婴孩嘹亮的啼哭声,牵动了所有人的心扉。

  ‘哗啦’一声,寝宫的殿门被拉开,接生的稳婆喜气洋洋的露出了她那对满笑容褶皱的老脸,声音高八度的跪地恭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娘娘生了个小皇子,母子平安啊。。。”

  “啪嗒”一声,紧绷的周太后长出一口气,跌坐在了椅子上,众人闻言,也都松了口气,脸上洋溢出笑容,朝朱慈烺恭贺不断。

  “哈哈哈。。。好,好,同喜,同喜,李继周,着司礼监对宫里再行赏赐,庆贺皇嫡长子出世,份额为中秋的两倍。”

  “谢陛下恩赐。。。”

  “皇帝啊,别忘了,给外朝也要赏赐,另外,快派人通知礼部宗人府,呈报取名,命宗人府刻玉牒,布告天下。”周太后急急吩咐道。

  “母后说的是,李安,去安排吧,在这些基础上,再加一条,大赦天下,与国同庆三日,京师许张红彩以为庆。”朱慈烺笑着补充一句。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吧,这就去办。”

  众人又在外面聊了一会儿,等里面收拾好,再进去探望的时候,已是许久之后了。

  朱慈烺进去一看,此时的宁皇后比之钱贵妃还不如,此时已经面色苍白的睡过去了,和雪见问明白之后,众人这才放下心来。

  看不了皇后,大家都挨个逗弄了一番小皇子,这才离去,不再多打搅宁皇后休息。

  此时刚好差不多天至正午,朱慈烺便和崇祯以及两宫太后在坤宁宫用膳,等待宁皇后睡醒。

  “咱们这一脉,也是终于到第十四代了,太祖爷当年定下的字辈: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崇祯也是喝了两盅,满面红光的摇头晃脑的背道。

  “你乃是慈字辈,五行属火,到了我孙儿这一辈,当为和字辈,五行属土,这土字旁的好字,可得好好想想,取个好些的名字才行。”

  “父皇说的是,儿等礼部呈报上来,再跟父皇请示,或者,父皇已有腹案?”朱慈烺笑道,当真是隔辈亲啊,崇祯这显然是异常上心。

  “唔。。。呵呵,我没事的时候也确实想过一些,比如‘和堔(heshen)’就不错,根基深厚,土地广袤,象征社稷稳固、国祚绵延,他将来是要做太子的人,这名字。。。”

  “噗。。。”崇祯话还没说完,朱慈烺一口酒就压制不住喷了出来,好在他赶忙用袖子遮挡,全喷在了袖子上,不然,这饭菜,就要换一桌了。

  侍女手忙脚乱的帮朱慈烺擦拭一番,崇祯面色不悦道:“你看看你,成何体统,怎么?我取得这个名字就这么上不得台面吗?”

  “咳咳。。。不是,不是,父皇取得好,儿是刚才想到了别的事情,不过,这名字。。。还是再挑一挑吧,看看有没有更好的。”

  朱慈烺可不就是想到了别的吗?后世还有个惊天大贪官,名字就叫和珅,虽然字不同,但发音那时一毛一样啊,当朱慈烺一下子联想在一起,不得不喷啊。

  一想到以后儿子叫和堔,朱慈烺顿时感觉哪哪儿都不好了,他都能想象到,自己摸着王刚的头,给他讲如何捞银子的画面,啧啧。。。

  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美,这强烈的违和感,让朱慈烺生生的打了个寒颤,不成,叫什么都不能叫和堔,和堔比自己会捞钱的多了,都不用自己教。。。

  “就是,和堔二字,属于阳阴并济的发音,读起来顺口有余,霸气不足,君王者,当阳气十足,正好符合这孩子正午出生的时间,阳气十足。”见朱慈烺不怎么愿意,张太后急忙圆场。

  “倒也没必要如此契合,字的意思还是首重,我觉得‘坤’(kun你太。。。)字不错,厚德载物,上乾下坤,当得起大明的国运。”周太后也是建议道。

  “嗯。。。这个确实也不错。。。”崇祯也点点头赞同。

  朱慈烺强作镇定,急忙敬酒崇祯,转移话题,打马虎眼把这个事情先让过去,不然,真就给他们在饭桌上定下了。

  其实天子者,无非一些极为宏大的字,来衬托国运,比如龙凤、天地、乾坤、宇宙,这种世界概念的字词,都算是非常宏大的,要么用作名字,要么用作年号。

  如李承乾,武则天等等一些名字,如天佑,天启,妙宇、乾隆等等年号,开端都是为天地做什么,其本意,都是较为大气的。

  这也是朱慈烺当时定年号‘妙宇’的时候,没有大臣反对的原因,妙宇二字,本身就极为宏大,有济世苍生,庇佑天下的意思。

  有人说看着就武德不足,呵呵,如此宏大的意愿,没有强大的武力如何做到?

  所以,这个年号表面看,是彰显圣贤、仁爱,实则,暗含充沛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