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应该算是参与了历史进程吧?-《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

  迎面走过来的两个人,正是大姐夫父子俩。

  大姐刘湘兰嫁到齐各庄八年了,大姐夫田垚也是医生,在保州城里坐诊,后来就回村了。

  老爷子田森之前做过齐各庄保长,辈分也高,办事公道,受人尊敬。

  小日子来了以后,借机早早就退了下来,没掺和后面维持会那些烂事。

  至于称呼,这边一直都是管伯父叫大大,伯母叫娘,这也是为什么后世芒果台那个主持人在这儿不招人待见的原因,名字上占便宜,没有好心眼儿。

  “德信,这么巧,这位是你田叔,一家人。”

  “田大大,确实巧,路上我还和田叔说没准儿是一家呢。”

  “老四,一起回去吃个饭吧,晚上就在家睡。”

  “姐夫,不用了,你和我大姐说一声,这次还得赶回去送车呢。田大大,田叔,回见啊。”

  刘德信摆摆手拒绝,赶车往回走了。

  一路上的闲聊,刘德信很确定,他说的不是真的。

  大姐夫一家几代单传了,可没听说有什么流落在外的亲戚,那气质和口音,仔细听带有南方的特点。

  最最重要的是,刘德信初见田先生时,总感觉相貌气质上有些熟悉。

  一路上接触下来,才想起来熟悉在哪,像是会说一句“你能给东叔打电话,东叔很高兴,但是你刚才说话的语气,东叔不喜欢。 ”,只是气质不一样。

  也不知道是长得碰巧了,还是某个衍生世界。

  如果是后者,还真是没印象了,毕竟好多作品都是打着豪华饭店的旗号,观众开门进去发现是卫生间,次数一多就不怎么关注了。

  估计老罗也是,没跑儿,八爷那边的。

  那估计姐夫家和自己家一样,都是堡垒户了。

  刘德信突然想起来,之前大舅提过石井那边八爷活动起来了,看来有行动。

  到了县城之后,交割了货物,一路上依旧是一幅萧条的景象,也弥漫着一丝丝紧张的气氛。

  刘德信从空间拿出来一袋玉米面和一兜桃子,去了姥爷家一趟。

  还没开口,大舅就叮嘱最近少往外跑,注意安全。

  看来也是有风声传出,刘德信表示知道,也叮嘱了几句,放下东西就回家了。

  现在刘德信都随身带着装米面的布袋子,还有挑担,方便转运东西,这次准备让家里做一个挎包,方便从空间掏东西,总比凭空拿出来好。

  先把家里的两个面缸装满,玉米面和白面都有小二百斤,还把装小米的瓮腾出来,也装了五十来斤玉米面,小米直接扔空间里,下次再种上。

  加上之前陆陆续续补充的几百斤玉米和小麦,足够家里撑很长一段时间了。

  忙完这些,刘德信把家人叫到一起,说了县城的情况,尤其是嘱咐了三哥,一定不要出去乱跑,照顾好家里。

  刘德旺在这方面是绝对听劝的,保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老实实在家。

  两个孩子更是好哄,最近桃子,苹果吃个够,最近四叔还带来了葡萄,不出去玩,完全可以。

  ……

  果然,接下来一段时间,往县城的大车密集的发了几次之后,开始慢慢减少。

  刘德信出车的方向,转向了东边和北边的县城。

  随着天气的越来越冷,跑车变得难受起来。

  不过刘德信还是很高兴,几次下来,空间里终于多了新的成员。

  鸡鸭鹅都有,当然都是长成的,之前一直忽略了,只考虑钱不够,忘了这年头粮食才是硬通货。

  其实也不是忽略,毕竟在本县弄粮食换,容易牵扯到熟人,安全性差。

  现在去了外县,正好手中不缺粮食,乔装打扮,就在沿途换了每样都换了不少。

  甚至还在去武遂县的时候,换了一头驴,公的。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回头在给它找个伴儿,以后得驴肉火烧源源不断,刘德信想想都直流口水。

  本来是想问问一起搞定的,结果卖家说了,牲口棚都是空的了,要不是最近搜刮的越来越紧,什么关系都不好使,快保不住了,也舍不得卖了。

  “牲口棚里它就没牲口,这是什么年月?小日子,不,太君的恩德数不清,见不得同族受苦,都给拉回去伺候了,跟着你个土老百姓能吃上什么?”

  好么,又疯一个。

  幸好是都蒙着脸,否则刘德信觉得他是不是要找借口拿钱吞货了。

  鸡鸭鹅都放到了土丘林地里,顺便将河面的一部分圈了起来和林地在一起,用来放养家禽。

  至于那头驴,扔在了草地上,现在就一个独苗,就停止了草地加速,免得老死。

  还有就是野兔了,这个也弄到了几只,但是没敢放到草地,怕繁殖太快,破坏了草地后悔都来不及,先在小院里圈养了。

  这次收获很多,空间不出意外的再次给出了奖励。

  可利用面积都翻了一倍,最有用的还是平地,依旧是以玉米种植为主,然后是小麦,最后是谷子。

  还是那句话,粮食,粮食,粮食。

  回城的时候,刘德信发现保州城里的戒备更加严格,对证件的搜查也更仔细了。

  到了货栈,正好老罗也在,有点愁眉不展,顺口打听了一下什么情况。

  “石井那边闹八路,打起来了。”

  “不是早就有了吗?”刘德信揣着明白装糊涂,总不能这行动是打县城吧?

  “是日本人带着皇协军去围剿了。”

  “赢了输了?”

  “没打下来。”

  “噢,您这是为日本人发愁呢。”

  “去去去,我这是操心生意。”

  “那您慢慢操心吧,我先回去了。”

  刘德信转身就出去了,心说我信你个鬼,既然没打下来,还这么愁,估计是伤亡不小。

  缺医少药肯定的,可惜自己也没渠道,帮不了忙。

  现在越来越冷,老人和孩子扛不住冷的,但是棉花作为管控物资又买不到。

  刘德信想来想去,想到空间中的屋子里,有以前好几床厚厚的棉被,天然气改造之后,屋里地暖开起来,就收起来没怎么用过了。

  正好这次带回去,就说是在外面买的现成的,以后一定要好找点棉籽种上,光记住吃,忘了这一茬了。

  回到家,门又在里面拴上了。

  敲门,出来的是奶奶,刘德信估计又有情况,也没问就进来了。

  “什么?”

  “家里有伤员?”

  喜欢年代1944:我有空间囤货种田